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巡遊:人性的邪惡與良知

2020-08-28 牽著小Zhu看夕陽

招供是證據之首!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

如果知道兇手是誰,卻因為他不肯承認罪行,行使沉默權,最終被無罪釋放,你會怎麼做?

並木佐織是個天才歌手,在她即將出道之時,突然失蹤。三年後她的屍體在一個已經死了六年的老嫗家中被發現……

兇手是老嫗的繼子,曾經也住在小鎮上,在他的家中搜到了沾有佐織血跡的工作服,但是檢方卻並不願意起訴他,反倒無罪釋放。

事情追溯到20多年前,這個叫蓮沼寬一的男人曾是另一起命案的兇手,他被起訴,無論檢方提出什麼問題,他都是重複同樣的答案「無可奉告」,最後無罪釋放,並且他起訴了檢方,獲得了一大筆賠償。

20多年後,這個無恥的男人故技重施。

當警察和法律對他無可奈何時,又該怎麼做?

一年一度的小鎮巡遊活動開始了,卻突然傳來這個男人被殺的消息。原本被打亂的計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這是東野圭吾的野心之作,他期望著翻譯成英文以後,能將《嫌疑犯X的獻身》沒能拿到了艾倫·坡獎一舉拿下。

其實我都有點懷疑為什麼日本的警察系統和檢控系統在追擊真正的殺人犯的時候顯得軟弱無力,倒是追問受害者親友們格外咄咄逼人。

如果這本書沒有後面的那一段,我覺得更能夠體現出人性的善與惡,生活的悲傷與溫暖。後面所謂的真相,真的有點為了噁心人而噁心人的感覺,顯得有些畫蛇添足了。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悲傷與溫暖交織,共同敘寫人性的真善美
    與東野圭吾以往作品相比,《沉默的巡遊》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小說中的兇手是「團夥作案」;二是小說的主題是溫情和善良。 另外小說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推理小說的關鍵情節設置。 那麼,《沉默的巡遊》講的是什麼呢?這部長篇小說講的是一個天才青春少女離奇失蹤,三年後屍體被找到,從而為了讓兇手繩之以法,人們所做出的「努力」。 所以,下面我們從情節、人物和作品主題三個角度出發,詳細探析《沉默的巡遊》暢銷的原因及其價值魅力。
  • 《沉默的巡遊》:誰才是真正的兇手?抽絲剝繭後是人性的較量
    文丨嵐淚軒兒《沉默的巡遊》是我的集大成之作,希望能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 ——東野圭吾東野圭吾全新長篇小說《沉默的巡遊》於2018年獲得了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第1名,這是繼《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放學後》《新參者》後的第5次奪冠。
  • 東野圭吾全新力作《沉默的巡遊》:善良之人被逼激發的人性惡意
    這是東野圭吾對新作《沉默的巡遊》的寄語,但是,我卻無法對這句話表達看法,因為這是我看的第一本東野圭吾作品,對其之前的作品只停留在只知其名的階段。坦白說,是因為東野圭吾的名氣與一直以來的好奇,讓我選擇掀開了這本新作,而它也並未讓我失望,甚至是帶來了驚喜。
  • 《沉默的巡遊》:眾人的復仇,正義法外裁決?沒人可以是正義使者
    東野圭吾的《沉默的巡遊》講述了一個眾人復仇的故事:一個歌唱天賦極高的女孩並木佐織突然失蹤,三年後確認死亡,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個非常有嫌疑的「慣犯」蓮沼寬一,而最終因為證據不足導致了兇手無法被緝拿歸案,看著兇手的逍遙法外,一群人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執行正義與裁決。
  • 笨笨的沉默者——讀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
    部分知情的新倉、留美夫婦,和毫不知情的佐織父母、蓮沼此前犯案的受害者家人及一幫好友,共同策劃了殺死蓮沼的計劃,利用小鎮巡遊的機會,聯手將其殺死,並製造了一系列假象。東野圭吾編織故事的努力,依然可知可感,但這本書顯得過於刻意。
  • 讀東野圭吾新作《沉默的巡遊》有感
    40%的推理,50%的反轉,5%的人性,3%的情感和2%的性。這被定義為東野圭吾的推理宇宙,但其實,東叔作品中的社會性又或者說人性遠不止這麼一點點,正如東野圭吾曾在訪談中所說的「人性的獨白,社會的炎涼,這些是人類永遠要關注的命題。」
  • 別錯過東野圭吾捍衛推理界地位之作《沉默的巡遊》
    嫌疑人X的獻身》了,而這本《沉默的巡遊》與之同樣屬於伽利略系列。簡單概括《沉默的巡遊》的故事,就是三起命案,前兩起案件的受害人都是年輕女性,而第三起命案的死者就是前兩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故事中第三起命案的殺人手法超乎常人想像,參與該案的也不只一兩人,這都增加了案件的複雜性,提升了小說的故事曲折程度。整個故事更是實現了兩次翻轉,有時甚至讓讀者懷疑第三起案件的死者,到底是不是前兩起命案的真兇?
  •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善與惡的默寫,是守護至愛的哀矜
    三月份的時候,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再出新作,作為&34;系列的最新番,這本《沉默的巡遊》無疑吊足廣大推理迷與東野粉的胃口。一起發生在熱鬧祭典上的團夥作案,一場以愛之名對沉默之惡的追討。巡遊過後,蓮沼死去,而幾乎每個人都擁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 東野圭吾自認集大成的《沉默的巡遊》,內容並沒有銷量那麼好
    東野圭吾的新作《沉默的巡遊》簡體中文版上市了,幾乎佔據了各大書店和網店的推薦頭條。這本書在眾多讀者的翹首期盼中於2018年出版,很快便橫掃各大暢銷榜,據說日本上市當月,平均每6秒賣出1本。 東野圭吾也將《沉默的巡遊》稱為自己的集大成之作,希望能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 但恐怕要失望了。
  • 《沉默的真相》:江陽用生命捍衛正義,最終家破人亡
    同樣,面對權貴、黑惡勢力的威逼利誘,公檢系統裡面會有多少人被威逼利誘,一部分人可能選擇沉默或遠離,也算是稍微有點良知的了。像朱偉這樣的好警察,江陽的這樣的優秀檢察官,在今天依然是太少了。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人性。一旦權力不受控制,黑勢力和權力結合在一起,人性的邪惡快速膨脹,估計誰也無能為力。在劇中,我們看到江陽和朱偉一次次找到線索,一次次被對手毀掉,甚至自身的生命和家人的安全,都受到嚴重的威脅。於是這十幾年來,那些冤死的人,平白無故受到傷害的人,要麼是有苦難言,要麼忍氣吞聲。
  • 黑暗的年代,需要良知的覺醒
    人人自保的年代,空氣中瀰漫著危險的信號,所有人的心中都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活下去,為了生存,人體本能的求生意志會使人們放棄很多,放棄對真相的追求,放棄對他人悲慘遭遇的同情,但是當黑暗褪去,當光明重新照進人間,人類的良知就開始逐漸覺醒。
  • 看似悲劇,卻是我們對人性的判斷
    最近在看東野圭吾寫的《沉默的巡遊》這部長篇小說,相信很多讀者已經閱讀過了,話說這部小說是東野圭吾前所未有的創新之作,讓他直呼難寫,一樁眾目睽睽的兇殺案,華麗的多重反轉,出人意料的神反轉,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卻會給你一整年的溫暖。
  • 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這就是古話「升米恩,鬥米仇」的由來,這種人性太常見了。前幾天我上知乎看到一個很火的問題:「出身在四線城市,父母不能給你事業帶來任何幫助,你還心存感恩嗎?」後來迎來一片罵聲。對這種人性泯滅恩將仇報的事件,輿論便群起而攻之,把這種卑鄙之徒釘在「恥辱架」上,可見對這種人恨之入骨。請遠離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你的滿腔熱血捂不暖一顆缺少人情味的心。幫助一個不懂感恩的人,我只能用一個歇後語形容「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 《沉默的真相》:案中案背後是正義、智慧與邪惡的艱難對抗
    還有律師張超、記者張曉倩、法醫陳明章、朱偉和江陽的女友李靜,為了揭露真相,這群人精心策劃了劇情一開場的地鐵拋屍案,引導警方把一件又一件的命案一一揭開真相,一個群體用特別的方式堅守正義,與邪惡艱難對抗。《沉默的真相》讓人們感受到兇案背後是正義、智慧與邪惡的艱難對抗,當然正義最終會戰勝邪惡,但代價真的太大。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 故事:殺人者,反被誅殺,一件盛大巡遊背後的謀殺案
    一年一度的巡遊盛典,如火如荼地進行了一天,傍晚六點,熟悉的客人們聚集在「並木食堂」,興高採烈地討論著巡遊的話題。「咱們先幹一杯吧!」眾人高舉酒杯,碰在了一起。又過了一會兒,一位表情嚴肅的年輕客人走了進來,他是白天巡遊隊伍中的一員。「遲到了啊。你剛才幹什麼去了?」
  • 《惡意》| 我們永遠無法度量,人性究竟有多邪惡
    善良總有度邪惡無邊界殺人,是為了做兇手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撕開道德的偽裝,直面血淋淋的人性陰暗面但嫉妒是個可怕的東西,它無比邪惡。看著日高一天天成功,名利雙收,野野修口心懷怨恨。這種怨恨,到他發現自己患了癌症的那天起,暴發了。從這一天起,發現自己命不久矣的野野修口,開始策划起這起謀殺事件。他先是日夜抄寫日高的成名作,試圖造成自己是日高的影子作家的假象。
  • 你不知道那些沉默的大多數,原來都是幫兇
    但漁夫沒有,他只是沉默的聽從了妻子的要求。沉默的看客和失語的良知,往往會成為惡行的幫兇。人們每一次對惡行的沉默都是縱容和默許,都是選擇站在惡人一邊。沉默的大多數成為惡行的土壤,助長了惡行的氣焰,是對罪惡的縱容,邪惡的幫兇。03單位有個好事者,總愛耀武揚威,我就姑且稱他為王者榮耀吧!王者榮耀在同事中宣揚自己和某某領導很熟,於是經常散播一些類似單位即將改制、中層幹部升遷、新進員工考核、工資獎金發放情況等等流言。他經常口無遮攔,憑藉著他單方面宣布和領導關係好,對同事也是頤指氣使。
  • 《沉默的真相》江陽侯貴平人生悲劇,把真善美都揉碎還期待什麼
    他們的人生無疑是悲劇的,結局也是悲慘讓人憤懣壓抑的,把人性中的真善美揉碎的悲劇還有美好麼?當他第一次報案,也許僅僅是內心的良知和對學生的歉疚。到後來的一次次舉報,甚至在沒有警察的幫助下,一個人去尋找證據。就已經是超出歉疚的範疇,更多是一個對自己道德良知和人性有更高要求的君子行為,他希望言行一致,為身邊的不公堅持抗爭到底。即使他知道在黃毛背後還有很大的惡勢力也沒有退縮。
  • 《柳屯的》:人性的險惡,多半是縱容惹的禍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柳屯的》就涵蓋了上述的敏感熱詞,而先生決不是像現代人那樣泛泛而寫,撩撥人的好奇心,賺足人的眼球,而是通過對醜惡現象的描述,折射出人性的險惡,人生的醜態和人類的蒙昧。還有村民的沉默,無疑又給「柳屯的」增加了尖酸刻薄、陰險毒辣的勇氣。村裡很多人看不慣夏家父子的吝嗇,嫉妒他們的家產,當看到「柳屯的」這樣折騰夏家,心裡有說不出的爽快。還有人不願得罪她,讓她「卷祖宗三代」採取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以看客的心態,觀看夏家的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