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天龍八部》中的歷史,你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2020-08-23 自駕攻略

[摘要]金庸借用歷史背景寫小說,也只當歷史是掛酒瓶的釘子。將歷史融入小說能讓讀者漲知識,畢竟這段「冷僻」歷史在必修歷史課上學不到。讀者也得分清內部的歷史虛實,以免說出「假歷史」而貽笑大方。

浩淼如海,氣勢磅礴的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講述了北宋宋哲宗時代的武俠故事。經過多人「精確考證」,它的主要故事封裝在大約公元1091-1094年之間(推算會有不少互相矛盾之處)。雖依託時代背景,可它又會灑脫地改編歷史,讓人蒙在鼓裡、甚至信以為真。有鑑於此,該小說中某些「歷史事件」需要進行真偽和年代鑑別。

一、遇到哪位楊元帥?

杏子林中,喬峰誇讚丐幫長老吳長風曾力抗西夏「一品堂」高手,破壞其行刺楊家將的陰謀,又提到楊元帥贈給吳長風一塊「記功金牌」。這位楊元帥是誰?大家多半會想到楊家將最有名的將領楊業或楊延昭。

喬峰替吳長風受罰刀,說起吳長風助楊家將的功勞

歷史上楊業在公元986年去世,楊延昭在公元1014年去世。處於1092年的吳長風,對這兩位年代久遠的楊家將首領,只能感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了。如果吳長風是在20年前(約1072年)替楊家將抗擊西夏,他能遇到的楊文廣(楊延昭之子,1074年去世)也已是垂垂暮年。若按虛構故事,楊文廣之後還有楊懷玉、楊士瀚、楊金豹等幾代楊家將,但歷史上楊家將早已後繼無人了。吳長風能不能趕上楊家將的末班車,還是有懸念的。

無論虛構還是歷史,這兩代著名的楊家將離《天龍八部》的年代都太遠了

二、蕭峰平息遼國叛亂

《天龍八部》中蕭峰曾助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叛亂,論功行賞當上了南院大王,小說時間約為1093年。

而在歷史上,耶律重元在清寧九年(1063年)發動叛亂,平叛首領也不是虛構人物蕭峰。更何況,這年蕭峰(約1062-1094年)只是個初生嬰兒,就算真有其人,也「生不逢時」、無法平叛。金庸故意將平叛之事挪後30年,多半是在等蕭峰長大,給他出風頭的機會。

遼皇帝耶律洪基分析這次叛亂的原因


蕭峰挾持皇太叔,平息叛亂

有觀點認為,「重元叛亂」在1063年如期發動也很合適。「重元叛亂」帶來了遼國皇室和貴族間的矛盾,耶律洪基為轉移內部矛盾,就想對宋作戰(外部矛盾)。在宋朝恐慌的氣氛下,野心家慕容博才能製造謊言,借少林方丈之口忽悠群雄去雁門關圍攻契丹武士(蕭峰就是此事件遺留下來的嬰兒),挑撥宋遼關係。

讓「重元叛亂」作為蕭峰命運轉折事件的誘因,也能順理成章。不過,既然小說中「重元叛亂」已被挪後了30年,那麼推理再合理也只是一廂情願、練練思維而已。

三、段譽繼承誰的皇位?

《天龍八部》寫大理段氏的故事,講到了段正淳已為情自殺,避位為僧的保定帝段正明只好直接傳位給段譽。

歷史上,不僅段正淳當過大理皇帝,且段氏政權還中斷過。1094年,段正明被迫讓位給權臣高升泰,自己在崇聖寺出家為僧,大理國主從此易姓,「前理國」結束。誰料,龍椅還沒坐熱的高升泰在兩年後(1096年)就迎來生命大限,臨終前迫於各方壓力,又將皇位還給段氏。繼位的段正淳就成為了「後理國」的第一位皇帝。1108年,歷史上的段譽(真名為段正嚴或段和譽)從父親段正淳手裡接過皇位,而非伯父段正明。

段正明直接將皇位傳給了段譽,而歷史上中間還有兩任皇帝

高升泰在《天龍八部》中也登場了,卻並不是野心勃勃的篡位者。他和段正淳之間「淳哥」、「泰弟」地互相稱呼,與段氏融洽友愛。只要這種關係不是裝的,那高升泰就沒有篡位動機。

金庸在小說中省略了兩任皇帝(高升泰和段正淳),隱藏了大理皇室的風雨飄搖。段正明退位的1094年在小說年代範圍,而段譽繼位的1108年已遠離了小說年代。如果段正明直接傳位給段譽,那段譽就能提早在1094年繼位了。

四、段譽虛報年齡?

《天龍八部》第四十八回講到段譽是大理保定二年癸亥十一月廿三日出生,換算成公元是1084年1月3日。

寫有段譽生辰八字的金牌

小說中大理上德皇帝段廉義因奸臣楊義貞叛亂而被殺,此事歷史上發生於1080年。小說又杜撰皇子段延慶在叛亂中逃亡,卻仍因特殊身份而被多方追殺。到保定二年二月(1083年,陽曆上比段譽出生早一年),逃亡中回到大理的段延慶,遇到了傷心的擺夷女子刀白鳳。刀白鳳為了報復丈夫段正淳的負心薄倖、拈花惹草,就自暴自棄,與此時滿身膿血、雙腿折斷、面目毀損的段延慶相好。僅這一次她便懷上了段譽,於是十月懷胎,年底生下了段譽。

保定二年,身受重傷的段延慶回大理想取回皇位

在小說時間區間1091-1094年中,生於1084年的段譽本該是個十歲以下的兒童,而小說卻設定段譽20歲左右。不到十年就年逾弱冠,莫非要拔苗助長?為了讓段譽成年,金庸只好拉長了時間。段延慶回憶往昔歲月,也說是20幾年前的事。

電視劇中段譽和喬峰結拜時說出了自己二十歲,和書中大致匹配

此外,書中寫到鍾靈的生辰八字是己未年十二月初五丑時,那就是1080年1月。姑且承認她成年也沒問題,但看這出生年份明明還比段譽早四年,怎麼做他妹妹?

鍾靈和段譽

不是金庸數學不好,而是他計算時有疏忽;不是金庸歷史不好,而是他不想處處掣肘於歷史。在《鹿鼎記》中,金庸也設法讓鄭克塽儘早成年,才能讓他出來攪局。

五、遼國皇帝會攻宋?

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在小說末尾發兵攻打北宋,被蕭峰勸阻在雁門關。這也是金庸為使小說大結局精彩而虛構的故事。

《天龍八部》中是蕭峰的努力才阻止了耶律洪基攻宋

在歷史上,遼國和北宋早已於公元1004年籤訂了《澶淵之盟》,以示兩國友好,互不侵犯,直到1120年宋金聯合攻遼才撕毀和約。在1094年的和平大背景下,耶律洪基要處心積慮南下攻宋,以及宋哲宗趙煦妄圖整軍北伐,都是不識時務。更何況,歷史上耶律洪基非常親宋,還很昏庸,怎能有魄力去攻打大宋呢?

澶淵之盟

《天龍八部》寫到太皇太后高氏跟宋哲宗提起《澶淵之盟》(第四十九回),說明小說並未無視這份「停戰協議」。可作者依然在和平主旋律下杜撰、渲染著宋遼關係緊張的氛圍。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情節處理方法正是為了增加小說的矛盾衝突。

「所幸」的是,正如這次耶律洪基南徵被勸退一樣,各種宋遼衝突,常常不戰而止或是「雷聲大雨點小」。十五年前契丹國入侵雁門關,丐幫宋長老及時報信,使大宋守軍有備,嚇退敵人;丐幫前任幫主汪劍通被契丹國五大高手設伏擒獲,事後獲救,只是丐幫和契丹高手的小範圍衝突;三十年前有關蕭峰身世的「雁門關慘案」,也並未出動兩國國軍。只寫欲動幹戈、小動幹戈,沒有真正釀成戰禍,總算不違背歷史大背景。

《西遊記》中唐太宗李世民當了33年皇帝,比歷史上多活了十年,這樣唐僧十四年取經(貞觀13年-貞觀27年)回來才能看到活的李世民;《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滅亡遼國,不符合金國滅遼的史實,卻能突出梁山好漢的勇猛和民眾的願望;《三國演義》中曹植作《銅雀臺賦》的時間從歷史上的210年被提前到了208年,才能在赤壁之戰前夕被諸葛亮改編、來激周瑜出戰抗曹(「連二橋於東西兮」改成「攬二喬於東南兮」)。古代名著也沒有拘泥於歷史,為了小說精彩而紛紛改編歷史。

同樣地,金庸借用歷史背景寫小說,也只當歷史是掛酒瓶的釘子。將歷史融入小說能讓讀者漲知識,畢竟這段「冷僻」歷史在必修歷史課上學不到。讀者也得分清內部的歷史虛實,以免說出「假歷史」而貽笑大方。

如果當《天龍八部》中的歷史是平行世界中的中國歷史,思路就暢通了。小說世界和真實世界這兩個平行世界中,歷史細節有部分重合,也有部分有出入,這既不失歷史厚重感,也不缺小說創作自由度。

對《天龍八部》中呈現的歷史,要睜一隻眼、看到其與真實歷史的重合和出入,要閉一隻眼、寬容對待其與歷史的出入。

相關焦點

  • 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認著妻子的出軌
    她又聽說四隊的李春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四隊長到家裡睡他老婆。他們想活命呀?隊長勺子可以讓他們死,也可以讓他們活呀?  麻子抱頭鼠竄,一隻鞋也沒來得及穿上,李春喜「嗖」的一聲把那隻鞋甩了出去……    自打吃食堂一來,麻子就拿勺子報復李春喜。
  •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在歷史上是怎樣一個存在?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曾經有一個讓人無比羨慕的家庭背景——大理鎮南王的世子,還有一群美若天仙的妹妹。 在《天龍八部》中,曾經提及了大理國的一場宮廷政變。1280年,上德帝段廉義被權臣楊義貞發動的政變所殺。而段延慶就是楊義貞的太子,即延慶太子。不過,歷史上,上德帝段廉義並無子嗣。
  • 《天龍八部》中的真實歷史——其中一件金庸搞錯了年代?
    《天龍八部》是金庸代表作之一,小說懸念叢生、跌宕起伏、背景宏大、人物眾多,其中涉及很多真實歷史人物與北宋末年的歷史事件。起始地——無量山小說講述的故事自大理附近的無量山開始。段思平是段儉魏六世孫,《天龍八部》中他是「
  • 《天龍八部》蕭峰的歷史原型,真是遼南院大王?
    智勇雙全,頂天立地,義薄雲天,堅貞愛情,是個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絕世英雄,不過你可知道,書中的喬大俠叫簫峰,可是真有歷史原型的。他的歷史原型便是耶律仁先!《天龍八部》裡頭蕭峰憑藉降龍十八掌在亂軍中救了老大遼道宗一命,備受皇帝耶律洪基的信任,於是八拜結交,對其以 &34; 相稱。
  • 《天龍八部》主場選在大理有何玄機?| 今天再讀武俠的現實意義
    可以從超現實的刀光劍影中看到寫書人在現實中的心路歷程,並且能讓你自己也受益!>比如,金庸老爺子筆下的武俠故事幾乎都是以中原為主場,可為什麼寫到《天龍八部金庸老爺子突然放棄了典型的中原故事,而且,在大理的歷史當中,他要特別凸顯出來的是宋代的故事,是為什麼呢?那不妨先來看看大理的歷史。大理傳了十三世,五代延續下來,到宋朝成立時,大理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度。當然也不是完全的獨立。
  • 故事:木工願賭服輸,瞎了一隻眼,從此只能一隻眼吊線
    你怎麼一句好話不說就要過橋?」老頭也不生氣,和和氣氣地說,「年輕人,想聽畫眉叫,也得翻幾道坡,你想聽我的好聽話那不難,得讓我先試試這橋是不是結實。」說著,老頭走到橋心試試,然後把頭搖得象撥浪鼓,不但沒給能七說好話,反而挑出了很多毛病。能七聽了氣得七竅生煙,開口就罵老頭有眼無珠,胡說八道。
  • 天龍八部:究竟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是八個短篇故事,其中的人物又有天、龍、夜叉等綽號。,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她成佛之時,為人及天龍八部所見。段譽是大理皇子,正是龍的象徵。而大理又是佛教文化興盛,歷代帝王出家為榮。段譽本人也是飽讀詩書,算是得道吧。段譽內功深厚,對應龍的力氣大。 《天龍八部》以「天」和「龍」兩部為首,所以稱天龍八部。書中蕭峰和段譽是全書戲份最多的人物。側面也說明,段譽就是龍。
  • 《天龍八部》之全冠清歷史與現實的碰撞
    全冠清,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當中的反派人物。丐幫長老;一個投機主義者,善於玩弄權術,城府頗深,最終被幫中兄弟五馬分屍。這是百度詞條給出的答案。正是有他這種有頭腦,會權術,滿口說著謊言,欺騙卻大言不慚,自信的樣子才讓普通民眾覺得似乎自信者不欺,更為關鍵點的是,他懂得利用對手的弱點,也就是喬峰是契丹人對於普通丐幫群眾是難以接受的。這也讓喬峰對自己判斷產生懷疑,三番五次饒了他。
  • 《天龍八部》中的那些插畫
    所以金庸的書裡面我都挑字比較少的作品來讀,像是《碧血劍》、《飛狐外傳》這些,倒是看了很多次了,而《天龍八部》這麼大規模的小說,印象中我竟然只有看過一次而已。前段時間,趁著疫情期間閒來無事,我又看了一次《天龍八部》,但這一次感觸跟其他的金庸小說非常不同,我看的非常慢,天龍所有的情節我都在我腦海中演練過一遍,任何畫面我都看的津津有味。
  • 《天龍八部》:段譽和王語嫣的分開是金庸寫的最好的結局
    大家所熟知的《天龍八部》結局中段譽與王語嫣最後走到了一起。並且在回大理的途中遇到了已經發瘋的慕容復和照顧他的阿碧。之所以如此自輕自賤,只因我把它當作了山洞裡的「神仙姐姐」,竟令我昏昏沉沉、糊裡糊塗,做了一隻不知羞恥的癩蛤蟆,那並不是語嫣有什麼魔力迷住了我,全是我自己心生「心魔」,迷住了自己。段譽其實著魔的是無量洞中的「神仙姐姐」,一見鍾情的從來都不是王語嫣。
  • 為什麼對《天龍八部》中的鳩摩智,有種說不出的喜歡?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天龍八部》可以算得上是最瑰麗的一部,在其中不僅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就連反派鳩摩智、丁春秋等人觀眾也是聊熟於心。可是比起丁春秋,同樣在劇中算是反派的鳩摩智為何大家卻討厭不起來?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人覺得他「蠢萌可愛」?
  • 天龍八部中此門派毫無存在感,後卻成頂尖門派,掌門可爭天下第一
    也正因為能夠直觀的看到一個不斷傳承的武林,也暴露了書中的一些問題,也可以說是發現了書中未呈現的一些暗線劇情,比如一些門派的傳承,《天龍八部》中就有一個十分強大的門派沒有登場,後世此派掌門卻成了天下第一這名號的有力爭奪者。
  • 《天龍八部》歷史原型,與公主破色戒的不是虛竹而是鳩摩智
    《天龍八部》裡虛竹與夢姑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在雖說這個故事是杜撰的,但是真正歷史中也是有跡可循的,然而主人公的原型卻是天龍裡的其他人物-鳩摩智。鳩摩羅什肯定是死都不肯的,於是呂光就用計灌醉了他,並將他與公主關在一個密室裡,於是乎酒後亂性,《天龍八部》冰窖那一幕就發生了。順理成章的他也娶了公主。
  • 《天龍八部》新結局很完美,你怎麼看?
    《天龍八部》,金庸重修時改了結局。段譽是最初設定的主人公,也是有歷史原型的人物。 根據時間看,創作《天龍八部》時,金庸大約39-43歲。這個年齡的人,無論人生閱歷,還是對事物的看法,都不能說成熟,理想主義還是佔據心靈大部的。
  • 天龍八部——兄弟三人的悲劇人生
    要想讀懂一部作品,切實的感受和觀照必不可少,對歷史和文化的內容也要有必要的了解。《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於1963開始創作的小說。為何說《天龍八部》是一部悲劇色彩較濃的小說,可以從小說的書名隱喻、人物經歷和歷史背景分析知曉一二。
  • 深度解讀金庸史詩級武俠巔峰之作天龍八部,一個多姿多彩江湖世界
    在其創作的15部小說中,《天龍八部》無疑是金庸小說中的鴻篇巨製,史詩級武俠小說。此書所描繪出的江湖世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其影響力日益深遠。本文將深度解讀《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的內容和創作思想,與讀者一起分享。
  • 《天龍八部》中,段譽為王語嫣命都不要,為何最後還是娶木婉清?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面有三大主角,段譽就是其中一個,作為鎮南王世子,可以說他從小就錦衣玉食,但是他這個人從小就部喜歡武術,只對那些佛經感興趣,為了躲避父親逼迫練武,只能逃出家門在外遊蕩,遊蕩過程中無意間與王語嫣相遇,見到王語嫣的第一眼就墜入了愛河,因為王語嫣和他的神仙姐姐幾乎長得一模一樣。
  • 《天龍八部》與《水滸傳》
    《天龍八部》與《水滸傳》文/蕎麥花開 金庸《天龍八部》,塑造人物,段譽學賈寶玉,蕭峰學武松——嫂子情挑,戰神形象,命運不公,內心悲苦……豈非一樣一樣的?你說我一個好好的好漢樣板,大英雄大豪傑模範,人人看我星星眼的「南慕容北喬峰」,亮堂堂的一個大宋好男兒、「丐幫喬幫主」,怎麼轉眼就成了非我族類人面獸心的「契丹狗賊」人人不齒的弒父殺師的奸賊敗類了呢?
  •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一心想要恢復的大燕國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最為出名的作品之一,書中除了天龍三兄弟外,慕容復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配角。一句「北喬峰,南慕容」足以看出慕容復在江湖上的地位。天龍八部劇照慕容復一心想要恢復祖上創建的大燕國,為了這個人生中最宏偉的目標,慕容復視一向傾心於自己的表妹如無物
  • 新版《天龍八部》製作完畢,憑這幾位主演你覺得能超越經典嗎
    《天龍八部》被翻拍了無數遍,去年于榮光版已經殺青,今年年初後期剪輯製作也將要完成,等待上線時間。天龍八部是金庸所有小說中設定最繁瑣的一部,全篇情節交差很多,在結構上採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後,再寫另一個人,而又前後交錯,將不同的人聯結起來的一種獨特結構。金庸創作多年才有了這樣一部浩淼如海的小說,設計的每一個人物都及其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