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知否》向盛老太太學習:女人是家庭最好的風水

2020-09-10 萍常記

俗話說:「一門好妻旺三代」。這句話放在電視劇《知否》盛老太太身上,一點不為過。

劇中的她,勇毅候千金,高門低嫁到盛家。年輕守寡,將妾室庶出、與自己沒有血緣的兒子盛紘養育成人。在那個嫡庶尊卑嚴明的時代,庶出的孩子地位很低,可她為其延請名師,教導他博取功名,助其成家立業,使得盛家蒸蒸日上。

很多人都被這位睿智聰慧,事事通透的老太太圈粉,也有很多寫老太太教導明蘭的文章。今天我們不寫明蘭,專門整理一些老太太對其他兒孫的諄諄教誨,與大家一起探討學習。

  • 小妾林小娘使壞讓明蘭母親衛氏難產而死,正妻王大娘子心無城府性子焦躁,後院大亂。兒子盛紘寵妾滅妻,盛老太太教導兒子,讓家事平衡,以不至於影響仕途,波及盛家興衰。

盛老太太:「萬事有章法。你擔心大娘子的脾氣,也該有辦法,或哄、或勸、或嚇唬著,終歸得按章程走。屋裡原本各有其職,打從你嬌慣妾室,輕漫大娘子,就尊卑亂套,嫡庶不分了。

大娘子是好的,她把衛家的人風風光光地送出了門,熄了衛家的怒氣。我知道她每每說話夾槍帶棒,讓你很不痛快,可你仔細想想,她是王家的嫡幼女,千寵萬愛長大的,偏偏你立身不正,寵妾滅妻,整個揚州官眷笑她多年,她能忍到今日,自然一肚子火。

這些叼僕在家裡都住了多年,知根知底,原本可帶去汴京再做處置,誰也不知來歷,可你偏偏在這個時候,又打又賣,結了仇怨。你前腳死了妾室,後腳就要發賣奴僕,誰人猜不出蹊蹺,若有個眼紅你高升的,把他們拉去做人證,參你一本,你還想順順噹噹去汴京嗎?


  • 盛紘被扣留宮中,大娘子驚慌失措、哭哭啼啼去找老太太。面對大娘子的慌亂,老太太先是教訓一番,緊接著分析形勢,寬慰兒媳,再引導大娘子遇事要沉著冷靜,擔起一家主母之重任才是。

王大娘子:「母親救命,官人有難,盛家有難了。」

盛老太太:「住口,休要胡言亂語,有事慢慢說。大娘子且放心,官家是寬厚和善之人,御花園無茶,他怕宮人受責罰,寧願忍著到皇后宮裡吃茶,也不出聲,這樣的人是不會胡亂行事的。再說,本朝開國以來,就沒有殺文官之先例。

你慌什麼?你是當家主母,如今大事來臨,你就該拿出大娘子的款兒來,光慌亂哭泣又有何用。既主君不在,或有災禍,你就該紮緊籬笆,看好門戶,別讓什麼貓啊狗啊鑽進來,也別自家人出什麼亂子,被人看笑話。」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第一集華蘭納徵之日,三郎長楓出風頭比賽投壺,差點輸了大姐華蘭的一對聘雁。盛紘和王大娘子束手無策,相互指責。華蘭向祖母求助,祖母卻要華蘭自己拿主意。華蘭在第一次面對自己的人生難題時,給出了漂亮的答案,展現了一個大家閨秀的智慧與氣度,更彰顯了盛家祖母教子有方。

盛老太太:「今日你還是家裡的大姑娘,明日,你就是袁家的二大娘子,今後,這樣的事不知道還要遇到多少,你已經不能聽我的。從此刻開始,你自己拿主意。」

華蘭:「場上的顏面都是虛的,盛家輸了聘雁丟顏面,袁家圖有趣,縱容他人賭聘禮,也丟臉。只要父親母親一條線,輸了也沒什麼。若為此吵起來,那整個揚州城都要看笑話。」


  • 長柏科舉金榜題名,其母王大娘子準備大擺宴席、鋪張排場。盛老太太及時提醒兒媳,當下盛家在京城的地位,講排場要懂得照顧周圍人的面子和感受。正所謂得意忘形將樂極生悲,這份低調周全的處事風格,堪稱教科書式的教育方法。

王氏:「快快快,開喜宴,謝師宴,放十裡炮仗爆竹,施粥散錢。」

盛老太太:「是要鬧得全京城都知道,盛家的兒子中了,是嗎?都在家書塾念書,齊小公爺沒中,顧家二郎也沒中,咱們家這樣大張旗鼓地慶祝,是想打齊國公夫婦和顧侯爺的臉嗎?」


  • 華蘭高嫁伯爵府多年,卻只生了一個女兒,沒有生兒子,在婆家處處受委屈。老太太謊稱自己病了,讓華蘭回家,悄悄請郎中給她診治,調養身體。還要她放棄管家權,生個兒子才是正經。

盛老太太:「你務必聽賀家老太太的,好好調理。管家的事情就不要再攬著了,你是哭也好,求也好,裝病也好,示弱也罷,快快找個由頭丟出去。」

王氏:「這些年華兒費了多少心血,這才得了個會管家的名聲,這怎麼能說放手就放手呢?」

盛老太太:「你糊塗!這忠勤伯爵府都是由他家大郎袁文純承襲,沒有華兒女婿什麼事。這是他家大娘子偏心大兒子,故意折騰華兒的。有道是管家三年,貓狗都嫌。她帶著個女兒,做得再辛苦,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你姑娘身子弱累不得,甩了那管家的,照著賀家的方子吃藥,生了孩子才是正事!」


可以說,盛老太太是整部劇中的王者女性,她的正直善良,睿智明理,顧全大局,審時度勢等等處事態度都值得我們學習。

在時光面前,每個人都會逐漸老去,唯有學習不令時光虛度。

不管單身與否,不論結婚與否,唯有學習才能成就智慧豐盈的女人。

歡迎親們留言分享《知否》中最打動你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高情商的盛老太太,給了盛紘最好的處世哲學
    01越是看《知否》原著,你越會覺得盛老太太就是一妙人,她身上有太多閃光點值得我們當代人去學習。別看《知否》講的是古代大家的「宅鬥」,但是其裡面所蘊含的生活哲學、處世哲學以及婚戀觀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知否》的電視劇我看了很多遍,《知否》的原著我更是翻了很多遍,每次翻看都會有新的感悟想要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原著跟電視劇所為之不同的是什麼?
  • 知否:盛家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值得你學習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老太太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出身高貴的侯府嫡女,心計手段都是一流的,堪稱小說內段位最高的宅鬥高手。但難能可貴的卻是她的心地善良,這樣的女子堅毅、果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會勇敢去追求。
  • 《知否》裡最好命聰明的女人,不是明蘭,是豪門貴女海朝雲
    現代人說,撒嬌的女人最好命。但無論哪個時代,只有這種女人才是最好命的。》裡的女人們《知否》裡的女人,除了婢女和顧二叔的外室曼娘,其他女人基本出自名門。盛家最好的風水,盛老太太,勇毅侯獨女,身份尊貴。紆尊降貴下嫁到盛家,結果老公寵妾滅妻,直接害死了自己的孩子,雖然庶子盛竑也還算孝順,但始終吃過大苦。
  • 「忍等恨」與「穩準狠」,《知否》盛家大老太太人生成功六字訣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海報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而在小說中,運籌帷幄,全局謀劃淑蘭與孫志高和離的,是盛家大房的大老太太。無論電視劇還是小說中,大老太太都是一個幾乎被忽略的配角,出場僅有兩次。然而這僅有的兩次,卻顯示出了大老太太精明能幹,手段高超的智慧形象,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那麼,大老太太的人生智慧表現在哪裡呢?
  • 知否原著:盛紘升遷,盛老太太為啥讓他賣掉大宅子?內涵多多
    在《知否》原著中,盛家主公盛紘並不是從揚州入京,而是從泉州正六品升任至登州知府。衛小娘一屍兩命,難產而死後,盛老太太和盛紘商量上任之後的安排,盛老太太有一句話揭示了盛家的理財方向。盛老太太對盛紘說,咱們走後將現在住的大宅子賣掉,買一些小的山莊。盛紘聽後連連點頭,應允馬上去辦。從盛紘的反應,說明盛老太太的安排,和盛紘原本的打算不謀而合。
  • 盛老太太的悲哀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作為一部很火的家庭女主戲,從開播以來就廣受大家的喜愛和好評,人們關注最多的也就是盛明蘭和顧廷燁的愛情故事,可是作為盛家最重要的掌舵人和延續者的盛老太太卻少有人關注這個老太太出身貴族,作為勇毅候府嫡出惟一的大小姐,她注重愛情。不願意參與家族聯姻。最後嫁給了高中狀元的盛弘之父,之後因為盛弘之父寵妻滅妾的行為導致盛老太太親生兒子被小妾害死,再之後盛弘之父早逝。盛老太太面對娘家的脅迫決然的和母家斷絕關係,獨身一人教養庶出的盛弘,並且把其培養成人,成功進士及第。盛弘出場時雖然只是一個六品官,可是在宋朝能夠在四十歲官及六品的又有幾人。
  • 《知否》:盛老太太的「金句」,教會我們女人,過得暢快才是真
    盛老太太在劇中的臺詞不算多,但大多數都是人生經驗總結出的「金句」不僅盛明蘭適用,我們同樣適用金句是最核心的經驗「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若是女子讀書真的無用,那歷朝歷代那些世家大族也不會讓自家女兒去受這份罪了」盛弘本以明蘭年齡小,而不讓她念書
  • 《知否》告訴我們的五大真理,女人最好都要懂
    我覺得《知否》這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盛家老太太的通透,明蘭的睿智,王大娘子的耿直,如蘭的可愛,張大娘子的直爽,林小娘的狠毒,朱蔓娘的陰險,平寧郡主的霸道,小秦氏的自私......這些女人都在努力過著自己的生活,不管結局是好是壞,她們都用自己的人生告訴了我們女人應該懂的道理。看一部劇,懂一些道理,《知否》告訴我們的五大真理,女人們最好都要懂。
  • 知否中林噙霜棄盛家危難於不顧,為什麼盛老太太還是留她在盛家?
    知否中林噙霜棄盛家危難於不顧,為什麼盛老太太還是留她在盛家?知否知否應是綠紅肥瘦電視劇中,要說反派前三甲,那林噙霜絕對位列其中,盛府中除了不明真相的盛紘和林噙霜的兩個子女,其餘眾人,都巴不得林噙霜趕緊離開盛府。
  • 知否:這三位低嫁的全都不幸,盛老太太更是從雲端跌落泥潭
    知否:這三位低嫁的全都不幸,盛老太太更是從雲端跌落泥潭在封建時期的婚姻大多講究"門當戶對",其實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嫁人最好找一個家世地位都差不多的,既不顯巴結,也不至於讓別人覺得讓別人高攀了去。
  • 《知否》梁夫人答應盛老太太迎娶墨蘭,是因為老太太的身份嗎?
    《知否》電視劇中墨蘭和梁涵偷情,東窗事發後梁家卻沒有做出任何動作。還是王大娘子怕誤了兩個女兒,舔著臉去求情的,可惜梁夫人不同意墨蘭進門做正室。最後還是盛老太太出面,梁夫人才答應,大家都猜測是因為盛老太太的身份。細細想來,可沒那麼簡單。
  • 讀《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老人才是家中的寶
    ,老人們雖早已不再是家庭支柱,卻依舊影響著整個家庭。就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小說中的盛家祖母,這樣一位有智慧,有經驗,且明事理的老太太,絕對是盛家一大寶藏。盛老太太提到自己被妾室害死的唯一的兒子,提醒盛紘寵妾滅妻的可怕,暗示他要約束住林小娘。然後,盛老太太用了下面這段話告訴盛紘處理好衛小娘的喪事的重要性。
  • 《知否》深宅內院也有真情,最有愛的人是盛老太太
    但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一個嫡母,對庶出的子女是真的很好。她為庶子盡心盡力,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這個人就是盛家老太太,明蘭的祖母。只是明蘭的祖父卻是一個寵妾滅妻的負心漢,盛老太太在後院爭鬥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而且一輩子都沒有再孕。盛家主君盛弘只是一個不受寵的小妾生的,盛家老太爺對老太太這樣,她原本可以不用管盛弘。
  • 《知否》:深度剖析盛老太太,人人仰望的背後是女人悲慘的一生
    你看到的通達明理,不過是百忍成金,不過是吞下了常人看不見的苦楚。《知否》中的盛老太太,是全劇唯一一個零差評的角色。她教養的晚輩,各個是人中龍鳳。她憑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盛家。有祖母在的地方,就是盛家人的心安所在。論出身,論果敢,論肚量,盛老太太無人能及。有人說,女人活成這樣,該是成功的。我深度剖析盛老太太后,才發現她悲慘的一生。
  • 《知否》盛老太太:有一種愛沒有血緣,卻足以讓子孫「以命相酬」
    01 卷首語電視劇《知否》裡,我最喜歡的是盛老太太看到她,會讓人想起孫中山的那句話:「天下的太平安危看女人,家庭的盛衰看母親。」從古至今,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離不開一個有德行的女子內外操持。盛老太太就是這樣,她用堅忍、慈愛、大度的胸懷,撐起了整個盛家,她改變了庶子盛紘的一生,又改變了孫女盛明蘭的一生,將福澤代代相傳。
  • 《知否》明知道林小娘的各種作妖,盛老太太為什麼放任不管
    《知否》林小娘靠著未婚先孕,拿下了盛紘,之後因為盛紘的寵愛,把持著盛家的管家權,讓王大娘子成為笑話。這些盛老太太不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會放任著不管,任由林小娘各種作妖呢。,又跑到盛老太太面前哭哭啼啼,噁心盛老太太。
  • 知否:為了盛家付出畢生心血的盛老太太,她的付出值得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大型古裝宅鬥小說,通過用大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讓觀眾通過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品味百味人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知否中這位值得尊敬的忠厚長者明蘭的祖母盛老太太。因看中盛老太爺,不惜與父母鬧翻,才得以下嫁盛老太爺。可惜這個男人負了她,他寵妾滅妻,年少的盛老太太整日因小妾的事情和夫君吵鬧,最終因疏忽導致親生兒子被害。盛老太爺去世之後,盛家已呈衰落之態,那時很多人勸她離開盛家,重新開始,但是她沒有,她始終忘不了那個負心的男人。
  • 《知否》原著迷途知返盛長楓:娶到好妻子,擁有好「風水」一輩子
    《知否》原著盛紘的幾個兒女中,無論從性情還是相貌上,長楓是最像盛紘的兒子,盛紘花在他身上的心思比長柏都多。長楓讀書也很有天分,連莊學究都覺得他的文風雖然辭藻華麗,但是很有見地,可惜他的科舉之路卻不如長柏順暢,可以說是一波三折。
  • 《知否》嫁人當嫁盛長柏:和諧的家庭氛圍,離不開一個丈夫的努力
    ︾《知否》一劇中人物眾多,每一位都有鮮明的人物特點,但我最喜歡的人物,卻是出場數並不多的盛家嫡子盛長柏。盛老太太,事情敗露後,王家老太太為保自己女兒脫罪,不惜以盛家名譽及盛家兒女子孫的前程相要挾,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知所措時,及時趕回盛家的長柏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不惜放棄一切官家榮寵,也要讓兇手伏法,勢還祖母公道!
  • 《知否》盛老太太究竟說了什麼,讓梁家痛痛快快答應求娶墨蘭呢?
    《知否》之中,墨蘭與梁唅私通一事,若處理不好,盛家的前途和未來都將葬身於她的手中。其實,最好處理墨蘭的方式,便是將對方處死,直接將禍害盛家的根源解決。可林噙霜在背後散播墨蘭的謠言,墨蘭本身又懷有身孕,她的存活與歸處,不僅僅與盛家自己有關,也與梁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