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鄉村醫生,一輩子免費給窮人看病,卻因一個誤會死後無人抬棺

2020-08-04 木木故事會

01

秋福是村裡唯一的醫生。不,準確來說,是附近的四個村子,都只有他一個醫生。

秋福是個赤腳醫生,他的醫術是祖傳的,他的父親是醫生,爺爺也是醫生。秋福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經常半夜跟著爺爺或者父親出去看診。

那個時候他的醫術還不怎麼好,大人帶他出來的作用只是山路漫長,夜晚漆黑,有個伴一起總是好的。

秋福從小就力氣很大,漸漸大一點後,父親的藥箱就挎在他身上了。

因為經常半夜出去看病,所以秋福從小睡眠很淺。他家養了一隻黃色的土狗,每到半夜土狗叫起來,屋後面就會傳來急促地腳步聲。

還沒等到別人來敲門,他就穿好衣服起來了。不過幾分鐘後,果然有人在一邊敲門一邊喊:「秋醫生,秋醫生!」

他急匆匆地拿著藥箱出了門,這個時候來叫他的,多半是家裡的小孩子半夜發了燒,或者是老人出了什麼狀況。

孩子發燒一般他去了後,第二天早上就沒事了。但人老了,總是逃不過生死,所以很多時候他也並不能把人挽救回來。

父親走後,秋福便理所應當地繼承了父親的衣缽,這是父親的遺願。

聽說他爺爺死的時候,也是把這個遺願這樣告訴他父親的:你得在這裡繼續做下去。

秋福的爺爺說,因為這個村子對他有恩。


他是鄉村醫生,一輩子免費給窮人看病,卻因一個誤會死後無人抬棺

註:圖片來源網絡

02

他的爺爺是一個知恩必報的人,而且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聽說當年他爺爺年輕的時候,家裡遭了大火,什麼都沒有了,他的爺爺一個人流浪至此。

最後被村裡一個鄉村醫生收養了,那個醫生有一個兒子,但是從小對學醫不感興趣,早早就外出掙錢了。

他正在惋惜自己這身本領後繼無人時,秋福的爺爺出現了。從此以後,秋福的爺爺便在這裡紮根了。

秋福在村裡看病,很多時候是不收錢的,因為有些人家裡的確比較困難。他每每走很遠的山路,趕到一戶人家時,發現家裡家徒四壁。

主人家端水給他喝,把有些發黑的瓷碗擦了又擦。他接過來喝了後開始看病,待他開始收拾藥箱的時候,主人家會過來給錢。

他看著皺皺巴巴地用一毛兩毛湊起來的錢,開口說:「算了嘛,這水就當做是診金了。」末了繼續道:「這水真甜。」

主人家有些自豪地說:「當然了,這水可是從山裡流出來的泉水。」

秋福笑了笑,轉身告辭。很多時候,他一天要去好幾家人,所以不能在一家待久了。

秋福這一輩子都是這樣,免費給很多窮人看了病,父親當年是這樣做的,爺爺當年還是這樣做的。

直到後來,發生了一件事,秋福漸漸被村裡人議論起來。

他是鄉村醫生,一輩子免費給窮人看病,卻因一個誤會死後無人抬棺

註:圖片來源網絡

03

那是一個下午,秋福出去給人看了病,眼看病情已經穩定了,他放心回了家。哪知第二天早上卻傳來消息,昨天那個病人死了。

那是一個八歲的小孩,那天叫秋福去是因為感冒發燒。秋福不知道他人怎麼就走了?但是孩子不在了也是的的確確的事實。

孩子的母親不肯放手,非說是秋醫生害死了她的兒子。秋福相信清者自清,並沒有去辯解,哪知村裡包括鄰村很多人看病卻都不願意叫他了。

那些話越傳越遠,甚至不知道是誰開始說:自己家的老母親也是秋醫生看過以後,一天後就走了,那時不覺得,現在想來好像有點奇怪。

這邊剛說完,那邊也說秋醫生看了自家的父親,明明好了的,一周後卻也走了。再後來,秋福醫術不行的話就越傳越遠了。

那個時候,秋福已經五十多歲了,他看了一輩子病,沒想到最後落得這樣的評價。他的妻子不能生育,而且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就走了。

他是鄉村醫生,一輩子免費給窮人看病,卻因一個誤會死後無人抬棺


秋醫生老來也無子,又因為那件事後來被人詬病良多,甚至死了的時候都沒人抬棺。

最後還是一個瞎眼婆婆站出來說話了,她說,秋醫生給她看病從來不收錢,他是個好人。她的老伴給秋醫生抬棺。

婆婆站出來後,慢慢地,也相繼有以前的一些人站出來了,開始替秋醫生說好話。秋醫生都替他們免費看過病。

就在秋醫生入土為安的時候,村裡卻突然傳出了另外一種說法:原來,當年那個八歲孩子是因為晚上自己偷偷去河裡遊泳,一時大意才走的,不關秋醫生的事。

最後,大家都一致認為:秋醫生是個好人。所以他的葬禮上,來了很多人。

再後來,村裡的人都開始搬去城裡生活,秋醫生也漸漸被人忘了。

只是在很久以後,我陪家族裡一個年紀很大的長輩去一個小藥店拿感冒藥,一共是服用五次的藥,13塊錢,我認為很便宜了。

長輩回來的路上,卻說道:「怎麼這麼貴哦,秋醫生那個時候給我拿五次的藥,只要一塊錢就夠了。」

於是,我知道了秋醫生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鄉村醫生也為難:自願求死的病人要不要救呢?
    一般情況下,讀者能夠認識和了解他,都跟如雷貫耳的《變形記》這部作品有關係。除了《變形記》,《鄉村醫生》這部短篇小說也很值得一讀。 《鄉村醫生》主要圍繞一次「出診」事件展開。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天氣裡,年老的鄉村醫生受邀為一位男孩看病,自己的馬卻在前一天嚴寒的冬夜裡因勞累過度而死了,女傭羅莎在盡力向四周的人借馬。
  • 老人去世,趕來幾個小夥子,爭著要抬棺,有人說:這是六子抬棺!
    早年間,石溝鄉北馬村有個叫劉根有點的故事老漢,因為年輕時趕大車摔斷了腿,所以村裡人都叫他劉瘸子。劉瘸子無父無母,而且還是是個瘸子,所以就一直找不著媳婦,打了半輩子的光棍。後來村委會體諒他,出錢給他買了十頭羊。從此,他就靠著放羊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這一天,劉瘸子跟往常一樣上山放羊,眼瞧快到中午了,他就倚在一塊石頭上抽菸。
  • 長白山發現一古墓,「九龍抬棺」現世,原來小說中的情景並非虛構
    喜歡盜墓小說的朋友一定聽說過「九龍抬棺」,僅是聽這名字就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神秘感。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九龍抬棺」只存在於盜墓小說之中,現實中絕對不會存在。但是,自考古專家在長白山發現一座古墓之後,就證實了小說中的「九龍抬棺」並非虛構。以前人們都不相信,是因為沒有見過相關的新聞和報導,只有虛構的小說中才提及過。
  • 盜墓筆記中的「九龍抬屍棺」,居然被人真的挖了出來
    很多人都看過盜墓筆記,對裡面的九龍抬屍棺有很深的印象,同時像《遮天》、《聖墟》都有九龍抬屍棺的描述,那麼在現實中是否真的存在,通過小編調查發現九龍抬屍棺確實是真的存在,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一、部分小說並非杜撰具有一定的參考資料很多人都覺得小說裡的內容是杜撰的是作者瞎編的
  • 大同傳奇故事:死人抬活人
    有關他離奇的行醫故事,傳說紛紜,最典型的病例就是給大同總兵姜瓖看病。明末崇禎年間,大同的總兵官名姜瓖,一度時間體倦厭食,昏昏沉沉,數召名醫,均未見效,最後把」小大同」請入府中。 一次,「小大同」在大同街上行走,正好碰到家出殯,他無意中發現從棺材底部滴落到地上幾滴血
  • 民間故事:小孩撿了根棍子後,高燒不退,奶奶:胡鬧,這是抬棺槓
    今天的故事就和喪葬禁忌有關,因小孩不懂事而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接下來請大家繼續欣賞民間故事,抬棺槓。可話又說回來這事也怨她自己,下著小雨,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非得爬山,結果一不留神,把自己交代在那了。
  • 鄉村醫生(民間故事)
    下午三點前他還要趕回村裡,有幾個病人下午等著他輸液。他是古都河村年齡最大的鄉村醫生。上午的時候他和地裡的莊稼作伴,下午的時候他背起藥箱走訪已經約好的病人。大舅沒有自己的診室,又不能在自己家裡輸液,所以他只能親自上門。仲夏的天氣炎熱,讓人昏昏沉沉。我和大舅、二姐到地裡摘柿子,是趕著騾子車去的。騾子是大舅借來的。
  • 一個賣粽子的故事告訴你:利用人性的貪婪賺錢,看懂沒一個是窮人
    窮人來到天堂,他覺得老天爺不公平,憑什麼自己起早攤黑的幹活,還要飽受飢餓、病痛、寂寞和嚴寒。為什麼不能像富人那樣,過著自由、瀟灑和幸福的生活。窮人要求投胎後能與富人平起平坐,幹一樣的活,吃一樣的苦,如果富人還能富有他就任命。
  • 姥爺的診所——鄉村醫生的四十七年
    1971年,鎮上辦赤腳醫生學習班,一個大隊兩個名額,姥爺爭取到了一個,姥爺1951年生人,當時二十歲。赤腳醫生學習班兩年,縣醫院培訓三個月,姥爺學成回來,去大隊上班了。赤腳醫生學習班沒有改變姥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從1973年開始,姥爺一邊拿著微薄的薪水給人看病,一邊為了一家老小下地幹活兒,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今天,整整四十七年。
  • 聊齋故事:十鬼抬棺,冥冥中自有天意,借「棺」還「官」
    聊齋故事:十鬼抬棺,冥冥中自有天意,借「棺」還「官」明朝天啟年間,有個秀才名叫皮寒霜。皮寒霜命運不濟,連考十年也未能中舉,沒有辦法,秀才改做商人,他利用商道邊的一間祖屋,稍加修葺,開了一間客棧。客棧生意相當不錯,可皮寒霜心裡還是輕商重讀,念念不忘仕途。當時魏忠賢大權在握,迫害忠義之士。
  • 聊齋故事:炸雷劈棺
    唐志飛很孝順,每天都忙完生意,便去床前對母親噓寒問暖,常常親自餵她吃藥,還命人到處尋找名醫至家中給母親看病。可是他的孝心還是沒有留住母親,三年後,母親還是病情加重離世了。唐志飛悲痛欲絕,淚水成河,想起父親早逝,母親獨自一人把自己養大不容易,好不容易家裡日子好起來,她卻離世了,沒有享著福!欲要大辦葬禮。當天薄暮之時,家裡忽然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 老太一生未嫁無兒無女,去世後葬禮當天,卻來了八個女兒來抬棺
    故事純屬虛構,只為弘揚社會正能量老太一生未嫁無兒無女,去世後葬禮當天,卻來了八個女兒來抬棺村裡有一個老太,她終身未婚,沒有孩子。這位老太很善良,經常幫助她的鄰居。不管村裡哪個家庭需要幫助,一開口她就來了。她一生都在務農,勞累了幾十年。每個人都勸她找個丈夫,這樣她就可以互相照顧了。有人互相交談,不那麼孤獨,也有些人把她介紹給別人。但是老太說她不想拖累別人。
  • 小說:深夜抬棺,我卻聽見棺材裡傳出奇怪聲響,我打開一看嚇懵了
    老王是這次抬棺的主事人,很多事情都是由他主持,在八仙中他的威望也較高,剛到卯時,他拿出幾條粗大的繩索,讓我們每人手上拿一點紙錢用水沾溼,放在各自要抬的位置上。我被分配在棺材尾部的左邊,剛站到那位置,就看到一隻老鼠正在啃食著棺材的底部,看到我來了,那老鼠一點也不害怕,反倒充滿靈性的瞥了我一眼,繼續啃棺材。
  • 故事:沛縣鄉村的正骨名醫——生茂東
    一面錦旗,一個故事;面面錦旗,無數故事。傷病痊癒後的群眾,總是以送面錦旗這個最純樸的方式來感謝生醫生。作為鄉間久負盛名的一位正骨醫生茂東,始終堅守「生茂東命無價,病人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淡泊名利,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
  • 微小說:《免費》
    看著他滿懷期待地站在那裡,千萬個記憶一瞬間閃過我的腦海。我接過那張紙,翻到背面,在上面寫道:.............................懷你9個月,免費;為你熬夜,請醫生為你看病,免費;多年來花在你身上的時光、為了你流過的淚、撫養你成長所付出的一切,免費;日夜為你擔憂,將來還要為你操心,免費;
  • 一名鄉村醫生50年戀情,被老人稱為孽緣,卻讓無數年輕人流淚
    一個農村老婦人,離世了,兒女們為她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喪事,喪事正常的當天,一位70多歲的老人來到她的靈堂裡嚎啕大哭;這位老人是老婦人的表哥,他們是遠房表兄妹關係,同時,也是一位附近有名的鄉村醫生。,村民們自發把他送走了;在農村,一個老人的喪事辦的大小,是老人們非常在意的是,醫生口碑雖然很好,但喪事冷冷清清,老人們還是搖頭嘆息:都是孽緣害的啊!
  • 老人出殯當天,5個抬棺大漢摔翻在地,3個吐血不止,母豬道真相
    孫奇志生前在永樂縣當了三十幾年父母官,平日最愛對人說的就是:「我孫奇志,對上當得起一個忠字,對下當得起一個義字,在家當得起一個孝,於民當得起一個仁字。凡是認得我的,和我打過交道,沒有不誇我的。」一方父母官辭世,出殯當天自然少不了人圍觀。家人們一身縞素,走在前頭。孫奇志的棺材由8個彪形大漢抬著,晃晃悠悠跟在後頭,圍觀群眾站滿了街道兩邊。那陣仗,別提多大了。送葬隊伍走得緩慢。
  • 以前的鄉村醫生,其實也是接生婆,你是鄉村醫生接生的嗎?
    一個女人一生唯一的一次生育機會,所有育齡婦女以及家人,都希望這唯一的機會能夠生個男孩兒。  做這麼一個孕婦生產的手術,我記得好像是能收三塊錢,不過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能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是最有滿足感和成就感的。
  • 一個鄉村神人的傳奇
    一個鄉村神人的傳奇陳慶華他不到一米六的個子,背還有些駝,五官也不算端正,雙眼不笑時還能看到點縫隙,一笑就上下眼瞼粘在了一起,成年累月都穿得是一身手工縫製的黑布便裝,腰上插一管一尺多長的旱菸袋,菸袋杆上還吊著個裝旱菸葉的皮口袋。總之,整個人顯得猥瑣而缺少男人的陽剛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