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原著不作為的冷太太:冷清秋的不幸,她是參與者

2020-09-24 公子逸


文|公子逸

冷清秋的這場悲劇裡,金燕西不負責任,可冷清秋母女,何嘗不是糊塗短見。

《金粉世家》時,我覺得冷太太特別沒有存在感。她就像是冷清秋的附屬品一樣,雖然存在,卻起不到任何作用。

可一個母親,如果在女兒身邊起到的作用是如此弱化的,那她又如何能擔當得起對女兒的引導教育之責?

冷清秋成長於新舊社會交替的思想碰撞時期,她接受著新式教育,所以不願拘泥於舊理。再加上她十七八歲,正是敢想敢做的年紀,若沒有冷太太的約束和指引,真的太容易犯錯了。

所以,我一直都覺得,冷清秋和金燕西婚事的最終促成,和冷太太的「毫無作為」有直接關係。

比如:金燕西租下冷家隔壁的院子,不停地往冷家送東西時,冷太太深知不妥卻還是照單全收了;當金燕西打著照看鄰居的幌子堂而皇之地接近冷清秋、撩撥冷清秋時,冷太太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著冷清秋和金燕西倉促結婚,冷太太按捺住心中的擔憂,讓自己欣然接受。

就這樣,冷太太糊裡糊塗地就把女兒嫁了。如此輕率,若說她是冷清秋婚姻失敗的直接參與者,也不冤枉。

冷太太的「‍放任」態度。

冷太太對冷清秋這個獨女,是十分疼愛的。她像每個愛孩子的母親一樣,總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冷清秋。可是,冷家貧寒,她著實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給冷清秋。

也許是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冷太太對冷清秋想要的東西,總會表現出來格外的縱容。

《金粉世家》原著裡,冷太太對金燕西送過來的東西,是心存忌憚的。所謂無功不受祿,平白接受人家那麼多好東西,冷太太心裡很是過意不去。所以,冷太太也會主動用家裡尚有的一些好東西,給金燕西當做還禮。

後來,金燕西在冷清秋生日那天,讓人送來一串價值不菲的珠鏈,冷太太的本意,是根本不接受的。她覺得這東西太貴重了,她連拿都不敢。因為,若是失手摔在地上,就算拆了她的老骨頭也賠不起。

可她,最後竟然接受了。只因為,冷清秋喜歡。

原著裡這樣寫的:

冷太太見她愛不釋手,看在她過生日的這一天,不忍掃她的興,沒有說收下,也沒有說退還,便由清秋將那個天鵝絨盒子,放在枕頭桌上。

就這樣,這串珠鏈稀裡糊塗地就被冷清秋留下了。

由此可見,冷太太對冷清秋的的態度,是何其的放任。


一個不懂得約束孩子的母親,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一串價值兩三千的珠鏈,對冷家這種貧寒人家來說,絕對是可望而不及可的。冷太太心裡清楚,冷家和金燕西,不過是鄰裡之交,絕對沒有理由去收下他這麼重的禮。

可冷太太竟然為了讓冷清秋高興,選擇了默許,她的這種含糊處事的方式,不僅縱容了冷清秋的虛榮心理,也給了金燕西更多接近冷清秋的機會。

常言道:「貪小便宜吃大虧。」

冷太太貪圖了女兒一時的高興,卻枉顧了她的漫漫餘生。


冷太太的放任‍,何嘗不是一種短視?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裡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說的是,父母若真的愛孩子,不能光顧眼前的好壞,要為她的長遠利益做打算。

冷太太的放任,確實讓冷清秋高興了,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無論是誰,想要得到某個東西,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一條珠鏈,的確價格不菲,可比起冷清秋這一生的幸福,卻真的,太微乎其微了。

天下父母,大都是愛孩子的,但怎麼才算是真的愛呢?

我認為,一定是理智的愛。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裡說:

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冷太太在最應該約束冷清秋的時候,選擇了放任,這種態度,直接影響到冷清秋失去一個對於底線的考量。讓她覺得,我收下人家這麼貴重的東西,這沒什麼,甚至是,人家那麼有錢,給這樣一個珠鏈,不算什麼。

可實際上,冷清秋收下這珠鏈的這件事,一經發生,金燕西就無法再「高看「她了。


金燕西會覺得,冷清秋和他認識的那些女人,沒什麼兩樣,只要你給予她們一些金錢上的東西,她們自然而然就會上鉤。

我想,這也是金燕西從未重視過冷清秋的根本原因吧。

命運就是如此,也許這一生,你只錯過一次,但這一次,就足能讓你的整個人生隨之傾覆。

冷太太對於金燕西和冷清秋走到一起這件事,一直都是冷清秋想怎樣,她就怎樣。就連金燕西也能看出,還為此對冷清秋直言:「伯母現在真開放了,男女的界限,看得淡了。」

儘管,冷太太心裡知道「齊大非偶」,但行動上依舊毫無作為,得過且過。面對這種「寬容」的家長,想來,也難怪冷清秋和金燕西二人,會發展到「出格」的地步。


為女兒挑夫家,眼‍光要放長遠。

《知否》原著裡,常嬤嬤有個孫女叫常燕,常燕因為照顧過顧廷燁一陣子,再加上貪圖顧廷燁的偌大家財,所以想給顧廷燁做妾。

常嬤嬤身為顧廷燁的奶娘,關係是何其的親近,可儘管是這般近水樓臺先得月,常嬤嬤卻不同意,還直接斷了常燕的念想。她告訴常燕,千萬別想去高攀侯府,你可以倚仗的人是自己。

唯有把命運攥在自己手裡,才最踏實。

常嬤嬤的精明,就在於她的目光長遠。她對顧廷燁始終保持著忠僕的「本分」,從未想過逾矩之事。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顧廷燁自始至終,都格外尊重她。

而冷太太,是另一種極端。

她從一開始就因為「拎不清」輕重,一味縱容冷清秋的當下痛快,而不去考量她的未來。甚至,冷太太還一度認為,金燕西對冷家的各種殷勤,就是出自好意。導致她在該約束冷清秋的時候,沒有約束,該斬斷的時候,沒有作為,最終導致冷清秋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想要女兒幸福,‍就多給予她能夠幸福的前提。

冷太太在嫁女兒前,是知道「豪門媳婦」不好當的,可她使不上勁,只得在家盼著冷清秋能過好。

這種被動的無力感,如她當初面對冷清秋和金燕西相識、交往以及談婚論嫁時的態度,一樣。

有時我會想,一個母親,若不能給予孩子一定的未雨綢繆,反而永遠是一副被動接受的樣子,那麼,就難怪孩子會走彎路了。

想要孩子能幸福,身為母親,就該儘可能多的為孩子做打算。

《知否》原著裡,盛明蘭為蓉姐尋找夫家,就做了萬全的打算。她給顧廷燁說定了六個標準:

第一,那種手起刀落,殺人如麻又面不改色的,絕對不要。要麼就練到收發自如,亢龍有悔,要麼索性找個不會武的,那種學半吊子,將來打起媳婦來,一定沒輕沒重。

第二,身體一定要好,年輕輕守寡可不成。不是說壯如牛就好,你要多看看人家身段,多摸摸骨骼,多問問人家長輩老人長壽不?

第三,家世要不高不低,太高了嫁過去受罪,太低了委屈,具體尺寸侯爺看著辦吧,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四,家中最好人口簡單些,但若人多,就一定要門風好,家人和睦,一團和氣,居家過日子最要緊就是和氣。

第五,書生尤其要打聽清楚,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最是讀書人,別看一個個溫良恭儉讓,誰知道肚裡什麼壞水?那種稍得了些功名,就不可一世的,最是可恨。

第六,絕不能像廷燦妹子那樣,自覺奇貨可居,就掉以輕心,安坐釣魚臺。要戒驕戒躁。世事無常,不到拜天地那刻都保不齊?要多方查探,多物色人選,這個不行還有旁的可補上。

細讀這六條標準,每一條,都能看出盛明蘭是花了大心思的。

最終,蓉姐嫁給了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得到一段極好的姻緣。而盛明蘭也因此被他人認可,說她對蓉姐是真的好。


相比之下,冷太太對冷清秋婚姻的草率,實在令人唏噓。

想要子女幸福,一味地放任,讓他們自己追求個痛快,終究不是明智之舉。所以,我們更該學一學盛明蘭的未雨綢繆。

成功,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願身為母親的你,能以冷太太為前車之鑑,努力做那個能引導孩子走向幸福的人吧。

相關焦點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
    《金粉世家》,常常令人覺得脊背發冷,因為書中沒有一絲一毫對浪漫愛情的矯飾,更多的是對人性幽微的刻畫。但又覺得太素靜了,另一件蔥綠的更好,想來想去,覺得人家送了四樣,留下一半不為過,再猶豫一下,乾脆全部都留下。收了衣服,就拒絕不了金燕西送的鞋子,因為搭配起來更好;再然後,就是價值不菲的珍珠項鍊。哪怕金燕西禮物送得再高明,再考慮周全,冷清秋和冷太太心裡也明白,人家為什麼對自己這麼好。第二次是去金府做客。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葛薇龍,亦是
    讀張恨水的原著《金粉世家》,常常令人覺得脊背發冷,因為書中沒有一絲一毫對浪漫愛情的矯飾,更多的是對人性幽微的刻畫。但又覺得太素靜了,另一件蔥綠的更好,想來想去,覺得人家送了四樣,留下一半不為過,再猶豫一下,乾脆全部都留下。收了衣服,就拒絕不了金燕西送的鞋子,因為搭配起來更好;再然後,就是價值不菲的珍珠項鍊。哪怕金燕西禮物送得再高明,再考慮周全,冷清秋和冷太太心裡也明白,人家為什麼對自己這麼好。第二次是去金府做客。
  • 《金粉世家》原著金燕西「折磨」冷清秋:他想要的,冷清秋不給
    然而,冷清秋對金燕西最直接的看不起,還不在此。而是她後悔嫁給了金燕西。這句話,直接道出了她嫁給金燕西的「悔」,也通過貶低自己,顯示出金燕西的不堪。冷清秋骨子裡,是看不起金燕西的。這一點,金太太也看出來了。冷清秋和金燕西決裂後,向金太太表明了他們之間思想不同。金燕西不能如她所希望的那般上進,找工作,以家為重。金太太一聽這話,當即不悅。
  • 《金粉世家》:金燕西和冷清秋,兩個太驕傲的人是不適合在一起的
    ——冷清秋《金粉世家》《金粉世家》是民國著名作家張恨水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主線是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戀愛和婚姻,背景是民國豪門家族的興盛和衰敗但原著相較電視劇卻有更深刻的精神和內涵,《金粉世家》是有「通俗文學大師」之稱和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 《金粉世家》原著:與其活成仙女冷清秋,不如活成俗人王玉芬
    我起初對王玉芬也不喜歡,但隨著多次翻看《金粉世家》原著有關她的章節,我突然發現,王玉芬這個人何其可愛,可敬。她這個大大的俗人,遠比仙女一樣清高的冷清秋,有借鑑意義多了。他不僅娶了冷清秋,還對白秀珠說撇開就撇開。金燕西如此對待白秀珠,整個金家上下,都閉口不談。唯有王玉芬看不過眼,多次為白秀珠打抱不平。
  • 《金粉世家》原著「只會哭」的冷清秋:她覺得好日子,是忍出來的
    我多次翻看《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婚後的生活片段,大多都圍繞著一個哭,還有一個忍字。冷清秋,是真的太愛哭了。她和金燕西鬥嘴鬥不過,會哭。金燕西過聲色犬馬的紈絝生活而總是晚歸,她還會哭。在金家,無論她被誰說了重話,或是被誰污衊、被誰看輕,她依舊會哭。原著裡,冷清秋無意中聽到了三嫂玉芬和大嫂佩芳的對話,說她和金燕西的婚姻,是她用手腕巴結來的。冷清秋那麼清高、孤傲的性子,自然受不了這種評論。她當即被臊紅了臉,心裡委屈極了。
  • 金粉世家:冷清秋為啥不用丫鬟?她對秋香一番解釋,暴露不幸之源
    小說《金粉世家》裡有個有趣的現象:太太、少奶奶們都習慣用「使女」(也就是丫鬟)替自己做事,但只有兩個人是例外。一個是二少奶奶程慧廠,一個是新過門的七少奶奶冷清秋。程慧廠不用使女,是因為她向來倡導「平等」,所以只用老媽子(其實這個邏輯也有點禁不住仔細推敲)。而冷清秋不用使女,原因又不同了。小說裡專門有一段情節解釋這件事,讓人很有感慨。
  • 金粉世家:冷清秋究竟有多不合群?得罪三嫂又讓大嫂不痛快
    金粉世家:冷清秋究竟有多不合群?得罪三嫂又讓大嫂不痛快《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跨越階級觀念與金燕西成功的走到了一起,乍一看這不是灰姑娘與王子的故事嗎?在成功嫁入金家後冷清秋顯的格格不入,她的不適應很明顯表現了出來。金家除了冷清秋,其他的太太基本上都是富貴人家的小姐,冷清秋與她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自然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一開始便得罪了三嫂,後來又是惹得大嫂不痛快,金家的兩位少奶奶都被她給得罪了。
  • 再讀《金粉世家》,冷清秋母親的3個舉動,直接導致冷清秋的悲劇
    而且,冷清秋嫁入豪門的手段也實在不光彩,作為讀書人,她相當清高,卻又未婚先孕,提早把自己交付了出去。再讀《金粉世家》,突然發現,冷清秋所經受的這一切,跟她不作為的母親脫不了關係。而且,冷清秋的母親並不是一個「粗人」,她也曾飽讀詩書,是一個有才華的女子,作為過來人,她有過不幸的婚姻,就該知曉,婚姻對於一個女人的重要性。
  • 《金粉世家》原著:窮養大的冷清秋,成了貧寒家庭的犧牲品(上)
    *《金粉世家》電視劇裡,冷清秋母女人窮志不窮,讓人忍不住憐惜又欽佩。別看電視劇演得那麼浪漫,在原著裡,金燕西就沒有很熱烈地追求過冷清秋。在他的心腹金榮看來,燕西在外找房子,只是打算找個「外室」。燕西見到清秋以後,派多人去找,自己開車去追呀;為了她被警察暴打,到學校當老師呀;僱黃包車接送她上學呀;尤其是兩個人在葵花地裡浪漫,百合花長到葡萄架上、鋪滿在婚床上呀;從學校樓上垂下巨大條幅認錯求愛呀,全都是假的,改編的,在原著裡壓根兒沒有。
  • 《金粉世家》中的憐兒和冷清秋同樣是階層跨越,為什麼命運不同呢
    《金粉世家》中的憐兒和冷清秋同樣是階層跨越,為什麼命運不同呢?我想利用《金粉世家》的憐兒和冷清秋來進行對比和論證。但是,清秋不會,她認為這冰冷的面容是她在這深宅大院中最好的保護傘,她不願改變,也不能改變。還有一點,就是清秋因為物質而出賣了自己,要知道,她原本心靈中那層最純潔,最純粹的東西,才是燕西最喜愛的。這個東西不見了,燕西自然就冷了!
  • 《金粉世家》:金燕西送給冷清秋的珍珠項鍊有多貴?讓她不願退回
    《金粉世家》裡,金燕西在追求冷清秋的過程中送了不少禮物,從衣服,鞋子,到珍珠項鍊,一樣比一樣貴,冷清秋樣樣都很喜歡,特別是對這串珍珠項鍊,簡直是一見鍾情,愛不釋手。金燕西送的所有禮物中,這一串珍珠項鍊是最特別的,不為其他原因,只因為特別貴。冷家有多窮?按照書裡的描寫,冷清秋的同學要結婚,她穿去參加婚禮的時髦衣服是用金燕西幫她買的綢緞做的,但她還缺一雙時髦的鞋子。按照當時的物價,一雙時髦的女鞋需要五塊錢。
  • 看《金粉世家》原著,為什麼說冷清秋嫁給金燕西肯定不會幸福?
    這種婚姻,基礎不太正當,成就了也沒有什麼好處。嚴一點說,就是拆白。」看《金粉世家》原著,金燕西和冷清秋結婚的時候,金父就說了這樣一句話,也道明了這段婚姻的真相。原著中有寫結婚是因為冷清秋有了孩子,兩個人才火急火燎地結婚。
  • <金粉世家>,冷清秋,人生如果可以重來,我寧願不與你相遇
    金粉世家,作者張恨水,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姻緣>《八十一夢》四部長篇小說為其代表作。女主角冷清秋,系一平民女子。整個故事以燕冷二人,相遇,相知,相愛,結婚,離婚為主線,描寫了豪門貴族的興衰史。
  • 《金粉世家》美女服飾的變化,其實反映的是愛恨與人心
    《金粉世家》小說中曾經進行過這樣的正面描寫:敏之先以為燕西認得的女友,當然是交際明星一流,現在見清秋白色的緞袍,白色的絲襪,白色的緞鞋,脖子上掛一串亮晶晶的珠子,真是玉立亭亭,象一樹梨花一般。這純淨如梨花一般的氣質,不僅是對冷清秋著裝方面的描寫,也側面烘託了此時她天真爛漫、單純自然的性格。
  • 《金粉世家》冷清秋的悲劇:清高的女人看上什麼也別看上男人的錢
    《金粉世家》原著中的冷清秋,就是個對金錢,對豪門,對上層生活極度嚮往的一個女孩子,內心真實而不掩飾,但是,她的婚姻悲劇,成也金錢,敗也金錢。但凡出來阻止一下,也不會成就這段姻緣,冷太太對物質也有著自己的幻想和渴望,明知門不當戶不對,還要放縱冷清秋的戀情。金燕西本來是個紈絝子弟,在脂粉堆裡見慣了塗脂抹粉的俗氣女人,偶然見到一個清爽不施粉黛的女子,自然是好奇心作祟。
  • 金粉世家細思極恐的王玉芬:豪門分家,她卻趁機改變了冷清秋半生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豪門的赫赫揚揚、烈火烹油的生活固然惹人羨慕;而一旦遭逢變故、樹倒猢猻散,則豪門的分家更令人唏噓。《金粉世家》中世代簪纓的金家敗落了,不得不走上分家之路,幾個兒子兒媳婦各懷心事。這本是一件看似「沒有贏家」的不幸事,不料整個過程讀下來卻有意外發現:素來「尖酸刻薄」的三少奶奶王玉芬,居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 《金粉世家》不被文學界待見,改編成電視劇為何卻成為經典
    我反而覺得張恨水如果真繼承紅樓夢來寫,說不定《金粉世家》的經典程度要更高,比如2003年,央視版改編的《金粉世家》就這樣做了,結果這部《金粉世家》就成了民國劇一番。我越發不明白你這話了。」金榮道:「七爺全忘了嗎?那天在海澱看到的那個人呢。」所以說,金榮才是小說的核心人物呀!如果金燕西本身不愛冷清秋,其實這部劇觀眾的代入感就沒有那麼強烈,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看一位花季少女被渣男所騙,吐槽下世風日下之類的。所以,央版《金粉世家》改動最成功的便是美化了金燕西和以及二人冷清秋的愛情。
  • 金粉世家:金家能看上冷清秋,並非沒有理由
    可是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的父母卻是個例外!例外到什麼地步呢?金燕西想要娶冷清秋進門,作為父母,他們連阻止都不曾有過!可為什麼呢?金家父母難道真的那麼開明,開明到任由兒子娶自己喜歡的人,哪怕這個人出生貧困,和金家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 冷清秋:門戶不對,觀念錯位,不足以談婚姻
    《金粉世家》播出,富家子與貧家女的愛情被搬上銀幕。 見到冷清秋後,金燕西自然是茶不思飯不想,想盡辦法靠近她,追求她。 金燕西的一連串愛情攻勢,一開始讓冷清秋避之唯恐不及。 不同於聲名煊赫的金家,冷家是家境清貧的守舊家庭。 冷母告誡冷清秋「齊大非偶」,兩家門第相差懸殊,將來難免要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