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同樣都是鳳凰男,為何文炎敬和孫志高的結局不同

2020-10-18 素問心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鳳凰男,那就是文炎敬和孫志高。這兩人都娶了盛家的女兒,靠著嶽父家也獲得了不少的好處,可兩人的結局卻完全不同。既然都是鳳凰男,那為何文炎敬能愛情事業雙豐收,而孫志高卻落得一敗塗地呢?

相同的出身,同樣的生長環境

孫志高和文炎敬有著相同的出身和同樣的生長環境,兩人都是家境貧寒,父親早早離世,母親靠著自己的力量把兒子撫養長大,兒子努力讀書並且都靠著讀書取得了一定成績。

孫志高12歲就中了秀才,成為了當地有名的神童,但是少年成名並沒有使這個讀書人繼續向正道走下去。文炎敬一步一步成為人中龍鳳非常不容易,她的母親也只是一個粗糙的婦人,沒什麼教養,但好歹文炎敬沒跑偏,最後靠著自己的力量成功走上了仕途。可以說,兩人在起步上是一樣的!

文炎敬和孫志高在遇到盛家女兒之前的目標是一致,就是揚眉吐氣、入仕為官!還有一點,他們都覺得男人三妻四妾沒什麼不對,都覺得男人走仕途才是正道,都覺得親媽很重要,但是最終兩人在遇到盛家女兒之後就走向了不同的結局,歸根結底主要是由於以下幾點不同。

德行天差地別

文炎敬雖然靠著嶽父一家在官場上如魚得水,但是他能入仕完全是靠自己的實力。文炎敬雖然是個窮舉子,但是也有自己的骨氣,他有缺點,但是德行方面還是靠得住的。他與如來在一起是因為喜歡如蘭,而不是抱有其他的目的,而且當初文炎敬的德行也是過了盛紘那一關的,因為盛紘是想把墨蘭許配給他的。也就是說,文炎敬的德行在要求嚴苛的盛家人面前沒有任何問題,整體而言就是一個出身不太好,但是品行過硬的潛力股,這一點也是他和孫志高的本質區別!

孫志高雖然聰明,但卻常常聰明反被聰明誤,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成為了當地響噹噹的人物,可是他的德行卻與他的才華不相匹配。中了秀才之後他就開始忘乎所以,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有些飄飄然,甚至分不清現實與夢幻,於是他越來越囂張,越來越自負,最終一生的巔峰也就止步於秀才了!而且從與淑蘭的婚事上也可以看出孫志高的品行實在是差勁,在他眼裡,功名利祿才是最重要的,妻子的付出與真心他完全看不到,可卻還滿口的仁義道德,簡直就是言行不一。像這樣的男人,毫無品質可言,這是他和文炎敬結局不同的根本原因!

娶妻的目的不同

除了德行,孫志高與文炎敬娶妻的目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孫志高是讀書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非常高,而且又中了秀才,將來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淑蘭的父親盛維是商人,淑蘭的社會地位並不高,能嫁給孫秀才人們都覺得她是高攀了,但是淑蘭成親帶去了大量的嫁妝,二人算是相對平衡。盛家看中了孫志高的前途,孫志高看中了淑蘭的嫁妝,二人可以說是各取所需。也就是說,孫志高從一開始與淑蘭就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婚後更是在婆婆的惡意挑唆下夫妻一個月都不能同房幾次,兩人感情越來越淡,這是他們走向和離之路的重要原因。

文炎敬卻不同,他娶如蘭是典型的高攀,文炎敬只是一個窮舉子,而如蘭卻是官宦人家的嫡出小姐,兩個人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文炎敬選擇如蘭並不是因為她高貴的身份,而是他喜歡如蘭的性格。最主要的。兩人在成親之前就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礎,婚後更是互相扶持、如膠似漆。還有關鍵的一點,文炎敬是在正式迎娶如蘭之前就中了榜的,這是他可以娶如蘭的前提條件,雖然她婚後在官場中混得很好少不了嶽父家的支持,但整體而言他還是更多地靠自己,她娶老婆是為了愛情和穩定,而不是改變命運!

自控能力不同

文炎敬與孫志高雖然都出身貧寒,雖然都讀聖賢書,可兩人的自控能力卻完全不同。

孫志高中了秀才後又娶了盛家的女兒,簡直是名利雙收了,可他卻把聖人的教育都忘到腦後了,從此吃喝玩樂樣樣精通,甚至還與一位青樓女子有了感情,再也不理會什麼聖賢書了,讀書人只不過是他一個徒有其表的身份罷了!後來,淑蘭不允許那個青樓女子進門,孫志高便嚷嚷著要休妻,還滿口的聖賢教育,太不知廉恥了!

孫志高雖然是讀書人,可卻絲毫沒領會到古人教育的意義,他讀書是為了利益和享受,讀書根本就沒有幫助他樹立起堅強的人格和良好的自控力,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是典型的教育失敗者!

文炎敬就不一樣了,雖然他也覺得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當面對如蘭的反對時他也會仔細反思。倒不是懼怕嶽父家的實力,而是怕辜負妻子的厚望與情感。

文炎敬也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但是在關鍵時刻還是能止步的,還是能保持頭腦清醒的,最起碼他有基本的自控能力,能明辨是非,稱得上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這書才沒有白讀啊!

文炎敬與孫志高雖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兩人還是有本質區別的,由此可見,鳳凰男不是不能嫁,而是要看他的本質如何。男人的性格、抱負、能力都將直接影響他對婚姻的態度,如果他本質上就出了問題,再加上沒有好的家庭教育和貧窮的人生,那好人家的閨女憑什麼要嫁給他呀?

相關焦點

  • 知否:同嫁鳳凰男,淑蘭和如蘭結局不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改編自小說的古裝電視劇,劇集長達76集,以北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五品小官家的庶女盛明蘭年少遭遇生母早逝、生父不重視,在艱難中成長、戀愛走入婚姻的故事。《知否》中人物線很多,每一條都值得細細品味和推敲,而這裡面蘊含的婚戀觀也值得當代女性思考。
  • 知否:鳳凰男文炎敬,完美解決婆媳矛盾,他這幾點經驗值得借鑑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連如蘭的大哥長柏都直誇他勤奮好學,是可造之材。盛紘更是將他選為愛女墨蘭未來的夫婿。
  • 《知否》,也許大部分女生都是如蘭吧
    同樣是鳳凰男,孫秀才和文炎敬就是天壤之別。如蘭和婚前可以看出文炎敬是一個不錯的人。明蘭親眼看到淑蘭嫁給孫秀才的結局,心裡是不願意如蘭低嫁的。就像如蘭說的,自己無才無貌,別人看來文炎敬不過是想高攀盛家嫡女罷了。而如蘭和文炎敬相處過,她相信文炎敬的品行。
  • 重溫《知否》:低嫁的盛如蘭之所以過得幸福,是因為她有3個優勢
    雖然盛紘只是一個普通官員,但是他的三個女兒的婚姻都屬於高嫁,大女兒和四女兒嫁給了伯爵府的公子,小女兒嫁給了侯爺為妻,只有嫡幼女盛如蘭低嫁給了平民出身的舉人文炎敬。在劇中,低嫁的女孩子不止盛如蘭一個。盛如蘭的本家堂姐盛淑蘭也低嫁給了秀才孫志高,婚後的日子過得是一團糟,受盡了委屈和折磨。可是,低嫁給文炎敬的盛如蘭卻守住了自己的幸福,在原著裡,文炎敬仕途一帆風順,帶著盛如蘭遠赴泉州就任,與盛如蘭過上了幸福的二人世界。最近,我重溫了《知否》,我發現,低嫁的盛如蘭之所以過得幸福,是因為她有3個優勢。
  • 《知否》:同為盛家姑娘,高嫁與低嫁終究不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應瘦》中,盛家的姑娘有高嫁、有低嫁,她們面對的人生自然是不同。高嫁與低嫁終究是不同的。盛家女兒華蘭、明蘭、墨蘭都是嫁於高於娘家勢力的大戶人家,只有如蘭是低嫁。該劇在結局演繹一幕盛家喜樂融融的景象,看著溫馨而又和諧。可是現實終究不能如此。
  • 知否:盛家四位女婿不同結局都代表一種人生,配角文炎敬才是常態
    盛華蘭是嫡長女,嫁給了忠勤伯府袁文紹,盛長柏是嫡長子,娶的嫡妻是海氏,盛如蘭是嫡次女,嫁給了翰林庶吉士文炎敬,盛長楓是林小娘生的庶長子,娶的嫡妻是柳氏,盛墨蘭林噙霜生的庶女,嫁進了永昌伯府的嫡六子梁晗,盛明蘭是衛小娘生的庶女,最最後嫁給了京城混世魔王寧遠侯府的顧廷燁,而最小的小六盛長棟是香姨娘生的庶子,娶的嫡妻是沈繡巧。
  • 《知否》:富家女嫁「鳳凰男」,盛淑蘭的婚姻悲劇是誰造成的
    《知否》中,最讓人心疼的是盛淑蘭,她是盛明蘭的堂姐,娘家是宥陽有頭有臉的大戶,性格溫順賢良,但是,為何她與孫志高的婚姻卻如此不幸男方在婚姻中的拎不清和不靠譜暫且不論,因為我們沒辦法掌控別人的所思所想,單從自身找原因,我覺得盛淑蘭的悲慘婚姻與她的母親李氏有很大的關係。結親目的不單純盛家大房一直生活在宥陽,是當地有名的富商,也是一個大戶人家,唯一的缺陷是大房沒有官場中人,每一次都需要依靠二房進行打點。
  • 知否:單親母親不容易,但路怎麼走都是自己選的,比如常嬤嬤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小說展現出了各種各樣的女性角色,她們性格不同、品行不同、為人處世的方法也不同,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理由。今天我想說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群,那就是單親母親。後來盛家忍無可忍要和離,孫志高拿著一半嫁妝開始揮霍人生,直到最後錢財全無,這對母子被身邊最信任的兩個人拋棄成為了整個宥陽的笑話。當孫志高再回頭去求淑蘭原諒的時候卻發現,淑蘭早已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他卻還沉浸在自我得意之中。最後的結局是,孫志高娶了一個潑辣的寡婦,當街被妻子追打,甚至是侮辱,可他卻沒有絲毫的反抗能力。
  • 《知否知否》同樣是隱忍,淑蘭和華蘭的結局為何會截然不同
    盛家的女兒中,雖然每一個都嫁得不錯,但也不是每一個都幸福。其中淑蘭和華蘭,都是嫁到婆家後被百般挑剔,受盡苦頭。不同的是,華蘭最終走了出來,與袁文紹重來了一次蜜月,而淑蘭,卻在老祖母的主持下,與孫志高和離了。
  • 《知否》原著盛家的「四個神奇女婿」:他們對老婆,都很「不錯」
    三,畫本子裡的「神仙哥」文炎敬:讓丈母娘和親娘那就是讓自己彪悍的丈母娘,去面對同樣彪悍的親媽,兩強相遇,王若弗在人才輩出的盛家都從來沒怕過誰,又怎麼會敗給住著兒媳婦房子的文家老太太呢。於是,文家老太太偃旗息鼓,王若弗被文姐夫當了筏子還開心無比,最後如蘭受益。
  • 《慶餘年》柳姨娘PK《知否》林小娘:同為姨娘,為何結局不同
    《慶餘年》中有個柳姨娘,《知否》中有個林小娘,兩人同樣身為姨娘,心計手段都頗不簡單,為何最後柳姨娘地位牢固,被扶了正,而林小娘卻落得被趕出盛府,悲慘死去的結局?究其原因,無非三點。一、格局不同柳姨娘和林小娘都是有心機的女人。
  • 《知否》:同樣是下嫁,淑蘭為何比如蘭要慘的多
    壹《知否》裡有兩個非常典型的低嫁的例子,盛淑蘭和盛如蘭,而這姐妹倆,同樣是低嫁,日子過得卻非常不一樣。盛淑蘭嫁給宥陽老家的一個窮秀才,十二歲中了秀才,十幾年過去了,仍然只是秀才,可是這位秀才卻自命不凡,口頭語就是「有辱斯文」,但是自己卻幹著斯文敗類之事,讓風塵女子懷孕,並迎娶進門。
  • 《三十而已》許幻山的結局早已註定,姑娘,慎嫁「鳳凰男」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女性,你都忍不住想和她做朋友。這句話是沒錯,但是事實是清華北大的學子被培養成才後大部分都出國了。這原本是不同的事情,但是卻並不是完全不同。這位富豪的原配及其子女結局都很慘,堪比小說情節,所以都說藝術源於生活。鳳凰涅槃聽起來很勵志,但是鳳凰男卻很現實。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通過什麼途徑或者手段的得到。不管你曾經為他付出多少,都只不過是他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 《知否》:結婚後如蘭才看清文炎敬的真面目,原來她沒有嫁給愛情
    電視劇《知否》中盛家女兒幾乎都是高嫁,如蘭是例外。她選擇了低嫁,因為愛情。很多人覺得如蘭活得簡單又通透,但吉吉覺得如蘭簡單是真,卻不通透。也有很多人覺得文炎敬最後是宰相,如蘭選了個潛力股。這也只能說明文炎敬在仕途上很努力, 並不能說明在婚姻中文炎敬也是個好男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文炎敬和如蘭的這段感情。
  • 《知否》:嫁了鳳凰男的盛如蘭,才最讓人擔心
    《知否》中,盛如蘭是盛家嫡次女,是盛紘的第五個女兒。她是大娘子王若弗的女兒,外祖家也是聲名顯赫,可是即使如此,父親盛紘卻不是很待見她。所以作為嫡女如蘭,心中有很多意難平,她將「嫡出」掛在嘴邊上,就為了告訴所有人:她與墨蘭、明蘭是不同的。
  • 知否:都是嫁給寒門秀才的盛家女,淑蘭苦盡甘來,如蘭卻慧眼識珠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很好的古裝劇。本劇是主要通過女主明蘭的成長曆程來展開,很細膩地描述了她的閨中生活,愛情和婚姻生活。劇中也通過明蘭的視角,講述了許多她身邊人的一些故事,並通過這些人物的刻畫,更好的襯託和表現明蘭的性格。
  • 《知否》原著:如果「心機」墨蘭當初嫁給了文炎敬,結局會怎樣?
    那如果真的按墨蘭所想的,她真的嫁給了文炎敬,會比嫁給梁晗更幸福嗎?本文將以四個角度來分析如果墨蘭嫁給文炎敬的婚後生活到底如何?01丈夫的視若無睹我在寫《知否》如蘭人物書評的時候重點寫過文炎敬和她的愛情。
  • 《知否》正房小妾鬥爭結局為何不同?王若弗林吟霜,盛明蘭朱曼娘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美輪美奐,講述的是明蘭成長史,,要不是林小娘自毀長城,估計一輩子都不會贏了。王若弗和林吟霜,盛明蘭和朱曼娘,為什麼戰鬥結局差別如此之大呢?我們來仔細看看。大娘子,出身不錯,得了一分,而且他家對夫家有很大的幫扶之恩,老公是個鳳凰男
  • 知否三姐妹,看待愛情的不同態度,造就了不同的結局
    相信在前段時間大家都看過了一部非常火的電視劇《知否》,它不僅僅是人物的服裝,道具,背景製作非常好,而且還有一定的人生哲理。在這其中愛情是必不可少的,由於愛情觀念的不同由此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際遇。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盛家,一個官宦之家的三個姐妹,正是對愛情的看法不一樣最終她們也有了不一樣的結局。
  • 知否:與王氏想法不同,華蘭為什麼覺得嫡女出身的如蘭更適合低嫁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原著中未出閣前的如蘭,是有些刁蠻任性的,她有作為嫡女的優越感,也因為看慣了王氏和林氏的妻妾爭鬥,所以處處要和墨蘭爭個高下,卻常常敗北。和明蘭不同,她不需要藏拙,卻也明辨是非,所以和明蘭的關係很好。如蘭喜歡文炎敬,是因為她的一見鍾情,是無關門第,單純的喜歡。好在文炎敬是一個聰明上進又謙虛知理的好男人,他沒有辜負如蘭的期望,如願考取了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