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的狂人

2020-09-05 庸者智也

先來明確一下狂人的特徵:狂人是指行動上思想上是一個敢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的象徵形象。牛逼狂人首先條件是有足夠強大的才能,否則就是傻缺。

金庸先生的小說為什麼牛逼,就是塑造的人物性格差異比較大,無論是正派反派角色每本書每個人物的形象都是生活在我們周邊。其中狂人也不少。

金庸江湖5大狂人:

黃藥師:黃藥師首先是有才華不僅武功卓絕而且還能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甚至農田水利、經濟兵略等亦無一不曉,無一不精。然而個性離經叛道,狂傲不羈。性情孤僻,行動怪異。黃藥師漠視「傳統禮教」,卻最敬重忠臣孝子。


楊過:武功卓越是入選條件,精通古墓派武功、獨孤求敗的劍法、蛤蟆功、打狗棒法、彈指神通、玉簫劍法及一些九陰真經,最終自創作為黯然銷魂掌。為人孤傲狂放,聰明機智,感情豐富,至情至性,滿腔熱血激憤,一生所愛其師傅姑姑小龍女,在宋禮教盛行年代可謂叛經離道之極,三次華山論劍被稱為「西狂」。


左冷禪:左冷禪,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嵩山派掌門,原五嶽劍派盟主。名為正派實際上是為權力可以濫殺無辜,為人心狠手辣。武功設定在笑傲前五強,野心極大,想並五嶽滅日月教一統江湖,可惜機關算盡卻為偽君子嶽不群做嫁妝,最後後在華山思過崖死於令狐衝之手。


嶽不群:嶽不群是金庸小說最著名的偽君子《笑傲江湖》中華山派掌門人,江湖號稱君子劍,實乃超級偽君子,世上最噁心之人。他外表謙虛文雅,正氣凜然,背後實則陰狠毒辣,富有智計和野心,為稱霸武林,企圖得到闢邪劍譜,不惜迫害自己的徒兒,妻子和女兒,後為練闢邪劍譜而自宮,夠狠,能對自己都能下手之人夠狠夠毒,打敗左冷禪奪得五嶽掌門後,企圖盡誅異己。最後被以笑傲江湖中最善良的人恆山派儀琳殺死。


慕容博慕容復父子:天龍八部中的姑蘇慕容世家,祖先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進入中原、建立「燕國」的鮮卑慕容氏。作為沒落的天潢貴胄,慕容父子天天做春秋大夢,企圖復國稱帝。家傳武功尤以鬥轉星移稱霸武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令江湖中人無不忌憚三分,最後結局是慕容博歸依佛門,慕容復至瘋癲發作。

狂人也要有狂的度,黃藥師和楊過屬於狂但也是有一個度,後幾位就是狂到瘋狂的程度,結果可想而知。

相關焦點

  • 金庸留下的問題:是「笑傲江湖」,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另一方面,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俠又是古代中國最富有獨立人格、騎士精神的一個群體,他們特立獨行,率性任俠。他們既要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又要抵抗江湖對於個體人性的吞噬,以笑傲的姿態超然於江湖。正如金庸強調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濟世理想,「笑傲江湖」也是金庸為俠者表達的人格宣言。
  • 金庸的《笑傲江湖》是《連城》、《射鵰》、《天龍》的結合體
    一曲《笑傲江湖》讓人激情澎湃久難忘懷。而《笑傲江湖》也成為了武俠小說史上不朽的經典。並且成為金庸作品中份量最重的作品之一。那就是《笑傲江湖》與《射鵰三部曲》以及《天龍八部》還有《連城訣》好像都有一定的聯繫。這或許是金庸也想借《笑傲江湖》來持續《射鵰三部曲》和其他作品的熱度的一種方式。
  • 瓊瑤的江湖淺薄,金庸古龍的江湖有底蘊,然而他的江湖最精彩
    後來接觸到了金庸、古龍,才發現江湖原來是這個樣子的。那麼,金庸和古龍,到底誰的江湖更精彩呢?金庸的江湖劇情比較連貫,例如大家最熟悉的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然而,個人感覺古龍的作品,在劇情的連貫性方面,跟金庸比起來還是遜色了一些。不過,古龍的作品在江湖底蘊方面確實很深厚,像《絕代雙驕》這樣的優秀作品,至今還在不斷翻拍中。
  • 以年齡取長的金庸江湖
    金庸武俠江湖在15本書中的主角除韋小寶(越女阿青神話)以外都是絕頂高手,一般以年齡越大,內功越高,武功越高,依此標準,大致來排一下金氏江湖高手。以英雄身故或故事結束時年齡為準。張三丰無疑是第一。東方不敗《笑傲江湖》中沒有明確年齡,估計在40多歲左右。楊過《神鵰俠侶》結尾時已是新華山五絕,號稱「西狂"時年約36歲左右。喬峰蕭峰《天龍八部》最後是自殺,估計在35歲左右。
  • 金庸打造的江湖,坐穩了李連杰的功夫皇帝
    小編從小拜讀過金庸、古龍、臥龍生的武俠小說,後來有了電腦能上網的時候更是閱遍武俠劇。在武俠的江湖中,沉浮遊歷了這麼多年,將自己的最愛寫出來,共同娛樂。金庸、古龍是中國武俠小說界的領軍人物,金庸的武俠小說,如同大家閨秀,出身名門,知書達理、氣質沉穩;古龍的小說,則像古靈精怪的小家碧玉,頑皮狡黠,出其不意。 金庸與古龍在武俠小說中塑造的男性卻大大不同。
  • 金庸作品合集上線酷我暢聽 用聲音走進金庸筆下的江湖情懷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金庸先生的作品如同一把鑰匙,開啟無數人的武俠世界。近期,金庸作品合集上線酷我暢聽app,在小說專欄便可以點擊收聽,用聲音即可感受金庸先生的筆下刀光劍影,快意恩仇的江湖;體會兒女情長,俠之大者的情懷。
  • 金庸小說人物分析——《笑傲江湖》令狐衝
    《笑傲江湖》中令狐衝的出場對於一個主角來說不算太早,金庸賣了一個小官子,小說初始,家境優越,長相英俊,性格俠義的林平之佔據了我們所有的視線然而金庸畢竟是金庸,他永遠不會給我們猜得到結局的故事,這點上來說,至今武俠小說作家中恐怕還沒有人能夠超越他。很快,在衡山腳下的茶館中,真正的男主角浮出了水面。對令狐衝的出場描寫很有意思,現實林平之在茶館中聽到了華山派眾弟子的談論。得知華山派大師兄令狐衝嗜酒如命,且為人隨和,好交朋友,與市井酒肆之徒也能暢談對飲,卻也有些不顧禮法,隨性而為。
  • 任我行:《笑傲江湖》裡武林潛規則的陷阱
    《笑傲江湖》裡,任我行似乎不夠厲害,武功不及東方不敗,只能等別人來拯救他。其實任我行是智謀型的,他是《笑傲江湖》最有忍耐力的角色。東方不敗是一個武學狂人,為《葵花寶典》而自宮,《吸星大法》更違反了商品說明條例,沒有說明會走火入魔,東方不敗怎能忍住不練?一旦他開始修練,不死也會癱瘓,任我行大仇得報。退一步說,即使梅莊四友有私心,不把這件事告訴東方不敗,藏起《吸星大法》。對他們而言,任我行的武功更是高不可攀,怎會不練?四個獄卒一同走火入魔,任我行也報了一個小仇。
  •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金庸為何在《笑傲江湖》裡塑造這一武功
    文/星空婉兒 金庸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金庸為世人打造了一個宏大的江湖,塑造了無數經典的形象。金庸的江湖,看似與現實全然不同,實則以歷史為背景,以文化為依託,以人性為底色。 金庸大多數作品,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
  • 金庸唯一沒有歷史背景的鴻篇力作,江湖爭鬥波譎雲詭,極具批判性
    這就是金庸後期創作的驚世力作《笑傲江湖》,這部金庸小說被廣大金庸迷津津樂道,被影視劇反覆翻拍,反覆演繹!1967年,金庸在明報開始連載版《笑傲江湖》創作,1969年完成這部鴻篇巨製。此時金庸的寫作手法已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其小說的思想性,藝術性,更加深刻!《笑傲江湖》描寫的武林江湖,波譎雲詭,爾虞我詐,精彩紛呈,情節扣人心弦,江湖爭鬥更是異常慘烈!
  • 《笑傲江湖》開篇就有一個大坑,金庸也填不上
    《笑傲江湖》這本書的影響力就不說了,對於這本書,雖有瑕疵,金庸自己也算是比較滿意的。但是,《笑傲江湖》開篇的大坑,金庸自己也填不上。雖然,金庸對自己的作品不斷修改,但有些坑是無論如何也填不上的。因為,一旦填上這個坑,小說整體結構就要變動。
  • 金庸去世2周年,武俠苟延殘喘,仙俠「笑傲」江湖?
    金庸回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他真的做到了!取而代之的仙俠劇似乎在不知不覺間早已開始「笑傲」江湖。而背後是以金庸、古龍、梁羽生等為首的武俠小說宗師打造的美輪美奐的江湖,可是,近10年來,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明顯減少,一年一部都沒有。
  • 《雪中悍刀行》:古龍,金庸後的又一個「江湖」
    這就是江湖一詞的由來,後來也泛指古時不接受當權控制指揮和法律約束而適性所為的社會環境。說白了,就是快意恩仇!金庸是書生,古龍是浪子。金庸走正統,古龍走野生派。金庸議論朝廷家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古龍談吐江湖逍遙。四海皆家,浪子飄搖。
  • 金庸不待見江湖幫會,把丐幫寫成烏合之眾
    以武俠小說作家而論,金庸是對丐幫下功夫最多的。直接寫到的幫主達八人,其中描寫得淋漓盡致的有洪七公、黃蓉和喬峰。金庸小說多有其源,對丐幫的描寫來自民國武俠文學大家平江不肖生。在平江不肖生名著《江湖奇俠傳》中,丐幫就以攜袋多少論級,最高是九袋。
  • 為金庸捉一小刺:《笑傲江湖》之「三山五嶽」
    為金庸捉一小刺:《笑傲江湖》之「三山五嶽」文/蕎麥花開金庸《笑傲江湖》第二十四回「蒙冤」:嶽夫人道:「你聰明伶俐,何等機警,怎會猜想不到?她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只這麼一句話,便調動了三山五嶽的左道之士,個個爭著來給你治病。除了魔教的任小姐,又誰能有這樣的天大面子?」
  • 金庸小說歷經多次刪改,《笑傲江湖》這處最可惜,不然是一大經典
    《笑傲江湖》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這裡我不多介紹,今天只談談小說中被刪改的那些有趣情節。金庸武俠小說經歷了多次刪改,小說版本大致分為舊版(連載版)、新版(三聯版)、新修版,《笑傲江湖》也不例外。,他落魄隱忍,最後稀裡糊塗死去,不免又是一個殘酷江湖裡可悲的犧牲者。
  • 金庸武俠小說《魔女江湖》告訴我們:太單純的人還是不要混江湖了
    全庸非金庸武俠小說《魔女江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太單純的人還是不要混江湖了!一、前面的話那些年,那些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八部:《魔女江湖》正式登場。全庸,金庸的好兄弟,你的作品也算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裡了!
  • 《笑傲江湖》開篇,福威鏢局被剿滅,金庸承認考慮欠妥
    作為連載的長篇小說,《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相對滿意的作品。對於其中的漏洞,雖然設法填補,但有些情節是無法改動的。如果改動,整部作品都要改動。 比如,這本書開篇的福威鏢局被滅門(姑且這麼稱呼吧,畢竟還剩了一個林平之)。這件事本身就難以自圓其說。
  • 少時江湖,中年江湖,老也江湖
    >我看第一本金庸武俠時,還是個小學女生。總是想,江湖到底是什麼樣?江湖,應該是缺不了笛子、玉蕭、長劍之類的,缺不了青衫磊落、衣袂飄飄的......帶著對金庸武俠的喜歡,便夢想著將來,遇到自己的那一位,也要跟金庸裡面的人物有些相像的,要帶著金庸男主的那種人品的人。
  • 淺析金庸先生不寫《倚天屠龍記》之前幾十年江湖故事的三個原因
    從倚天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知,此間的江湖風起雲湧,發生了諸多變故,如果寫出來,定是別有一番精彩,由此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疑問:金庸先生為什麼不像《神鵰俠侶》接續《射鵰英雄傳》的故事那般一路寫來,而是把情節開篇直接放到了幾十年後,讓喜愛射鵰系列的讀者留下遺憾?對於此,大家的分析各執一詞,今天我就從小說人物方面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