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秋福是村裡唯一的醫生。不,準確來說,是附近的四個村子,都只有他一個醫生。
秋福是個赤腳醫生,他的醫術是祖傳的,他的父親是醫生,爺爺也是醫生。秋福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經常半夜跟著爺爺或者父親出去看診。
那個時候他的醫術還不怎麼好,大人帶他出來的作用只是山路漫長,夜晚漆黑,有個伴一起總是好的。
秋福從小就力氣很大,漸漸大一點後,父親的藥箱就挎在他身上了。
因為經常半夜出去看病,所以秋福從小睡眠很淺。他家養了一隻黃色的土狗,每到半夜土狗叫起來,屋後面就會傳來急促地腳步聲。
還沒等到別人來敲門,他就穿好衣服起來了。不過幾分鐘後,果然有人在一邊敲門一邊喊:「秋醫生,秋醫生!」
他急匆匆地拿著藥箱出了門,這個時候來叫他的,多半是家裡的小孩子半夜發了燒,或者是老人出了什麼狀況。
孩子發燒一般他去了後,第二天早上就沒事了。但人老了,總是逃不過生死,所以很多時候他也並不能把人挽救回來。
父親走後,秋福便理所應當地繼承了父親的衣缽,這是父親的遺願。
聽說他爺爺死的時候,也是把這個遺願這樣告訴他父親的:你得在這裡繼續做下去。
秋福的爺爺說,因為這個村子對他有恩。
註:圖片來源網絡
02
他的爺爺是一個知恩必報的人,而且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聽說當年他爺爺年輕的時候,家裡遭了大火,什麼都沒有了,他的爺爺一個人流浪至此。
最後被村裡一個鄉村醫生收養了,那個醫生有一個兒子,但是從小對學醫不感興趣,早早就外出掙錢了。
他正在惋惜自己這身本領後繼無人時,秋福的爺爺出現了。從此以後,秋福的爺爺便在這裡紮根了。
秋福在村裡看病,很多時候是不收錢的,因為有些人家裡的確比較困難。他每每走很遠的山路,趕到一戶人家時,發現家裡家徒四壁。
主人家端水給他喝,把有些發黑的瓷碗擦了又擦。他接過來喝了後開始看病,待他開始收拾藥箱的時候,主人家會過來給錢。
他看著皺皺巴巴地用一毛兩毛湊起來的錢,開口說:「算了嘛,這水就當做是診金了。」末了繼續道:「這水真甜。」
主人家有些自豪地說:「當然了,這水可是從山裡流出來的泉水。」
秋福笑了笑,轉身告辭。很多時候,他一天要去好幾家人,所以不能在一家待久了。
秋福這一輩子都是這樣,免費給很多窮人看了病,父親當年是這樣做的,爺爺當年還是這樣做的。
直到後來,發生了一件事,秋福漸漸被村裡人議論起來。
註:圖片來源網絡
03
那是一個下午,秋福出去給人看了病,眼看病情已經穩定了,他放心回了家。哪知第二天早上卻傳來消息,昨天那個病人死了。
那是一個八歲的小孩,那天叫秋福去是因為感冒發燒。秋福不知道他人怎麼就走了?但是孩子不在了也是的的確確的事實。
孩子的母親不肯放手,非說是秋醫生害死了她的兒子。秋福相信清者自清,並沒有去辯解,哪知村裡包括鄰村很多人看病卻都不願意叫他了。
那些話越傳越遠,甚至不知道是誰開始說:自己家的老母親也是秋醫生看過以後,一天後就走了,那時不覺得,現在想來好像有點奇怪。
這邊剛說完,那邊也說秋醫生看了自家的父親,明明好了的,一周後卻也走了。再後來,秋福醫術不行的話就越傳越遠了。
那個時候,秋福已經五十多歲了,他看了一輩子病,沒想到最後落得這樣的評價。他的妻子不能生育,而且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就走了。
秋醫生老來也無子,又因為那件事後來被人詬病良多,甚至死了的時候都沒人抬棺。
最後還是一個瞎眼婆婆站出來說話了,她說,秋醫生給她看病從來不收錢,他是個好人。她的老伴給秋醫生抬棺。
婆婆站出來後,慢慢地,也相繼有以前的一些人站出來了,開始替秋醫生說好話。秋醫生都替他們免費看過病。
就在秋醫生入土為安的時候,村裡卻突然傳出了另外一種說法:原來,當年那個八歲孩子是因為晚上自己偷偷去河裡遊泳,一時大意才走的,不關秋醫生的事。
最後,大家都一致認為:秋醫生是個好人。所以他的葬禮上,來了很多人。
再後來,村裡的人都開始搬去城裡生活,秋醫生也漸漸被人忘了。
只是在很久以後,我陪家族裡一個年紀很大的長輩去一個小藥店拿感冒藥,一共是服用五次的藥,13塊錢,我認為很便宜了。
長輩回來的路上,卻說道:「怎麼這麼貴哦,秋醫生那個時候給我拿五次的藥,只要一塊錢就夠了。」
於是,我知道了秋醫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