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小棗的前世與後生(三、木匠二爺的遺產)

2020-10-18 夢裡尋夢千百度

(原創首發)


木匠二爺因為木匠手藝精湛,在村裡輩分大,被大家尊稱為木匠二爺,木匠二爺和我們家是前後的鄰居,我小時候經常去他家玩,他家的秀芬姑姑和我同歲,也是我的玩伴,在她家裡屋廚子上擺著一對老式花瓶,得有一尺半高,裡面插著雞毛撣子等物品,上面有人物還有獅子,有一天木匠二奶奶在外面和一群老太太聊天,就說到她家的花瓶,為什麼說這個呢,因為另一個鄰居林奶奶的兒子倒騰老古瓷,各村轉著收老的盆罐等,木匠二奶奶就說她家的花瓶是她結婚時她姑姑送給她的,還說她姑姑是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教師霍殿閣的夫人。


霍殿閣老家是滄州,後來在天津生活,傳說他有」神槍」之功,大槍點蒼蠅而牆壁不留痕跡。霍殿閣吸收了仙道高真人的終南山大架太極拳、龍形直八卦、倒雙鉤、八卦劍、泥球功、掌板功、繃弓功等,充實八極拳功法。日本武士聽說他的武功不服,非得比試不可,霍殿閣攜弟子霍慶雲赴張園打敗日本武士,溥儀遂聘霍殿閣為他的武術老師。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木匠二奶奶的話被林奶奶記在心裡,到家就和她兒子說了,她兒子就去木匠二奶奶家要買她們家的花瓶,剛開始木匠二奶奶不賣,他就天天去,後來沒辦法就賣給了林奶奶的兒子,賣了1000元錢,那是七十年代初期,1000元錢可以蓋四間大瓦房,木匠二爺家就用這個錢翻蓋了新房,這事曾經在我們那一帶轟動一時。

木匠二爺家有寶的消息就傳開了。因為木匠二爺有個箱子從來不給別人看的,大家都說那裡邊有更值錢的寶貝。


木匠二爺因為木匠的手藝精湛,在十裡八村有名,做門窗、桌椅、櫥子柜子,無所不精,用自己的手藝把自己家的日子過得富富餘餘,在閒暇的時候,就用做大活剩下的廢料做小件,做的最多的就是就是雕刻月餅模子,及其其他麵食的模子,這可是個細活,比做大的家具費事,他雕刻的模子花紋精緻,有以「福、壽、祿、喜」寓意吉祥的字系列,有花樹葉寓意「金枝玉葉」植物系列,有「年年有餘」的動物系列,鄰居鄉親看上他做的模子喜歡就拿走,給不給錢隨便,但是誰也不好意思不給錢,但是價錢應該很便宜。在他所雕刻的模子中,大家最喜歡棗木的,因為棗木木頭硬,用棗木雕刻的模子延年,更主要的是可以把花紋雕刻的很精緻,而像柳木楊木就不行花紋不能雕刻太精緻,但是棗木的模子也最不好雕刻。我天天去他家玩,每次看他雕刻就問東問西,他就說:丫頭,喜歡就拿一個。我可不好意思,後來他順手就給了我一個小模子,這個不是太精緻,好像有一個花瓣可能有點殘缺,其實我內心想要一個大的,因為我們家有好幾個了,母親不會給錢再買,我也不好張嘴要。

每次木匠二爺給別人做家具,總有人問他,「聽說你們家有寶貝」,他就笑笑說,有一箱子呢。

2015年過年的時候我和女兒回老家,在我家的灶臺上放著那個木匠二爺給我的小月餅模子,已經黑乎乎有歲月的痕跡了,女兒問我四姐:四姨,你要幹啥?女兒的意思是可能過年了,要蒸些花饅頭,結果四姐說,掃房倒騰出來的,嫌麻煩正要填灶坑裡燒火,給女兒嚇的趕緊搶回來。於是大家又談到木匠二爺,他已經去世好幾年了,有病的時候,他示意大家打開他的箱子,裡面除了他的木匠工具,雕刻用的刻刀,還有二十多塊雕刻精美的月餅模子,都是棗木的,估計是他捨不得賣,也捨不得送人的精品。女兒聽說了,非得央求舅舅帶她去看看,我弟弟給木匠二爺的兒子打電話問,結果他兒子說,現在買的月餅都不願意吃,留那個有啥用,扔的扔,燒的燒,早沒了。



女兒不死心,讓我在親戚舊鄰挨家挨戶去問,問了幾家也沒有,後來我三姐在她婆婆的舊房子翻出一個還有一些裂紋。女兒還不死心,上網搜,從網上買了一個,一看是機器雕刻的,做工非常粗糙,女兒也沒興趣了。

現在這三個模子在我家放著,我也不知道能幹啥。

相關焦點

  • 金絲小棗的前世與後生(六、老棗樹之殤)
    去年我高中同學來我所在的城市出差,給我帶來了兩箱子棗,一箱子冬棗,一箱子金絲小棗,還有老家的香油,我把棗拿給同事們吃,大家都搶冬棗吃,說又酥又脆又甜,我卻還是愛吃金絲小棗。可愛的金絲小棗,我懷念你的過去,也喜歡你的今生,更憧憬你的未來。
  • 金絲小棗的前世和後生(二、精神的樂園)
    (原創首發)精神的樂園園子四周圍了一圈綠色的屏障,一種帶倒刺的樹圍著園子種了一圈,樹結的果實,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顏色有兩種紅色的和橙黃的,小時候並不知道那是什麼,後來學習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才知道那叫覆盆子,可惜我們小時候沒有吃過,每當我摘了問母親能吃不,母親說不能吃有毒,有一回我不知道為什麼拉稀,去村裡的周先生(小時候老家管大夫叫先生
  • 金絲小棗的前世與後生(四)瞎海嬸子的秘密
    瞎海嬸子其實不瞎,大眼睛雙眼皮心靈手巧,為什麼叫瞎海嬸子,是因為海叔的外號叫「瞎子」,據說海叔年青的時候外出做小買賣,有一次回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同行的有好幾個人,海叔走在最前面,他突然大喊:停,前面有長蟲(蛇
  • 小木匠(民間故事)
    烏格主(鄂溫克包)裡放上這樣兩個小門上帶兩個抽屜的柜子,高度和實用性是再好不過了,小木匠滿意地打量著自己剛完成的作品,他也沉浸在將要完婚的寶利爾小兩口的幸福甜蜜之中。小木匠心想:老鄉就是實在、不計較,上次為勝利嘎查達(村長)班布日家做的衣櫃沒過一個月門變形了,他也沒來找,還是我領著倒牛的老客去他家才發現的。
  • 二爺在河裡張網捕魚,一個老人來勸說,二爺不聽惹來禍事
    二爺有三件寶貝,而正是這三件寶貝卻差點要了他的命。二爺的第一件寶貝是一頭耕牛,在那個沒有機械的年代,這頭耕牛是二爺從幾百公裡外買到,牽著走回來的,村裡沒有一家的牛能比得過這頭的;二爺的第二件寶貝是一張「絕戶網」,之所以叫「絕戶網」,是因為無論大小的魚,只要進到網裡就再難逃命;二爺的第三件寶貝是一把戰刀,相傳是打小鬼子時候,鬼子留下的,被二爺撿到,一有時間二爺就認真的擦拭,刀面鋥光瓦亮,冒著寒氣。
  • 野路子(2)二爺
    但凡能被人叫做爺的,不管他是二爺還是五六七八九爺,年紀都不會很年輕。 南林村的二爺,他卻是個例外,二爺並不老,渾身上下都看不出有一絲老的地方。 這並不奇怪,沒有人能從一個二十多歲的人的身上能找出老的地方。 所以二十多歲的二爺當然沒老。他不但是村裡最年輕的二爺,而且是南林村建村歷史以來最年輕的二爺!
  • 過路陰陽——4踏財(二)
    東拼西湊搞了八十元恭恭敬敬的給孫為民送了過來(八十年代的八十元可不少了,那時候一個工人一個月才三十多)。正研究出點眉目的孫為民一見到錢也有點犯傻,當然推說不要,但兄妹倆人就是不依,沒辦法,孫為民紅著臉收了二十元,其他的說什麼也不動一分了。
  • 無二爺鬥法新知縣(民間故事)
    無二爺目瞪口呆,就想:「新來的縣令是沒把我無二爺放在眼裡呀!看來,我還得再出一招,要不然,這口惡氣沒法出,那新來的縣令又如何知道我無二爺的能耐?」這天,無二爺來到了王三喜家。王三喜是無二爺一牆之隔的窮鄰居。王三喜家兩間破房緊挨著無二爺家廚房,廚房上開著氣窗,每當無二爺家做飯,都會冒出縷縷香氣。
  • 真的,別再說璉二爺品味庸俗了
    外有猩猩氈簾二百掛,湘妃竹簾一百掛,金絲藤紅漆竹簾一百掛,黑漆竹 簾一百掛,五彩線絡盤花簾二百掛,每樣得了一半,也不過秋天都全了。椅搭、桌 圍、床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再是因為批評賈雨村勒索石呆子的扇子一事,導致自己被老子一頓胖揍,打得下不了床(原文是
  • 臘奶和二爺的愛情故事
    臘奶和二爺的愛情故事臘奶命苦,28歲就守了寡。嫁給二爺不到十年,撇下三個孩子,二爺就走了,臘奶一個人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在農村,多虧了她娘家幫襯著生活,日子過得不是一般地艱辛。母親不止一次地說:「你臘奶是小姐的命,丫環的身」。
  • 紅頭繩(中篇小說)之三——還記得你最痴情的舉動嗎?
    紅頭繩(中篇小說)作者:山溪三、痴情漫長的寒假到來了,時間也像上了凍,緩慢得仿佛沒有了盡頭。可是,就是沒有楊霞的影子,也不見她那個木匠爹。好像他們家不過年似的。臘月二十八上午,趁著家裡沒事,我不由自主地向北岸村走去。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只是想著,去了北岸村就離楊霞近了。一路上,我三步並作兩步,急急地走著。
  • 故事:婦人善待小木匠,小木匠略施小計,女主家因此得了福報
    劉崇便從鎮子上請來一些木匠和瓦匠,準備將房子修葺一番。劉崇將那些工匠帶到家裡,並對王氏囑咐了一些話,便匆匆離開回去打理店鋪去了。雖說他年紀尚小,但木匠手藝師承於他二爺,手藝很是不錯。而他的二爺正是那位老者。老者做了一輩子木工,手藝自然不用說。二郎爹娘沒的早,二爺交給他木工手藝,常帶著他混口飯吃。
  • **易木匠**
    農村婦女口舌多,不知誰說了句「發娃子(我小名)和容妹仔長大了耍朋友還要得」,這句傳開了,我倒沒感覺,席華容有次小聲給我說:「我爸爸說現在不流行娃娃親。」時光荏苒,一切都在變化中,當年的席華容更是婷婷玉立,只是奇怪,眾多同齡姑娘都談了男朋友或是結婚了,唯她還留在家。紙包不住火,有人議論瘋病會遺傳,席華容也跟她媽一樣有病,誰娶了她會害幾代人。
  • 天下第一木匠(民間故事)
    明朝天啟年間,日照縣有一個木匠,叫劉長林,三十出頭。原來,朝廷要辦一場木匠大賽,勝出者會得到「天下第一木匠」的稱號,並留在京城,為達官貴人建造府邸。大賽公文傳到日照縣,錢仁一下子就想到了劉長林,他心想:自己舉薦劉長林去京城參賽,如能獲得「天下第一木匠」的名頭,對自己仕途肯定有好處,便趕緊派人叫來了劉長林。劉長林擺擺手,說:「小人手藝拙劣,沒見過世面,哪有資格去京城與那些前輩比試?」
  • 木匠三爺(民間故事)
    三爺是個老實巴交的會點兒木匠活兒的農民。他還是去了,學木匠,一學就是三年。三年了,師兄弟們都出徒走了,可以自己走鄉串縣打櫥櫃了,只有他,依然對木匠的精細技藝似是而非,手裡的傢伙什兒長偏了心眼兒一樣,不是左三寸歪,就是右四寸斜,氣得師父哭笑不得,點著腦門兒罵他:「我怎麼也能教出一個大眼兒木匠?!」大眼兒木匠幹不了細木工,只能幫人蓋蓋房子──說白了,鑿大眼兒還行,鑿小眼兒,永遠不在行。
  • 倔犟的木匠(民間故事)
    手藝人中,木匠跟鄉下人關係最緊,大到建房時架梁立柱,修門安窗,小到屋裡桌椅板凳,妝檯櫥箱,再到出行的舟車,織布的機杼,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東西,看似普通平常,其實角角稜稜包括嵌進一個木楔,都粘著木匠的智慧和手藝。木匠行裡有個規矩,主家請了哪個木匠,得一請到底,除非情況特殊,中途不能換人。換人?換誰都不來。
  • ◆ 劉二木匠之死 ◆   (小說) 作者:晏良華
    ◆ 劉二木匠之死 ◆ (小說) 作者:晏良華劉二木匠死了。鶴髮童顏地躺在堂屋的左邊還沒入殮,旁邊放一口漆黑的大棺材。小將們在搗毀縣城正西街超英機械廠(現五四機械廠)所在地的廣聖宮時遇到了麻煩:一小將爬上房頂把瓦蹬下一大片,在接近房頂脊梁的時候,突然口吐白沫,不省人世,從房頂栽了下來。
  • 第三章 各人頭上一方天(三)高明禮打架出人命 康二爺出手擺平
    《大河之城》第三章各人頭上一方天三農民械鬥由他負責匯集了全村所有人家羊只的羊群也星崩雲散,眾人費了老大的勁才重又聚攏一處,但已是十成少了三成和兄弟明信一起,倆人再次進了康家院,剛期期艾艾地說了自己的意思,就讓康二爺一句話頂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儘管說話的時候康二爺依然顯得一團和氣春風滿面。康二爺說的是:尕娃,二爺我的身子骨還能頂住事,你不是想當這個莊主了吧?兄弟倆張口結舌面紅耳赤,急忙逃也似的轉身往外,卻又被康二爺叫住了:跑啥哩,看你們兄弟倆,二爺我又沒說啥。
  • 苦澀十天(三)
    (二叔是我的第一位師傅。)在這裡我必須先介紹一下我們的村莊。我們村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木匠村。村民們祖祖輩輩都做木匠活,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個會手藝的成員。不知可以追溯到哪個年代,我們村的木匠師傅們就要經常向西越過黃河。到陝西省的各個州縣做木匠活來謀生。由於交通不便,又要肩挑背負木匠的工具,因此一天走不了多少路。為了能掙到錢,他們往往一走就是大半年,甚至年終都不回家。
  • 故事:新聊齋:木匠與水鬼
    王木匠打算先穩定她的情緒,再慢慢勸她回家。那女子此時看向河裡,也不回頭,拍了拍她身邊的木板,讓王木匠坐到她身邊去。王木匠愣了一下,但也不容多想,就在她身邊坐了下來。王木匠答應了,說明天就來辦此事。女鬼向他磕了三個頭,然後輕飄飄的落到橋下,一下鑽入水中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