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母親去小診所看病,店家的一個舉動讓我冷汗淋漓,後怕不已

2020-09-07 清歡館

記得初中時有一次生病嚴重,到鎮上大醫院做了檢查後主治醫師給我開了一張長長的藥單。照理說應該拿著它去櫃檯繳費取藥,結果母親和醫生默契地看了一眼後就拉著我出了醫院。

我疑惑地問道:「我們不該去取藥嗎?」

母親徑直朝前走,頭也沒回地說了一句:「這不在去嗎?」便不再言語。我滿臉不解地看著醫院在我身後越來越遠,終於母親停下來了。我定睛一看,是一家小診所,母親拉著我就走了進去,熟練地把藥單給了店裡的一個婦人,婦人便一邊手不停地照著藥單取藥一邊和母親閒話家常。最後母親付了錢心滿意足地拉著我回家。

回家路上母親心情似乎高興了一點,開始給我解釋來龍去脈。原來給我開藥單的醫生和小診所的婦人是夫妻,醫生不值班的時候就會在診所裡坐班,我們拿著醫生的單子去小診所取藥會比大醫院裡會優惠許多。我豁然開朗,心想:醫生夫妻倆也能賺到外快,還真是個「雙贏」的辦法。或許大家也知道這樣做不合規矩,但在利益面前,「雙贏」的兩方也不會有人想著去揭發。雙方都默契地守口如瓶。

因為藥價相對比較實惠,後面一段時間,家裡人有個頭疼感冒發熱的小毛病都直接去那個診所開藥、輸液。慢慢地我發現診所的規模擴大了,幾乎可以容下好幾十人,裡面原本是夫妻倆休息的地方整理成了一個超大的輸液區,好幾張單人床和一堆的長板凳診所的顧客也越來越多,我還發現其中小孩和老人居多。倒也能理解,鎮上的小孩子大多是祖父輩在帶,青年一輩大多數都出去打工了。

不僅如此我還發現一個重大問題,除了最開始一段時間是那個醫生在開藥診斷,到了後面卻幾乎只有那個中年婦人一個人負責看病抓藥給病人輸水等全部流程。我猜想是大多數病人都只是頭疼感冒的小毛病,婦人在醫生丈夫的日常教導下,該拿什麼藥輸什麼水應該都大致了解了。可是她終究是一個什麼資格證都沒有的普通人,我在心裡嘀咕。我也隱隱有些顧慮:這樣不會出事嗎?但或許是我多慮了,人家不僅沒出事,顧客還越來越多,連之前用來煮飯的小廚房都開闢成了一個輸水的新區域。生意是日漸興隆,如火中天。

有一次母親身體不適,出了好幾身冷汗。我本來是想帶她去大醫院看看的,結果她非常固執地把我拖去了那個小診所。我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進去了。店裡一如既往地很多人,婦人給母親看了看就說要輸液,讓母親先去裡面找個位置坐著。裡面人也很多,幾乎沒什麼空位置了,我和母親擠在一根長板凳上面。

或許是人太多了,等了好一會婦人才進來給母親把點滴輸上。然後跟我們說這瓶輸完了還有一瓶。我本來就不喜歡消毒水的味道,加上眼前此起彼伏的小孩子的哭鬧聲和打鬧聲,更讓我覺得心煩。好不容易熬到了這瓶點滴快輸完,我趕緊去前面找那個婦人,她正在給一名顧客抓藥,讓我先回去她隨後便來。

不一會她便進來了,她把要輸液的瓶子順手放在了我旁邊的桌子上,然後把之前的空瓶子取了下來。她把新的輸液瓶拿起來正要掛上去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了一個異常。我以為是我看錯了,便把她攔了下來仔細地一看。

這一看我冷汗直冒,這瓶身上寫的名字我完全陌生,根本就不是母親的!她差點就把這瓶不知道是給誰的藥輸進母親的身體裡了,誰也不知道後果是什麼,我一陣後怕,母親也愣住了。婦人趕緊低聲道歉,然後說是人太多了拿混了,迅速去了前臺拿了母親的藥回來重新輸上。最後陪著笑臉偷偷給我們收了半價的錢。

當時我還沒成年,根本沒有想到要把事情鬧大,加上母親本來身體不好也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我也沒想太多,還好母親沒出事,只是想著先把母親接回家。

回家後我跟家裡人說了這件事,義正言辭地說以後無論大病小病都不要再貪圖便宜去那個診所了。病人太多,卻常年只有一個婦人忙前忙後保不齊哪天就出事了。父親若有所思地說想起來一件事,之前有次他有些重感冒也是去那裡輸液,回來後平時只吃一碗飯的他當晚吃了三四碗都不覺得飽。回想起這些細節愈發讓我們有些後怕。終於大家達成一致意見:以後再也不去那家診所。

母親休息了一兩天身體逐漸恢復過來並無大礙,日子也一天天的過去了。高考結束後的某一天我路過那家診所,卻發現大門緊閉。我覺得有些反常,往常這個店她這裡可是人來人往。

回家後我向母親無意間問起,母親一陣唏噓地說:「他們診所醫死了人。」原來是一位老人因為身體不適被安排輸液,輸到一半人就沒了。老人的後輩們鬧了好一陣子,賠了好些錢。小鎮也不大,大家口口相傳,私下裡議論紛紛,也不敢再去那家診所了。警察也找上門了,最後診所被強制關閉了。

我聽到這件事竟然沒覺得有多大驚奇,或許從那次母親的藥被拿錯後,在我心裡就隱隱約約感覺那家診所再不重視細節問題,添加人手等,這樣長久下去必然會出事。

比起賠錢又失業的診所夫妻,我更心疼的是逝去的那位老人。小地方的人都比較節約,特別是老一輩的人,覺得生病吃藥輸水住院都是不必要的開銷,多花一塊錢都心疼。這也是這樣的小診所生意爆滿的原因:管它正不正規,便宜實惠能醫好人就行。但若真是如此,也不會讓人如此譴責了。怕就怕遇上一些只顧著賺錢的無良商家。

老人辛苦了一輩子,罪是受了不少,福也沒享到就因為想節約一點錢被不良診所奪去了生病,是多麼不值啊!

現在出門在外我還是會反覆叮囑爺爺奶奶和親戚朋友,不要去偏僻的小診所,去正規的藥店藥房或是大醫院。哪怕是多花了一點錢,好歹能保證心安。為了一時的蠅頭小利免不得哪天就付出了慘痛的無法承受的代價。大家有遇到過類似經歷嗎?歡迎留言評論。

(我是清歡,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故事:去小診所看病,遇到電視臺來採訪,第二天同事說出實情我氣急敗壞
    這天,我感到身體有些不舒服,大概是感冒了。恰好離家不遠處新開了一家私人診所,我便走了進去。診所裡空蕩蕩的,沒一個人。迎面牆上掛滿了錦旗,諸如「妙手回春」「再世華佗」等等。我高聲喊了聲:「醫生,看病。」裡面的一扇側門應聲而開,走出一個身穿白大褂的醫生,身後跟著兩個年輕人,其中一個扛著一架攝像機,一個握著話筒。我一看這架勢,有些納悶。醫生笑著解釋說:「診所剛開張,想打個廣告宣傳宣傳。他們是市電視臺的。」握話筒的年輕人示意我坐到桌前,扛攝像機的把鏡頭對準了我。
  • 奶奶疏忽致孩子去世,小診所無辜背鍋
    鄰村的一個老奶奶,六十多歲吧。有天她小孫子孫子回家餓了,讓奶奶給他做點吃的。結果他奶奶忙著弄野櫻桃籽賣錢,沒空搭理他,就給她年僅五歲的小孫子弄了一碗野櫻桃。就是那種小小的櫻桃,比黃豆大一點點。等他奶奶忙完,回來看見他時,小孫子早已肚疼難耐,肚子鼓鼓的。他奶奶急忙把他送到村子裡的一個小診所,開了點藥。回去後,吃了藥,情況並沒有好轉。她也不知道把孫子送到醫院去看病。那天晚上,小孫子便去世了。這個老奶奶也是個不講道理的主。非說是小診所開的藥把他孫子給吃沒了,絲毫沒意識到自己做了啥。
  • 小說:回鄉開診所寡婦來看病,見她手一指,我皺眉:怎麼傷這了?
    回鄉開診所寡婦來看病,見她手一指,我皺眉:怎麼傷這了?我叫沈非,是個輟業的醫學院大學生,原本我也沒指望靠這個吃飯,畢竟親爹是個暴發戶,然而……一夜之間,我老爹公司破產欠下外債無數,而我也被迫來到了劉家屯這個破敗的小村子。劉家屯。每次聽到這個名字我都忍不住皺眉,然而卻有一個人,和這個屯子格格不入,這也是我在這裡唯一的指望。
  • 姥爺的診所
    *姥爺的診所開了幾十年了。1971年,鎮上辦赤腳醫生學習班,一個大隊兩個名額,姥爺爭取到了一個,姥爺1951年生人,當時二十歲。赤腳醫生學習班兩年,縣醫院培訓三個月,姥爺學成回來,去大隊上班了。赤腳醫生學習班沒有改變姥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從1973年開始,姥爺一邊拿著微薄的薪水給人看病,一邊為了一家老小下地幹活兒,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今天,整整四十七年。大隊集體的診所裡,加上姥爺,一共有四個大夫。後來診所解散了,姥爺就去了其中一個老大夫那裡。我們村下有九個號,每號有幾十戶到一百多戶人家不等,老大夫家在七號,診所就開在七號。
  • 我送老師去看病
    一直記得一樁往事,感覺當時自己也蠻能幹的,自己生病還需要父母帶去看病,在上小學兩年級的那個暑假,居然能帶老師去醫院看病。 上午八點鐘光景,下夜班的母親進門告訴我說,剛才經過孫老師的家門口,見她躺在竹編的躺椅上,正「哼哼」地呻吟著,病倒了,叫我趕快跑過去,看能幫什麼忙。 孫老師的家在東門迎紫橋、南湖影劇院正對面的一個二層樓的樓上,樓下是一個大餅店,只賣大餅、不做油條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屬於大餅專賣店,做大餅的是一個瘦小的回族婦人,大家稱呼她「許媽媽」,她家的大餅又香又脆很好吃。
  • 她毀掉夢萍,又害死了如萍,心機深沉得讓母親後怕
    原著裡的夢萍相當悽慘,沒有小紀的保護,也沒有父母的保護,夢萍被幾個小混混們欺負過後,去了小診所,手術過程中大出血,徹底失去了生育能力,後被爾豪接到了貧民窟照顧,相當悽慘。而這一切,都跟當初依萍的一個舉動有關
  • 姥爺的診所——鄉村醫生的四十七年
    *姥爺的診所開了幾十年了。1971年,鎮上辦赤腳醫生學習班,一個大隊兩個名額,姥爺爭取到了一個,姥爺1951年生人,當時二十歲。赤腳醫生學習班兩年,縣醫院培訓三個月,姥爺學成回來,去大隊上班了。赤腳醫生學習班沒有改變姥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從1973年開始,姥爺一邊拿著微薄的薪水給人看病,一邊為了一家老小下地幹活兒,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今天,整整四十七年。大隊集體的診所裡,加上姥爺,一共有四個大夫。後來診所解散了,姥爺就去了其中一個老大夫那裡。我們村下有九個號,每號有幾十戶到一百多戶人家不等,老大夫家在七號,診所就開在七號。
  • 小說:張醫生看不上別的女人,見翠芬母子來診所欣喜萬分
    對於這個消息,張又任心裡自然竊喜不已,自己這光棍診所終於要有一個女人了。一想起,張翠芬穿著護士服扭動著細腰,擺著翹臀在他面前走過的情形,張又任心裡滿是火熱,恨不得張翠芬明天就來上班。面對村民們熱切目光,還有不斷介紹過來的女人。張又任就算見多識廣,也有些吃不消了,關鍵那些女人都上不了臺面,讓張又任想吐。「張叔,我應該做什麼呢!」
  • 小說:妻子忽然暈倒,醫院醒來後滿身冷汗後怕不已
    南薇搖搖頭:「我怎麼會突然暈倒?」林曦然的神色有點古怪,然後語氣晦澀地說:「你懷孕了,身體比較虛弱。」南薇驚詫地瞪大眼睛,手輕輕放在腹部,想到這裡面有個小生命,她心裡湧起一種奇妙而歡喜的感覺。這是她和陸墨的孩子。也許……也許因為這個孩子,陸墨也會愛屋及烏吧?
  • 「浮世繪」陪母親看病
    下班回到家,父親慌慌張張跑來告訴我母親腳滑摔了一跤,頭疼,腳疼,眼睛疼。我連忙走進母親的房間:「媽,趕緊上醫院看看吧。」「不用不用,沒事,抹點藥油就行了,我孫兒要中考了,顧好他,不用管我。」母親輕描淡寫卻又態度堅決,我知道,執拗的母親是個「不聽勸」的人,尤其在這當口,於是決定等中考結束後再陪母親上醫院。
  • 舉子戲店家
    相傳清朝年間,青州府樂安縣(今東營市.廣饒縣)石村村,有一個非常正義的秀才,看到地主老財,要是欺負窮人。他就會給窮人出主意,懲戒那些欺負好人的人,想方設法為好人討回公道。相傳他與蒲松齡是同窗好友,也是古交好友。他有個奇怪的名字,姓邱。名 二齋。所以本地人都稱呼他為邱二齋先生。
  • 診所打針認識老婆的故事
    記得前幾年有一天,我去小區旁邊一診所看病,診所醫生的女兒剛畢業沒多久,長得非常漂亮,既當護士又當藥劑師,我就嘗試著找機會搭訕一下!一聽要掛水,我連忙說:我不要掛水,掛水對身體血管不好,我要打肌肉注射的針,打屁股的那種!她爸爸,無奈我強烈要求,就安排她女兒給我肌肉注射!妹子無奈地跟醫生說:爸,我好久都沒給病人打肌肉注射的針了!誰知醫生嚴肅的跟妹子講:難得有人不怕疼,你要把握機會練習啊!
  • 清涼女子夜醉後倒路邊,男子好心送回,隔天看監控她後怕不已
    清涼女子夜醉後倒路邊,男子好心送回,隔天看監控她後怕不已小說: 也不知道林心晴喝多了還記得這些不,要是還記得,我們接下來怎麼相處?我一直手抱著她,另外一隻手放在她的頭頂,車上很是顛簸,我怕她磕到頭。在她安分的時候,我不禁想到,這還真是多虧了有我,不然;林心晴今天可就危險了。那些酒醉後的新聞可不少見,像清涼女子夜醉後倒路邊,男子好心送回,隔天看監控她後怕不已。想到這裡,我又一次為她感到慶幸。
  • 90後白領買頂樓房,每晚廁所有哭聲,報警後查清真相讓人後怕
    《90後白領買頂樓房,每晚廁所有哭聲,報警後查清真相讓人後怕》正文:鄧良嬌是一名九零後白領,在高大的五星級辦公樓工作,每天早上端著咖啡上班,然後晚上再打著拼車下班。她是一個獨居女性,居住在一個不到二十平的空間裡。這套房子是鄧良嬌辛苦工作好幾年,存了好幾年的錢,加上父親出了五十萬買的。
  • 小說:未婚先孕後,重男輕女的婆婆,帶我來到了一家私人診所
    未婚先孕後,重男輕女的婆婆,帶我來到了一家私人診所到了醫院外面之後,孫母的嘴裡還是在那裡罵罵咧咧的,一下子罵醫生沒職業道德,一下子也是罵這家醫院一點都不好。待看到丁茵跟在自己身後一聲不吭地樣子,只覺得更加氣不從一處來。「你是啞巴嗎!剛剛在醫生辦公室裡面也不幫我一起罵那個醫生。看著我被那個醫生指著鼻子罵,你很開心是不是!
  • 六十你也是母親的仔,84歲老母親帶兒子看病的感想
    現在兒子中風老太太怎麼過,簡直無法想像,我急的想哭……「姑媽,表哥怎麼樣了?」電話接通那一刻,我開門見山的問。「哦,你是小x啊?」姑媽語氣還是那麼和藹,竟然沒有哭。「對,表哥怎麼樣了?」「唉!中風了?」姑媽嘆氣道。「現在怎麼樣?」「一側肢體動不了了!」姑媽焦急的說。
  • 故事:母親去世後我常做惡夢,那天女兒的話讓我冒冷汗
    三天前是母親的忌日,忌日當天安苒一家人回到老家,為母親掃墓祭拜。母親的墳墓在老家所在小鎮的後山上,埋在那裡是母親生前的遺願。小時候,母親總是帶她去那裡採野花。「我想去衛生間。能陪我去嗎?」安苒顯得有些抱歉。老公明天要早起趕飛機,他原本應該好好休息。「當然。」餘暉起身穿上睡衣陪老婆走出了臥室。兩人從衛生間裡出來後,去女兒的房間看了一下。
  • 小說:孤寡老人進城看病不慎刮傷豪車,車主看了他一眼,立馬下跪
    孤寡老人進城看病不慎刮傷豪車,車主看了他一眼,立馬下跪何老漢最近生病了,腰酸背痛,渾身無力,在村子裡的小診所裡看了幾次,吃了好多藥,卻一直沒有效果。這次數多了,那小大夫也不敢再給他開藥了,讓他去城裡看看。何老漢到城裡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他想只好先找個小賓館住下,等明天醫院大夫上班了再去檢查。
  • 母親撿回一個殘疾兒,花40萬給他看病,2年後收到500萬回報
    母親這天在回家的時候,看到家門口躺著一個小乞丐,走上前一看,居然是個殘疾兒,身為一個母親,最不能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事情,於是就把孩子帶回家去了,因為孩子的身上是殘疾的,母親不想看他這麼痛苦,就幫他看病了,當時父親也勸過她,但是就是不聽,拿出了家裡所有的積蓄給這孩子看病,前前後後花了也有40萬了,身上殘疾的地方也差不多快好了。
  • 孤寡老人進城看病不慎刮傷豪車,車主看了他一眼,當場跪下
    李老漢最近生病了,腰酸背痛,渾身無力,在村子裡的小診所裡看了幾次,吃了好多藥,卻一直沒有效果。這次數多了,那小大夫也不敢再給他開藥了,讓他去城裡看看。李老漢到城裡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他想只好先找個小賓館住下,等明天醫院大夫上班了再去檢查。他本來就身體不舒服,又騎了一天自行車,現在感覺頭暈眼花,只想快點找到休息的地方。美美的吃上一頓,再好好睡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