大唐高考記2——如何抵達長安?買一匹馬貴過買輛寶馬

2020-08-27 生之絮語

走在通往長安的路上,開始還心氣頗高。怎奈一路山高水長,甚是辛苦,沒多久我的步伐就跟不上我的靈魂了。

我不由得想起縣令對我說的話來。對,買馬。

前方來到一個比較熱鬧的鎮子,稍坐片刻我就直奔賣馬的市集而去。雖然怎麼盤算著買馬都是捉襟見肘,但我仍然想試試。

果然是美馬如雲啊,一時看得我眼花繚亂。想我泱泱大唐,連馬都是盛世的氣象。

走到一匹白馬前面,我禁不住停了下來。心有戚戚焉,我自恃自己是一匹白馬,而不想做一匹黑馬。

我看了下馬,馬看了下我。

我又認真的打量了一下馬,馬也認真的打量了一下我。

終於,馬受不了我的中二行為。對鄰座的小母馬打了個響鼻,唇語大概是「多麼愚蠢的人類」。

我也毫不客氣的對它打了個響鼻,不要以為我在學它,我這叫「嗤之以鼻」。

若干年後,人類發明了一種叫掃馬(掃碼)的東西,大抵是用亮晶晶的小東西一照就可以騎走這匹馬(這輛車)。

但是,這還是在唐朝。

「公子,是上京趕考的吧,我們這可都是一等一的好馬啊。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孟郊騎過我的馬,淺草才能沒馬蹄的白居易騎過我的馬,古道西風瘦馬的馬致遠騎的肯定不是我們的馬,他還沒出生呢」。

「馬是好馬,只是這價格」?

「公子,馬價格是貴了點,我們的馬均價25000文錢(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幾十萬吧),堪比黃金啊。但是公子不必擔憂,我們對趕考的學子提供了租馬服務。此處租可異地還,全國三十多家連鎖,價格只是買馬的1/10。您還可免費體驗一天,不慎墜馬我們還有保險」。

「好,成交」。我指了指剛才嘲笑我那匹。

馬有點沮喪,臉拉得老長。

騎著我的共享單馬,果然風也和煦,草也溫柔,回頭率明顯提高了二成。

去往長安的路上,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很多學子,就像一個個不知命運的棋子。

沒錢的舉子基本只能走路。家道殷實的可以坐車,也可以騎自己的馬。但是騎馬的居多,畢竟這樣比較拉風。還有很多是和我一樣,為了省腳力加充門面租馬的。

一天以後我差不多就能分辨誰是騎自己的馬,誰是租馬。因為租的馬是絕計不敢用力鞭打的。萬一掛了,是要原價買下的。而且往往都是初次騎馬,騎術不精。所以我每天都會看到有人在我面前飛馳而過,掀起陣陣黃塵。偶爾還會有人回頭,露出鄙夷的小白牙。

當然我並不在鄙視鏈的底端,因為還有騎驢的。

這不是玩笑,買驢比租馬還便宜。漫漫長路可保持舉子的體面,不至於見到姑娘時丟盔棄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也是驢背上覓得的佳句。

於是幾天後,我也用自己不太熟練的馬技表演了託馬斯盤旋。

驚得那些驢們一路小碎步巔了起來,舉子們在驢背上乘風破浪。

等到後來到了京城,我才知道驢並不比馬混得差,因為它們有戶口……

相關焦點

  • 故事:山賊搶劫寶馬和金銀 老道施展神術以假亂真一網打盡
    一個月後,縣城中有小道消息瘋傳,說是有一隊販馬的客商要經過縣城,匹匹馬膘肥體壯神駿不凡,乃是西域買來的汗血寶馬,日行千裡夜行八百不在話下。不久,又有消息瘋傳,說是一隊客商僱了二三十名鏢師,押運著十幾口箱子要從縣城過,箱子裡裝的都是金銀珠寶。這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不久便被山賊探子聽了去。
  • 情愛長安|辯機
    我不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從什麼渠道知道辯機,但我想要了解辯機這個人,是因為楊晨的《情愛長安》。《情愛長安》的開頭部分我很喜歡,其實準確講是丁太升寫的全文和楊晨的聲音我通通都喜歡。長安的眼淚只為愛情而流與政治無關那些瘋狂的殺戮與伎倆哪有情愛更能深入人心
  • 這裡,是我大唐
    原來錢袋太多,人員皆戰死,當下只有一匹馬活著,但他們一人一騎根本馱不走所有的錢,他需要留下老鼠當苦力。見此情景,唐兵也不禁感慨,安史之亂以後盛唐一去不復返,大唐邊軍的狀況每況愈下,十年間好不容易跟長安取得聯繫,不成想連皇帝的年號都變了。老鼠喪氣地把一枚銅錢扔到地上,「突厥幾十萬大軍,這幾十袋子錢能頂什麼用?」唐兵不緊不慢地撿起老鼠扔在地上的錢幣,「大唐在此經營數十年,往來漢商供我們衣食,他們看重的不是錢,是這錢上的兩個字——大唐!
  • 《三言二拍》裡一則荒唐故事,這條生命通道給大唐續命一百多年
    沒想到這一買還真買到了,七郎搖身一變成了郭大刺史。或許很多讀者細心閱讀會疑惑:從長安到廣西橫州路途遙遠,這郭大刺史怎麼去上任啊,就算今天有高鐵這樣現代化的便利交通方式,這段也是不算近的行程。而唐朝年間的郭大刺史,又該怎麼去呢?這事兒是值得深究的。故事中描述郭七郎上任出發的行程,是先「無船上馬,有路登舟」,然後是「一路行去,過了長沙,入湘江,次永州」。
  • 大唐盛世背後——不要忘了還有一個個的「張小敬」在浴血堅持
    大唐安西都護府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拼盡全力守護長安,挽救長安百姓的主人公張小敬,開元十三年成為大唐第一批募兵。入隴右軍中,從軍十年,於安西都護府撥換城烽燧堡一戰後調回長安。任萬年縣不良帥,守護長安。《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中曾在張小敬與姚汝能的一段話中,指明了張小敬為什麼要誓死守護長安。「你曾在穀雨前後登上過大雁塔頂嗎?
  • 乞討老太太蹲在門口,夫妻盛碗稀飯給老人後,門外就來了3輛寶馬
    幾年前,年關剛過,我和妻子就從老家趕到了廣州這座大城市的一個小鎮上,繼續打理我們的小飯店。由於地段不佳,我們的生意一直不好,我們夫妻倆打算換個店面,無奈資金有限,一直沒換成。看著生意慘澹,想著家中老小,我心急如焚。
  • 一匹從中原鄢陵殺出的駿馬
    【《馬走湘楚》系列之5】一匹從中原鄢陵殺出的駿馬此時,大江南北,領兵的將領人人都在忙碌,大唐天子無奈地眼睜睜看著臣子們爭城奪地,徒自嘆氣,毫無辦法,索性低眉垂首,把心中的委屈裝進肚子裡,一任臣子們去折騰。天復三年(903年),朱全忠進爵梁王。這是他誅殺800名宦官之後的一次光宗耀祖的時機,也是他向唐天子發難的一次預演。
  • 如果外國人要打官司,到了大唐長安衙門,官員應該怎麼審判呢?
    看起來我挺慘的,不過我也沒讓對方好過,那個留著大鬍子的彪形大漢,鼻子也破了,譁譁流血,眼睛腫得像桃子一樣,上下眼皮中間只有一個小縫能透點光。事情的起因其實一句兩句我也說不清楚,本來我只是想跟朋友去西市的老康他們家來一壺地道的三勒漿,順便看看他家新請的胡姬跳的胡旋舞。老康跟我一樣是康國人,他家的三勒漿特別地道。
  • 大唐高考記3——陌生的酒肆,可人的娘子,你的笑容不是酒
    腦海裡無數才子佳人的故事呼嘯而過,我一時亂了分寸。胯下的白馬卻異常鎮定,硬生生停住了腳步。租馬的錢真沒白花。我讚許的拍了拍白馬,帥氣的一個轉身,王子的氣質在夜色中熠熠生輝。「梨花姑娘,我是從東土杭州去往長安趕考的書生,有緣路過貴地。
  • 遲來的影評:《長安十二時辰》告訴了我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不過是一部電視劇而已,歷史的成分很少,演繹的成分很多,但還是涉及了許多小人物以及他們的生活。2張小敬:本為長安萬年縣不良帥,因為殺死了熊火幫三十四個人和自己的上司,以大不義罪名被打入死牢。萬年縣不良帥,這個職位在今天那就相當於首都朝陽區的刑警隊長,也算一號人物了。但他買不起房子,也不敢有家室,因為得罪的人太多,怕有後患。
  • 《將夜2》李漁扶弟篡位,陷大唐於滅國之地,書院眾弟子戰天下
    《將夜2》李漁扶弟篡位,陷大唐於滅國之地,書院眾弟子戰天下「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中華詩詞中的有各種各樣的美好景色,而《將夜》書中的很多畫面都可以成為一句詩。
  • 長安不良帥張小敬:驚變突發,政變奇發,僅留存一名而已
    但是安史之亂成就了這位不良帥,也讓他成為了如今《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亮眼主角。如果沒有這場叛亂,誰能知道他?誰又會記得他?安祿山從洛陽起兵,以一種犁庭掃穴的姿態讓唐王朝所有的人都為之一震。沒有人能夠明白,為何久處邊塞之地的安祿山竟然會有如此強大的爆發力。也沒有能夠想到,未來的唐王朝會有著怎麼的命運?眼看唐王朝分崩離析,大唐三大戰將奔襲前線。
  • 《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殘酷?真實的唐朝歷史,比電視劇更殘酷
    去年有部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很高,是當時的現象級電視劇。我也是最近才補劇,看完後感慨劇情之殘酷,人物命運的身不由己,實在是令人唏噓。劇中的小人物都以為自己能改變命運,改寫歷史,殊不知最後都成了他人手下的工具,然後稀裡糊塗地在政治鬥爭中喪了命。劇中人物零便當速度之快,堪比《權力的遊戲》。
  • 紀錄片《中國》第十二集,開放包容,肆意飛揚的大唐盛世翩躚而至
    清澈閃爍的穹廬之下,大唐正在詩意地運行。,是接待前來大唐訪問使者的官方機構。唐朝廣泛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學者,大膽擢用客居長安的外國能人,雲蒸霞蔚的大唐文化圈正以蓬勃的姿態飛速發展。投筆從戎的王昌齡是在大唐璀璨的文學星空中,獨特且閃亮的一個,豁達豪放的他,在西出長安之後,寫下了《出塞》這一佳作,短短28字,充盈著青春朝氣和歷史觸感,更充滿了英雄史詩般的夢想。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裡,在大唐廣袤的土地上,才華橫溢的詩人正在行走,為後世留下永久流傳的不朽詩篇。
  • 1輛馬車告訴你的人生道理
    拉車的是一匹活潑可愛的小馬,精力充沛,車子走得又快又穩。其實,這輛馬車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資源。因為出生的背景不同,我們所握有的資源也是不一樣的。01當你仔細端詳這輛馬車,你會發現:馬車車廂內坐著的,是我們內心那個最真實的自己。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想要遠行,可臨行前卻發現車票丟了,行李壞了,出門偏偏遇上了交通擁堵……你有沒有想過是誰誘發了這一切?
  • 大唐有多盛,楊貴妃便有多美
    楊貴妃雍容華貴的風採與大唐雄渾壯麗的氣象剛剛好!大唐有多盛,楊貴妃便有多美!藉助李白之詩,便可一窺那盛世美豔。楊妃之美與李白之詩,在那恢宏燦爛的大唐盛世悄然相遇,既是一種歷史機緣的巧合,也是長安文化的盛世基因必然要結出的碩果。
  • 善哉長安!穿越迷們的理想古都
    提起唐朝好男人 ,唐磚, 田園大唐, 調教初唐, 來到大唐的村官 ,資本大唐 ,大唐萬戶侯這些小說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吧。作為穿越小說不僅在小說界火爆吃香,而且在被拍攝成網絡劇後依然魅力不減,其聲望勾魂奪魄,萬人空巷。為什麼很多人熱衷於寫唐穿(穿越到唐朝)的小說呢!
  • 大唐首富的奮鬥史
    五月的長安城,漫天飛舞的榆莢如綿如絮,溫柔地拂過他的面龐。安州絲鞋不愧是引領時尚的大唐潮鞋,竇乂舉著鞋子在西市一亮相,就引起了一場近似於暴動的騷動,最終以五百文成交。沉甸甸的銅錢還沒被竇乂的體溫焐熱,就換成了兩把沉甸甸的鏟子。竇乂敲響了伯父家的大門。
  • 村裡首個開寶馬衣錦還鄉的人,為何英年早逝了?
    想想見他們的時候應該是十五年前了,我們騎輛爛摩託車去他家玩,人家已經是一輛寶馬洎在家門前,打工仔和老闆在一起聊天,好象隔了一條很寬的鴻溝,從此也就不見面了。話說他們那屆的同學,是我們村裡無人不認識的富人,是首個開寶馬衣錦還鄉的創富者,在村裡建的房子也是最漂亮的。但是,我的初中同學告訴我,一個今年清明節前幾日不在了,終年51歲,另兩個前兩年已經不在了。
  • 故事:老漢點撥送寶馬,一夜千裡謝城隍
    話說從前,在某地西門口有個城隍廟,門口豎立著一匹泥馬,大家都說這是城隍爺的坐騎。在城隍廟對門住著一戶姓胡的人家,這人是賣米粉的。而十幾裡外的鄉下有一家做米粉的作坊,世代經營,做出來的米粉口感好,味道勁道,鮮嫩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