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巡遊》:眾人的復仇,正義法外裁決?沒人可以是正義使者

2020-10-10 風回小院

東野圭吾的《沉默的巡遊》講述了一個眾人復仇的故事:一個歌唱天賦極高的女孩並木佐織突然失蹤,三年後確認死亡,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個非常有嫌疑的「慣犯」蓮沼寬一,而最終因為證據不足導致了兇手無法被緝拿歸案,看著兇手的逍遙法外,一群人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執行正義與裁決。

東野圭吾最擅長的就是在故事中多次反轉,在這本書中也不例外,故事的最後真相裡也暗含著另一個真相,原來 的死亡另有真相,犯罪嫌疑人的死亡也另有隱情,每個人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背負。

眾人的善良與法外裁決

在這本小說裡東野圭吾首次描寫了團夥犯罪,被害者並木佐織的家人、曾經的戀人、朋友、以及二十三年另外一個案件受害者家屬都參與其中,他們在看到法律制裁犯罪嫌疑人蓮沼寬一無望的時候,決定聯合起來自己採取行動,即便可能有牢獄之災。

在一年一度的熱鬧的巡遊活動中,眾人按照事先的安排各自默默地地做了計劃中的一部分。默默進行的眾人和熱鬧的巡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蓮沼寬一在眾人的」齊心合力「下準備審判的時候卻意外死亡了。讀者在看到這裡的心理上很容易產生一種共情,有一種和書中人物一樣揚眉吐氣的感覺,雖然並木佐織不能再復生,但是讓兇手得到了懲罰對眾人來說也算另一種意義上的圓滿。


這種事件被稱為法外裁決,在很多架空武俠或者玄幻很多小說裡都會有類似設定, 某個事件後大仇得報,當時會有一種復仇的快感,正義得到了伸張。但是,暢快的同時我們忽略了,以暴制暴或者說是以惡制惡就真的對了嗎?


我們都知道不要輕易去評價一個人,那麼僅僅憑藉自己所知道的就去制裁一個人呢?湯川學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無論蓮沼多麼罪大惡極,都沒有人有權利剝奪他的性命。「


正義與正義使者

東野圭吾對於正義和人性的探討在諸如《虛無的十字架》、《信》等作品中都有提及,在這本書中作為一個令人深思的點提了出來。這個立意和較早的一部漫畫《死亡筆記》有相通的地方,這部漫畫的主角夜神月拿到了一本可以決定別人死亡方式的筆記本後,開始書寫別人的掌控別人的死亡,以各種死亡方式去懲罰那些他覺得該死的人,漸漸地他覺得自己就是正義的化身,整個人都變得瘋狂,偏執和不可理喻。

當人類覺得心目中的正義無法被伸張的時候,會產生憤怒,絕望等各種極端的負面情緒,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以此為名去傷害甚至抹殺別人的生命並不是對的選擇。

本書中小說中的蓮沼寬一在前1/3描述裡的確是看起來非常惡劣的犯罪嫌疑人:他是在二十三年前捲入一起故意殺人案,涉嫌殺死了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而最終因為證據不足釋放,犯下的罪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二十三年後再次犯罪還能笑著去找並木一家找賠償金。所以眾人儼然將蓮沼寬一視為必須除掉的惡魔也是情理之中,大家選擇一起來制裁,發揮正義,去完成法庭沒有執行的審判。

而最終眾人得知蓮沼寬一死亡的時候,卻並不是欣喜,更多的是沉默和茫然。

我們阻止他人作惡的時候也許我們也在作惡。以正義之名去奪走其他人的性命,和作惡之人的區別又有多大呢?


生活中那些不經意的作惡

東野圭吾這本書當中。一面是眾人的善良。在蓮沼寬一死亡後,展開調查期間,湯川學說:

他們只是一群心地善良的普通百姓。我知道他們喜愛佐織,也確實痛恨蓮沼,但是要說他們會合謀殺人,我無論如何都不敢苟同。就算真的有十名共犯,他們每個人良心上受到的譴責也不可能就減少到十分之一。

一面是他們真的是不知不覺地作惡,眾人的以正義之名的審判,形成了一個非常鮮明,而讓人沉思的對比。而生活中的作惡其實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刻意,最容易的作惡就是網絡暴力。

最近《三十而已》中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就遭到了網絡暴力。的確,她在電視劇裡出演了一個裝無辜一片痴心的第三者,讓人痛恨。而可怕的是網友在把生活中,電視劇裡對第三者的痛恨統統發洩到了她的身上,似乎她本人就是那個應該被千夫指,萬人罵的人。仿佛罵完了就代表正義「處決了」所有不道德的第三者。

大多數網友知道角色不該上升到演員嗎?我想是知道的,但是還是給自己找理由去罵她,因為網絡可以披上一層隱秘的面紗,那些平時不敢說的話,不敢發揮的惡意到了網絡上就敢了,而且因為匿名會被無限放大。

死亡筆記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在維護所謂正義的時候,也許我們已經走上了邪惡的道路。

《沉默的巡遊》中的沉默二字的三重含義

嫌疑犯的沉默權

蓮沼寬一因為父親是警察,因此學到了一招保持沉默,如果問及重要的證據和表態,他就用沉默來對抗,讓警方無計可施。用保持沉默這一招他躲過了最重要的口供證據被無罪釋放。

眾人的保持沉默

在蓮沼寬一死後,在警察的詢問下,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保持了沉默,對大家一起做過的法外裁決的事情保持了沉默,這個由普通百姓組成的「犯罪團夥」都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同伴不受牽連。

湯川的沉默

湯川是完全了解真相的那個人,他和當事人談話後選擇了向警方保持沉默,給了當事人自己選擇權利,而不再像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還是副教授的他,一切用理性說話,執著地揭開了痛苦真相。


結語

《沉默的巡遊》這本書的設定雖然在細節設定上被很多網友詬病,但是仍然可以說是東野圭吾近年來的佳作。故事傳達了對正義、真相、以及面對一件事情非黑即白的時候如何面對和做出選擇的思考和探討。

人類本身是充滿了一個矛盾的結合體,而人性也不是硬幣,只有正反兩面。懷善良的同時請保持警惕,用自己看到的輕易地去做出評判。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善與惡的默寫,是守護至愛的哀矜
    三月份的時候,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再出新作,作為&34;系列的最新番,這本《沉默的巡遊》無疑吊足廣大推理迷與東野粉的胃口。歷史再度上演,時隔二十三年,檢察廳對蓮沼的裁決依舊是:無罪釋放。——間接證據不能成為定罪的鐵證。只要存在一絲沒有殺人的可能性,殺人的罪名就不能成立。如果我是受害者的家屬,聽到這樣嚴謹而冰冷的規條,應該會感到絕望吧。相比純粹的正義,法律的定義更多在於秩序。當程序正義無法達到結果正義,佐織的家人決定自行解決。
  • 笨笨的沉默者——讀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
    部分知情的新倉、留美夫婦,和毫不知情的佐織父母、蓮沼此前犯案的受害者家人及一幫好友,共同策劃了殺死蓮沼的計劃,利用小鎮巡遊的機會,聯手將其殺死,並製造了一系列假象。東野圭吾編織故事的努力,依然可知可感,但這本書顯得過於刻意。
  • 沉默的真相:死在追尋正義的長夜裡
    ,為了司法尊嚴,我們將在長夜裡追尋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已經飆升至9.2了,個人認為,這個分數還可以走高一點。死去的人再也無法活過來了,活著的人務必明白,他們為何而死,我們,又是為了什麼而活。江陽和朱偉,檢察官和警察都堅信,「不管你多有錢,不管你有多大的權,普天之下,你再大也大不過法。」
  • 《沉默的巡遊》:誰才是真正的兇手?抽絲剝繭後是人性的較量
    文丨嵐淚軒兒《沉默的巡遊》是我的集大成之作,希望能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沉默的巡遊》講述了一樁為懲治殺人兇手,一群失去摯愛的人為復仇走上街頭,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兇殺案,眾人謀劃的接力殺人案
  • 《沉默的真相》:正義之光永不熄滅
    ,讓他能夠相信,正義是存在的,是不會被磨滅的。不過就事論事,遲到十年的正義,那也還是正義,我們不可否認正義的確會遲到,因為世界上每個地方都需要正義,它不可能每次都能完美到場。因此才有了像江陽這樣的正義人士,去堅持,去尋找,最後實現了晚來的正義。
  • 《沉默的真相》| 真相沉默了,正義遲到了,我們也老了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是一句很早就聽過的話,當時不以為然,經常把他當作自己上課遲到的小幽默——上課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可如今,再細品這句話時,對遲到的正義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正義一定不會缺席,只不過可能會遲到,可遲到的正義,跨過了時間的長河,那麼它的意義是不是發生了改變呢?
  • 讀東野圭吾新作《沉默的巡遊》有感
    東叔自己說,這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希望可以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硬核數據說,本書是東叔第五次登上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第一名,在日本創下了6秒鐘售出一本的奇蹟。 我一直不明白本書的名字為什麼要叫做《沉默的巡遊》,沉默究竟是誰在沉默?就在剛剛忽然之間有了一點答案,或許,這第一重的沉默便是法律,是原本應該有的公理和正義吧。因為審判的缺席,才會有了後面令人悲傷的故事。這本書延續了東叔一貫的社會和人性的思考,又重新回歸了他擅長的推理。
  • 《沉默的真相》:為正義買單的正能量故事,白宇給觀眾上了一課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再到一個故事。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沉默的真相》整個故事簡單清晰,卻因背後的真實格外動人。一個人:曾經鮮衣怒馬,意氣奮發;後來重病纏身,落魄至極江陽——曾經鮮衣怒馬的青年,意氣奮發的檢察官,後來落魄重病,以身殉道的正義使者。
  • 遲來的正義
    終於看完了《沉默的真相》,太感人了,這是一部正能量的良心劇,建議大家看一下,喚醒民眾的良知,為司法換來尊嚴,給人民以公平和正義。支教老師侯貴平為了給自己的學生伸張正義,不惜以身犯險,取得證據,卻被兇人派人陷強姦,又被人害死。江陽為了揭發侯貴平案真相,捨棄自己的前途,堅持一查到底。但黑惡勢力太過於強大,不幸又被兇手誣陷入獄。出獄之後仍堅持查案,導致自己幾乎家破人亡。最後萬般無奈,竟以自己的死為代價來引起媒體的關注,喚醒世人的良知,引起上級的重視,強勢介入此案,重新調查,才最終得以沉冤詔雪。這遲來的正義還算是正義嗎?
  • 看《沉默的真相》剖析為何正義長夜難明
    ​最近看完了《沉默的真相》,和許多網友一樣,覺得太好哭了!在「我」與「它」的關係中,為了滿足生存需要,「我」將自己當作唯一的主體,而其他人都是「客體」,都是「我」可以利用,控制和傷害的對象,是「我」實現目標的「工具」。
  • 《沉默的真相》:案中案背後是正義、智慧與邪惡的艱難對抗
    小編昨日熬夜刷劇,一口氣看完8集,倒不是為了今天要寫字而追,主要是一上眼就沒能停下來,劇情的推進一環扣一環,兇案背後套著兇案,一個懸念接著一個懸念,而這些罪惡背後更深層社會問題的映射所帶來的思考也讓人慾罷不能。小編強烈推薦看這部劇。
  • 我的日記8:沉默的真相觀後感,正義的並沒有到來
    《沉默的真相》,紫金陳的小說《長夜難明》改編的。我沒有看過原著。這幾天公眾號劇評說不錯,然後今天就啥也沒有幹,刷完12集電視劇。哈哈,太任性的自己。嚇死人。也正是這驚悚的劇情,導致我一步步淪陷,最終看完全劇的。全劇最可惜的人物,當屬江陽。紫金陳很喜歡用陽這個字來給主角取名字。確實,這代表的是陽光,正義。
  • 《沉默的真相》:正義是不懼黑暗的!
    在黑暗裡,來自惡勢力的恐嚇,打壓甚至是殘害,你始終堅守著正義,心中那無所畏懼的信念感染了其他兩位兄弟。即使再險惡,你們也絕不放棄,你們手抓著手互相攙扶著,忍著被打壓被迫害的傷痛,在無盡的黑夜裡去追尋正義的曙光,最後你實在是撐不下去,你選擇了向死而生,你用盡了你的最後那一點生命力也要追回正義。正義終於來臨了,你所做出的努力,奉獻,犧牲也終於得到了回報 ,你是英雄,你用你的行為向人們證明了正義是不懼黑暗的,你如同星火點燃了那些捍衛正義的熱血,讓那些任躲藏在角落裡備受黑暗折磨的人看見了希望的火焰!
  • 《網內人》:光怪陸離的都市裡還有正義嗎?
    當法律程序不足以回應弱者的吶喊,復仇之名能否帶來應有的正義?《網內人》出自香港推理小說陳浩基之手,三十萬字,作品背景在2015年的香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每個人都分飾著"利用者"和"被利用者",擅長利用人性弱點的人躋身"成功人士"之列,被侮辱與別損害者無力通天。
  • 《天幕紅塵》:當你自以為是正義使者的時候,你有可能是個殺人犯
    《天幕紅塵》中葉子農是一個很清醒的人,他回國的時候,很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人們的無知,極端的愛國主義,以及被利用的輿論氛圍。我們的舌頭會殺人,網絡暴力更是成功把所有人變成蒙面人。葉子農過這樣一句話說:「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態度裡,都按自己的標準衡量各種關係,什麼關係承載什麼內容,核定多少擔當。有人要錢不要命,有人要心安不要命,有人連橫穿個馬路都可以不要命,形形色色,看人了,所以叫大千世界嘛。」
  • 《沉默的真相》:江陽用生命捍衛正義,最終家破人亡
    一方面則是黑惡勢力對於弱勢群體,尤其是女青年的傷害,真是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另一方面則是感嘆這個世界,還有一批人依舊在守護正義,並為此獻上自己的生命。這裡面就有很多問題,還是很值得我們反思。具體情況,且看下文細細道來。首先,那些誓死與黑惡勢力鬥爭的正義精神,漸漸消亡。或許也就只有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對於社會的道德底線,依然會用生命進行堅守。
  • 《沉默的真相》小人物的悲憫:正義或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其中牽涉的小人物頗多,但每一個小人物背後,所隱藏的正義感、堅韌不拔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和思考。如果不是因為雙重身份,張曉倩的一生或許可以過的很好。李雪是之前侯貴平他殺案的見證者,同時也是侯貴平記錄在案的,被侵犯的第三個女孩。她還曾給朱偉警官打過電話,告訴他侯貴平不是自殺,只不過當時她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來找自己的舅舅接回了家。在這場正義的較量中,她一直竭盡所能,做著自己能做的一切,最後當隱晦的真相曝光,張曉倩的人生也再一次重建。
  •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悲傷與溫暖交織,共同敘寫人性的真善美
    與東野圭吾以往作品相比,《沉默的巡遊》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小說中的兇手是「團夥作案」;二是小說的主題是溫情和善良。 另外小說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推理小說的關鍵情節設置。 那麼,《沉默的巡遊》講的是什麼呢?這部長篇小說講的是一個天才青春少女離奇失蹤,三年後屍體被找到,從而為了讓兇手繩之以法,人們所做出的「努力」。 所以,下面我們從情節、人物和作品主題三個角度出發,詳細探析《沉默的巡遊》暢銷的原因及其價值魅力。
  • 沉默的真相:正義是人人都願意堅持的,真相到底什麼?
    讓人牽掛了一周的沉默的真相,終於在今晚又開始更新了,對於這樣的懸疑劇,即使從開頭就知道大結局,但是還是被中間的過程吸引了,並且欲罷不能。正義是人人都願意堅持的,尤其是作為執法者,可像江陽這種做到極致的人,還真是不多見,甚至不惜以死做局,也要還侯貴平清白。都說從校園到社會,時間會讓我們磨平稜角,變得圓滑,可他卻依舊保持了一顆赤子之心。
  • 正義雖然遲到過,但從來不會缺席!但請別在有更大的犧牲之後才來
    江陽用自己的犧牲換來眾人的團結一心,齊心協力施展各自的能力幫助嚴良贏得了勝利。江陽本來擁有著光明的前途和美好的生活,卻因為為一件冤案平反而都失去了。最後竟然落得竟然靠自殺來引起媒體和警察局的關注,實在有一種荊軻刺秦的悲涼。江陽的良苦用心,催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