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一生應當如何在輕重中的選擇之中渡過?

2020-10-29 荊棘楚楚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

這本小說是昆德拉的才華得到集中體現的一部作品,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看完依舊沒有什麼大的體會。第二次讀完之後才明白作者邏輯思維,還有講故事的方式是多麼厲害

這本小說圍繞四個主人公開始,託馬斯,特裡莎,薩賓娜和弗蘭奇。託馬斯和特裡莎是夫妻兩,託馬斯和薩賓娜是情人的關係,薩賓娜和弗蘭奇也是情人的關係。四個人物有四種不同的性格,命運相互交織在一起,向我們展示輕重選擇之中的不同人生。

對於託馬斯而言,遇到特裡莎之前,他離婚失去了妻子和孩子,甚至也失去了母親的支持,因為這個原因,他對女性有了恐懼,他既渴望女人,又害怕女人,所以在,渴望與害怕之間找到了一種調和,發明出一種所謂的性友誼。他同許多女人在一起,卻討厭每天早上和一個外來人共同起床,所以總是完事後找理由讓對方回去。這種生活便是託馬斯的,輕。

經過六次巧合跟特裡莎在一起之後,託馬斯開始關注於特裡莎的情緒,雖然依舊有很多女人,但特裡莎在他的心裡是有獨特地位的,誰也不能夠取代?最後甚至願意跟著特裡莎到鄉村生活,放棄自己的外科醫生的身份。當然,他的職業也隨著國家的變動而一直在變化當中,從外科大夫到清潔工再到司機,但特裡莎一直都在他的身邊。

而特裡莎,她從出生,小時候就已經伴隨著沉重的生活,他的母親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他隨身帶著書本想要追求上進,想要去追求輕一些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經過六次巧合與託馬斯相遇後,她奮不顧身的來到了託馬斯的身邊。為了更好地留在託馬斯身邊,他開始跟著自己丈夫的情人學習攝影,他認真地學習,很快便離開暗室走進了專業攝影師的行列。某一次感受到託馬斯的嫉妒之後,她好像聽到自己榮獲了諾貝爾獎一樣,不可思議地問了十多次。對於特裡莎來說,託馬斯像是生命的光芒。但託馬斯一次次的同別的女人在一起,這給特麗莎帶來了很大的心理抑鬱,某一次跟在酒吧認識的一個工程師纏綿之後,她真正解放了自己,終於獲得了屬於自己的,輕。到最後她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自己的小狗卡列寧身上,小說到最後時,卡列寧安樂死之後露出了笑容,這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筆,是特麗莎解放自己獲得生命之輕的結果闡釋。

薩賓娜一生都在背叛當中,當自己的情夫願意為了她放棄家庭,同她在一起時,她卻離開了情夫。她一直都很討厭人類的媚俗,儘管從最重的法國跑到了最輕的美國,那個最自由的國度,她依舊無法逃脫人類的媚俗。

弗蘭奇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與薩賓娜相識之後,則是沉迷於薩賓娜的輕,他放棄了自己的家庭想要同薩賓娜在一起,最後也被薩賓娜背叛了,這也是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吧!小說最後他死在了槍殺,沒有任何意義的死去了。

小說裡面的四個主人公,他們的性格不同,命運也不同,所選擇的輕重也不同。作者在開頭的時候就說明,「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存在。」作者認為,生命太輕,我們無法承受,生命是需要有一定重量的。託馬斯之前的情婦生活,因為遇到特麗莎而變得生命更意義。特裡莎的生命,從母親的重,到解放自我之後的輕,再到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卡列寧上,明白真正的愛,這時候的重量剛剛好。

道家講,萬事浮雲過太虛,人這一輩子應該要怎樣度過才是真正值得的?看完這本書,我的感受是,生命要有一定的重量,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我們的生命要有一定的寄託和意義,但是也不能為了外界而放棄真正的自己。

在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主編寫了一本書,《先謀生,再謀愛》打造都市女性生活完全手冊,這本書中講了一個名叫玫瑰的女子,她是講管理學的老師,但他卻過著非常平淡的生活,瑜伽散步,做自己的事情。他說正是因為看過那麼多競爭對手分析和調研,才明白中國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強大到值得研究競爭對手的強度,因為自己份內的工作還沒有做好,把分內的事做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再不濟也是優質企業,何必在意那些排名和對手。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還沒有強大到足夠去左顧右盼,尋找自己的對手,沒有必要去羨慕別人,只管去專注好自己的生活,競爭力就是專注做好自己的領域。

我覺得玫瑰就是把輕重平衡的非常好的一個女人,我之前覺得女孩子是對女孩最好的稱謂,現在才知道,其實女人不僅代表著人類兩種性別之一,女人這個詞兒代表著一個價值,代表著一種成熟與魅力。她懂得自己生命的意義,不為別人的眼光而活。想必這也是作者所要告訴我們的,有價值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在輕重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與調和,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速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在1984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生命中最有影響力的小說。文學意義上的成績和風格我就不說了,它是距今為止我讀過最能引起我思考的作品,只讀開篇就會吸引住你,讓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讀下去,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後事如何。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與你,隔著輕與重的天塹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並不是形上學意義上所講的輕與重的哲學問題生命的輕與重切切實實的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本書中,作者以一段愛情裡四個人物的角度經歷分別以第一視角共同鋪開了一場愛情劇幕。在這場情感中,包含著很多對立面的探討,其中就有生命的重與輕的問題。
  • 悽美愛情電影《魂斷藍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魂斷藍橋》是一個美得讓人幾度落淚的愛情故事,在天鵝湖悽美的音樂聲中開場,似乎冥冥之中早就預示著那個悲慘的結局,可是當那一刻真正來臨時,卻還是無法承受住那份巨大落差所帶來的失落與悲慟。瑪拉準備去車站攬客,卻意外發現了出現在隊伍中的羅伊。你居然沒死!她不敢相信的重複著這一句話,但眼底的恐懼與絕望卻是那樣的明顯。羅伊對她深情依舊,並決定要同她結婚。處在猶豫中的瑪拉告訴自己,或許,羅伊是她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她應該抓住。
  • 悲劇,中國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一部《清平樂》的網劇,因為公主徽柔和太監懷吉不能相守的愛情,遭到眾多網民的炮轟。悲憤的網友們乾脆自己設計各種成全這對苦命鴛鴦的新劇情,全然不顧主人公所處的歷史環境,更不管傳統文化對兩人身份的客觀要求,只因不能接受真愛不能相守的痛惜。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講一個怎樣的故事?
    這本書我很多年以前就一直打算看的,但是有兩個原因讓我一直都看不下去。一是看了十幾頁感覺對故事劇情不感興趣,二是很多人把它捧得很高,說是一部深奧的哲理小說。很多網友可能像我以前一樣,一直計劃著看一下這本書,然後一直都「沒時間」看。現在,我簡述一下這本小說的故事梗概,為的是如果網友們看了故事梗概以後,也許會感興趣閱讀一下這本書。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翻開這本書,用了兩天,讀這本書,用了兩個小時,消化這本書,用了兩年。它叫《活著》。作者餘華,獲獎無數,被《亞洲周刊》封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翻開這本書,用了兩天,是因為讀之前,就耳聞了其悲慘,猶豫要不要給自己的讀書加上如此沉重的砝碼。讀之,只用兩個小時,是因為文字精練,情節引人入勝,很快讀完。
  • 男性視角之《黃金時代》,性是一種行為,情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王二是情感的侵入者,又是一個冷漠的看客在我的認知裡,王二就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他是陳清揚情感世界的入侵者,而且是簡單粗暴的,將男人在兩性關係中的主導地位發揮到極致,讓陳清揚欲罷不能。這是小說中某處王二設想他和陳清揚選擇在山上居住,他去幫鐵匠鋪給戶撒刀刻花紋,然後生活中的場景。
  • 《親愛的自己》:中國式夫妻,有著婚姻不可承受之輕
    幸好,這一切暫時結束。最後的最後,還是要學會心疼自己、寵愛自己。中國式的夫妻,當真不容易。02從張芝芝與劉洋身上,你能夠看到婚姻不可承受之輕(文/飄雨桐)尤其是女性,在婚姻中得到最多的不是愛情。而是,生活的練歷。起初,對婚姻有著各種各樣美好的肥皂泡泡。現在呢?都化成了一縷青煙隨風飄逝。即便頂著「離婚女人」的標籤,但是更加的獨立、更是生活中的前者。婚姻,實在有著不能承受之輕啊。
  • 如何讓孩子堅強自信,珍惜生命?普利茲小說獎得主的故事引人深思
    我們應當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成功,珍惜生命,並培養他們的堅強自信,激發他們的潛力呢?1969年,他萬念俱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32歲。約翰在遺書中說自己是一個沒有才華的失敗者,是個被世界遺棄的人。他說:我不僅對自己的作品絕望了,而且對整個社會也絕望了,像我這樣絕望的人也許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那就是儘快死去,以擺脫這絕望的厄運。此時,約翰的母親已經79歲了。
  • 他英雄一世,卻被嘲諷半生,生命中總有不能承受之重
    我不知道,所以儘管我喜歡對著圖書暢銷榜買書,並且《人生海海》這本書今年總是在榜單很靠前的位置,但總是被我忽略過去。直到後來有朋友給我推薦和介紹。一個版本是在戰場上打鬼子的時候,那個地方中了彈受了傷;另外一個版本是在國軍的時候睡了師長的女人被閹掉了。昔日的英雄成為了被大人小孩人前背後嘲諷的對象。文革前後,上校預感到了風聲離開了村莊,卻被村裡的好事之徒小瞎子設計引了回來。被毒打,被批鬥,上校都承受了。
  • 當我們不能選擇出生的時候,我們能選擇什麼?
    他有著下棋的天賦,所以在比賽之中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勝,可是當汪東麟面對著職業賽失敗的隊員時,卻發現自己依然是一個業餘的選手,因為自己面對著面前的棋局完全無反抗之力。汪東麟乾脆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學習之上,學習成績直奔雲霄,最後成為了保送生。為了保證讓自己一直處於人生的頂峰,汪東麟選擇留在了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大學裡繼續學業,並結交了一個美麗的女朋友。
  • 《時生》|當時間遇上生命,又該如何自處
    但主角兒子時生的穿越是瀕臨生命終點之時,父親的那句:「我在花屋敷等你!」 故事中的時生十七歲,且患遺傳病,在死去之時靈魂穿越回到二十出頭的父親身邊,幫助他振作,幫助他成長。因為妻子患有家族性遺傳疾病,如果生男孩,孩子必然會在十七歲時死去。最後卻決定生下他。
  • 「用生命寫小說」路遙:《平凡的世界》曾被拒稿,他一生是如何?
    路遙一生,始終伴隨著自卑,這是時代、童年所賦予給他的。小說中孫少平,其實可以看做是路遙原型,路遙失戀、痛苦,有一部分反映在孫少平身上。路遙在年輕時期,和知青林紅相愛,路遙被林紅美麗所吸引,林紅被路遙才華和人品所吸引,兩人陷入愛河之中。
  • 《知否》:盛明蘭一生中遇到的三個男人,教女人如何選擇婚姻
    以下,我想通過盛明蘭一生中遇到的三個男人,來教女人如何選擇好的婚姻。1齊衡。她們在豪門中處處小心翼翼地做人,委曲求全地討好,她們喜歡大秀恩愛,博眼球,吸流量,卻沒想到自己的愛情根本經不起推敲。亦舒說過:「人應當先沉穩自愛,然後愛人。」
  • 《贖罪》——救贖靈魂,愛的猙獰與罪的延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血腥的屠宰場面,讓腹中的美味激烈的鬥爭,使我幾度不得不關上心靈的窗戶。那是一場微妙的因愛生恨的化學反應,在那之前還有一場相關的試驗——試驗的內容在如今的電視肥皂劇中曾無數次的出現過,她以尋死的方式檢測他的愛意。
  • 再讀《活著》:生命本無不可承受之重
    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妻子家珍得軟骨病而死去;女兒鳳霞難產而死;女婿二喜出安全事故被水泥板夾死;苦根吃毛豆被噎死······這一連串的不幸降臨在福貴頭上,讓福貴的人生處處陷於苦難之中。
  • 《陳情令》錯落的緣——相識、相知、卻不能相守之緣的錯落
    因為心存遺憾,兼有期盼,所以有了太多的執念和傷心的過往,也就有了神話故事裡那樣堅貞不渝的愛情,捨生取義的真情,同生共死、無所畏懼的友情,以及更細化的青梅竹馬之情,知己相交之情等等。如此令人神往期許的感情,太多都無疾而終,斷在了人生路上,死在了世事無常上,消失在了洪荒之中。
  • 西西弗斯神話:生命就是承受
    孩子讀來哈 哈大笑,瞬間便能長出來,這是多麼神奇的桂樹啊。西西弗斯從來沒有想過這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他想 一口氣將石頭推上山頂就好了。於是,他拼盡全力推著石頭,而當他終於將巨石推到山頂時,他想歇一口氣,不料想巨石瞬間又滾落到了山底。從此,西西弗斯不再如以前那般急切了,他好似明白了,自己的一生終將如此,只能不歇息地推著巨石前行,而達不到山頂,這是自己終其一生的事情。
  • 生命之輕,如何拯救這樣的孩子?《壞小孩》原著讓人心不寒而慄
    徐靜懷疑是張東升殺了她父母,張東升覺得徐靜不能留了。三個孩子在商量如何勒索張東升的時候,張東升正在設計如何殺徐靜。朱朝陽與普普去張東升的家裡想用相機換錢。張東升說現在沒錢,過段時間才有錢,還建議普普和丁浩搬到他的單身公寓去住,因為沒人租房子給小孩,普普同意了。小孩子的壞很直接,但怎麼比得過成年人的複雜呢?
  • 《活著》:人生沒有過多意義設定,生活是無奈選擇,活著就是英雄
    意義之於富貴,從對富足家業的佔有,最終只是象徵性地附著在一頭名為「富貴」的老牛身上,或有些阿Q般自我嘲弄,但也不失支撐他堅強活下去的情感和勇氣。富貴的一生雖然只是在一個低起點上往更低點的慣性滑行,但他以特有的、不可替代的方式活脫脫地活著。他的一生雖然只是一段波瀾不驚的旅程,但同樣也詮釋了生命的存在和對世界的感知,它是一個真實的、只屬於富貴自己的完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