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十六七歲的貧窮少女,正是嚮往一切美好的年紀,突然遇上一個出手闊綽的公子哥,又對她十分的殷勤和熱切,哪一個少女能抵擋得住誘惑呢?
《金粉世家》原著中的冷清秋,就是個對金錢,對豪門,對上層生活極度嚮往的一個女孩子,內心真實而不掩飾,但是,她的婚姻悲劇,成也金錢,敗也金錢。她婚後,才逐漸領悟道:原來,自己看上了金燕西的金錢,卻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在明白了自己真正的追求後,她毅然選擇離開金家,選擇離婚,寧願過貧窮孤苦的日子,也不想再被金燕西鄙視。
她的婚姻悲劇告訴女孩們:骨子裡清高的女人看上什麼也別看上男人的錢。
很多雞湯會告訴你,女人要有所圖,要圖他的錢,別圖他的好,這樣才不會心靈受傷。
其實,這樣的雞湯並不適合每一個女人喝,像冷清秋這種有文化有才華,骨子裡驕傲的女子,根本不應該圖金燕西的錢。不然,婚後夫妻感情破裂時,也不會被他諷刺被他羞辱得這麼難堪。
冷清秋的婚姻,就是一個女性意識自我覺醒的過程,一段了解自己真正需求的認知過程。
要是放到現代,冷清秋斷然不會過得太差,但那個年代,女子就業畢竟很難,可她已經具備靠自己謀生的獨立意識了,這真是難能可貴的思想。
她的人生經歷,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冷清秋的命不好,要是父親不是早死,她再不濟也是個小戶人家的小姐,讀書識字,有父親疼母親愛,還有乳母照料。
可惜父親去世得早,家道中落,經濟匱乏,只靠舅舅的那點微薄薪水生活,顯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尤其是在十幾歲的年紀,看著同齡人穿戴得漂漂亮亮的,哪個小女孩子內心不羨慕不嚮往呢?此時的她,還是個懵懂少女,眼界和見識都有限,再加上母親並沒有明確引導,從某種程度上說,冷清秋之所以能和金燕西走到一塊,都是母親默許的。
但凡出來阻止一下,也不會成就這段姻緣,冷太太對物質也有著自己的幻想和渴望,明知門不當戶不對,還要放縱冷清秋的戀情。
金燕西本來是個紈絝子弟,在脂粉堆裡見慣了塗脂抹粉的俗氣女人,偶然見到一個清爽不施粉黛的女子,自然是好奇心作祟。
被慣壞的大少爺金燕西,想要什麼就立即想得到,根本不懂什麼叫延時滿足。又恰好得知冷家貧窮,於是最拿得出手的就是用金錢去誘惑她。
冷清秋呢,尚處於意識還沒真正覺醒的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尚未真正建立,遇見這麼一位有錢公子對自己這麼熱情,就以為是真愛了。
去他家見過一次,感嘆他家的奢華,以為幸福莫過於擁有錢,有下人伺候,睡在鬆軟的大床上,吃著山珍海味。
冷清秋的認知裡,誤以為幸福就是擁有物質。直到婚後才明白,物質並不是幸福的源頭。
冷清秋經受不住金燕西的誘惑,被他以出國為幌子給欺騙了,偷偷摸摸戀愛半年就未婚先孕,為掩人耳目,不得不急急忙忙辦婚禮結婚。
毫無人脈基礎的冷清秋,突然嫁進豪門,備受排擠,而作為丈夫的金燕西從小在蜜罐裡長大,對自己非常熟悉的環境,根本沒有發覺妻子會有什麼不適應。也沒有想過要幫助她熟悉金家的生存規則,總之,他認為,娶回家了,任務就完成了,自己可以繼續像婚前那樣吃喝玩樂,人是結婚了,心還單身,一點丈夫的責任也沒盡到。
清秋是個聰明的女子,身上優缺點非常明顯,她有才華有文化,是金家少奶奶裡難得水平最高的女人。但她不擅交際,不喜歡扎堆,個性孤冷,卻讓人誤以為恃才傲物,瞧不起她們。這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誰讓你這麼優秀還不合群,不針對你針對誰?
金燕西呢,向來是個沒心機的少爺,享樂慣了,哪裡懂得妻子的處境,甚至聽從三嫂嚼舌根,寧願相信外人也不相信自己的老婆,夫妻二人感情逐漸破裂。
清秋是個非常高傲的女子,不善於解釋自己,也不屑於指責燕西的錯誤。
當兩人冷戰、分居、鬧離婚時,清秋從頭到尾都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並未指責金燕西的錯。
金燕西拿話傷她自尊:「你真能窮得乾乾淨淨,有點難吧?不說別的,你照一照鏡子,由頭上到腳下,哪些東西是金姓的,哪些東西是姓冷的,請你自己檢點一下。」
對於一個清高的女人而言,傷什麼也別傷她的自尊,明知道她的出身不好,她缺錢,因為愛慕他的錢才被蠱惑嫁進了金家。現在才揭穿她的真面目,無疑在她心頭上扎一把刀,心在淌血。
一向隱忍負重的清秋,終於被激怒,爆發了:「他這種話都說出來了,是徹底不合作了,我為自己顧全自己的人格起見,我還只有回家去,穿我冷家的衣服,做我窮人家的女兒。」
金太太也忍不住勸,對於自己的兒子還是很了解的,而清秋又過於較真:「唉!你怎麼還解不開呢?這種話也能信他嗎?就算你二人不合作,你的東西也不完全是他和你做的……」
清秋鑽進了牛角尖:「我若是無人格,我就在這裡吃金家的穿金家的,終身讓他笑去。我若表示我的人格還不錯,我絕不能在這裡一刻待著。」
客觀地說,金家的東西也不是完全屬於金燕西,他可曾用自己的雙手賺過錢?還不是啃老族一個?一個啃老族有什麼資格指責妻子呢?
所以說,清秋還是太高傲了,自尊心太強烈了,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太在意別人的言論,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清秋真正死心,是被燕西的重話「刺傷」之後。清秋搬到閣樓裡住,燕西明知道妻子跟他賭氣,卻不服軟,再在傷口上撒一把鹽,這下清秋徹底死心了,對這段婚姻絕望。
離婚後的清秋,缺衣少食,靠賣字為生,和母親一起撫養兒子,哪怕辛苦一點,也比在金家受氣強。
她自離婚後,從未跟兒子也從未跟外人提起過金家的不是,金燕西的不是,她就是這麼一個驕傲的人。她自覺醒後,始終認為這段婚姻悲劇是自己造成的,若不是自己貪慕他的錢財,又怎麼會落得這樣的田地。
相比之下,金燕西就要卑鄙多了,金家敗落後,他跟著姐姐出國,回來後和邱惜珍拍電影,含沙射影地指責冷清秋清高、無情,貪慕物質,迷戀他的金錢。
清秋看電影看不下去,眼淚止不住地流,也從未說過一句燕西不是。可見,清秋的人格比起燕西,還是要高尚一些。
總結起來,像清秋這樣的文學出眾,骨子裡驕傲,又恰好家境貧寒無法放下身段的女子,在擇偶時,看上男人的什麼也別看上他的錢。你不知道當夫妻鬧矛盾時,他便會用最刺激你的話直戳你的軟肋。
夫妻感情毫無挽留的可能,甚至傷你一輩子,心理創傷難於癒合。
-end-
【深情解讀】:一個有深度、有態度、讓你更幸福的專業自媒體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