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

2020-08-26 閒燕碎碎語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之一。當託爾斯泰打算寫一部有關出身上流社會的有夫之婦失足的小說,並打算把女主人公寫得可憐而無罪時。離託爾斯泰農莊五俄裡的地方,一個叫安娜的婦女,她發現情人另有新歡,一氣之下取了一些換洗衣服就出走,後來返回村子後就投身在貨車的車輪下而死。託爾斯泰目睹了這齣悲劇,深受觸動。於是開始動筆,將近五年終於完成。先後用過《年輕太太》《兩段婚姻》《兩對夫妻》等書名,最後才用了明確而簡單的《安娜卡列尼娜》


卡列寧:安娜的丈夫,他接受的是全套的封建貴族教育,在官場中地位顯赫,長期的封建官場生涯使得他感情麻木。不能說他不愛安娜,只能說他不懂什麼叫傾心相愛,當他察覺安娜和情人的關係後,他選擇拒絕相信,他覺得猜疑是對妻子的侮辱。當安娜告訴他實情,並訴求希望能離婚的時候,對他的打擊是相當沉重的。重名譽的他責備妻子行為有失檢點,要她注意社會性的輿論,要她明白結婚的宗教意義。他甚至不在乎妻子和別人相好。當安娜爭取婚姻自主時,他想和安娜和他達成默契,允許她們繼續情人關係,以換取維持表面的家庭關係。當安娜要求「婚姻自主」與他「維護神聖家庭」的觀念發生衝突時,他不惜與伯爵夫人勾結,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家庭的羈絆、宗教的感化、輿論的譴責、法律的威脅等等以壓制安娜的追求。最終卡列寧參加了安娜的葬禮,並帶走安娜生的女兒,也能算對安娜有情有義、非常的善待安娜了。


渥倫斯基是安娜的情人,家境優厚、自小喪父,社交圈中的寵兒,他對安娜一見鍾情。不可否認他的追求有征服欲的存在,愛本身就含有征服成分。他對安娜的愛也算是真誠的,為了能經常同安娜在一起,甚至拒絕了相關他前程的重要任命。當他們在安娜沒有離婚後就同居,而被上流社會拒之門外後,他對乏味枯燥的鄉村生活並不太感興趣。他還是留戀上流社會活動,對安娜的愛也越來越冷淡了。最後安娜去世後,他心如死灰的奔赴戰場。他對安娜的愛是勿用質疑的。然而人畢竟不能完全靠愛情生活著。他只是在愛著安娜的同時,還想著去追尋自己另外想要的東西。只能說明他最終不能為愛情真正捨棄事業和名譽。


列文是農村的一位小農場主,年過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決定向他青年時代就喜愛的吉提求婚,而迷戀著渥倫斯基吉提拒絕了列 文。列文回到鄉下埋頭從事農業改革,希望以此忘卻個人生活上的失意.,列文在農村常和農民一起勞動並嚮往過一種全新的生活。當他得知吉提大病一場,在國外療養後回來,又激發了對她的愛並且再次求婚,婚後他們住在莊園裡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當他在農業上的各種設想常常失敗,他不知道該如何生活,也苦惱得幾乎自殺。最後從老農那兒得到了啟示「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靈魂而活,為了上帝而活」的人生信條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這也是託爾斯泰通過列文和安娜的生活軌跡塑造的兩種貴族生活環境。一是城市,二是農村。前者遠離自然,為了私慾漸漸喪失了人的純淨情感,為了一己的私慾漸漸拋棄了善性的自我。而後者正是在自然環境中,在真正的勞動中鍛鍊了體魄、淨化了心靈、獲得了真正的快樂。


託爾斯泰筆下的安娜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最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演繹過她的嘉寶、費雯麗、瑪索無一不是世界頂尖美人。她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美貌,思想、感情、才智等方面也都遠遠高於一般的貴族婦女。為了調解哥嫂的糾紛而來到莫斯科城,並在火車站與近衛軍軍官邂逅。她高雅風姿使他為之傾倒. 二人產生了愛情,在當時社會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仍然不顧一切地私奔,他們的愛情悲劇就此展開。她愛上了兩個男人。遺憾的是她在兩個人之間的選擇體現出她人性的分裂和迷誤。她原本也許更適合做丈夫背後的好妻子,兒子的好母親。她卻為了追求個人情愛,不惜拋家離子做了情慾的奴隸。最終的她身著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這段為道德和世間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後的結果由安娜獨立承擔。最終她拿生命賭了愛情。最終落得悲慘的結局。


託爾斯泰筆下的蒸汽火車所噴射出滾燙通紅的能量,也許正意指無節制的喧囂與釋放。火車本身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它駛向前方。寓意著乘客一旦登上沒有目的站的火車,便不知道下一刻會被帶到何處,更不清楚遠方是否還有軌道,而有軌道的地方又是否值得你到達。


相關焦點

  • 《安娜》:世界文學史最經典叛女,她的死卻是託爾斯泰對她的懲罰
    《安娜.卡列尼娜》被認為是託爾斯泰最偉大的作品。有人說它大體是一本寫一個女人出軌最後死了的小說,這樣的情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都因為愛情出軌,愛情破滅後自殺,但《安娜》之後主流評論界很少有人再談《包法利夫人》,與《安娜》相比,後者更像一本情色小說。
  • 《安娜卡列尼娜》:蘇菲·瑪索沒能撐起的角色,但它拍得很好看
    這是一部根據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改編的小說。卡列寧(詹姆斯福克斯飾)和安娜(蘇菲瑪索飾)是十九世紀俄國上流社會的一對夫妻。安娜擁有非凡的美貌,萬種風情。後來,安娜和風流倜儻的渥倫斯(西恩•賓飾)邂逅了。渥倫斯的炙熱愛情點燃了安娜心中沉睡已久的激情,兩人不顧一切的相愛了。
  • 從娜拉出走與安娜臥軌審視女性在家庭中的的情感與責任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作品。作品講述了安娜•卡列尼娜勇敢的追求愛情與幸福,卻離愛情與幸福越來越遠,最終走向臥軌自殺的悲劇結局。她那虛偽庸俗而又冷酷的大官僚丈夫卡列寧用八年的時間滅殺了她的生機與活力,而帶給她歡樂與幸福的情人渥倫斯基在帶領安娜走向愛情的海洋後拋下她一個人離開了。
  • 解讀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的悲劇是否該被同情
    列夫·託爾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直被公認的文學巨作,書中講述了女主人公安娜有著無與倫比的美貌,是上流社會備受矚目的高貴夫人,丈夫卡列寧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兩人有一個可愛的兒子,生活平靜,溫馨。
  • 《王貴與安娜》:王貴的聰明在於他抓住了最關鍵的地方
    安娜出身書香門第,是十足的上海小資,和許多女孩一樣,她也會憧憬自己美好的未來,也喜歡看《安娜卡列尼娜》,她像陽光下一朵盛開的向日葵,青春靚麗,唯一遺憾的是因為沒參加上高考,所以只能在紡織廠工作,但這似乎一點也不影響她的自信和美麗。
  • 《王貴與安娜》:為何不跟初戀走?安娜的選擇,隱藏著這兩個真相
    安娜嫁給了王貴,而劉波也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婚姻,之後考上大學,到美國一所大學任教,在安娜已過不惑之年之時,劉波從國外回來,以勢在必得的自信想要帶安娜走。不僅外表儒雅,劉波對安娜的細緻與溫情也一點沒變,知道安娜犯胃病,不能吃涼的,把一顆橙子在手裡揉了半天,切開橙子頂端,拿吸管讓安娜吸橙汁,這樣的細緻差點讓安娜眼淚掉下來。
  • 《王貴與安娜》 | 包辦婚姻下的愛情與責任
    》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安娜是一名下鄉返城的大齡女青年,來自上海,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小資情調,人長得還漂亮,什麼都追求極致,用安娜母親的話說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王貴是一名土生土長,來自農村的英語教師,也就是安娜口中的「鄉下人」,家裡八代貧農,根正苗紅的無產階級,由於時代的原因,王貴的出身和職責在當時是很受歡迎的。安娜的母親(安媽媽,以下統稱安媽媽)非常喜歡王貴這個人,安媽媽覺得王貴勤勞、樸實、沒有大男子主義、對安娜也好,雖然安娜死活不同意,但是安媽媽拍著胸脯保證,如果安娜過得不幸福,她可以負責任,就這樣,天差地別的兩個人硬是被安媽媽強行包辦在了一起。
  • 小說:安娜故意找茬,小布冷靜應對
    化妝組的組長正好分配任務,「安娜這次的妝容和造型就歸你負責了。」葉小布欣然道是,叫安娜的十八線女星看著葉小布揚起下巴,擺動著自己新作的指甲,倨傲地說:「過來吧,你可得把我打扮漂亮了!」葉小布聽出剛剛說紀清昂和她在一起是炒作和掩飾真相的便是這個安娜,面上依舊平和,走過去微笑著說:「好的,安娜小姐。您待會兒的戲是什麼呢,我方便給您做造型。」
  • 看完《王貴與安娜》後,明白安娜的幸福,離不開她的好媽媽
    《王貴與安娜》是作家六六的作品,後被拍成電視劇。與《雙面膠》一樣,安娜也是嫁給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鳳凰男王貴,但又與《雙面膠》不一樣,安娜最後與王貴的這一生雖然磕磕絆絆但也是長長久久的過完一生。這最後的幸福,離不開安媽媽的功勞。1起初,骨子裡十足小資的安娜是無論如何也看不上土了吧唧的王貴的。
  • 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首次出現裂痕(賞析《安娜·卡列尼娜》三一
    安娜與弗龍斯基的小女孩非常可愛,安娜也非常喜歡她,但是她卻不能像愛兒子謝廖沙一樣地去愛她,投入在女孩身上的愛還不及給謝廖沙的百分之一。小女孩還小,什麼都不懂,而兒子謝廖沙已經能理解媽媽的痛苦與苦衷,加上與兒子近十年的朝夕相處,更加深了母子間的感情,而現在,安娜不得不與兒子永遠分離了。
  • 多莉看望小姑子安娜(讀《安娜·卡列尼娜》(三十五))
    多莉離開列文家,去看小姑子安娜,到了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村落,為弗龍斯基家的豪華和富有驚呆了,房子又多又漂亮,一切都那麼富麗堂皇,給孩子用的物品都是純正的英國貨,有兒童車、學步車、可供她爬的沙發、別致的澡盆,都質地純良而結實。 安娜容光煥發,渾身散發著戀愛中的女人特有的蓬勃朝氣,神情愉快,看起來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