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的段譽,曾經有一個讓人無比羨慕的家庭背景——大理鎮南王的世子,還有一群美若天仙的妹妹。不過,隨著劇情的展開,最後才發現,鎮南王段正淳只能算其養父,其真正的生物學的父親是那個無惡不作的段延慶。當然,段譽最後的結局也頗為圓滿,不僅繼承了大理國的皇位,還抱得美人歸。
然而,歷史上真實的段譽似乎並沒有那麼好命,儘管,其也繼承了皇位,但也沒有逃脫其父祖出家為僧的結局。
在《天龍八部》中,曾經提及了大理國的一場宮廷政變。1280年,上德帝段廉義被權臣楊義貞發動的政變所殺。而段延慶就是楊義貞的太子,即延慶太子。不過,歷史上,上德帝段廉義並無子嗣。也就是說,段延慶完全是杜撰出來的。『
四個月後,高升泰率兵討逆,誅殺了楊義貞,但因為段廉義並無子嗣,所以,最終立段廉義的侄子段壽輝為帝。段壽輝封高升泰為鄯闡侯,封其父高智升為國相,從此,段氏朝廷被高家把控。由於段壽輝終日擔憂被高家所害,以致精神恍惚,將皇位禪讓給堂弟段正明之後,剃度出家。
在此之後,幾位大理皇帝的最終歸宿都在寺院、
段正明的日子也沒有好過多少,當了十三年的皇帝後,直接將皇位禪讓給了高升泰。自己則出家為僧。這點與《天龍八部》明顯不同,在天龍八部中,段正明也沒有子嗣,也是要將皇位給段正淳和段譽的。
兩年後,高升泰去世。在臨死前,要求其子將皇位還給段家。其子高泰明遵從其父意願將皇位還給了段正淳,自己還是坐回了國相。感覺大理的皇位就如同一頂破帽子一樣,你帶完了我帶,我帶完了,不願意要了再還給你。
總之,權力在誰手,誰就是王。至於帝位,那就是一個「呵呵」。
段正淳撿回來了一個皇帝的帽子帶了十二年後,又將帝位禪讓給了段正嚴(就是段譽),自己也出家了。段譽登基後,也和他的先祖們一樣,仍然是高家手中的木偶。不過,歷史上的段譽確實有一出眾之處,就是特別的能活。段譽在當了39年皇帝後,將帝位也禪讓給自己的兒子後,出家為僧了,直至93歲壽終。
看來歷史上的段譽遠沒有小說中的那麼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