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生海海是什麼意思麼?
我不知道,所以儘管我喜歡對著圖書暢銷榜買書,並且《人生海海》這本書今年總是在榜單很靠前的位置,但總是被我忽略過去。直到後來有朋友給我推薦和介紹。
作者麥家的書我倒是沒有讀過,但根據書改編的影視劇卻很熟悉,《解密》、《暗算》、《風聲》等都是我耳熟目詳的作品。
《人生海海》是麥家時隔八年推出的一部重磅小說,剛出版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關注度也是一路飆升。
書中以初中時代的」我「為第一視角,通過故事轉述、回憶等方式,塑造了上校、保長、父親、爺爺、小瞎子等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更是說盡了人生百態,世道炎涼。
作者在書中介紹,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形容人生複雜多變,像大海一樣寬廣,總的意思是教人好好活著而不是去死。
然而在那些特殊的年代,活著也不容易。
1.
讀完全書,更是深刻體會到人生本苦,並且充滿了變數。
前一時的風光,後一刻的慘澹,總能在不經意間的切換,就如上校跌宕起伏的人生。
上校就是太監,太監就是上校。
上校的前半生雖然也不乏坎坷,但總的來說還是充滿了傳奇。
加入國軍打鬼子,練成精湛醫術,搭救軍統要員得到賞識,化身特工去臥底。
以床上的本領聞名於上海於風月之地,被幾個日本女人包養,被叛徒出賣蹲日本人的監牢,被女漢奸高官調到北平圈養,被懷疑變節又蹲了國民黨的監牢。
釋放後上校作為國軍參加解放戰爭,手術救活解放軍首長但不願投誠,國軍失敗後被收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立下不少功勞,被誣作風有問題回到鄉下。
靠著這些過往的經歷,再加上救死扶傷的醫術,足以讓上校在村裡不用做農活,還能吃香的喝辣的,順便幫助村民排憂解難。
僅是簡單的羅列,你都會覺得這樣的人生精彩非凡。
回鄉之後,上校就成了太監。
為什麼會成為太監卻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
一個版本是在戰場上打鬼子的時候,那個地方中了彈受了傷;另外一個版本是在國軍的時候睡了師長的女人被閹掉了。
昔日的英雄成為了被大人小孩人前背後嘲諷的對象。
文革前後,上校預感到了風聲離開了村莊,卻被村裡的好事之徒小瞎子設計引了回來。
被毒打,被批鬥,上校都承受了。在被小瞎子羞辱並窺探了影響他名節的秘密之後,上校割了小瞎子的舌頭,挑了他的手筋,並且逃跑了。
後來上校被出賣又被抓了回來,公審大會上那些無聊之人硬要扒下他的褲子,上校發瘋了。
幸好有個年輕時候就喜歡上校的女人收留了他,並將他帶回了自己的家鄉。
後來的上校算是安穩的度過了後半生,只是智商永遠停留在了7、8歲的水平。
2.
上校的故事是本書的主線。
他的人生經歷像是一面鏡子,映射出了圍繞在他身邊各色人等的人生底色。
上校的母親應該沒有聽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故事,卻很清楚其中的道理。
發跡之後的上校拿回家一箱珠寶等貴重物品,被他母親連哭帶罵扔出了家門,因為她覺得在這亂世之中,家裡藏著這麼多值錢的東西,很容易帶來殺身之禍。
寧願受窮,也不願意擔驚受怕,這也不失為一種很樸實的生存之道。
如果是為了女人,老保長倒是什麼都不怕。
老保長不是什么正經人,一輩子吃喝嫖賭、敗光了家財不說,到老了還張口就是充滿色情的話,句句離不開女人。
但通過後面的故事層層剝開,我們看到保長還有其另一面。
他作為日本人扶持的對象,卻從來不欺壓村民,表面上為日本人做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和其周旋,減少村民的損失和傷害。
他在上海的風月場所嫖賭了好幾個月,卻能夠為了營救上校隻身北上。
他敢於仗義執言,在上校的批鬥大會上,村民們都默不作聲,只有老保長敢跳出來為其辯解。
他守口如瓶,知道上校的很多秘密卻從不在外人中說起。
他為了不讓書中「我」的爺爺在羞愧中死去,主動與他分享了很多故事,寬慰了爺爺的心。
他知道爺爺出賣了上校,毅然的與爺爺決裂。
老保長不是什麼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卻也有著其閃光的一面,尤其是在做人方面有著自己的原則,很難得,也很真實。
3.
不過這種人性的閃光點,在小瞎子身上卻一點都沒有體現出來,卻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小瞎子並不是真正的盲人,他的父親才是。
他父親當年也是靠著坑蒙拐騙才娶了媳婦,那個媳婦生了小瞎子之後就離開再也沒回來過。
沒人教養的小瞎子,長大後在學校裡也是最調皮最壞的那個。
其實小瞎子跟上校無冤無仇,相反小瞎子一家也沒少受過上校的恩惠。
然而迫害起上校來,小瞎子比誰都起勁。
被廢掉之後的小瞎子,又到處散布與上校關係密切的書中「我」的父親的謠言,直接導致爺爺差點因此而死掉。
後來靠著村裡人的你一家我一家的救助,小瞎子才能活下來。
然而小瞎子從來沒有想著讓別人好過,直到書中最後還編造謠言,讓給小瞎子提供過很多幫助的書中的「我」為此難過。
幸虧謠言後來不攻自破,否則書中的「我」或許會帶著某種悲哀和羞愧活一輩子。
總有一些仇恨無法消除,也總有一些人無法感化。
4.
爺爺倒是懂得很多道理,然而正是這些道理害了自己。
上校回到鄉下之後受到了很多非議,而這裡面對上校抹黑最多的,恐怕非爺爺莫屬。
一方面爺爺並不知道上校過去經歷過什麼,另一方面書中「我」的父親與上校之間的關係過於密切,讓爺爺頗為擔憂。
或許他是聽到了類似「雞姦」之類的風言風語,人言可畏,這種事情是可以死人的。
於是爺爺特別熱衷宣傳上校是太監,那方面沒有能力之類的言語。
然而有些事情越描越黑,尤其是小瞎子添油加醋之後,更是坐實了父親與上校之間不正常的關係,這讓爺爺直接崩潰。
如果不是老保長講述了當年他和上校混跡風月場所、上校是正常人的事情,恐怕爺爺早就一命嗚呼了。
後來為了徹底消除眾村民的悠悠之口,爺爺向公安透露了上校的藏身之處,抓獲上校之後,根據公安發布的公告,父親身上背負的惡名徹底消除了。
後來爺爺洩密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了,這讓「我」的一家在當地幾乎無法立足。
書中的「我」被連夜送去了國外,爺爺選擇了上吊自殺,整個家庭分崩離析。
此後的很多年裡,父親把這個家、這個村莊看做了災難的根源之地,不願意讓家庭的成員再回來,而他自己卻一輩子都堅守在那裡,想讓厄運找他自己一個人就好。
5.
書中引用羅曼羅蘭的話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看清生活的真相是不是仍然要熱愛生活很難說。
但總要堅強地活下去。
人生海海,不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