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作為原生家庭的盛家,是如何將子女教育的如此成功的?

2020-09-04 茉香觀影

《知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馮紹峰,趙麗穎主演。

從劇版方面看,這是一部製作精良,演員演技都在線的好劇。從原著來看,每個人物的描述都很細膩,有深度。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每個孩子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都會在或多或少的將身邊最親近,最信任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從他們的身上學會為人處事,學會如何做人。

而父母們如何才能成為子女們好的榜樣呢?今天我們就從盛家幾個女兒的教育講起:

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並不是盛紘的生母,而是他的嫡母。

年少時,她因欽慕盛老太爺的才華執意下嫁盛家。可是,盛老太爺卻負了她,他寵妾滅妻連累她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她的心中是有傷痛的。

但是盛老太爺離世之後,她並沒有就此離開,而是努力支撐盛家的家業,積極為盛紘找到一門好親事,不惜因此得罪娘家。

她的深明大義,剛毅果斷,都是幫助盛紘成就事業和穩定家業最大的功臣。

正是因為她的這種性格,在她身邊長大的華蘭,明蘭都從老太太身上學會了深明大義,遇事沉穩。

華蘭的婚姻是父母一手操辦的,丈夫袁文紹踏實能幹,對妻子也體貼,華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來自於婆婆的偏心和無理取鬧,而面對這個問題,華蘭從開始的忍讓到最後的智取,處處都能看到盛老太太的影子。

明蘭因為年幼喪母,從小是在祖母盛老太太的屋子裡長大的,為了不讓祖母為自己操心,她處處忍讓,謹小慎微。

顧廷燁設計求娶明蘭,儘管形勢迫在眉睫,明蘭也沒有輕易鬆口,直到顧廷燁坦露心聲,說了那一番肺腑之言,明蘭才答應這門婚事。

入門後,她輔助顧廷燁鬥繼母,平家事,擋住曼娘的毒計,她絕對算的上顧廷燁的賢內助。

連盛紘都感嘆,從未想過一向乖巧的女兒,什麼時候變得如此果敢。

王若弗大娘子

如蘭從小是在母親大娘子王若弗身邊長大的,王大娘子性格直率,身為盛紘正妻,自有正妻的威嚴,但卻本性善良,只是耳根子軟,會被小人蒙蔽。

如蘭在她的身邊長大,天性善良,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她遇到心愛之人文炎敬,並沒有他家境貧寒而退卻。

即使有顧廷燁這樣的王孫貴胄來求親,她仍然不忘初心,選擇和她的敬哥哥在一起,她活得簡單,儘管有時候也會使一些小性子,也是她可愛的地方。

林小娘

墨蘭在林小娘身邊長大,看到的只是母親怎麼取悅父親,計鬥嫡母,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耳濡目染之下,也不難預見後來的她會做出有辱門庭的事情。

後來,她如願嫁到伯爵府,卻也開始了妻妾爭鬥的生活。看著姐妹們,一個個夫妻和睦,琴瑟和鳴,她的心中除了嫉妒,更多的是點點悲傷吧。

其實盛家對於女兒們的教育,可以說是很用心的,不但在給男孩子們的學堂中,專門為女孩兒們留了聽學的位置,還專為女孩們請了曾經身為宮中女官的孔嬤嬤來教禮儀。

孔嬤嬤是盛老太太的好友,她的到來,不但教會了女孩子們的禮儀,還教會了她們做人道理。

「「一個大家庭中,兄弟姐妹要互相幫襯,要懂得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道理。」

當然師父領進門,修行還要靠自己,除了墨蘭,大家都做得很好。

對於孩子的成長,除了書本上的教育,一個好的榜樣和家庭環境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

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什麼是對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除了通過老師的教導,家長們的示範也是很必要的。

對我們而言,未來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

我們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道路上,也會犯錯誤,也有迷茫。但是,絕不能輕易放棄,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怎樣去面對困難,想辦法去解決,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知否》盛家子女:有遠見的家長,都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知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當屬盛家六位性格各不相同的子女 。在得知自己聘禮被輸掉的消息時,雖一時無措,但也能定下心來想出應對之策,告知父母家庭和睦是最重要的。在自己母親急於從犯錯的小娘手裡拿回管家之權時,她洞悉情勢,勸說母親切勿在父親面前提起管家之事,幫助母親成功獲得管家之權。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們,她也能時時勸誡,關心引導,是一個知心又嚴格的好姐姐。
  • 《知否》盛家的家族奮鬥歷程告訴我們什麼?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圍繞一個盛家的家族經歷講述了庶女明蘭從謹小慎微、小心藏拙逆襲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盛家雖是書香門第,官宦之家,但與世家大族還有有不少距離,在官場中也不算起眼,就這麼個看似不怎麼滴的家族,家中兒女婚事基本是高嫁高娶,最後成功躋身名門,不得不讓人思考為何盛家會這麼幸運
  • 知否:盛家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值得你學習
    此外,盛老太太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好,教育出的孩子都非常優秀,比如盛紘、明蘭。盛老太太教育理念優秀與她的出身和經歷有很大關係,而在盛家還有這樣一位老太太,她的教育理念與盛老太太有相似的地方,但兩人的出身卻完全不同,僅因為她也跟盛老太太一樣有過慘痛的婚姻經歷,這個人就是盛家的大老太太,也就是盛維的母親,盛老太太的嫂子。
  • 知否原著孔嬤嬤來到盛家的第一堂大課,對象為啥竟然是盛老太太?
    關心則亂所著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家長女華蘭出嫁在即。盛老太太從京城將自己的閨蜜,宮中任職多年的孔嬤嬤請來,教授姑娘們禮儀規矩。幾十年在宮中伺候,見多識廣的孔嬤嬤,來到盛家後的第一堂課,對象卻不是姑娘們,反而是多年未見的閨蜜盛老太太。
  • 《知否》:一門三代,同是盛家當家媳婦,為何嫁人結局卻不同?
    而《知否》,則是向我們講述了關於婚姻的奧秘。談起盛家,首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聰慧可人的明蘭,大家閨秀的華蘭,滿腹心機的墨蘭,還有小天使如蘭,她們品貌端莊,性格迥異,卻都有著一段盪氣迴腸的故事。其實,除了盛家的女兒們,盛家的三代掌門媳婦也值得我們品味。
  • 「忍等恨」與「穩準狠」,《知否》盛家大老太太人生成功六字訣
    於是,盛家大房下定決心促使淑蘭與孫志高和離。但是在古代,女性和離難於上青天。大多數是被休,掃地出門。盛家找到了孫志高的致命軟肋:孫志高一心要娶的妓女雖然被他贖身了,但是她在妓院的賤籍,也就是她做妓女的戶籍,忘記消除了。電視劇中,作為自帶光環的主角,明蘭想到了這一層,並想辦法拿到了妓女的戶籍,從而促成了淑蘭與孫志高的和離。
  • 《知否知否》: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前段時間重刷《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發現這部劇裡面不僅有豪門貴族的恩怨情仇,明蘭和顧二爺發糖,更有著令人深思的教育理念和格局。 01 《戰國策》裡說,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衛小娘在劇中戲份不多,第二集就因為難產而亡,從寥寥幾個細節,可以看出,這是一位飽讀詩書、通透的女子,可以說,明蘭的聰慧通透,跟衛小娘的教育密不可分。 衛小娘身份低微,在盛家活得很艱難,懷著孕冬天還被人苛刻,沒有足夠的上等炭,明蘭心痛衛小娘,想告訴盛老爺,卻被她攔下,因為她知道,大吵大鬧,最終受害的只會是自己和女兒,她不想讓明蘭成為鬥爭的犧牲品。
  • 另眼看知否:明蘭的成功真的和五品盛家沒關係嗎?
    引言:作為小紅樓之稱的《知否》,成功打破正午陽光一直以來高熱度、收視的尷尬局面,現在提到正午陽光,大多數的人都會說一句「正午出品,必屬精品」。雖然說近來,《清平樂》再次打破常規,不過《知否》還真是目前為止,正午出的幾部古裝劇裡口碑、收視皆上上之選的作品。
  • 知否:同為盛家女兒,為何墨蘭比華蘭如蘭和明蘭差了一大截?
    知否:從林小娘對墨蘭的教育和影響,看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知否裡的林小娘,是個十分陰損的人,影視劇按照大多數人內心所期待的,給她安排了一個不得好死的大快人心的結局。林小娘,硬生生害死了明蘭的生母衛小娘和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對於這個殘酷的事實,明蘭在幼年時並不知情。
  • 《知否》中有許多關於人生、教育和婚姻的道理,你可知否?
    關於這個問題,除了廣大觀眾如此操心,疼愛明蘭的盛家老太太也格外關心,總是害怕明蘭在感情裡受傷,那樣子就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為我們操心的父母。而在「渣爹團」中,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明蘭的父親盛紘都榜上有名,尤其是盛紘,偏心庶子,導致家宅不寧,給為人父母的我們上了一課,當了反面教材。盛紘是庶子出身,如果不是盛家老太太自己的孩子早年去世,把他接到身邊悉心教導,還幫助他攀上了王家這個高枝,他可能不會有現在的風光。
  • 《知否》尊貴如顧廷燁與小公爺齊衡,也不能避免原生家庭的傷
    譬如盛家姐妹兄弟、譬如顧廷燁和小公爺齊衡,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每個人的背後也都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那些成長中的痛苦和眼淚,都可以從他們的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我們先來說說侯府嫡子顧廷燁。這樣的家,這樣的父親,顧廷燁如何不心涼。他跪倒在地,一字一句對父親說:「從小到大,不管我說什麼都是錯,有時候我在想,既然您覺得我是冤孽,那何必要把我生下來呢。」
  • 以《白夜行》男女主人公為例,解讀原生家庭給子女帶來的傷害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白夜行》中,男女主人公桐原亮司與唐澤雪穗就是深受原生家庭影響而造成終生悲劇的。因此在本文,我將分析小說《白夜行》中原生家庭對男女主人公造成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探討積極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 《知否》林小娘:妾室的身份,主母的體面,卻失敗在教育上
    她原來是老太太故交之女,因犯了事所以才投奔了盛家。原本老太太打算給她指一門實在人家的,可林小娘貪戀盛家富貴,寧肯作妾也不去外頭做普通人家的正頭娘子。 林小娘這妾做得確實挺體面的,她哄得盛吰十分寵愛她,在府裡讓她有管家的權利,在外還給她額外置辦一些田產商鋪,讓她有些自己的家底。
  • 知否中林噙霜棄盛家危難於不顧,為什麼盛老太太還是留她在盛家?
    知否中林噙霜棄盛家危難於不顧,為什麼盛老太太還是留她在盛家?知否知否應是綠紅肥瘦電視劇中,要說反派前三甲,那林噙霜絕對位列其中,盛府中除了不明真相的盛紘和林噙霜的兩個子女,其餘眾人,都巴不得林噙霜趕緊離開盛府。
  • 如何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
    朱朝陽生活在一個離異的家庭中,他跟著母親生活,作為朱朝陽的父母,朱永平和周春紅顯然就是最為真實的中國父母的寫照。作為劇中的隱藏大boss,朱朝陽也在劇情中逐漸黑化,很多觀眾都覺得長大後他會變成下一個張東升,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朱朝陽的原生家庭——父母自身的婚姻千瘡百孔,繼而卻把這些不開心施加到孩子身上。我的來訪者中,也有許多人在極力整合自己自童年時期就形成的性格。
  • 知否原著:盛紘升遷,盛老太太為啥讓他賣掉大宅子?內涵多多
    在《知否》原著中,盛家主公盛紘並不是從揚州入京,而是從泉州正六品升任至登州知府。衛小娘一屍兩命,難產而死後,盛老太太和盛紘商量上任之後的安排,盛老太太有一句話揭示了盛家的理財方向。盛老太太對盛紘說,咱們走後將現在住的大宅子賣掉,買一些小的山莊。盛紘聽後連連點頭,應允馬上去辦。從盛紘的反應,說明盛老太太的安排,和盛紘原本的打算不謀而合。
  • 重看《知否》,那個寵妾輕妻的盛紘,在育兒路上有多少是與非?
    重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再次感受到每一位父母幾乎都在為子女而謀劃,只是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方式,培養出的孩子也就截然不同。而在這些家長角色裡,出鏡最多的人應該就是女主盛明蘭的父親盛紘了。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 知否:盛家的兒媳婦大都出自文官家庭,女兒大多嫁入武將世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紘是一個精明的父親,給兒女選擇婚事都毫不含糊,他對每一個兒女,不論嫡出、庶出都很上心,對他們的婚事都格外重視,所以在他的精心安排下,盛家兒女的每一樁婚事,都包含著盛紘的苦心。如果按照盛紘最初的意思,盛家的兒媳婦們都會出自文官家庭,如果沒有什麼例外女兒將都會嫁入武將世家。
  • 原生家庭不是父母對孩子犯錯的理由,積極改變自己,營造良好家庭
    熱播劇《安家》在播放過程當中,房似錦的慘讓人不禁想起了之前的熱播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不同於樊勝美的是,房似錦在劇中更加的成功,最終也更加的幸福。房似錦家中有三個姐姐,一個弟弟,在她出生的時候因為又是女孩,差點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扔到井裡面溺死,幸好最後被爺爺救了出來。
  • 《知否》:簡析盛家為什麼會發展成為大家族
    電視劇《知否》自上映至今,熱度不降反增,它是由作者關心則亂的《知否》改編而來,講述的是盛府庶女六小姐明蘭在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奮鬥傳奇。我在重溫《知否》的時候,能深深感受到盛家的興盛是註定的,那個時代背景和它自身所具備的條件是劇中別的家族不可複製的。盛家父子均在朝為官,三個女兒加入高門,小五如蘭雖然低嫁,但文炎敬也是有官身的,加上嶽家扶持,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