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巡遊》:誰才是真正的兇手?抽絲剝繭後是人性的較量

2020-08-22 嵐淚軒兒

文丨嵐淚軒兒

《沉默的巡遊》是我的集大成之作,希望能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

——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全新長篇小說《沉默的巡遊》於2018年獲得了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第1名,這是繼《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放學後》《新參者》後的第5次奪冠。

這本書在日本上市當月,平均每6秒賣出1本,好評如潮,很多日本讀者稱之為東野先生最好的作品。雖然大家已經熟知東野先生的魅力,但是這部小說巧妙的構思,連續的反轉,出人意料的結局,依然當讀者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偵探,向著最後的結局進發!

《沉默的巡遊》講述了一樁為懲治殺人兇手,一群失去摯愛的人為復仇走上街頭,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兇殺案,眾人謀劃的接力殺人案,卻因為意外而終止了行動,但是,那個男人居然被殺死了,大家都成了嫌疑人。

19歲的佐織是小鎮上最受歡迎的女孩,人長得漂亮,歌唱得也好聽。可在即將出道成為歌手時,她突然失蹤了。人們在漫長的等待後,只等到她遇害的噩耗。

一場大火,警察查到了佐織的屍體,她死於三年前,而嫌疑人被抓捕後卻保持沉默,最終檢方決定取保候審,嫌疑人重新獲得了自由。

在嫌疑人身上還背負著另外一個命案,19年前,嫌疑人還涉嫌殺害12歲的少女本橋優奈,最終他也是用沉默換來了自由,還獲得了一大筆賠償款。

對於一個如此惡毒的人警方卻束手無策,對此,兩個孩子的父母、親人、朋友決定自己動手,一場別樣的兇殺案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華麗的多重反轉,在東野先生筆下緩緩展開....

保持沉默的兇手,兩次無罪釋放,沉默是兇手的護身符

「如果我沒有猜錯,製造出蓮沼這個怪物的不是別人,正是日本警方自己。」

嫌疑人蓮沼寬一是家中的獨子,十歲時父母離異,他由父親撫養長大。他的父親是一位警察,他從父親那得知警察審訊嫌疑人,大多採取坦白從寬的政策,即使警方沒有直接證據,警方也可以僅憑間接證據先實施抓捕,而後再在審訊室裡逼迫嫌疑人自首。

蓮沼寬一認識到,萬一犯了事被警察抓住,一旦自首就完蛋了,如果保持沉默,事情就還有轉機,他也是這麼做的。

「我不知道」「個人隱私,我不想多說」「無可奉告」。

蓮沼寬一被捕後面對警察,態度與十九年前完全相同,十九年前的他也是靠沉默最終全身而退的,沉默是最難駁倒的論辯。

被捕之後的蓮沼寬一,態度與十九年前完全相同。在拘留期間,他始終保持沉默,在檢方的審訊中也同樣一言不發。在臨近羈押期限時,檢方做出了取保候審的決定,蓮沼寬一被釋放了。

正是因為經常會從父親口中聽到「招供是證據之首」的說法,他才學到了這樣的招數——只要堅持否認、沉默到底,他相信事情一定會有所轉機。

沉默不是不懂,反而正是因為懂得,才學會了閉嘴。嫌疑人蓮沼寬一知道犯罪後被捕,如何才能讓自己有機會全身而退,他在用沉默挑戰警方,用沉默挑戰法官,用沉默挑戰法律。

他把沉默當成護身符,他成功從警察的眼皮底下溜之大吉,他背著命案快活地享受著自由,他沒有在錯誤中成長,反而再次殺人犯案,而又再次用同樣的伎倆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犯人利用沉默為自己無聲辯護,難道,沉默真的是犯罪分子的護身符嗎?

集體犯罪的籌劃,多人無縫對接,沉默是人性的閃光點

「兇手明明就是那個無恥的男人,警方卻束手無策。我們決定自己動手,又因意外終止了行動。然而,那個男人居然被殺了。我們都成了嫌疑人。」

12歲的本橋優奈,19歲的並木佐織,她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她們都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朋友。

本橋優奈,她被嫌疑人殺害,母親也因為這件事而自殺,舅舅增村榮治為了從嫌疑人嘴裡套出當年的實情,臥薪嘗膽潛伏在他身邊,這一潛伏就是4年之久,已經70歲的增村榮治做夢都希望蓮沼寬一用命來償。

並木佐織,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長得漂亮水靈,擁有天籟之音,馬上就可以一展歌喉,成為一個優秀的歌手,卻慘死在嫌疑人手下,她的父母、男友、恩師等人,均為她感到惋惜。

當嫌疑人蓮沼寬一被釋放後,居然到並木食堂要求並木祐太郎一家給予經濟補償時,他自以為對案情的沉默可以再次挑戰人性,卻不知道他的貪婪正把他推向深淵。

在這個平凡的小鎮,出於愛情、親情、友情,人們有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默契,他們為了共同的目標,籌劃了涉及人員眾多的殺人接力,欲為教育嫌疑人蓮沼寬一。

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因為愛而籌劃的犯罪,大家心知肚明,默契合作,只為自己愛的人能沉冤得雪,選擇沉默並不是一件壞事,沉默是一種無奈,但也是一種境界。

一場沉默的巡遊,案情撲朔迷離,沉默卻是最好的訴說

「我有過一段痛苦的經歷。曾經,因為我揭穿了真相,一個男人的獻身化為了泡影。我不想讓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破案的最關鍵人物依然是湯川學,湯川學結束了四年的訪學,從美國歸來,升職為教授。但湯川的改變不止於此。他的一言一行,更與《嫌疑人X的獻身》有絲絲縷縷的關聯。連最熟悉湯川的草薙都不得不感慨說:「你去了趟美國,變化挺大的嘛。」

湯川學在這個案子中,選擇走進涉案人員中,和他們的近距離接觸,感受人性的善良和溫暖,抽絲剝繭發現案件背後的真相。湯川學對案情的推理和想像,使整個案件的偵破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如果沒有湯川,光靠警方想破案恐怕太難了。

故事前後涉及三宗命案,跟著湯川學的腳步,案情變得撲朔迷離,故事曲折離奇。

最終,嫌疑人蓮沼寬一是不是本橋優奈和並木佐織案件的真兇,又是誰殺害了他,當法律的正義和人性的善良發生碰撞時,湯川學沒有點破,他選擇沉默,把是否告知公眾真相的權利交給了大家。

沉默的目的有很多,亦如嫌疑人蓮沼寬一,沉默是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亦如湯川學,沉默是為了喚起眾人的是非觀;亦如小鎮上的眾人,沉默不過是在訴說著一個悲傷的故事,讀完我們卻被溫暖包圍著。

沉默是門藝術,我們需要用心去感受人性的善良,感受沉默賦予的力量。沉默,是歷經風雨後的成熟,是看透人性後的善良,當真相沉默於心底,知道它的人會心照不宣。

有時候,遺忘,是最好的解脫;有時候,沉默,卻是最好的訴說。而書中,《沉默的巡演》誰才是真正的兇手,你讀懂了嗎?

相關焦點

  • 沉默的巡遊:人性的邪惡與良知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如果知道兇手是誰三年後她的屍體在一個已經死了六年的老嫗家中被發現……兇手是老嫗的繼子,曾經也住在小鎮上,在他的家中搜到了沾有佐織血跡的工作服,但是檢方卻並不願意起訴他,反倒無罪釋放。事情追溯到20多年前,這個叫蓮沼寬一的男人曾是另一起命案的兇手,他被起訴,無論檢方提出什麼問題,他都是重複同樣的答案「無可奉告」,最後無罪釋放,並且他起訴了檢方,獲得了一大筆賠償。
  •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悲傷與溫暖交織,共同敘寫人性的真善美
    與東野圭吾以往作品相比,《沉默的巡遊》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小說中的兇手是「團夥作案」;二是小說的主題是溫情和善良。 另外小說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推理小說的關鍵情節設置。 如《放學後》是青春少女被偷窺所引起報復性作案;《白夜行》講的是男女主人公年幼時的不堪經歷,女主角年幼時被侵犯,男主角是目擊證人,他們長大後合夥反擊的故事;《嫌疑人X的獻身》是青春少女無意間殺死與媽媽糾纏的男人,所引發的為了保護青春少女而犯案的高智商較量。 那麼,《沉默的巡遊》講的是什麼呢?
  • 東野圭吾全新力作《沉默的巡遊》:善良之人被逼激發的人性惡意
    《沉默的巡遊》講述的案件與以往普遍的單罪犯案件很不一樣,這是一起多人性的群體犯案因此,原生家庭只是惡的誘因,自主的選擇才是惡的根源。很多小說和影視劇都會給壞人一個慘烈恐怖的死相來讓讀者/觀眾宣洩對壞人的恨意,「壞人的結局越慘烈,觀眾越痛快」,但是,東野圭吾在《沉默的巡遊》中選擇反其道而行之。菊野鎮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秋季祭典大巡遊,而蓮沼寬一便是死於這場盛大巡遊之下。警察是收到蓮沼寬一的同事增村榮治的通知,才發現其死在了出租屋內,而且「死相」非常怪異。
  • 讀東野圭吾新作《沉默的巡遊》有感
    我一直不明白本書的名字為什麼要叫做《沉默的巡遊》,沉默究竟是誰在沉默?就在剛剛忽然之間有了一點答案,或許,這第一重的沉默便是法律,是原本應該有的公理和正義吧。因為審判的缺席,才會有了後面令人悲傷的故事。這本書延續了東叔一貫的社會和人性的思考,又重新回歸了他擅長的推理。
  • 笨笨的沉默者——讀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
    惡人蓮沼恰好看到了這一幕,重擊佐織後腦致其死亡後,將屍體藏了起來。3年後的一場火災,佐織的屍體被發現,兇手指向劣跡斑斑的蓮沼。蓮沼被捕後閉口不言,又被放了出來,並開始勒索留美。部分知情的新倉、留美夫婦,和毫不知情的佐織父母、蓮沼此前犯案的受害者家人及一幫好友,共同策劃了殺死蓮沼的計劃,利用小鎮巡遊的機會,聯手將其殺死,並製造了一系列假象。
  • 《沉默的巡遊》:眾人的復仇,正義法外裁決?沒人可以是正義使者
    東野圭吾的《沉默的巡遊》講述了一個眾人復仇的故事:一個歌唱天賦極高的女孩並木佐織突然失蹤,三年後確認死亡,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個非常有嫌疑的「慣犯」蓮沼寬一,而最終因為證據不足導致了兇手無法被緝拿歸案,看著兇手的逍遙法外,一群人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執行正義與裁決。
  •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善與惡的默寫,是守護至愛的哀矜
    三月份的時候,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再出新作,作為&34;系列的最新番,這本《沉默的巡遊》無疑吊足廣大推理迷與東野粉的胃口。這個男人有前科,二十三年前,他涉嫌殺害十二歲女孩優奈而遭受逮捕,在受審過程中始終沉默,最終因證據不足被釋放。這一次,無論當年審問他的警官,還是得知佐織兇訊後的並木一家,都無比希望蓮沼寬一能夠伏法。警方也確實從蓮沼家裡搜出許多證物,然而蓮沼故伎重施,在審訊中裝傻充愣,對自己的罪行緘默不語。
  • 別錯過東野圭吾捍衛推理界地位之作《沉默的巡遊》
    嫌疑人X的獻身》了,而這本《沉默的巡遊》與之同樣屬於伽利略系列。不過,在《沉默的巡遊》中,湯川給人一種落入凡塵的感覺,不再向以往那樣令人產生疏離感,而是感覺他在逐漸融入大眾。就連他對升職的抱怨,也讓人感到了普通人的日常。他自稱升職後像個製作人,要到處拉贊助。這對於原來總是「凡人不理」的他來說,實在令人難以想像。僅這點就很現實地反映了職場中職位越高責任越重,誰都難免不得不去做一些原本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情。是不是讓人讀來很容易產生認同感?
  • 值得哭三天的《沉默的真相》,真正好在這兒
    在這些故事裡沒有人是完美的,人性之間的撕扯和現實黑暗的湧動才是故事的主角,而最令人唏噓的是,屠龍少年只有以生命為籌碼或化身惡龍,才有可能解救出公主。原本盡職盡責的老師成了索命的惡魔,而殺害小女孩的中學生卻成了他人刀俎下不斷懺悔的魚肉,從受害者到加害者,從加害者到受害者,兩者之間界限模糊,沒有人能獲得真正的勝利,有的只是普通的小人物在人性的枷鎖中掙扎。
  • 東野圭吾自認集大成的《沉默的巡遊》,內容並沒有銷量那麼好
    東野圭吾的新作《沉默的巡遊》簡體中文版上市了,幾乎佔據了各大書店和網店的推薦頭條。這本書在眾多讀者的翹首期盼中於2018年出版,很快便橫掃各大暢銷榜,據說日本上市當月,平均每6秒賣出1本。 東野圭吾也將《沉默的巡遊》稱為自己的集大成之作,希望能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 但恐怕要失望了。
  • 故事:殺人者,反被誅殺,一件盛大巡遊背後的謀殺案
    一年一度的巡遊盛典,如火如荼地進行了一天,傍晚六點,熟悉的客人們聚集在「並木食堂」,興高採烈地討論著巡遊的話題。「咱們先幹一杯吧!」眾人高舉酒杯,碰在了一起。又過了一會兒,一位表情嚴肅的年輕客人走了進來,他是白天巡遊隊伍中的一員。「遲到了啊。你剛才幹什麼去了?」
  • 《然後,門被關上了》超前30年密室大逃脫,人性善與惡無處可逃
    更意外的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殺了自己前女友的殺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但抽絲剝繭,一切又皆有原因和線索。不僅如此,一邊看的時候,你還會和作者一起去思考,去推理誰到底是真正的兇手,如同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抽絲剝繭,一邊還要不斷推翻自己的想法,重新梳理線索,排除掉可能性。
  • 隱秘的角落:愛與膽怯的較量
    作為旁觀者,站在道德高地發表懲惡揚善的言論固然容易且政治正確,但如果有一天,旁觀者不幸也成為了惡的當事人,誰將會理解、同情他緣何作惡,而不是出於一言以蔽之的「變態」? 在張東升家裡,普普一臉純良問他:「你讀書就是為了殺人嗎?」張東升沉默數秒後,認真回答了孩子們:「你們有沒有特別害怕失去的東西,有時候為了這些東西,我們會做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 嶽勇平民推理師系列第二部《玄夜案》,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隨著重疊交替、跌宕起伏的懸念線索的推進,人性也脫去了偽裝,暴露出其弔詭與善變的本來面目。幫助大家回顧第一部小說情節連結:這個故事皆因貴的偷窺而起…下面來說說這部《玄夜案》:首先來解釋一下何為「玄夜」?「玄夜」的第一意思是黑夜,第二個意思是陰間。而這兩個意思在這部小說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暗示性作用。
  • 小說:誰才是殺人兇手
    洛林一下子就想起了芊芊曾經說過的那些話,誰要是想要阻止她和顧嘉木在一起,她絕對不會心慈手軟。顧父,會不會再次遭到芊芊的毒手?洛林被自己心裏面的這個想法給徹底嚇住了,顧嘉木和顧母絲毫都沒有懷疑過芊芊,而顧父現在還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他非但不能指證芊芊,而且如果芊芊真的再次痛下毒手,他也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力。
  • 沉默的的真相:怎樣才是女人心中真正的男人?
    文 | 白夜獨行《沉默的真相》大結局《沉默的真相》的爆紅也離不開默默作妖的聖母。江陽一開始聽說侯貴平並非自殺,而是被謀殺時,就感覺這事水很深,會牽扯出很多東西。 但是吳愛可一腔熱血地勸說江陽,既然是冤案,怎麼能袖手旁觀,這也是檢察官的職責所在。
  • 你知道兇手是誰嗎?
    阿加莎的《無人生還》實屬經典,一曲歌謠,一個精心設計了自己死亡的策劃者,如果不是後文阿加莎親自揭秘的話,估計每位讀者都會有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兇手吧。 一打開此書,我就感受到其中的緊張氣氛。力爭不落下每一個細節,拿著筆寫寫標標。
  • 你知道兇手是誰嗎?
    阿加莎的《無人生還》實屬經典,一曲歌謠,一個精心設計了自己死亡的策劃者,如果不是後文阿加莎親自揭秘的話,估計每位讀者都會有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兇手吧。一打開此書,我就感受到其中的緊張氣氛。力爭不落下每一個細節,拿著筆寫寫標標。
  • 十個人被鎖孤島接連死亡,究竟誰才是兇手?
    隨著一首古老童謠的唱響,小島上的來客一個接著一個的死去,兇手是誰?這背後到底埋藏著什麼樣的秘密?道德的扭曲?人性的淪喪?為何兇手選擇了他們?這裡就要提到阿婆對於人性的深刻挖掘了。來到島上的十個人都不是啥好人,都有罪過。1.管家夫婦圖謀主人的家產故意拖延救人,導致主人的死亡。2.醫生經常酗酒,手術過失害死病人3.老太太為人刻薄趕走懷孕的女僕致其死亡。4.將軍以權謀私殺害了妻子的情人。
  • 富家女離奇身亡,同行四人誰是兇手?《克萊因壺》作者另一力作!
    富家女外出度假,結果離奇失蹤,兩個月後屍體才被發現——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死者母親為找出真相,將同行的四人綁架至一地下掩體,在這地下三米、密不透風的房間中,只有真相能幫他們逃出生天。於是,他們展開了緊張的回憶和分析... ...這是推理小說《然後,門被關上了》中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