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俗語故事 蜈蚣雞母蛇
潮汕民間有句慣用語「蜈蚣雞母蛇。」比喻那些互相制約或各有勝負,而形成連環套關係的人和事。例如在各種比賽中出現甲勝乙、乙勝丙、丙又勝甲的局面,或人際關係中甲怕乙、乙怕丙、丙又怕甲的現象。也有引申把男女「三角戀愛」關係譏喻為「蜈蚣雞母蛇。」這種比喻既生動又有道理。
-
潮汕俗語故事 乘風叩橄欖
乘風叩橄欖「乘風叩橄欖」,是流傳於潮汕各地的俗語,也是潮汕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實事。作為俗語,它嘲弄那些乘機撈一把的不良現象或趁火打劫的不法行為。作為史實,它曾發生於盛產橄欖的地方。「乘風」的「風」,指的是颱風。「叩橄欖」則是偷盜的行為。當地人說,收穫橄欖從來都是摘取,不是「叩」。
-
潮汕俗語中的民間笑話
潮汕民間笑話豐富多彩,其中不少濃縮成一句精練的俗語而流行不衰。 在這些俗語笑話中,不少是對那些好吃懶做、勢利的人的挪揄。如「絲線頭砧著腰,蟹籃索溫溫燒」,說的是一個富家婦人,當她家有權有勢時,她就裝腔作勢,有一次,她發現床上有一段線,便將婢女打了一頓,說婢女將絲線放在床上硌了她的腰,害得她一夜睡不著。後來,這家人家道敗落了,而婢女嫁了一戶好人家。
-
潮汕俗語故事 無用姿娘勤三頓
澄海流行一句俗語「無用姿娘勤三頓」,用來嘲諷那些生性懶惰,卻又弄虛作假,掩飾自己毛病的人。過去,潮汕濱海某村有一個青年,勤勞樸實,娶了一個老婆,卻是個好吃懶做的貨色。等丈夫出門,這妻子立刻跑回房裡睡大覺。終於有一天,妻子的這個秘密被隔壁的大娘知道了。因為每當快到三餐時,這家的紡紗機就響起來。而丈夫出了門,就悄無聲息了。大娘把這秘密告訴了鄉裡人,鄉裡人都知道了,竊笑不已。後來妻子因暴食過度,死了。這後生想為妻子辦喪事,可家中無餘錢。想起妻子紡的紗從來沒賣,想要把紗賣了。
-
潮汕俗語故事 大頭蚶,開嘴就生蟲
潮汕地區有句俗話叫「大頭蚶,開嘴就生蟲」,直接說明開口的蚶已死亡變質,用來比喻一個人不善於交際,往往是不開口則已,一開口便淨是些不成體統、不吉利的話。從前,潮陽農村就有這樣的一個人,人們都毫不客氣地叫他「大頭蚶」。且說「大頭蚶」接連幾次,因為在一些大場合中說錯了話,遭到了人家的奚落。為此,他決心金盆洗「口」,學人家說吉利話。
-
潮汕俗語故事 無用姿娘勤三頓
澄海流行一句俗語:「無用姿娘勤三頓」,用來嘲諷那些生性懶惰,卻又弄虛作假,掩飾自己毛病的人。 過去,潮汕濱海某村有一個青年,勤勞樸實,娶了一個老婆,卻是個好吃懶做的貨色。 這青年早出晚歸,賺錢維持生計,而妻子在家,卻是東遊西逛,啥事也不幹。鄰居們非議紛紛,說這女人年紀輕輕的,也不會做些針線活,紡些紗來幫襯幫襯家裡。這後生覺得有理,就對妻子說了。
-
潮汕俗語故事,放 屎 畫 大 豬
俗語「放屎畫大豬」意指異想天開,靠幻想過日子。 從前,某村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人,整天只圖享受,卻不想幹活,常常在家裡呆著異想天開。鄰居辛辛苦苦養了一頭豬,年底賣了一筆錢,他十分羨慕,但又怕髒不肯養豬。一次上廁時,他用小竹枝在地上畫了一頭小豬,心裡又想,小豬還要養大,太麻煩了,畫大點更好,於是就畫了頭大點的豬。又想到大豬才能賣得更多的錢,決心畫一頭很大很大的豬。
-
潮汕俗語故事 拾著塊姜殺只鵝
俗語「拾著塊姜殺只鵝」義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意指因小失大。據說有一個人在路上撿到了一塊上等的老辣姜,高興極了,匆忙趕回家中,抓了一隻正在下蛋的鵝,就要動手宰殺。妻子上前阻止說「這鵝會下蛋呢,再說今天又不是什麼節日,幹嗎殺鵝呢?」這人拿出拾來的姜說「難道你不懂嗎?
-
「我愛的草飼雞男把兒子送給了他大伯」你可以下嫁,但不能扶貧
那你知道什麼叫做「草飼雞男」嗎? 如果說鳳凰男,唯一的優勢就是考上了大學,有一定的文憑基礎,那麼草飼男,就是「無房無車無文憑甚至無工作」的四無男人。 但這世上真的有女人願意嫁給「草飼雞男」,雖然十年後,她悔不當初過的生不如死,只可惜世無後悔藥,她選擇了離婚,否則她這一輩子或許永遠都只能這麼過下去。 阿春(化名)和老公小趙認識時,男方就是標準的草飼雞男。 無房,無車,初中沒畢業,也無正式工作。
-
潮汕俗語故事,正想千丁,倒想絕種
俗語「正想千丁,倒想絕種」,意在勸告人們凡事應多從正面、好的方面去考慮,並付諸努力去踐行,就自有好結果;若從反面、消極方面著想,並萎靡不振,就沒有好下場。而「千丁」與「絕種」,則是一種帶誇張的形容詞,因古人注重多子多福、千子萬孫;害怕絕了香丁、無可傳宗接代。這兩句話帶有嚴重的警告語氣。這俗語的故事出自古時潮州府屬某地一位赴省城考舉人的秀才。
-
潮汕俗語故事 趕你去九龍山曬日花
從北京華清嘉園的三居室開始創業,到如今穩坐中國網際網路界的第三把交椅。美團的優秀自然無需贅言,那美團在發展歷程中究竟做對了些什麼?未來十年,美團的上限又在哪裡?報告目錄Part1.美團十年發展歷程1.1 本地生活行業市場分析1.2 美團商業模式1.3 美團發展歷程Part2.美團的三大業務單元2.1 餐飲外賣業務2.2 到店及酒旅業務2.3 創新業務Part3.
-
講講廣東的神秘故事,親歷者真實講述潮汕詭事
哎,很慚愧,古龍先生說得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生除了故事與遠方,偶爾也要恰恰飯,大家多理解哈。還是那句話,每接一條廣告,就會搭一個故事,也算是勤勞致富、自食其力了。嗯,考慮到大家想多看幾條故事,於是今天二條又接了一個廣告。好了,我們繼續講故事。
-
瀘州的米塊跟潮汕的湯粿無限接近,有純米漿制的憨樸。
三角梅明明淨淨地搖落下來,粘了一朵在有個人頭上,她戴著那朵三角梅,鑽到計程車裡頭去了。兩個老頭在隔壁三倒拐街揀了幾口袋人家商販剔出來不要的圓茄。圓茄要壞了,帶著黃癍,老頭臉上也滿是癍,跟圓茄子像一家人。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回香院雞,凌二賭博,錢貞奴
回香院雞景德鎮轄區有個小寺廟,叫回香院。紹熙年間,廟裡的和尚養了一隻黃母雞,沒養公雞。和尚年齡大了,有些饞。天天吃一個黃母雞下的蛋。每天早晨,他弄一勺米,一盞水,放在雞窩裡。兩三年後,母雞越來越肥。老和尚猛然想起那個夢,趕緊讓乞丐把雞拿走,收下的七文錢讓小童做撞鐘的費用。作者說,這樣欠錢變成家畜償還的故事很多,我也曾記載過。這個故事加了乞丐買雞的情節,更加新奇些。(沒養公雞,我想是吃這樣的雞蛋不算殺生吧!)【原文】景德鎮管下有小剎名為回香院。紹熈中,山主育一黃牝雞,不蓄雄。
-
潮汕舊事:重男輕女下的罪惡人生[一]
前言:這是一個真實的悲慘故事,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因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思想影響,不知多少家庭被迫無奈將二胎女孩送走。故事中的「滴滴」(小名)就這樣被送到我村一對久婚未孕的家庭為養女,在重男輕女的一連串悲劇中喪失了年輕的生命。
-
情感故事:把雞賣到156一斤的人
沒想到這場災難卻幫了高健的大忙:他正想著要放棄繼續賣低價位的雞,此時這些幾個月大的雞賣不出去,只能繼續養著,於是56元一公斤的雞自然而然超過6個月,變成156元一公斤的;又過了一段時間,變成了一年以上的。高健被切斷了後路,更加全力以赴地開拓中高端市場,只保留156元和276元這兩種價格 2004年,高健無意中得知,杭州的新新飯店要舉辦一個月的美食節,他趕緊通過熟人找到了這家飯店。
-
說說潮汕拜神那些事,勿噴~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潮汕妹子,打從我記憶開始,感覺一年到頭,我媽都是一直在拜神,而且基本當地的人都這樣。對於好的事情,我媽會一直歸功於拜神的功勞,比如我考上大學,那是因為神明的保佑!我拿到駕照,也是因為她燒香拜神,保佑才能過的。然後所有的不好,她卻從來不敢說是神明的不對,只能說是拜的還不夠,燒得紙錢可能太少了。
-
故事:我村一對夫妻的船在潮汕水閘被撞的故事
他們有點信命,找人算過命,預測到97年有風險,所以小心翼翼地過每一天。親人辦喜事、喪事都不參與,不去飲酒,怕飲酒誤事。冬天來了,眼看97年就要熬過去了......。他們長期在韓江搞運輸工作,自己買有一條運煤炭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