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尊重才是一輩子的財富

2020-08-20 我的自駕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40多歲優雅的女人領著她的兒子走進某著名企業總部大廈樓下的花園,並在一張長椅上坐下來吃東西。

不一會兒婦女往地上扔了一個廢紙屑,不遠處有個老人在修剪花木,他什麼話也沒有說,走過去撿起那個紙屑,把它扔進了一旁的垃圾箱裡。

過了一會兒,婦女又扔了一個。老人再次走過去把那個紙屑撿起扔到了垃圾箱裡……就這樣,老人一連撿了三次。

婦女指著老人說:「看見了吧,你如果現在不好好上學,將來就跟他一樣沒出息,只能做這些卑微低賤的工作!」

老人聽見後放下剪刀過來說:「你好,這裡是集團的私家花園,你是怎麼進來的?」中年女人高傲地說:「我是剛被應聘來的部門經理。」

這時一名男子匆匆走過來,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

對老人說:「總裁,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

老人說:「我現在提議免去這位女士的職務!」

「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辦!」那人連聲應道。

老人吩咐完後徑直朝小男孩走去,他伸手撫摸了一下男孩的頭,意味深長地說:

「我希望你明白,在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人和每個人的勞動成果……」

中年女人被眼前驟然發生的事情驚呆了。

她一下子癱坐在長椅上。她如果知道是總裁就一定不會做這無理的事。

可是她做了:只不過是在園丁身份的總裁面前做的。

為什麼?是因為身份的高低?

尊重每個人,不以身份而區分:這是你的風度,風度是裝不出來的,總會暴露出你真實的一面。

財富不是一輩子的朋友,學會尊重才是一輩子的財富。只有這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關焦點

  • 溝通第一原則—學會尊重他人
    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我們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在一個偏僻的大森林裡,年輕後生小王已經走了很長的路,眼看天就快黑了,他明白再不找人問路,自己很難走出去了。他騎著馬,又向前走了半小時,終於看到前面一個移動的黑影。
  • 《我是餘歡水》: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愛和尊重
    因為妻子的不尊重,餘歡水在家裡和嶽父家裡毫無地位,這種思想也傳遞到了兒子的心裡,所以兒子對他也沒有尊重可言。而不懂得尊重父母的人,長大後如何會尊重他人呢?尊重不僅是尊重伴侶,也是尊重孩子,更是教會孩子尊重別人。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
  • 《知否》原著出身寒門的孫秀才:苦難的人生經歷,才是最貴的財富
    所以我始終覺得一個人受過的苦,才是人生當中最寶貴的財富。憶苦思甜,也是為了讓人們在享受現在安逸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曾經的那些苦難。在一個人不斷向前的過程中,苦難可以給我們警醒。愈是處在安逸的生活中,愈加要記得曾經受過的那些苦,因為苦難,會讓一個人保持本心。
  • 《安家》讓孩子學會獨立,才是讓他強大的正確打開方式
    攢了一輩子的錢買了房子,卻住不得,嚴叔與妻子心裡都非常委屈,可這委屈卻無處可發,怪誰呢?怪就怪自己吧!誰讓你們寧可犧牲自己一生的積蓄買房子,也捨不得讓兒子吃苦呢!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因為為孩子犧牲一切,表面上看非常偉大,實際上也是一種無原則的愛,是在害孩子,不是愛孩子。
  • 一個故事告訴你,猶太人的財富智慧:沒錢的時候更要會賺錢
    佛祖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呢?」窮人說:「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富人沒幹過重活,一整天才勉強挖了一車,他將換來的錢買了幾個饅頭,其他的存起來。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僱傭了兩個人幫他挖煤。只一上午的功夫,那兩個人就挖出了幾車煤。富人把煤賣了,又僱了幾個人......
  • 我的榜樣張財富
    學學張財富吧。」我確實把張財富當做榜樣。一生之中,我一直把張財富當成自己唯一的榜樣。我對媳婦說,我想衝個澡,但沒有熱水,需要去幾公裡外挑水,回來再生火燒。想想還是算了,身上又不是很髒,還可以忍受幾個月。我敢說,張財富家裡肯定接通了自來水,還有熱水器。上中學時,我沒能進入培優班,在我媽看來,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天都塌了。
  • 《嘉莉妹妹》:德萊賽,尊嚴,可以通過財富獲得嗎
    《嘉莉妹妹》:德萊賽,尊嚴,可以通過財富獲得嗎 在她眼裡,尊重是用錢換來的。其實她只是和嘉莉一樣,不明白這個世界還有別的什麼價值體系。她所見的人都看重錢和權勢,所以自然以為這就是最珍貴的東西。《嘉莉妹妹》裡面的那個社會跟如今何其相似。
  • 《簡愛》伯莎:得不到尊重的婚姻,才是逼她成為「瘋子」的真兇
    連尊重都沒有的婚姻,註定是一場悲劇。說起伯莎·梅森,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誰,但說起「閣樓上的瘋女人」,卻有很多人知道。作為夏洛蒂·勃朗特所作《簡愛》中的一個角色,伯莎用自己的悲劇性命運,揭示了婚姻中最殘酷的現實:得不到尊重的婚姻,才是逼她成為「瘋子」的真兇。在羅徹斯特和伯莎的婚姻裡,完全沒有尊重可言。這段婚姻,大體可以分為四部曲。
  • 一輩子的羊倌
    一輩子的羊倌,勞累辛苦,最後一隻羊也不屬於自己,只有羊糞味才是屬於自己的。一輩子的羊倌文/連河林放了一輩子羊王叔一病不起,雖然打針吃藥,卻總是不見效,眼見得身體枯槁不行了,卻大睜著雙眼就是不閉上。爸,您就放心走吧!
  • 《漫長的告別》讀後感:學會告別,讓我們活得更灑脫
    正是由於無法放下曾經的愛情,才讓愛情滋生了仇恨和嫉妒,導致了這個慘案的發生。愛情與友情,是給予人們快樂的源泉,但如果過去了,我們就應該勇敢的放下,否則快樂會變成痛苦,讓我們也變得扭曲。死者西爾維婭的老公名叫特裡,而特裡恰恰是艾琳的初戀情人和第一任老公,只是由於戰爭的原因,艾琳以為特裡戰死沙場,才再次結婚。同時,艾琳現任老公羅傑.韋德也是一個不安分的人,西爾維婭是出了名的蕩婦,羅傑沒有抵擋住西爾維婭的勾引,成為了西爾維婭的床客。
  • 《小婦人》對女性婚戀觀的啟示:愛情、財富、自由,你選哪個?
    她後來如願嫁給了自己從小就暗地喜歡、被喬拒絕的勞裡,財富和愛情雙豐收。三個女孩有三種不同的婚戀選擇,分別是:追求愛情、獨身主義和追求財富。她們的選擇能給現代女性的婚戀觀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她明明嫁給了愛情,卻錯了一輩子。」倘若有來世,不知道她還會不會做此選擇。
  • 《珍愛》:苦難不是財富,與之抗爭的勇氣才是
    種族歧視給她帶來的影響微乎其微,她的家庭才是噩夢的源泉。對於這群問題少女,她從來是尊重和平等的態度。她是第一個發現珍愛有閱讀障礙症的人。她耐心地幫助珍愛克服了閱讀的恐懼,讓她每天動筆記錄自己的生活。母親瑪麗一直反對珍愛接受教育。在她看來,知識完全是沒有用的東西。還不如像她一樣,每天呆在家中,心安理得地接受社會救濟金。只需要在她看來愚蠢偽善的社工上門時,裝裝可憐,做做樣子就可以。她同意珍愛去學校,也不過是因為這是領取救濟金的條件之一。
  • 《5分鐘和陌生人成為朋友》:高品質的溝通,從相互尊重開始
    她感覺自己根本就得不到尊重,自己朋友少不能全怪她。原來她一直憋著這股委屈,今天才跟閨蜜傾訴。小雯聽完後,陷入了沉思。讀過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自己是既不會講話,又不善於傾聽。高品質的溝通,是從相互尊重開始的。今天我將圍繞「尊重」這個話題,來跟大家分享這本書,看看如何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希望能給讀者朋友帶來一點小小的啟發。
  • 程英和小昭:得體的退出,是對愛情最後的尊重
    幸好程英遇到黃藥師,拜黃藥師為師,才得以改變命運。 也正是因為拜師學藝,在日後楊過遇到困難之時,程英多次出手相助。 雖然結果不太如意,但得體退出,及時放手,是對愛情最後的尊重。 02小昭,她是紫衫龍王黛綺絲與靈蛇島少主韓千葉的結晶。當年黛綺絲身為波斯明教的聖女,來到中原輔佐陽頂天,成為四大護法之一。
  • 由《小婦人》想到:追求愛情、財富、自由的女性,她們都怎樣了?
    她後來如願嫁給了自己從小就暗地喜歡、被喬拒絕的勞裡,財富和愛情雙豐收。三個女孩有三種不同的婚戀選擇,分別是:追求愛情、獨身主義和追求財富。她們的選擇能給現代女性的婚戀觀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她明明嫁給了愛情,卻錯了一輩子。」倘若有來世,不知道她還會不會做此選擇。
  • 我也是個人,我也有尊嚴,我尊重別人,也希望同等對待
    我們不僅僅是做生意,我們對別人不尊敬、不尊重,就是不尊重自己。學佛人要用平等心對別人,你就會產生慈悲心,用慈悲心才能化解一切,化掉一切冤結。敬人者,人恆敬之。人生在世,需學會尊重。尊重,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看似輕如鴻毛,實則重如泰山。尊重是做人的基石,是美德的體現,是涵養的象徵,更是一個人一生的修行。
  • 《三十而已》王漫妮當眾脫下衣服,沒人嘲笑,只有尊重
    真的矛盾,至少大多數家庭認為,結婚才是感情最終的歸屬,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真的是耍流氓。漫妮也掙扎過,猶豫過,可是還是願意接受,她存著僥倖的心理,認為,或許某一天,梁正賢會因她改變呢?王漫妮被打臉了,可是她不願意承認,私下卻對鍾曉芹說,可能就是顧佳看穿了自己,所以才生氣了。也就是說,她與梁正賢在一起,一部分原因,確實是看上了他的錢和錢所帶來的一切體貼和浪漫。
  •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還不夠,還需要讓他們學會這些
    曾經有位知名博主說過一句話深深感動了我,他在聽過這些新聞以後誠懇的說到:「請那些有兒子的父母一定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讓他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讓他學會尊重女性,做個好人。我們這些有女兒的給你們磕頭了」。是啊,有了兒子,對於他們的安全也許能夠放心一些,但是如果生完卻不教育好兒子,卻又會導致另一種危險的存在了!
  • 微小說——尊重
    「你不尊重人家。」「怎麼可能?我跟她見過四次面,連她的手都沒拉過,一直對她很禮貌。」「你覺得尊重只是這個?」「還有什麼?」他覺得奇怪。「你們後三次見面,都是你選吃飯地點,你買單,之後你買票,看你挑的電影,所有事情都是你做,你考慮過她的感受嗎?你是事先問過她,但你給她的選擇是,行與不行。她跟你還不熟,好意思駁你面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