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英雄一世,卻被嘲諷半生,生命中總有不能承受之重

2020-09-06 易小加



你知道人生海海是什麼意思麼?

我不知道,所以儘管我喜歡對著圖書暢銷榜買書,並且《人生海海》這本書今年總是在榜單很靠前的位置,但總是被我忽略過去。直到後來有朋友給我推薦和介紹。


作者麥家的書我倒是沒有讀過,但根據書改編的影視劇卻很熟悉,《解密》、《暗算》、《風聲》等都是我耳熟目詳的作品。

《人生海海》是麥家時隔八年推出的一部重磅小說,剛出版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關注度也是一路飆升。

書中以初中時代的」我「為第一視角,通過故事轉述、回憶等方式,塑造了上校、保長、父親、爺爺、小瞎子等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更是說盡了人生百態,世道炎涼。

作者在書中介紹,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形容人生複雜多變,像大海一樣寬廣,總的意思是教人好好活著而不是去死。

然而在那些特殊的年代,活著也不容易。


1.

讀完全書,更是深刻體會到人生本苦,並且充滿了變數。

前一時的風光,後一刻的慘澹,總能在不經意間的切換,就如上校跌宕起伏的人生。

上校就是太監,太監就是上校。

上校的前半生雖然也不乏坎坷,但總的來說還是充滿了傳奇。

加入國軍打鬼子,練成精湛醫術,搭救軍統要員得到賞識,化身特工去臥底。

以床上的本領聞名於上海於風月之地,被幾個日本女人包養,被叛徒出賣蹲日本人的監牢,被女漢奸高官調到北平圈養,被懷疑變節又蹲了國民黨的監牢。

釋放後上校作為國軍參加解放戰爭,手術救活解放軍首長但不願投誠,國軍失敗後被收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立下不少功勞,被誣作風有問題回到鄉下。

靠著這些過往的經歷,再加上救死扶傷的醫術,足以讓上校在村裡不用做農活,還能吃香的喝辣的,順便幫助村民排憂解難。

僅是簡單的羅列,你都會覺得這樣的人生精彩非凡。

回鄉之後,上校就成了太監。

為什麼會成為太監卻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

一個版本是在戰場上打鬼子的時候,那個地方中了彈受了傷;另外一個版本是在國軍的時候睡了師長的女人被閹掉了。

昔日的英雄成為了被大人小孩人前背後嘲諷的對象。

文革前後,上校預感到了風聲離開了村莊,卻被村裡的好事之徒小瞎子設計引了回來。

被毒打,被批鬥,上校都承受了。在被小瞎子羞辱並窺探了影響他名節的秘密之後,上校割了小瞎子的舌頭,挑了他的手筋,並且逃跑了。

後來上校被出賣又被抓了回來,公審大會上那些無聊之人硬要扒下他的褲子,上校發瘋了。

幸好有個年輕時候就喜歡上校的女人收留了他,並將他帶回了自己的家鄉。

後來的上校算是安穩的度過了後半生,只是智商永遠停留在了7、8歲的水平。


2.

上校的故事是本書的主線。

他的人生經歷像是一面鏡子,映射出了圍繞在他身邊各色人等的人生底色。

上校的母親應該沒有聽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故事,卻很清楚其中的道理。

發跡之後的上校拿回家一箱珠寶等貴重物品,被他母親連哭帶罵扔出了家門,因為她覺得在這亂世之中,家裡藏著這麼多值錢的東西,很容易帶來殺身之禍。

寧願受窮,也不願意擔驚受怕,這也不失為一種很樸實的生存之道。

如果是為了女人,老保長倒是什麼都不怕。

老保長不是什么正經人,一輩子吃喝嫖賭、敗光了家財不說,到老了還張口就是充滿色情的話,句句離不開女人。

但通過後面的故事層層剝開,我們看到保長還有其另一面。

他作為日本人扶持的對象,卻從來不欺壓村民,表面上為日本人做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和其周旋,減少村民的損失和傷害。

他在上海的風月場所嫖賭了好幾個月,卻能夠為了營救上校隻身北上。

他敢於仗義執言,在上校的批鬥大會上,村民們都默不作聲,只有老保長敢跳出來為其辯解。

他守口如瓶,知道上校的很多秘密卻從不在外人中說起。

他為了不讓書中「我」的爺爺在羞愧中死去,主動與他分享了很多故事,寬慰了爺爺的心。

他知道爺爺出賣了上校,毅然的與爺爺決裂。

老保長不是什麼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卻也有著其閃光的一面,尤其是在做人方面有著自己的原則,很難得,也很真實。


3.

不過這種人性的閃光點,在小瞎子身上卻一點都沒有體現出來,卻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小瞎子並不是真正的盲人,他的父親才是。

他父親當年也是靠著坑蒙拐騙才娶了媳婦,那個媳婦生了小瞎子之後就離開再也沒回來過。

沒人教養的小瞎子,長大後在學校裡也是最調皮最壞的那個。

其實小瞎子跟上校無冤無仇,相反小瞎子一家也沒少受過上校的恩惠。

然而迫害起上校來,小瞎子比誰都起勁。

被廢掉之後的小瞎子,又到處散布與上校關係密切的書中「我」的父親的謠言,直接導致爺爺差點因此而死掉。

後來靠著村裡人的你一家我一家的救助,小瞎子才能活下來。

然而小瞎子從來沒有想著讓別人好過,直到書中最後還編造謠言,讓給小瞎子提供過很多幫助的書中的「我」為此難過。

幸虧謠言後來不攻自破,否則書中的「我」或許會帶著某種悲哀和羞愧活一輩子。

總有一些仇恨無法消除,也總有一些人無法感化。


4.

爺爺倒是懂得很多道理,然而正是這些道理害了自己。

上校回到鄉下之後受到了很多非議,而這裡面對上校抹黑最多的,恐怕非爺爺莫屬。

一方面爺爺並不知道上校過去經歷過什麼,另一方面書中「我」的父親與上校之間的關係過於密切,讓爺爺頗為擔憂。

或許他是聽到了類似「雞姦」之類的風言風語,人言可畏,這種事情是可以死人的。

於是爺爺特別熱衷宣傳上校是太監,那方面沒有能力之類的言語。

然而有些事情越描越黑,尤其是小瞎子添油加醋之後,更是坐實了父親與上校之間不正常的關係,這讓爺爺直接崩潰。

如果不是老保長講述了當年他和上校混跡風月場所、上校是正常人的事情,恐怕爺爺早就一命嗚呼了。

後來為了徹底消除眾村民的悠悠之口,爺爺向公安透露了上校的藏身之處,抓獲上校之後,根據公安發布的公告,父親身上背負的惡名徹底消除了。

後來爺爺洩密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了,這讓「我」的一家在當地幾乎無法立足。

書中的「我」被連夜送去了國外,爺爺選擇了上吊自殺,整個家庭分崩離析。

此後的很多年裡,父親把這個家、這個村莊看做了災難的根源之地,不願意讓家庭的成員再回來,而他自己卻一輩子都堅守在那裡,想讓厄運找他自己一個人就好。


5.

書中引用羅曼羅蘭的話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看清生活的真相是不是仍然要熱愛生活很難說。

但總要堅強地活下去。

人生海海,不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麼?


相關焦點

  • 悲劇,中國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海洋文明裡的人沒有可以仰仗的強勢政府,也沒有生生死死都不能分離的家人,在這樣的自然之境裡,勇於探索、不懼怕分離才有活下去的可能。徽柔為了做爹爹的乖女兒,就不能不嫁給她並不愛的李瑋,而宋仁宗那麼執意地將女兒嫁給自己的表弟,因為他也是一個懂事的兒子,以這樣的安排既能回報未能侍養生母的遺憾,又能給天下人立標杆、樹典範。
  • 男性視角之《黃金時代》,性是一種行為,情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王二是情感的侵入者,又是一個冷漠的看客在我的認知裡,王二就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他是陳清揚情感世界的入侵者,而且是簡單粗暴的,將男人在兩性關係中的主導地位發揮到極致,讓陳清揚欲罷不能。在他家泥濘的後院裡,準有一大窩小崽子,共有四種組合形式:1、陳清揚和我的;2、阿倫大哥和阿倫大嫂的;3、我和阿倫大嫂的;4、陳清揚和阿倫大哥的。這是小說中某處王二設想他和陳清揚選擇在山上居住,他去幫鐵匠鋪給戶撒刀刻花紋,然後生活中的場景。
  • 速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在1984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生命中最有影響力的小說。文學意義上的成績和風格我就不說了,它是距今為止我讀過最能引起我思考的作品,只讀開篇就會吸引住你,讓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讀下去,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後事如何。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讀之,只用兩個小時,是因為文字精練,情節引人入勝,很快讀完。消化之,用了兩年,是因大年三十的下午讀它,沉悶到一個下午不願說一句話,一直到理出一些頭緒,才再能直面自己,抬頭,已是正月初一。初讀完時,我的內心是同情的,那個時代下,多少家庭不能團圓,多少生命賤如草芥,我們現在看重的夢想、人生規劃、體驗、事業在那個年代,那種環境下卻奢侈到做夢一般。福貴的一生,年輕時或許還算是自作自受,但當他成熟後,卻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苦難,生離死別都被寫的一帶而過,可能這在他千瘡百孔的生命中,就連生死鬥已經算不得什麼了。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一生應當如何在輕重中的選擇之中渡過?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到最後她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自己的小狗卡列寧身上,小說到最後時,卡列寧安樂死之後露出了笑容,這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筆,是特麗莎解放自己獲得生命之輕的結果闡釋。她一直都很討厭人類的媚俗,儘管從最重的法國跑到了最輕的美國,那個最自由的國度,她依舊無法逃脫人類的媚俗。弗蘭奇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與薩賓娜相識之後,則是沉迷於薩賓娜的輕,他放棄了自己的家庭想要同薩賓娜在一起,最後也被薩賓娜背叛了,這也是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吧!小說最後他死在了槍殺,沒有任何意義的死去了。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與你,隔著輕與重的天塹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並不是形上學意義上所講的輕與重的哲學問題生命的輕與重切切實實的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本書中,作者以一段愛情裡四個人物的角度經歷分別以第一視角共同鋪開了一場愛情劇幕。在這場情感中,包含著很多對立面的探討,其中就有生命的重與輕的問題。
  • 悽美愛情電影《魂斷藍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愛是雙面的,它有多美好,就有多折磨;它讓她歡喜,卻也最終將她推到了滾滾車輪之下。《魂斷藍橋》是一個美得讓人幾度落淚的愛情故事,在天鵝湖悽美的音樂聲中開場,似乎冥冥之中早就預示著那個悲慘的結局,可是當那一刻真正來臨時,卻還是無法承受住那份巨大落差所帶來的失落與悲慟。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那麼痛苦不堪的日子,您是怎麼走過來的
    「小的時候,總有快樂的事吧?」他引導追問。「小時候去田地裡幹活,那時也就你外甥女這樣大,跟著撒種子,間高粱或穀子種子。幹得不好,你姥爺一腳踹的多遠…」他知道外甥女剛剛讀初中,那時候母親也就十一二歲。「那剛結婚的時候,有過高興過吧,再說不是有這麼多孩子嘛?」「我都說你們這些孩子都是老天贈的!」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講一個怎樣的故事?
    作者叫米蘭昆德拉,捷克作家,人們對他的評價極高,說他的作品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思想傳遞著人類的終極關懷。就因為評價太高,所以我先入為主的心理暗示它很深奧,於是總是難以看下去。因為蘇聯侵略作者的國家捷克的原因,作品中飽含著國家破滅的傷感和對俄國的仇恨。
  • 再讀《活著》:生命本無不可承受之重
    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餘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將福貴塑造成了一個存在的英雄。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 西西弗斯神話:生命就是承受
    吳剛因被貶謫而在月亮上砍伐一棵桂樹,當他將桂樹砍倒時,新的桂樹瞬間長了出來。就這樣,吳剛不停地砍而桂樹不停的長出來。西西弗斯從來沒有想過這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他想 一口氣將石頭推上山頂就好了。於是,他拼盡全力推著石頭,而當他終於將巨石推到山頂時,他想歇一口氣,不料想巨石瞬間又滾落到了山底。從此,西西弗斯不再如以前那般急切了,他好似明白了,自己的一生終將如此,只能不歇息地推著巨石前行,而達不到山頂,這是自己終其一生的事情。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從小被父母嘲諷的孩子,心裡到底有多痛
    在媽媽嘲諷中成長的明月,總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甚至在外都不敢按照自己的意願點菜。我們無法想像,那些在父母嘲諷中成長的孩子,內心到底有多痛!她說孩子一歲多的時候,總喜歡獨自玩耍、吞食玩具、原地轉圈。這些行為被確診為自閉症傾向,醫生建議多帶她出去與同齡孩子接觸,父母更要多陪伴,建立親密關係。「印象中,孩子很乖巧,那後來呢?」
  • 小說:妻子求丈夫借20萬,丈夫嘲諷冷笑,當晚妻子踏進富豪別墅區
    這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情,已經完全超出了她的承受範圍。不知等了多久,手術中的燈牌終於滅了。沈小柔迅速從地上起來,因為蹲了太久,腦袋一陣眩暈,險些摔倒。醫生從手術室出來,她抓住醫生的手問:「醫生,我媽媽怎麼樣了?」醫生看著她說:「你別激動,你母親暫時沒有生命危險。只是她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需要儘快手術。」
  • 小說:結果或許是你不能承受的
    他竟然沒有回去,而是坐在車裡一直在等著我,我有些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淚,站起身,準備離開,可是周鵬卻一直開著車就在我的身邊跟著我。我不出聲,他也就不出聲。這一刻,我竟然覺得這個人沒有那麼討厭了。「你是不是知道什麼,宋歸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我轉頭看向車窗裡面的人,可是周鵬卻給了我一個意味不明的笑容,隨即搖搖頭,「抱歉,我不能說。
  • 《無名的裘德》想清自己不能承受的生活比想清想過什麼生活更重要
    看了《無名的裘德》,我覺得很痛心,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裘德的悲劇,讓我意識到,想清楚自己能承受什麼樣的生活比想清楚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更重要。為方便理解,我們先來看看故事梗概。男主裘德家境貧寒,但他立志成為學者,成為主教。女主蘇,是裘德的表妹。她活潑可愛,追求自由與民主。裘德與蘇各自結婚了,但婚姻都不幸福。他倆彼此相愛,於是各自離婚,一起生活。
  • 亦舒:《我的前半生》女人要想活成羅子君的樣子,答案有三
    離婚的羅子君經過短暫的休整投入緊張的工作中,經過一番歷練,打開人生新篇章。雖然《我的前半生》賀涵與羅子君沒有走在一起,不過是早晚的事情,好比碗裡的肉還能飛到哪裡去,羅子君的生活豐富而又多彩,只是苦了唐晶,為什麼她可以佔盡天時地利,別人卻不行,原因有三。
  • 亦舒小說《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在婚姻中犯的幾個錯誤
    亦舒的這本《我的前半生》已經是第二次讀了。這次是因為參加的寫作培訓班,老師推薦的一套,因為划算買重了。就重讀了一遍。很奇怪,才去年讀的,很多細節竟然沒有多大的印象,只是知道一個大致的過程。這次讀的要仔細很多,把好的句子都劃上了線。看了這本書,很是感慨,沒有經歷過婚姻痛苦的人,沒有一心做過全職媽媽的人,是很難理解子君在被拋棄時的痛苦的。
  • 故事:那麼能不能,不要讓他一個人來承受這些
    「兩個大男人,也不能搞出什麼事,說不一定啊在我們都看不見的地方,不知道幹些啥呢....嘖....噁心死了...」可他卻總是滿不在乎的樣子,跟我討論著似乎並不遙遠的以後。-冬陽-我知道,他所承受的罵名,流言,字字句句,皆是因我而起。
  • 生命難以承受的母愛之重
    娃他爸在山下的工廠工作,因為是夜班下午就出門了,家裡還有兩個小的怎麼辦?沒有得到孩子一絲消息的女人,硬生生數著時間,睜著眼睛挨著。沒有人知道,她這一夜是怎麼熬過來的。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女人就出了門,她沿著山路,一邊走一邊大聲喊著大丫頭的名字,在可能滾下去的陡坡和有洞穴的地方尋找。
  • 《來來往往》:22年前一個男人和他生命中五個女人的故事
    而今再重讀小說,卻發現遠遠不止如此,這本書給我們講的是一個男人和他生命中五個非常重要又使命各不相同的女人。李大夫教給康偉業她閱盡人世滄桑的半生經驗,告訴他,太缺乏經歷,會給以後的生活造成極大的痛苦。 為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李大夫為康偉業帶來了他後半生裡一個極為重要的夥伴——段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