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自然不是什麼好人,後來她查抄大觀園的時候可謂惡形惡狀歇斯底裡。但是她對金釧的處理並沒有不妥當,金釧被趕出去也一點也不冤。
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看到金釧被王夫人趕出去這段,還以為是寶玉和金釧打情罵俏被王夫人聽見了,王夫人就把金釧趕了出去。其實不是這樣的。從文本看,王夫人本來是在裝睡的,聽到最後一句才忍無可忍坐起來扇人。對王夫人來說,如果只是丫鬟和自己親兒子打情罵俏她完全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繼續裝睡,實在不高興要處置金釧完全可以等以後另外找個別的理由遣出去,但是肯定會把寶玉摘出來,她還是有這個城府的。在寶玉在場的情況下當即坐起來打人攆人對寶玉的影響非常不好,鬧得連賈政都知道了,後來寶玉挨打的罪名之一就是「調戲母婢」。寶玉是王夫人唯一一個(活著的)親兒子,她跟寶玉的利益是完全捆綁在一起的。鬧得寶玉不好看她也不好看。
她沒辦法繼續裝睡,必須不得不坐起來一巴掌扇過去的原因,是金釧給寶玉出了個特別不靠譜的餿主意:「往東小院拿環哥同彩雲去。」 對這個,她必須立刻當面喝止才行而不是擇日處置金釧。
王夫人當然不待見趙姨娘,但還是會保持合適距離,不惹不必要是非。至少不會自己動手,否則也難免「嫉妒」「苛待侍妾」「不能容人」的罪名。理論上講,嫉妒是足以導致休妻的罪名,雖然以王家的權勢王夫人不至於真的被休,但是這是一個很大的罪名。同樣,兄弟相爭也是一個很大的罪名。寶玉一個半大孩子,心性不穩,搞不好還真聽了金釧這不靠譜的慫恿。如果賈環好好在自己院裡呆著,沒招惹寶玉,寶玉卻無故打上門去「拿」賈環和彩雲,憑誰說理都是寶玉不對,到時候王夫人也不好收拾。
寶玉本來就是受寵的嫡子,賈環是狗也嫌的庶子。就算不理會那些封建道德,以現代的眼光看,寶玉無緣無故去「拿賈環和彩雲」也是刻薄和不自重身份的行為,又沒什麼好處卻枉作小人。再說如果寶玉無故追打過去,那賈環肯定會說,「那你跟襲人,跟金釧還不清不楚呢」,也不算人家冤枉他吧。
王夫人這個人,天資一般,心地不怎麼好,但是基本的鬥爭常識還是有的。自己的貼身丫鬟,給自己親生兒子出這麼一個不著調的主意,她怎麼能不氣?這麼蠢一個丫頭,還留著幹嘛?當然應該開掉了事。
金釧當然罪不至死,但是王夫人也只趕她走,並沒有讓她去死。她跳井主要是因為,在封建社會作為一個奴才家出生的女孩子,做王夫人的貼身丫鬟已經是她的人生巔峰了。她見過了好的生活,但是再也回不去了;有過不錯的前途,以後再也沒有了,所以覺得生無可戀。但王夫人究竟也不欠她的,事實上王夫人一向對自己的親信是相當偏袒照顧的,這件事發生之前對金釧兒也並不差。對她的容忍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對別人手下丫鬟的容忍度。同樣是被趕出去,晴雯芳官四兒比較冤枉,當然晴雯被攆也有她素日的罪人太多的原因,但金釧完全是自己作死。當然只是說錯一句話就付出這樣的代價確實比較殘酷,但是這要怪也只能怪社會了。
封建社會留給女性的活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