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朝鮮屯的新稻子成熟了,每天都有朝鮮族婦女頂著米袋,挨家推銷大米

2020-07-26 作家於艾平


故事:朝鮮屯的新稻子成熟了,每天都有朝鮮族婦女頂著米袋,挨家推銷大米


 三


快過國慶節了,母親問我們想吃什麼?我搶著說想吃頓大米飯,要吃朝鮮族人種的那種大米。那時候能吃頓饅頭或大米飯絕對是享受,限制供應的細糧極少,且白面是不去麩子的「全麵粉」,蒸出的饅頭跟蕎麥麵的顏色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捨不得吃細糧,一般都攢下來過年過節或招待客人。我們上頓大餅子,下頓高粱米飯,頓頓粗糧當家,孩子們早就吃夠了。有什麼辦法呢,填飽肚子就算不錯,夠不夠也得捏著鼻子往嗓眼裡咽,不吃就得餓肚子!朝鮮屯的新稻子成熟了,每天都有朝鮮族婦女頂著米袋,挨家挨戶敲門推銷自產的大米。為了過節,母親只好買黑市的高價大米。當時,這類買賣是非法的,好在大家都心照不宣。她做賊一樣將朝鮮族婦女讓進家裡,解下腰間的圍裙,蹲下身子,抓起一把雪白的大米看著成色。孩子們蹲下身子圍在大人身旁,眼巴巴看著大米口袋,聽著兩個女人討價還價。

「四角錢一斤,太貴了,便宜點兒麼。」母親說。

「她大嬸兒,我們也是沒辦法,才用口糧換粗糧過日子。」朝鮮族女人婉轉地說。

「我知道,誰都緊,要不能跟你講價,三角七怎麼樣?」

孩子們都仰起小臉,盯著朝鮮族女人的嘴巴,心裡祈禱著:「快答應吧,快答應吧,我們就要吃到噴香的大米乾飯了!」

「不吧。」朝鮮族女人說。

「三角八呢,你讓兩分錢?」

我們的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臉漲得通紅,緊張到垂下眼睛不敢看的程度,可是內心裡,卻抱著極大的希望。妹妹搖晃著兩根小辮兒,抓起一把大米攥在手裡不再鬆開,伸到背後,那隻小拳頭都顫動起來。

朝鮮族女人搖搖頭。

「那我們買不起了。」母親抓過妹妹的拳頭,把她手裡的大米摳出來,表示歉意。「實在不好意思,你到別家試試,看能賣點兒不。」大米從母親的手指縫裡流下來,流進口袋裡,我們的心跟著往下沉,都不願意這樣想,閉上眼睛,滿腔希望也隨著母親的指縫流走了。

朝鮮族女人一臉失望地收起口袋,頂在頭上走出院門,走出幾步,又回過頭來說:

「我讓一分,三角九,要麼?」

「不再緩口了?」

朝鮮族女人堅決地邁開腳步。

「可以,你秤吧。」母親叫住她,下決心買了。

「要多少?」

「一斤。」

兩個女人為一分錢爭了半天,總算成交。經過一場艱難的談判,我們終於秤到一斤大米,這未免使我稍稍有些失望,買得太少了,剛剛夠塞牙縫的,不過這已經很不錯了。「啊,過節啦,有好吃的嘍!」孩子們把手高舉過頭歡呼起來。妹妹高興的又蹦又跳,姐姐拍起巴掌。我偷著樂,板著面孔讓她們覺得我是個男子漢,不像狗,給好吃的就搖尾巴。中國人過節,再窮也要做頓好東西吃以示慶祝,人家吃魚吃肉,我們卻用一斤大米慶祝國慶節。糧店的秈米和朝鮮大米沒法兒比,公家供應的秈米口感不好,沒有油性。朝鮮大米蒸出來像浮著一層水晶,雪白耀眼。再拌上一勺豬油,一勺白糖,我絕對心滿意足,幹吃米飯不用就菜比吃點心還香甜,口感好極啦!

相關焦點

  • 高考故事:聽一位朝鮮族老人講述她孫子當年考大學的事情
    我家樓下住著一對朝鮮族老人,他們都七十多歲了,是去年剛從從郊區搬來的。前年秋天,他們郊區的耕地被政府徵用了,每人拿到了幾十萬元的補償款,就在市裡買了房子。 樸大爺家原來居住的地方離市區十三公裡,因為那裡有幾棵百年古樹,風景好,還依山傍水,政府部門就在那搞起了旅遊開發,建起了多處旅遊景點。 進城後,樸大爺的兒子和閨女就不讓他老兩口再幹啥了,因為他們以前有積蓄,又拿了政府的補償,每人還有一百多塊錢的社保金,頤養天年不成問題。沒事幹的樸大爺有時在小區看別人下象棋,有時義務清掃一下樓道,有時還到原來居住的地方看看。
  • 韓戰小故事集1
    就像這樣的白米飯……指導員笑了,告訴他:小夥子,你參軍,我們不僅能保證你每天都能吃飽飯,更重要的是,我們能讓你全家,哦,就是你母親和你弟弟,以後每天都吃飽飯!你參軍你們全家算軍屬,還能多分二畝地!行了!有這句話就夠了!如果指導員不騙人,小周覺得自己還是賺了的!因為在當時,全家老小包括老弱婦孺都能吃飽肚子,那是一種極為奢侈的現象!
  • 留學朝鮮:娶朝鮮姑娘有多困難?
    從朝鮮新義州,每天都有列車發往平壤。不少留學生,會委託朝鮮乘務員,從國內帶東西到平壤。最後我又聯繫到一名留學生,請他幫忙,找朝鮮的乘務員託運藥品到平壤。經常各種託關係,終於搞定了藥品的事。整個過程各種求人,給人說盡好話。
  • 一個朝鮮族姑娘的浪漫愛情邂逅
    看到她,不得不說起她和我戰友的兒子的浪漫愛情故事!戰友的兒子從部隊復員後,被分配到了市裡的一個單位工作,戰友早就給他買了住宅樓,他自己在這樓裡住著,幾年部隊生涯讓他養成了早起跑步的習慣,每天早上五點多他從家裡出發,沿著公路跑上一個小時。
  • 人人都會哼唱的《阿里郎》背後竟然有一番這樣的故事
    妻子很漂亮,十裡八村的都有名,丈夫走了以後,村裡的地痞就來騷擾,讓她改嫁,她拒絕了,但那地痞總來騷擾。一年後丈夫掙了錢回來了,夫妻倆正高興,地痞又來了,村裡也傳著有關妻子和地痞的閒話。丈夫起了疑心,以為妻子不貞,就又要走,妻子怎麼解釋也攔不住,丈夫就走了,妻子在後面追,追不上了就唱。
  • 遙看朝鮮(38)
    很快就到虎山長城了,我的目的地不是虎山長城,而是一步跨,站在岸邊,可以遙望朝鮮的老百姓,看看朝鮮的風土人情。一路上都是核桃樹,核桃成熟了,刺球一樣的核桃果掛滿了枝頭。河對岸就是朝鮮了,很可惜不能過去看看。
  • 留學朝鮮(42):娶朝鮮姑娘有多困難?
    2在朝鮮雖然收快遞不方便,但作為留學生,有人和朝鮮鐵路上乘務員熟悉。從朝鮮新義州,每天都有列車發往平壤。不少留學生,會委託朝鮮乘務員,從國內帶東西到平壤。最後我又聯繫到一名留學生,請他幫忙,找朝鮮的乘務員託運藥品到平壤。經常各種託關係,終於搞定了藥品的事。整個過程各種求人,給人說盡好話。在朝鮮打國際長途,價格一點不便宜。
  • 聊齋新故事:黃大仙報恩送白蛇,白蛇每天都要下一兩銀子
    待二人都是酒足菜飽之後,黃書郎忽然從他的長袖裡取出一條小白蛇道,「趙兄,聽說你向來心地善良,能否幫我飼養一下我的家寵小白蛇?主要是我過幾天將出門做生意,實在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回來。」  趙長生本來很是怕蛇,但見那條小白蛇時,不但沒有懼意,反而還覺得它十分可愛,於是點頭答應。黃書郎又道,「它每天只需要吃些白米便可度日,你把它放在你家米缸之下便可。
  • 「日本民間故事」裝滿金子的米袋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個村莊的寺廟裡,有個力大無窮的和尚。もう、すっかり年としを取とっているのに、重おもい米こめだわらをヒョイと持もち上あげてしまうのです。這時,有一個年輕人說道「這和尚再怎麼厲害,也肯定扛不動裝了金子的米袋啊。」「什麼?裝金子的米袋?」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そうさ、米こめだわらの中なかに、米こめと一緒いっしょにお金かねをどっさりと入いれておくのさ。
  • 雞場屯軼事(十五)
    雞場屯村前有護村河,進入每條街道都有碉樓。匪亂時碉樓上有鄉勇把守,而今洪大已逝,碉樓已是擺設,無人管理了。田震越過幾組亂石牆,並無人發現,就悄悄向大街上摸去。大街上排了一隊面黃肌瘦、衣衫破舊的農民,他們提著半包麻袋稻穀,向馮才高交租。馮德元身穿綢子馬褂,腰挎盒子炮,兩旁站著十幾個家丁,端著漢陽造,狐假虎威地大聲吆喝:「穀子要乾淨的,幹了的;數量不夠,明年加倍。」
  • 留學朝鮮:朝鮮的市場經濟是什麼樣的存在?
    我和猴子本以為朝鮮警察可以找到小偷。但直到我和猴子離開朝鮮,警察也沒有再來找過我們。猴子被盜事件,最後不了了之。對此,我們有些失望。開始幾天,猴子心裡非常不舒服。幾天之後,猴子也釋然了。猴子說,朝鮮人大部分還是很友善。被偷的錢,就當捐給了朝鮮人。我和猴子知道,大部分朝鮮家庭經濟不富裕。 猴子被盜事件之後,又發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
  • 民間故事:鬼借糧
    老叟道:「先生莫怪,老朽姓張名益中,家在隔壁的冷邦村,半夜到訪實在是因為走投無路,上門求助來的。老朽家中貧窮,已經多日揭不開鍋了,想請先生大發慈悲,先借我一袋米救救急吧。」說完老叟將一個米袋放在許偉面前,跪倒在地,連連叩頭。
  • 父親的新家
    因為心裡有事昨晚很久才睡 4點到了父母家樓下,一齊把昨天準備的東西裝車,魚還遊著,雞也好著。到文官屯的殯儀館時天還黑著,按了門鈴不久一個睡眼朦朧的年輕人走來開門,我真的很好奇他每天與那麼多亡魂共眠的膽量。昏暗的燈光下我們徑直向前,兩邊存放骨灰的大柜子密集的排列著,一層層一格格擠滿整個空間,像極了單位檔案室裡封塵多年的檔案櫃,散發著悠久的氣息。
  • 「方志於都」小罐子裡面「變"大米的故事
    小罐子裡面「變"大米的故事衣缺遮身穿破裳,食無果腹吃糟糠。記得有一個月下來的一天,生產隊還沒及時發放口糧,糧食接濟不上,父母正在發愁不知怎麼辦時,我卻高興地說:"爸媽,我會變魔術,能變出米來!""哈哈!誰相信你這一套,你有這個本事,我們就不用愁了。"母親笑了笑、看了看我,大惑不解且半信半疑地說。"那好吧,我就變給你們看看,讓你們開開眼界!
  • 雞場屯軼事(九)
    劉傳雲見了孫槽,連聲叫道:「不好了,孫公子,洪一天率領大兵進雞場屯,燒了馮姓房子,把馮姓人都趕上了碓丫山。你師兄田志奎和田志州和他交戰,田志州被俘獲,田志奎現在流落在我家,讓我騎他的馬前來找你,要你回去想辦法退兵,救馮姓一族人啊!」孫槽父親雖是貪官,然而孫槽性格並不像父親,在和馮登山學藝的日子裡,對師傅的行俠仗義頗有好感,經常警告自己,要學師傅的品德,並且延續下去。
  • 故事:破產丈夫扔掉前妻送來的大米,裡面的東西讓他當場愣住
    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願世間多一分溫暖,少一分冷漠,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每天都有好故事,點擊關注你來聽,美美文摘準時在這裡等你~張建軍本來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可是最近幾年他和妻子吳靜的爭吵越來越多。
  • 留學朝鮮:朝鮮農貿市場可以拍照嗎?
    制服男子問了很多,我都老老實實配合。得知我是留學生,制服男子態度稍微柔和了一些。但還是警告我,在市場拍照不是小事,需要我進一步配合調查。制服男子把我帶進一個小屋,接著又來了兩個人民軍。制服男子繼續問我,為什麼要拍照?我回答,因為好奇。男子又問我,為什麼拍吵架的畫面,有什麼企圖?我佯裝鎮定地回答,沒有什麼企圖,就是覺得朝鮮人吵架非常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