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她用一生追求浪漫的愛情,這難道錯了嗎?

2020-09-05 容妍


《包法利夫人》愛瑪在情竇初開之時,對愛情充滿了美好、浪漫、甜蜜的夢幻想像。當她遇見青年醫生包法利後,彼此產生了好感,於是在愛瑪父親的撮合下很快結了婚。

可是,婚後生活單調乏味,包法利的無趣更是讓愛瑪內心壓抑崩潰。在很偶然的機會下,她先後與兩個男人相遇相戀。

大仲馬看完之後,把書丟在了地上,憤恨地說:「如果這也叫好書的話,那我們從1830年開始寫的所有那些作品全都一錢不值。」


他的兒子小仲馬對這本書評價:「這是一本很糟糕的書。」

1857年,這本書的作者福樓拜因為這本書而被提起公訴。

這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它究竟糟糕成了什麼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1、無趣的婚姻生活


愛瑪喜歡讀那些兒女情長的小說,她嚮往著能住在一座中世紀的小城堡裡,就像那些城堡領主的夫人一樣生活。

夏爾·包法利的出現,讓她相信自己終於擁有了書中描述的神奇美妙的感情。這份感情可以把她從討厭的鄉下生活中解脫出來。她急切地希望改變現有的狀態,在她的眼中,愛情就像「一身玫瑰紅羽毛的大鳥在充滿詩意的絢麗天空中翱翔」。

新婚的她,沉浸在新生活的喜悅中。她琢磨著重新布置房子,叫人貼上新的牆紙,把樓梯重新漆過,在花園擺上幾張長椅,甚至準備建一座噴水池,在池子裡養一些魚。

她期盼著蜜月的浪漫,和愛人在夜幕低垂時,在別墅的陽臺上,十指相扣,看著滿天的繁星,遐想著往後的好日子。她想像中的丈夫就該全知全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把激情的能量、生活的雅趣和所有的人生奧秘都傳授給她。

然而,她的丈夫並不懂她要的浪漫。在她看來,夏爾對她一點也不上心,不會揣摩她的心意,不會看透她的心思,他們在生活中走得越近,內心反而越遠。

她的滿腹心事無人可說,這讓她懷疑是不是自己弄錯了?她在書本上讀到的關於愛情的美麗字眼,「欣悅」「激情」和「心醉神迷」,在生活中為什麼沒有感覺到?她開始恨夏爾的四平八穩的淡定,開始討厭這種悠然自得的沉悶生活。

她熱情而又務實,喜歡教堂,是為了教堂裡的花;喜歡音樂,是為了抒情歌曲的歌詞;喜歡文學,是為了文學中洋溢的激情;喜歡婚姻,是為了婚姻中浪漫的愛情。既然婚姻沒有她要的浪漫,那麼她就對婚姻失去希望,對丈夫失去熱情。

愛瑪說她要的是愛情,但她始終沒有明白愛情是什麼。她嫁給夏爾是為了過上另一種對自己來說從未體驗過的生活,這不是愛情。當她發現,期待的生活也不過像煙花般燦爛一時,她便又回到了鄉下時的狀態,等待另一個男人帶她去過嚮往的生活。

她不知道,生活的本質就是平淡,如何學會在平淡中享受生活才是幸福的秘訣。她一直在尋求的不是愛情,而是刺激;不是浪漫,而是欲望。所以,當她和情人的關係穩定後,她依然覺得平淡無奇。

這也是愛瑪不幸的真正原因,她的不幸不在於夏爾的木納,不在於婚姻的束縛,而在於她自身對愛情、對婚姻的認知。如果她無法正確面對現實,那麼她嫁給誰都不會幸福。

2、夢幻的浪漫情人


一次偶爾的機會,包法利夫婦被侯爵邀請參加城堡中的舞會,在那裡愛瑪認識了子爵。

子爵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人們對他的尊稱。從這裡可以看出,愛瑪與子爵之間只是一場舞的緣份,連彼此的名字都沒有交換。

但是,愛瑪認為這是一次美妙的約會,有著幻想中的城堡,還有身份高貴的男伴,如書中描寫的那樣,他們跳舞,還會墜入愛河。

愛瑪珍藏起疑似子爵使用過的雪茄盒。她還把跳舞時穿過的漂亮衣裙和緞子鞋,全都虔誠地珍藏在衣櫃裡。她的心也像那些被珍藏起來的東西一樣,一回的奢華,已經烙下了再也磨滅不掉的印記。

她為再次遇見子爵而做準備,特別是關心他居住的巴黎,那就是個霞光萬丈的地方,那裡有五光十色的生活,那個世界讓人心馳神往。

她在讀書的時候,也會想起子爵。她把子爵和書中那些虛構的人物聯繫起來。在她的心裡,那個以子爵為中心的圈子漸漸擴大,他頭上的光環擴展開去,彌散到了更遠的地方。

然而,她再也沒有收到舞會的邀請信,也就意味著,她不會有機會遇見子爵,她的巴黎美夢已經破滅。這讓她大失所望,她豔羨囂鬧的生活,渴望那種她不曾體驗但天經地義就該享受到的快樂,這是她永久的心結。

在她的內心深處,子爵代表的就是奢華的生活,可以滿足她成為貴婦人的虛榮心。

全書中,她與子爵只見過兩次,一次是在舞會上,另一次則是在她破產後走投無路的時候。她在街頭失聲痛哭,快要支撐不住了的時候,一輛馬車從她身邊通過,呵斥她擋了道路。馬車上的紳士正是子爵,他沒有認出愛瑪,也許他從不曾記住過愛瑪,這讓愛瑪又沮喪又悲傷。

子爵像一個影子般存在,他是愛瑪的虛擬情人。愛瑪愛的不是真實的他,而是那份虛榮心之上的浮華和貪慾。對於愛情的理解偏差,她把自己拉入了毀滅的深淵,一心模仿嚮往的貴族生活,付出的代價卻是她承擔不起的。

3、刺激而危險的愛情


愛瑪被失戀所折磨,雖然這場熱戀只存在於她的腦海中,直到羅多爾夫的出現。

這是一個生性粗魯,腦子機靈,很有女人緣的痞子。他覺得愛瑪是個漂亮的女人,便對她動起了心思。他通過謀劃接近愛瑪,讓她的虛榮心在暖心的話語中得到膨脹。他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翩翩風度讓愛瑪為他著迷。他有的是手段,讓她相信愛情唾手可得。

羅多爾夫所給予愛瑪的,正是她讀過的那些小說中的主人公所擁有的,她仿佛變成了那些虛構故事裡真實的一分子,變成了一直讓她心馳神往的那種多情女子,實現了她少女時代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夢想。

就在她盡情地享受愛情,並以此來報復過往的痛苦生活時,羅多爾夫離開了。他從未想過要在一段感情裡待上一輩子,在他的字典中,愛情等於遊戲。

愛瑪再一次失去了生命的主心骨,但很快又有一個男人進入了她的感情世界。萊昂,他給了愛瑪名副其實的蜜月,美妙、絢爛的時光。

他們住的飯店服務生會一大早為他們送來鮮花和冰鎮果汁。到了黃昏時分,他們坐著一條帶篷頂的小船,去一座小島上用晚餐。

他們一起欣賞大自然,看樹木、藍天、草地,聽水在流動,微風從樹葉間吹過。他們還在月光下歌唱。

萊昴為了博她的歡心,為她寫情詩,對她的任何想法都沒有異議,他對她的興趣愛好都會通盤接受。

愛瑪的虛榮心被無限放大,為了享受理想中驕奢淫逸的生活,像大公夫人一樣,她從不過問金錢的事。由於她沒命地買,沒命地賒,沒命地借,沒命地籤借據再加上延期借據,每次到期票據就像滾雪球一樣。最終,她為了還債,開始變賣自己的舊手套、舊帽子、舊鐵器;無論她在哪裡,碰到誰就跟誰借錢,所有人都躲著她,包括那些發誓愛她的男人。

愛瑪看清了那些情人的真面目,他們嘴裡說著愛情,眼裡卻燃燒著地獄之火。但是,一切已經來不及,她被債務逼進了墳墓。

蘇芩說過:「愛情就是在彼此的懷抱裡孤獨。戀愛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尤其是精神層面的孤獨感。快樂的人跟誰在一起都快樂,孤獨的人跟誰在一起都孤獨。當你達到內心層面的豐盛和富足,遇到誰,都會幸福。」


愛瑪的精神層面是貧窮的,這比金錢的貧窮更可怕。她一心愛著那個由她最熾熱的回憶、最膾炙人口的讀物、最強烈的慾念凝結而成的幻象。她看似驕橫無理,實則在隱藏內心的脆弱與無助。她希望有個像子爵那樣的男子愛上她,帶給她富足的生活,卻沒有想過依靠自己的力量成為女王。

她把幸福交在別人的手裡,這是一場賭博,她賭輸了,輸的一乾二淨。在她看來自己的要求不高,只是希望長久地擁有浪漫的愛情,卻從不曾仔細考慮愛情是什麼,浪漫又是什麼。

能夠嫁給愛情的女人不是靠美貌,而是在於她的美好,這正是《包法利夫人》所要教育我們的。



相關焦點

  • 包法利夫人悲慘的結局,究竟是誰的錯?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不堪負債的重壓,可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她生的如此美貌,從小受到父親的寵愛,結婚後丈夫更是愛她愛的不能自已,還有可愛的女兒,甚至是兩位她理想中的情人。 可是她過的好嗎?終其一生,她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一直追求著那樣一位完美的愛人,可每一次甜蜜的戀愛,或者是偷情,都會使她患得患失,甚至是厭煩。
  • 《包法利夫人》:一天起了大風,從此她的短裙失了蹤
    包法利夫人,她自己的名字叫愛瑪,本是一個有著農民家庭出身,但姿色上好又有著浪漫愛情追求的女子,她的生活本來平靜單純,可一切從她成了包法利夫人之後都有了重大的改變。她的故事是從成為包法利夫人開始的。包法利是一個醫生,收入還不錯,但是生活毫無品味,沒有追求,更沒有浪漫可言,愛瑪成為她的妻子之後,埋藏在心中的那股對愛情的憧憬似乎越發的強烈,他在一起不斷地問自己,難道自己想要的愛情和婚姻生活就是如此嗎?
  • 《包法利夫人》:婚外情真相,99%的男人受不了出軌女人這句話
    當局對福樓拜與《包法利夫人》的發行人提起了公訴,指控他們蓄意敗壞道德,最終被判無罪。1880年,一生未娶的福樓拜與世長辭,遺言是:「愛瑪·包法利就是我。」:「Flaubert的包法利夫人是個典型的高不夠、低不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用上海話說,就是很「作」的女人,用北京話說,就是個「不省油的燈兒」。然而,很多不喜歡愛瑪的人,卻一不小心活成了愛瑪。
  • 《包法利夫人》:用生命給女孩們上了一堂愛情課
    嫁了醫生夏爾包法利,變成了包法利夫人。她以為,走上了一條通往精緻生活的道路。然而,康莊生活達到,衣食無憂,卻又滿足不了少女上升到精神層面的關於愛情的種種幻想。她夢想著擁有一段「完美愛情」。 而包法利先生,是個現實主義者,全然無趣,一點都不是她心中的對先生。現實生活又平淡無奇,庸俗不堪。
  • 被愛情衝昏頭腦之前,建議你先看看這本書
    法國文豪福樓拜筆下的包法利夫人,是個可以跟潘金蓮媲美的女人。她為了追求浪漫的愛情和奢靡的生活,兩度出軌,欠下巨額外債,最終落得個不得好死的下場。嫁給夏爾·包法利的時候,本以為是幸福生活的開始,但當經歷過日常瑣碎過後,艾瑪才發現這不是她夢想的婚後生活。
  • 《包法得夫人》追求完美愛情是一場悲劇
    愛瑪是農場主盧歐老爹的獨養女兒,父母精心培養她,送她到修道院的寄宿學校學習,和那些貴族小姐們在一起,學會了舞蹈,懂得了地理和繪畫,還能繡衣和彈鋼琴,除此之外,還讀了大量的愛情小說。貴族教育在她的心裡埋下了浪漫的愛情夢,現實中閉塞的鄉村讓她沒有社交機會,夢想只能壓入心底,同意嫁給包法利醫生。
  •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艾瑪的「悲劇人生」帶給我們哪些警醒?
    文 | 翩翩青楓《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包含人性弱點的百科全書,認為它幾乎不帶評判色彩地描述了一個女人在追求愛情和物質享樂時的可愛與可氣、激情與痴狂以及任性與墮落。法國知名作家福樓拜在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裡,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受過貴族化教育的艾瑪.包法利,為了擺脫枯燥、沉悶的婚姻生活,她背著他丈夫兩度出軌,可這非但沒有給她帶來想要的生活,反而讓她在追求浪漫和理想的愛情中,逐漸迷失了心性,她不斷地靠借高利貸去享受奢華生活,直到債臺高築,走投無路......
  • 女權角度分析《包法利夫人》被控訴的原因,並談資本對愛情的毒害
    ,對浪漫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她期待自己有一天可以擁有刻骨銘心的、驚心動魄的愛情。成為包法利夫人後,她產生疑惑:「一個男人(夏爾)不該無所不知,多才多藝領著你去品嘗熱情的力量,生活的三味,人世的奧秘嗎?」艾瑪嘗試去改變夏爾,但夏爾麻木地以為艾瑪像他一樣幸福,他卻不知道艾瑪早就厭煩得難以附加。艾瑪不僅抱怨而且虛榮,這兩條就是她最終悲劇的導火索。一次晚宴中,艾瑪遇到了真正讓她心動的人,欲望開了個閘門,就停不下來了。
  • 《包法利夫人》:生活從來不在別處,珍惜當下才能通向幸福
    他說:&34;福樓拜認為,包法利夫人不只是小說中的人,更是當時法國社會的縮影。《包法利夫人》寫了愛瑪悲劇的一生。愛瑪1837年認識包法利,1846 年自殺。愛瑪的婚姻恰好是在法國七月王朝統治的18年。他不懂音樂欣賞,所以愛瑪唱歌時,他不會因婉轉悠揚而加深愛情;愛瑪彈琴的手指越快,他只會越覺得出奇,不了解旋律變化的情思。作者福樓拜也對丈夫包法利的無聊單調做過尖刻的描寫:&34;。婚後愛瑪一度勤勉,她幫丈夫寫措辭委婉的索取診費的信,做精緻的菜款待客人,布置家居,她對生活的概念是&34;。
  • 《包法利夫人》:福樓拜為什麼說艾瑪必須死?其實她本可以不死
    《包法利夫人》一書中,福樓拜筆下艾瑪之死,是由於她精神空虛,不安守本份兩次出軌,且超前消費,成為樂勒先免費後變本加利&34;的受害者,積債如山無力償還,才走上了服毒自殺的不歸路。許多人因此覺得她道德敗壞,實在是咎由自取根本不值得同情,真的是這樣嗎?實不盡然:。
  • 《包法利夫人》如果沒有夏爾愛瑪還是會如此,又該如何避免呢
    她瞧不起當鄉鎮醫生的丈夫包法利,夢想著傳奇式的愛情。可是她的兩度偷情非但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卻使她自己成為高利貸者盤剝的對象。最後她積債如山,走投無路,只好服毒自盡。第一次看《包法利夫人》只是覺得愛瑪的悲劇夏爾也有很大責任。可是當看到第二遍時,我發現愛瑪的悲劇如果沒有夏爾依然也會重複悲劇。愛瑪之所以會肆無忌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夏爾的縱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愛瑪的悲劇就是夏爾造成的。
  • 《包法利夫人》:在物慾和情慾之中迷失,誰該為愛瑪的命運買單?
    ——《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是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的代表作之一,講述的是包法利夫人在物慾和情慾之中迷失女主角愛瑪,長相漂亮,又很有才藝,會彈鋼琴,會做女工,又是個愛讀詩沉迷於愛情小說的文藝女青年,她本來以為嫁給包法利先生會得到幸福,卻沒想到丈夫的平庸、愚笨、不懂情調讓她痛苦不堪。
  • 《包法利夫人》《身為人母》相隔150年兩個時代女性的「婚外情」
    2006年一部婚姻愛情的影片《身為人母》成為當年奧斯卡熱門故事片,故事發生在麻薩諸塞州的城郊富有的小型社區,一位高知女性薩拉成為家庭主婦的面對現實婚姻和育兒,出現的精神困局。此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有一段薩拉對《包法利夫人》獨特的解讀,不禁讓觀眾拍案叫絕讀出現代包法利夫人的精神面貌和命運軌跡。
  • 包法利夫人給現代女性的啟示
    在浩瀚的文學寶庫中有著許許多多以愛情故事為主要題材的名著作品。「愛情」也一直是個永恆的主題。而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卻是一部典型以「傷風敗俗」的以通姦為主要線索的作品。小說正是作者取材於真人真事:一個鄉村醫生夫人的服毒案。
  • 現實中有多少女人活成包法利夫人?
    普普通通的日子不好好過,要追求浪漫奢華的愛情,內心還愛慕虛榮,這應該是很多女人嚮往的生活。相信是同類相吸的,這不是一個人的錯,這些男男女女私慾相會尋歡作樂都不是什麼好貨色。最終這個愛瑪因貪婪與追求愛慕虛榮闖下大禍,負債纍纍無法償清債款,尋找情人也得不到幫助反而被嘲笑。陷入絕望的愛碼而墮落自殺。愛碼是得到解脫了,可是禍害了自己的家人。丈夫夏爾背負她留下的重重債務。
  • 包法利困境 : 被瑪麗蘇坑害的年輕女性
    福樓拜有一部很著名的小說,叫《包法利夫人》。從物質層面來講,包法利忠誠體貼,也算是個不錯的伴侶選擇。但愛瑪卻看多了貴族式浪漫愛情,一直夢想著自己也能夠有一段傳奇式的愛情。於是,愛瑪被自己的欲望裹挾,出軌、兩度偷情,成為了高利貸者盤剝的對象,最終落得個服毒自盡的下場。
  • 《包法利夫人》:不理智終會吞噬自身
    《包法利夫人》是一本名著,很多的人都是聽過的。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小說。是由法國作家福樓拜創作的,當時這本書剛剛問世的時候,不為人們所接受,現如今卻有著如此之高的地位,那麼是因為什麼呢?大概是他把人最深層次的欲望寫得淋漓盡致的原因,還有就是作者通過她墮落,來努力的尋找著社會的根源。
  • 書單|【法】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寫的一部長篇小說,講了愛瑪從嫁到查理家一直到自殺的生命軌跡,查理在娶愛瑪之前曾娶過一個富太太,但發現那個富太太的有錢是假裝的之後,查理的父母便合起夥來氣得她吐血身亡。查理醫生是一個忠厚老實,正直踏實的人,他喜歡上了漂亮的愛瑪,正巧愛瑪的父親也同意,於是便將愛瑪嫁了過來,可是愛好音樂旅行的愛瑪並不喜歡查理,因為查理一點愛好都沒有。
  • 《包法利夫人》:醫生天不亮出診,妻子馬上溜下床,悄悄趕往牧場
    法國作家福樓拜《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艾瑪對丈夫夏爾醫生的感情就是這樣。順理成章的,艾瑪成了夏爾的妻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包法利夫人。只是結婚後的生活倆人的感受是完全相反的。可是,在情場老手羅多夫設下的陷阱裡,艾瑪很快就如飛蛾撲火般撲向了所謂的愛情。她長期受到壓抑的感情,就像歡騰洶湧的噴泉,突然一下迸發。她對丈夫沒有半點愧疚,無時無刻不想著與羅多夫幽會。第二天又是甜甜蜜蜜度過的,他們發了海誓山盟,她對他講的苦悶,羅多夫用吻打斷她的話,她眼皮半開半閉的求著他,要他再叫一遍她的名字,再說一遍他愛她。
  • 《包法利夫人》:2大角度,詳細分析艾瑪為何從純情走向毀滅
    前言《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創作的長篇小說。我看的是譯林出版社,許淵衝譯本。該作品不論從布局、伏筆再到細節的鋪陳等方面都極其優秀,本文從艾瑪自身出發,重點分析造成她悲劇的兩大原因。有一個描寫,「她看起人來單刀直入,既不害羞,也不害怕」,並且在每次送夏爾離開時,都會送到第一個臺階,可見她是有教養的。此時的艾瑪很年輕,追求極致的浪漫主義,這沒有錯,可以理解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尋。在和夏爾結婚後,艾瑪的性格有所改變。因為看不起夏爾的無能,開始有點刻薄,也有點虛偽,但還不太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