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沉默的巡遊》講述了一個眾人復仇的故事:一個歌唱天賦極高的女孩並木佐織突然失蹤,三年後確認死亡,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個非常有嫌疑的「慣犯」蓮沼寬一,而最終因為證據不足導致了兇手無法被緝拿歸案,看著兇手的逍遙法外,一群人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執行正義與裁決。
東野圭吾最擅長的就是在故事中多次反轉,在這本書中也不例外,故事的最後真相裡也暗含著另一個真相,原來 的死亡另有真相,犯罪嫌疑人的死亡也另有隱情,每個人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背負。
在這本小說裡東野圭吾首次描寫了團夥犯罪,被害者並木佐織的家人、曾經的戀人、朋友、以及二十三年另外一個案件受害者家屬都參與其中,他們在看到法律制裁犯罪嫌疑人蓮沼寬一無望的時候,決定聯合起來自己採取行動,即便可能有牢獄之災。
在一年一度的熱鬧的巡遊活動中,眾人按照事先的安排各自默默地地做了計劃中的一部分。默默進行的眾人和熱鬧的巡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蓮沼寬一在眾人的」齊心合力「下準備審判的時候卻意外死亡了。讀者在看到這裡的心理上很容易產生一種共情,有一種和書中人物一樣揚眉吐氣的感覺,雖然並木佐織不能再復生,但是讓兇手得到了懲罰對眾人來說也算另一種意義上的圓滿。
這種事件被稱為法外裁決,在很多架空武俠或者玄幻很多小說裡都會有類似設定, 某個事件後大仇得報,當時會有一種復仇的快感,正義得到了伸張。但是,暢快的同時我們忽略了,以暴制暴或者說是以惡制惡就真的對了嗎?
我們都知道不要輕易去評價一個人,那麼僅僅憑藉自己所知道的就去制裁一個人呢?湯川學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無論蓮沼多麼罪大惡極,都沒有人有權利剝奪他的性命。「
東野圭吾對於正義和人性的探討在諸如《虛無的十字架》、《信》等作品中都有提及,在這本書中作為一個令人深思的點提了出來。這個立意和較早的一部漫畫《死亡筆記》有相通的地方,這部漫畫的主角夜神月拿到了一本可以決定別人死亡方式的筆記本後,開始書寫別人的掌控別人的死亡,以各種死亡方式去懲罰那些他覺得該死的人,漸漸地他覺得自己就是正義的化身,整個人都變得瘋狂,偏執和不可理喻。
當人類覺得心目中的正義無法被伸張的時候,會產生憤怒,絕望等各種極端的負面情緒,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以此為名去傷害甚至抹殺別人的生命並不是對的選擇。
本書中小說中的蓮沼寬一在前1/3描述裡的確是看起來非常惡劣的犯罪嫌疑人:他是在二十三年前捲入一起故意殺人案,涉嫌殺死了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而最終因為證據不足釋放,犯下的罪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二十三年後再次犯罪還能笑著去找並木一家找賠償金。所以眾人儼然將蓮沼寬一視為必須除掉的惡魔也是情理之中,大家選擇一起來制裁,發揮正義,去完成法庭沒有執行的審判。
而最終眾人得知蓮沼寬一死亡的時候,卻並不是欣喜,更多的是沉默和茫然。
我們阻止他人作惡的時候也許我們也在作惡。以正義之名去奪走其他人的性命,和作惡之人的區別又有多大呢?
東野圭吾這本書當中。一面是眾人的善良。在蓮沼寬一死亡後,展開調查期間,湯川學說:
他們只是一群心地善良的普通百姓。我知道他們喜愛佐織,也確實痛恨蓮沼,但是要說他們會合謀殺人,我無論如何都不敢苟同。就算真的有十名共犯,他們每個人良心上受到的譴責也不可能就減少到十分之一。
一面是他們真的是不知不覺地作惡,眾人的以正義之名的審判,形成了一個非常鮮明,而讓人沉思的對比。而生活中的作惡其實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刻意,最容易的作惡就是網絡暴力。
最近《三十而已》中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就遭到了網絡暴力。的確,她在電視劇裡出演了一個裝無辜一片痴心的第三者,讓人痛恨。而可怕的是網友在把生活中,電視劇裡對第三者的痛恨統統發洩到了她的身上,似乎她本人就是那個應該被千夫指,萬人罵的人。仿佛罵完了就代表正義「處決了」所有不道德的第三者。
大多數網友知道角色不該上升到演員嗎?我想是知道的,但是還是給自己找理由去罵她,因為網絡可以披上一層隱秘的面紗,那些平時不敢說的話,不敢發揮的惡意到了網絡上就敢了,而且因為匿名會被無限放大。
死亡筆記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在維護所謂正義的時候,也許我們已經走上了邪惡的道路。
嫌疑犯的沉默權
蓮沼寬一因為父親是警察,因此學到了一招保持沉默,如果問及重要的證據和表態,他就用沉默來對抗,讓警方無計可施。用保持沉默這一招他躲過了最重要的口供證據被無罪釋放。
眾人的保持沉默
在蓮沼寬一死後,在警察的詢問下,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保持了沉默,對大家一起做過的法外裁決的事情保持了沉默,這個由普通百姓組成的「犯罪團夥」都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同伴不受牽連。
湯川的沉默
湯川是完全了解真相的那個人,他和當事人談話後選擇了向警方保持沉默,給了當事人自己選擇權利,而不再像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還是副教授的他,一切用理性說話,執著地揭開了痛苦真相。
《沉默的巡遊》這本書的設定雖然在細節設定上被很多網友詬病,但是仍然可以說是東野圭吾近年來的佳作。故事傳達了對正義、真相、以及面對一件事情非黑即白的時候如何面對和做出選擇的思考和探討。
人類本身是充滿了一個矛盾的結合體,而人性也不是硬幣,只有正反兩面。懷善良的同時請保持警惕,用自己看到的輕易地去做出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