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你也是母親的仔,84歲老母親帶兒子看病的感想

2020-11-08 好寫愛跑的丘桌球

昨天驚聞姑媽家表哥「中風」,著急的要命:84歲的姑媽照顧著一樣年邁的老公和她那60多歲鰥居的兒子。現在兒子中風老太太怎麼過,簡直無法想像,我急的想哭……

「姑媽,表哥怎麼樣了?」電話接通那一刻,我開門見山的問。

「哦,你是小x啊?」姑媽語氣還是那麼和藹,竟然沒有哭。

「對,表哥怎麼樣了?」

「唉!中風了?」姑媽嘆氣道。

「現在怎麼樣?」

「一側肢體動不了了!」姑媽焦急的說。

網絡配圖,侵權必刪

「有沒有手術,怎麼治療的?」作為一名醫生我最關心的是有沒有取栓 有沒有溶栓。

「一直在掛水,怎麼治療的我也搞不清楚」姑媽無奈的說。

估計保守治療了,84歲的老人帶著兒子去看病,誰能想像的出是什麼情景?我就是想哭……

「什麼時候發現的?」想知道耽誤了多久。

「他早上跑步回來洗冷水澡,洗完說手腳有點麻,讓他去看看,他說沒事,是水冰的」姑媽說。

「那是早期前兆啊!」我說。

網絡配圖,侵權必刪

「後來去上班,中午他沒有打電話,我不放心,給他打電話,他說有點不舒服,讓他去醫院,他不去,我不放心就他單位看他」姑媽說的我心如同錐刺一般痛。

「我到那裡看他嘴巴有點歪,腳沒勁,讓他去醫院他還是不去。」姑媽邊說邊嘆氣,那60多歲的兒子還是她眼中那個怒其不爭的小寶。

「他說沒下班,還要看電腦(後面的沒有聽明白)」這時的老母親如何著急,84歲急死人的節奏啊!

「有沒有去醫院?」我最關心的是就醫時間。

「最後我打120,來人把他抬車上 去的醫院。」84歲的姑媽還是理智果斷,這值得所有的人學習。

「到醫院又做檢查什麼的,最後說中風 晚上住院」姑媽聲音有點弱。我簡直無法相信,84歲的老母親帶著自己60多歲偏癱的兒子去檢查,都是淚啊!跟20多歲的媽媽抱著一歲兩歲的兒子不是一回事,那是差60年啊,60不是數字是體能一點點減退,關節一點點磨損,我真的哭了。

網絡配圖,侵權必刪。搜了半天都是這種模式,可是現在是反過來。坐在輪椅上的是兒子,站著的是母親

「誰照顧表哥?」我最關心的是接下來的日子老太太該如何過。

「昨晚我在醫院陪的,兩點的時候好冷好冷的……」我聽得說不出話來,錐心的痛。

「您怎麼能在醫院照顧?那麼大年紀哪裡受的了?」我著急的要命,這不是要老命嗎?84歲的老太太從早上開始擔心兒子,折騰一天,晚上照顧偏癱病人,就是年富力強我肯定也累趴下了。

「是啊!好累啊!我回來把我們倆的衣服洗一下,昨天折騰的太髒了!」到這時候了老人家還沒有忘記講究衛生。

「姑媽,咱先請個護工,您不能這麼辛苦,萬一您累倒就麻煩大了」

「他女兒晚上就回來」姑媽似乎看到了希望。

還好昨晚老公弟弟和表哥的女兒回去,否則不知道老太太怎麼過。都說「父母在,不遠遊」,表哥的獨生女兒遠在深圳,飛回來也得時間,可憐老姑媽那麼大年紀還得操勞兒子。

父母在能任性嗎?

84歲老母親帶著60多歲的兒子去看病;84歲照顧偏癱的兒子;84歲還給兒子洗衣做飯端屎擦尿……那種心酸都躍然紙上,無法言表啊!

剛才給姑媽打了個電話,說表哥還好,他女兒回來了。

在此想對那些瀟灑的人說一句「當你任性的酒肉穿腸過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可能你60歲的時候,你80多歲的老媽推著你去看病?」

「我的身體我做主」有資格說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別忘記還有一個老母親,80多歲的時候還在擔心你。

"跟他說他不聽,早上和中午還喝了酒,天天煙不離手"姑媽操碎的老心,難道不是每一個老母親的心聲嗎?

難道老母親生個娃就是一輩子的債?10月懷胎小心翼翼、戰戰兢兢,不敢吃不敢喝哪裡不敢去,生怕對肚子裡的你有影響;好不容易瓜熟蒂落,一朝分娩那是你的生日可是是母親的苦難日,分娩的疼痛,甚至於是以命換命,雖然說現在可以剖腹產不需要以命換命,可是,在你肚子上拉十幾公分的口子你試試,你願意嗎?都是為肚子裡的生命,母愛的力量,沒有哪個母親猶豫過。

生出來這只是個開始好不好,這才發現「還是裝在肚子裡好」,裝在肚子裡你最起碼可以想走就走,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需要伺候他吃喝拉撒把屎端尿。生出來後就是「沒有囫圇覺」可言,是24小時貼身特級護理不說,還得化作供奶的「奶牛」。奶牛還只是產奶,而母親不但要產奶還有擔心你的頭痛腦熱,打個噴嚏都得緊張半天,一旦發燒一天跑三次醫院急診科的也是老母親。

這還是剛出生啊,以後的日子,大家自己想想吧!

前幾天條友在網上哭訴照顧年邁老老年痴呆母親的辛苦,我回答「想想小時候母親母親沒日沒夜為我們端屎擦尿,心裡就會舒服些」,還被懟以「未經別人苦,莫勸別人善」,難道這僅僅是一句勸善嗎?這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連照顧自己生病的老母親都算是一種很難的善良了嗎?尊老愛幼難道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嗎?還是應了那句「久病床前無孝子」,也許是吧,不孝的孩子很多,可是狠心的母親沒見幾個。

又跑偏了,言歸正傳,古人說「父母在不遠遊」,我今天只想說「父母在別任性」,因為你的任性可能就是有一天你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伺候臥床的你,這是倒孝啊,能承受的起碼?還是那句話「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我們有資格任意而為嗎?為了母親為了自己保護好自己,是對母親最大的孝道。

相關焦點

  • 兒子親手把老母親趕出家門,鄰居問為何,兒子痛哭流涕
    兒子親手把老母親趕出家門,鄰居問為何,兒子痛哭流涕方文鎮,一個破舊的平房外,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中年男子,在周圍數十人訝異的眼光下,面無表情的大聲對著一個六十餘歲的老太太大吼道:老太婆你給我走,我這沒錢養你,你去我大姐那,你別來拖累我了,好嗎?
  • 八十歲大爺的六十歲「丫頭」
    打牌閒聊中大媽知道了一些大爺的情況,互加了微信,在八十十多歲大爺眼裡,六十多歲的大媽應該是「丫頭」一般的存在吧。此後,大爺就經常在微信裡收到大媽給發過來的男女激烈「廝打」的小視屏,終於聊騷的 大爺熱血沸騰, 心潮澎湃,心急火燎、迫不及待、意氣風發的和大媽進行了一場肉搏,心滿意足的回到了家裡,腰膝酸軟的休息了幾天,沒有去社區打牌。
  • 小說:60歲老母親晚上頻繁起夜,兒子查看監控後,怒扇保姆耳光
    60歲老母親晚上頻繁起夜,兒子查看監控後,怒扇保姆耳光在陳欣克心中,家人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在家人裡,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母親。母親今年七十了,已經到了身體開始衰老的年紀,加上早年為了一個人帶大兒子,母親的過度操勞讓她現在的老年病也更多。陳欣克已經成家,但是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把她接到了自己的小家裡一起住。
  • 故事:老母親把遺腹子撫養長大,兒子不是人,她到死蒙在鼓裡
    母親古氏六十多歲了,年近四十才懷上身孕。哪知道這一年,丈夫喝醉了酒,走起路扭秧歌似的,在鬧市裡被驚馬撞死了。古氏生下遺腹子,取名柳苦娃。 好在驚馬的主人賠償了幾百兩銀子,家裡還有幾畝薄田,讓他們母子生活有了保障,古氏終於把柳苦娃拉扯成人,還讓他讀了幾年書。但是,因為家窮,柳苦娃一直說不上親。
  • 84歲的父親生病去世,兒子不肯花錢,女婿一招讓他乖乖出錢盡孝
    莊上84歲的老湯頭騎電動車外出碾米時,不慎跌倒,頭部著地,頓時血流滿面!但當時他的神智還是清醒的。路人幫他打通了兒女的電話,兒女們立刻將老湯頭送到了大市最大最好的醫院,老湯頭立刻被送到了ICU室。憑什麼你父親生病了,要用錢了,你自己不拿錢,問老婆要什麼錢?
  • 實錄|最近六十歲的母親總是往醫院跑,原來是為了這個事
    60歲的老母親最近總是這裡疼,那裡疼的,一個星期要喊我陪她去三四次醫院,可是每次去,醫生又說她沒什麼大礙。最關鍵的是,母親就是認準那一個醫生,別的都不找。昨天和母親又去找那個醫生看病,這次人很多,我們就在排隊,等快到我們的時候,母親要去上廁所,結果我就先自己進去了。
  • 母親帶乞丐看病,被兒子說太傻,7天後收一包裹打開後兒子真傻了
    李老太56歲了,是個熱心腸的大媽,遇到有困難的人她總是發自內心地去幫助,為此還被丈夫跟兒子取了個濫好人的外號,因為現在的社會人心太複雜,真真假假讓人看不清,一不小心幫忙就成了上當受騙的代名詞,可是李老太絲毫不放在心上,還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 故事:九十七歲老奶奶的晚年
    莫秦川對母親說:「媽,你給那幾個說說,讓他們也回來照顧我爸幾天吧。看我爸這病情,能不能挺過去很難說。不讓他們花錢,就讓他們來陪陪我爸不行嗎?」「不是我沒說,你爸剛生病的時候,我就給老大老二說了,讓他們帶你爸去醫院看病,他們都不願意去,我給老五和老七說,他們說大哥二哥都不去,憑啥讓他們去,我能有啥辦法。他們現在都長大了,翅膀硬了,我打又打不動他們,說他們又不聽。
  • 老母親癱瘓在床,四兒一女,三年幾乎無人照料而死—聽農民講故事
    俗話說,養兒防老,可假如父母含辛茹苦將五個兒女拉扯大,老了癱瘓在床,幾乎無人照料,做為讀者的您如何感想?甚至我們都想像不到這種事情的發生。目前國家對農村的政策非常好,無兒無女,基本都是五保戶,每月國家補貼大概六七百元,如果能自我料理,在農村生活應該是不錯的日子。如果不能自理,可以進養老院,養老院給一床厚被,一床薄被,衣服是按季節發放。有人做飯,有人洗衣,嚴重的還有人餵飯。
  • 母親臨終前給兒子10萬,不給女兒一分錢,女兒這樣「報復」她
    張老太的老伴走十多年了,平日老人獨自一人住在村裡老宅,他有一兒一女,兒子王大壯和媳婦在小鎮上擺攤賣水果,日子過得不錯。女兒王小珍家在附近村子,有兩個孩子,女兒女婿家裡負擔重,生活條件一般。王小珍是個孝順的女兒,雖然自己家裡不富裕,但她對老母親十分關心,每次趕集的時候都會來母親這裡一趟,不是帶魚就是帶肉。
  • 兒子看望母親割了兩斤豬肉,妻子不讓給錢,母親打開肉哭了
    父親去世後,母親一人把他撫養長大,十分辛苦,後來,大壯到了娶妻年齡時,母親拿出全部的積蓄給兒子辦了場盛大的婚禮,本以為大壯娶親後,自己也就該安享晚年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大壯娶回來的媳婦非常強勢,不管大壯母親做些什麼事情,總是骨頭裡挑刺,處處刁難婆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大壯心疼自己的母親,就決定跟妻子離婚,可老母親卻覺得,能夠陪伴兒子一輩子的,不是父母而是妻子。
  • 小說:老母親向女兒下跪,跪求「賣房救父」女兒冷笑:找你兒子去
    江離心的話,把母親給激怒了。她抬起手,就當著所有人的面,狠狠地扇了江離心一巴掌。「你這個白眼狼!我這麼多年給你吃的白米飯,就算用來養一隻狗,它都會對著我搖尾巴示好!你呢?我辛辛苦苦的把你養到這麼大,你竟然敢這樣對我說話?」「媽,你的話,非得說得那麼難聽嗎?」江離心沉下臉來。「我還有更難聽的!
  • 江門農村一個六十歲女人的故事
    她作為長女從小就肩負重擔,協助母親幹農活照顧兩個妹妹三個弟弟。那個年代穿著樸素,夥食也很差,但由於一個寡婦帶著六個子女,仙姨的母親必須武裝起來身兼父親的角色,悍衛一家人不被別人欺負,所以表面都是很強勢的樣子,而仙姨姐妹弟弟幾個也是一樣,個個都長得壯壯的,說話聲音洪亮,落地有聲。
  • 五個孝順的兒子,餓死了八十歲的老娘
    金老頭的喪事辦的也是相當體面,兩個老人自己就有不少積蓄,根本沒有麻煩孩子們幾個錢。一村人吃吃喝喝三天,把金老頭順順噹噹送到了祖墳。誰也沒有注意到失去了一起走過六十多年風風雨雨的老伴的仁婆,此時的黯然神傷。熱鬧一場以後,大家各自回家,五個兒子也沒有提任何關於老母親養老的問題。仁婆一個人繼續生活在她與金老頭生活了一輩子的老房子裡。出現問題,是半年後,仁婆唯一的女兒發現的。
  • 《喜喪》老母親被六個子女百般嫌棄,逼得吞藥離世,喜從何來?
    小道是老四的兒子,妻子跟人走後,老四把十五六歲的兒子扔給老母親,自己在外打工長年不回。可憐八十多歲的老人,每天擔水煮飯,洗衣服,侍候著孫兒。這天,一不小心跌了一跤,眾子女商量著,要把她送到敬老院。老二是在村裡做教師的,負責去敬老院聯繫。院長說暫時沒床位,但有一位老人快不行了,可以先填表,交了定金,等有人走後,就可入住了。
  • 故事:母親重病,兒子含淚趕往山中,回到家母親倒趴著不動
    因為家裡很窮,父親又早亡,胡大三十歲了仍然打光棍。但他是個孝子,一心奉養著七十歲的老母親。為了儘快娶妻過上小康美滿的日子,這一年,胡大就跟著別人去外地挖礦去了。臨行那天,正是梨花初放,春雨綿綿的時節。母親依依不捨地將胡大送到村口外,站在那棵老歪脖子樹下。「娘,快回去吧。」胡大笑道。
  • 小說:60歲母親暈倒,醫院檢查出懷孕,女兒接到電話匆忙趕回家
    60歲母親暈倒,醫院檢查出懷孕,女兒接到電話匆忙趕回家「喂,你好,是王玲女士嗎?陳梅是你的媽媽吧?」王玲一大早就接到了醫院打來的電話。今天可是周末呀!家裡有個老人就是不省事兒,平時沒事要寄些禮物回去慰問,隔三差五要問候老人平安。現在又一大早被老人的事兒吵醒了。揉了揉朦朧的雙眼,王玲問道,「我是陳梅的女兒,什麼事兒啦?」
  • 兒子不孝將老母親拋棄荒野,弟弟得知前去尋找,最後得來這個消息
    徐大有位老母親和一位13歲年幼弟弟,他覺得這兩位就是蛔蟲,吃他的喝他的。可是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年幼的時候也是吃父母的喝父母的,現在他父親早已去世,老母年紀大,徐大就開始嫌棄了!這天徐大結婚,他的妻子徐春也是村中一位惡女。俗話說的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夫妻兩真是天作之合!他們結婚當天,徐大發話,村中所有人必須都要過來吃喜酒,交份子錢。
  • 他是鄉村醫生,一輩子免費給窮人看病,卻因一個誤會死後無人抬棺
    秋福是個赤腳醫生,他的醫術是祖傳的,他的父親是醫生,爺爺也是醫生。秋福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經常半夜跟著爺爺或者父親出去看診。那個時候他的醫術還不怎麼好,大人帶他出來的作用只是山路漫長,夜晚漆黑,有個伴一起總是好的。
  • 母親六十大壽,啞巴女人來送蛋糕,母親發現她竟是自己死了多年的姐姐
    劉娟老人的家排在村口第一個位置,今天是她六十歲生日,路邊停了兩輛豪車老人一生有三個子女,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只不過大女兒小時候在溪邊玩水時意外溺水去世了。多年過去了,如今剩下的二女兒和小兒子都有出息,二女兒在大學教書,是一名老師,小兒子開了家規模中等的加工廠,是個私營企業主。兩人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母親當年砸鍋賣鐵來供他們念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