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新作《沉默的巡遊》簡體中文版上市了,幾乎佔據了各大書店和網店的推薦頭條。這本書在眾多讀者的翹首期盼中於2018年出版,很快便橫掃各大暢銷榜,據說日本上市當月,平均每6秒賣出1本。
東野圭吾也將《沉默的巡遊》稱為自己的集大成之作,希望能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
但恐怕要失望了。
故事講述了小鎮上的一個女孩佐織失蹤三年後,在一場民宅的大火中發現了屍體。警方鎖定了嫌疑人蓮沼寬一,卻並沒有查出實質的證據。而嫌疑人更是利用法律授予的沉默權,拒絕與警方合作,拒不承認自己的罪行。同二十年前一樣,警方因為沒有取得嫌疑人殺害小女孩的口供,而無罪釋放。
聽到這個消息後,小鎮的居民都大吃一驚。那些深愛佐織的人決定代替警察和法律,給嫌疑人一點厲害瞧瞧。經過嚴密的策劃和細緻的分工,在小鎮盛大的巡遊日上,大家開始了行動。由於留美以為佐織是三年前被自己無意中殺害的,她的丈夫新倉為了保護她,設計引走了佐織的父親並木佑太郎,自己實施了最後殺死嫌疑人的計劃。
警察像以往和日本所有書裡那樣愚蠢,除了懷疑,沒有找到任何的證據。號稱「神探伽利略」的湯川學教授依靠縝密的分析,將整個犯罪過程一一破解,重現了每一個人的行動軌跡。最後,根據自己的分析,發現佐織並不是留美所殺,而是嫌疑人蓮沼寬一所為。
1、人物刻畫不夠飽滿
可能由於參與人物眾多,沒有足夠的筆墨來詳細的刻畫每個人的特徵,導致書看完後,除了湯川學以外,對參與整個事件的人並沒太深的印象。當然,也許作者的意圖本來側重點就是在湯川學上,其他人物只是推動情節發展的一項因素而已。
相較於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各個人物,本書的人物顯得溫情有餘,而深情不足。連書籤上都寫著「巡遊盛典,人聲鼎沸,一群失去摯愛的人走上街頭」,但是「摯愛」並沒有強烈地突顯出來,包括父母對女兒的親情、高垣智也對佐織的愛情、新倉對佐織的師生之情以及追逐夢想的激情都刻畫得有些淡薄。
其中戶島很積極的組織這個局,但他對佐織的感情有些莫名其妙,緊緊因為小時候抱過換過尿布有些牽強。還有就是增村對蓮沼的恨意都是在嘴上或者心上,但表現得也太不激烈了。
2、最後的翻轉有些牽強
在看到留美講述與佐織三年前的爭執,並失手將其推倒時,基本就能猜出來當時並沒有死。這種情節在很多小說中都有類似的,實在不算高明的手法。
湯川學通過分析得出,佐織可能是在被蓮沼拖上車時醒來,又被其殘忍殺害。這種分析來的有些倉促和勉強,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談不上特別精彩。
這樣寫可能是為了彌補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的遺憾,從而使得本書更加溫情和圓滿吧。
我也有過一段痛苦的經歷。曾經也發生過一件類似的事情,當時有一個男人為了保護深愛的女人,打算將所有罪名都攬到自己身上。但是因為我揭穿了真相,那個女人再也無法忍受良心上的譴責,最終導致男人的獻身化為了泡影。那件事讓我很難受,我不想讓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1、和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一起多人參與的案件
和以往的故事不同,這次最終殺死了蓮沼寬一的案件,參與人數眾多,直接參與者就有五人,其他只要出場的人物也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事件的進展。這樣的故事本身寫起來還是會比較難的,但是東野圭吾的文字寫出來並不顯得凌亂,讓人能夠輕鬆地讀下去。
2、提出幾個面對法律和社會的疑問
一個是對於蓮沼寬一通過沉默就可以規避法律的制裁,書中提出「製造出蓮沼這樣的怪物,正是日本警方自己。」
而當了組長的草薙警察說出「就算蓮沼再殘忍,再死有餘辜,殺人也都是犯法的,能夠裁判生死的,只有司法這一條途徑」,簡直就是對日本法律制度赤裸裸的諷刺。
另一個對法律制度提出的疑問,也是最重要的。「難道嫌疑人死了,就不予起訴了嗎?」
其實,想一想,這個問題不只是在日本,同樣的在中國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總之來說,這本書雖然沒有《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精彩,但還是值得一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