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歎給予了武松極高的評價: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魯達之闊,林衝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知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花榮之雅,盧俊義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翻譯過來就是:武松真是天人啊!他本身就具有魯智深的胸襟寬闊,林衝的拼命,楊志的正氣凜然,柴進的善良阮小七的迅捷,李逵的光明磊落,無用的機智,花榮的高雅,盧俊義的義薄雲天,石秀的機警。
金聖歎評價武松為「天人」,但在前文《》中,我們看到在柴進家時的武松,每天的事就是喝喝酒、打打人,此時的武松是很不招人待見的,像極了地痞無賴。那麼,武松是如何成長為具有魯智深的胸襟寬闊,林衝的拼命,楊志的正氣凜然,柴進的善良阮小七的迅捷,李逵的光明磊落,無用的機智,花榮的高雅,盧俊義的義薄雲天,石秀的機警的「天人」的呢?
離開柴進家,與宋江道別之後,武松就上了景陽岡,開啟了打虎之旅。景陽岡之後,武松的英雄形象很快被樹立起來,一個無賴轉眼變成了威震四方的英雄。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武松從柴進、宋江處得了路費,回清河縣看望哥哥武大郎,路上酒癮犯了,在景陽岡前一個酒家一連喝了十幾碗烈酒。喝完酒要繼續趕路,酒店小二告訴他,前面景陽岡上有吊睛白額大虎,現在天色不早了,建議他明天再走,武松聽了不以為然,認為店家是想騙他住宿,夜裡謀財害命,執意要走,店家覺得這個人不識好歹,就不再留他。武松到了山上看到官府的榜文,確認了這裡真的有老虎,轉身就要往回走,又害怕這時候回去被店家嘲笑,於是硬著頭皮繼續上山,從這裡我們能看出武松把面子看的比生命還重要。這時他還抱著僥倖心理,心想這山崗這麼大,有老虎,也不一定被他碰到。
這是遇到老虎之前情況,從上面這些我們可以發現,武松打虎並不是主動為民除害,而是因為對店家猜疑和好面子等原因才和老虎遭遇,打虎目的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此時的武松心裡並沒有「英雄主義情結」。
武松打死老虎之後,被獵戶發現,他們
「連忙去報告李正,叫幾個人把老虎抬下山崗,弄一頂轎子抬起武松。」
裡正把消息報給知縣,知縣立刻派人把武松請到縣衙,並給他一千貫賞錢,武松很高興,把賞錢分給了獵戶們,知縣看武松如此仁厚,就留武松做了縣衙的步兵都頭。
武鬆通過偶然的打虎行動,不僅找到了工作,還被傳為保護鄉裡的英雄,眾人的歡呼喝彩讓武松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價值,他很享受這個稱號,行為上自然要對得起英雄這個稱號,那麼為民除害就成了武松主動要做的事。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在年輕的武松的內心當中產生了英雄主義的萌芽。
武松長得儀表不凡,力氣很大,他的哥哥武大郎卻又矮又醜,一副傻乎乎的樣子。
武大郎和武松兩兄弟
清河縣一家富人糾纏侍女潘金蓮,潘金蓮不從,富人於是把她嫁給武大郎作為報復。這潘金蓮二十出頭,非常漂亮,成了武大郎的「紅顏禍水」。
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姦情被武大發現,於是用砒霜毒死武大郎,武松出差回來發現哥哥已死,通過秘密調查,掌握了相關證據之後報官,哪知官府不管,不得已,武松請來眾鄉鄰作證,當眾殺死潘金蓮和西門慶,投案自首,最後被判流放。
武松怒殺潘金蓮、鬥殺西門慶,是武松殺人的開始,也是武松好漢之路的真正開端,在這一場殺戮之中,武松是一個肅殺的復仇者,從回來看到哥哥的靈位開始,他的一言一行莊嚴肅穆,像數九隆冬的凜冽寒風,讓心中有鬼的人戰慄不已。
他的全部行動簡潔有序,沒有多餘的語言、動作和心理。該為武大郎做頭七時做頭七,該查案時查案。普通的小老百姓本來遵紀守法,迫於武松的威嚴,有問必答,實話實說,於是武松三下五除二就把「武大郎之死」的來龍去脈搞得一清二楚。看到官府靠不住,他又安排證人,雷厲風行地殺掉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武松在復仇的整個過程中,始終做到了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節奏緊湊,既不幻想著依靠官府,也不畏懼西門慶的勢力,只此一件事,便讓他擁有了無數粉絲。
到了孟州州衙,武松沒有給差撥銀子,但也沒吃一百殺威棒,反而收到了很好的待遇,要酒有酒,要肉有肉,睡覺、洗澡一樣不少,比在柴進家過得還好,武松自然疑惑,這監獄條件怎麼這麼好呢?一問才知道是小管營相公「金眼彪」施恩的安排。
施恩開了一家酒店叫快活林,生意很好,但最一個叫蔣門神的給霸佔了,施恩聽說武松戰力驚人,希望借武松之手奪回酒店,這才如此厚待武松。武松得知此事,就讓施恩帶他去快活林,路上經過一家酒店,喝了三十多碗酒,於是有了醉打蔣門神,蔣門神不是對手,為了保命,服個軟就離開了快活林。
醉打蔣門神
蔣門神卻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勾結兩個姓張的官員,設計陷害武松。武松中計,命大逃過一死,最終被發配恩州牢城。蔣門神還沒完,他派兩個徒弟配合押送武松的兩個官差在經過飛雲浦的時候,動手殺武松,結果被技高一籌的武松反殺。
武松大鬧飛雲浦之後返回張都監家,把張都監全家連同正在張都監家喝酒的張團練和蔣門神一干人等全部殺死,這就是血洗鴛鴦樓。
血濺鴛鴦樓
武松為了躲避官府通緝,被張青和孫二娘打扮成了行者的模樣,並接受張青夫婦建議前往二龍山投奔魯智深。走到蜈蚣嶺,殺死了一名強搶民女的惡道和他的道童,這就是夜走蜈蚣嶺的故事。
武松這時已經殺了多少人了呢?我們來數一數,潘金蓮、西門慶、蔣門神兩個徒弟、兩個負責押送的官差、張都監、張都監的馬夫、張都監夫人和兩個隨從,玉蘭和兩個小侍女、蔣門神、張團練,道士和道童,共計18人,其中每一個都是爹生媽養的,都有過它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期,當他們在和小夥伴們做著捉迷藏遊戲的時候,他們都不會想到將來的一個夜晚會被一個叫武松的人殺死,他們有些人長大之後為非作歹,死有餘辜,有些人則只是碰巧趕上了閻王爺抓人,順便被帶走了。
武松血洗鴛鴦樓之後,在牆上寫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當武松與宋江在白虎山再次相遇時,宋江邀請武松一起去清風寨投奔花榮,武松拒絕了,他說自己殺人太多,犯的是大罪,即使遇上皇帝大赦天下也難以被赦免,如果與宋江同行,恐怕會連累宋江和花榮,所以決意去二龍山入夥。
在武松身上我們可以找到好漢的多種屬性,就像金聖歎評價的那樣,書中的武松是個力、勇、智結合的典型。景陽崗打虎、鬥殺西門慶是武力的優勝;血濺鴛鴦樓是勇的象徵;醉打蔣門神、化身為行者,都算是「鬥爭智慧」的體現。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武松身上又有很多缺點,尤其是前期,年輕的武松不大懂得如何為人處世,喝酒耍酒瘋,處處不受人待見;另外武松「性情之真」在某些人不過是「有奶就是娘」,不像李奎,倒像是三國裡面的三姓家奴呂布。施恩對他好,武松就替施恩出頭,醉打蔣門神;宋江對他好,他就拜宋江為大哥;甚至當張都監假情假意對他好時,他也產生過要「報效張都監」的心理。
此外,武松作為天罡正將,天傷星,終其一生,都佔著一個「狠」字。就像武松自己承認的那樣,他殺人太多。武松發起狠來,不管男女老幼、罪過大小,有一個算一個,殺完為止,這也讓武松身上的爭議多了起來。
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好在要接受武松這些缺點,然後繼續捧武松為天人也不難,這就要提到人們喜歡武松的第二個重要原因。就像夏志清曾經評論武松時說的那樣:
「我們之所以喜愛他,正因為我們在欽佩他時還染上了同情的色彩。」
武松出身窮苦,他的哥哥武大郎更是悽慘,長相身材本來已經慘不忍睹,經歷更讓人大呼可憐。我們並不指望這種背景下出來一個什麼悲天憫人的仁人志士,來度化潘金蓮和西門慶成佛得道。出來一個武松殺光一切,橫掃罪惡,不僅讓人大呼痛快,也讓人更能看到希望。
可以說,武大郎慘死之後並沒有消失,而是化成一層有色玻璃護在了武松身上,透過這一層玻璃看武松,他的缺點變得柔和;他的殺戮始終有了一種反抗不公的意義;他的形象多了一層悲壯色彩,更加光彩熠熠。
武大郎賣炊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