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與安娜》:為何不跟初戀走?安娜的選擇,隱藏著這兩個真相

2020-11-04 月半讀書

看過《王貴與安娜》的讀者與觀眾,想必都對安娜的初戀情人劉波印象深刻,因為出身的原因,劉波和安娜這對戀人,在去了不同地方下鄉之後勞燕分飛。安娜嫁給了王貴,而劉波也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婚姻,之後考上大學,到美國一所大學任教,在安娜已過不惑之年之時,劉波從國外回來,以勢在必得的自信想要帶安娜走。

對比劉波和王貴,劉波的優勢不可謂不明顯,他和安娜有著初戀之情,人到中年依舊風度翩翩,同學聚會上,明顯和其他油膩的中年男同學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唯一不變的是那一股與眾不同的書卷氣——一件本白的細絨羊毛衫外面套了一件暗綠的休閒西裝,鬆散地扣了一顆扣子,透著清爽與儒雅,明顯與其他男同學前襟有油點、後領有頭屑的松松垮垮的西服不同。

不僅外表儒雅,劉波對安娜的細緻與溫情也一點沒變,知道安娜犯胃病,不能吃涼的,把一顆橙子在手裡揉了半天,切開橙子頂端,拿吸管讓安娜吸橙汁,這樣的細緻差點讓安娜眼淚掉下來。

然而安娜最終沒有跟劉波走,反而回歸了平淡的婚姻生活,為什麼呢?

一、真相一:安娜比自己想像的要更愛王貴

1.1愛一個人就是設身處地為他著想

也許是因為都是六六編劇、海清主演的緣故,看《雙面膠》與看《王貴與安娜》時,總有穿越之感,胡麗娟和安娜有一個共同點實在讓月半無法苟同,那就是都有點高高在上的姿態,嘴上從來不饒人,但是安娜比胡麗娟有一大優點,就是她知道在外人面前給王貴留面子——安娜罵王貴,通常都是關起門來,出門卻知道給王貴臉面,去娘家送東西都趁著兄弟姐妹在的時候,讓王貴提著東西上門,在弟妹面前對王貴很恭敬。而家裡周轉不開向娘家要錢的時候則自己一個人去,不讓丈夫面上無光,也不想讓父母看不起王貴。很有夫妻共同體的意識:

她覺得若是旁人看不起她丈夫,也就是看不起她自己。無論她多想跟王貴脫離干係,但現實明擺著,他們倆早就栓一根繩兒了。

而且安娜雖然嘴巴厲害,卻不能忍受讓王貴吃虧,無論如何要讓王貴吃飽吃好。

當然,王貴看到安娜去向娘家討錢,心裡非常不安、自責,後來開始代課賺外快,掙的錢都拿回家給安娜:

每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是安娜的收穫季節。王貴會隔三差五地揣著一疊票子回來,塞到安娜手裡:"數數。"

"多少?"王貴報出一個數字,連同拿錢的收據一起交給安娜。

安娜是會計,數錢很麻利。

"再數一遍。"

"不會錯的。"

"我就是喜歡看你數錢的樣子,那樣認真,像個小傻子。"

三毛曾經說過:愛情如果不能落實到柴米油鹽吃飯睡覺這些瑣事上是不能長久的。很顯然,王貴和安娜這樣並不始於兩情相悅的婚姻(王貴單方面從心眼裡愛安娜),卻經歷住了柴米油鹽吃飯睡覺這樣的瑣事的考驗,相互扶持、相濡以沫。

1.2愛一個人就從對方的角度出發

當劉波剛剛歸來,有意無意地總出現在安娜的生活中之時,安娜是有點逃避主義的,閉口不提當年的戀情,而隨著假期的即將結束,劉波顯然著急了,直言想帶安娜走,安娜以年紀大、孩子等問題推脫了,劉波直言美國學校裡頭發全白的學生也有,兩個孩子都可以帶走,自己可以當作親生的一樣。而安娜斷然拒絕了:

「不行!這不行!這對王貴太不公平了!時代的錯,又不是他的錯。何況他那麼愛孩子,孩子是他的命根。老婆可以不要,孩子不行。帶走了就是要了他的命!」

看起來安娜的理由是由於孩子,而在月半看來,安娜自己或許都沒有意識到,她非常在意王貴的感受,如果不是出於愛,一個人根本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二、真相二:生活是一場不可逆的單向旅途

2.1 昔日情愛如鏡花水月不可追憶

最近讀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女主角愛瑪,膚白貌美,富有才華,同時也非常富於幻想,因為無法認識到幻想和現實的差距,視深愛自己的丈夫於不見,兩次發展婚外情,為了追求物質享樂超額消費,最終服毒自盡,女兒做童工,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而安娜顯然是聰明的,現實生活和婚姻的經歷,讓她從一個骨子裡十足的小資(穿媽媽的高檔旗袍,看《哈姆雷特》、《安娜·卡列尼娜》等當時的「禁書」)蛻變為一個現實的家庭婦女。

安娜的腦海中,並不乏幻想,她會在家庭聚會看到王貴和自己弟弟妹妹家的孩子打成一片其樂融融的時候走神:

「如果孩子的爸爸是渦輪司機(劉波),這裡也會這樣和諧嗎?」

但通常這樣的走神並不持久,她很清醒一切都是過眼雲煙,自己已經過了幻想愛情的年紀。婚姻就是枷鎖,必然會因作出的承諾而放棄自由。

婚外情就如水中月、鏡中花,看起來很美,但卻永遠難以觸及。愛瑪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混淆了幻想與現實,人生慘烈收場;而安娜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得到了現實的溫暖。

2.2 人生就是不斷的妥協安於命運

年輕的時候,安娜看《安娜·卡列尼娜》,常常覺得和安娜同病相憐,唏噓安娜毅然決然撞向火車的壯烈,「最動人的死法,就是一頭撞向火車、四分五裂的不妥協。」

然而生活畢竟不是文學作品,面對命運,安娜妥協了,嫁給了自己並不愛的王貴,劉波也妥協了,娶了自己並不愛的人,有過一段為期十個月的短暫婚姻。

如果他們之間,真的情比金堅,至死不渝,那或許上演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劇本。

然而顯然劇本並沒有那樣發展,生活的殘酷之處就在於它可以在一夕之間改變人的命運,少了愛情並不會死,只會讓人帶著一種並不銳利、鈍鈍的痛,不圓滿地活著,而不圓滿本就是人生的常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想一二。安娜顯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當劉波勸安娜跟自己走,感嘆天意弄人的時候,安娜顯然已經不抱怨命運了:

"是啊!我這輩子已經毀了。不過也平衡,像我這樣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批。我也不算墊底的,王曉培不是到現在都在長風鄉下回不來了?人要知足,要學會平衡。否則永遠不知道什麼是快樂。"安娜抱著茶杯,以安慰自己無數遍的話來安慰著渦輪司機。

安娜的話,提煉為四個字,就是「知足常樂」,她已經明白,生活這場電影無法像電影院播放的電影一樣皆大歡喜,生活沒有誰輸誰贏。

在劉波缺位的那二十年裡,安娜的回憶都是由王貴、兒女、父母、兄弟姐妹參與構成的:王貴在援外,安安拍了百天照;安安抓周,拿的是蘋果和書;安安和二多子在逍遙津玩碰碰車;女兒跳小天鵝,王貴拍照,激動地要死;母親七十大壽拍了全家福;王貴第二次出國歸來,全家在上海虹橋機場接機……

劉波也拿出了自己的二十年,只有一張高三全體師生留念的照片,照片裡有扎著麻花辮的安娜。

未來可能是美好的,而現實是平淡的,卻不乏溫暖,所以安娜拒絕了劉波:

「對不起,我不能跟你走。」安娜的聲音不帶一絲顫動,冷靜而溫柔。「對不起,時間就像河流,只能向前奔走,無法回頭。人不能同時踏進不同的河流,也不可能擁有所有的幸福。既已逝去,就隨風吧。」

往事隨風,一切隨風。或許人生本就是盧生的黃粱一夢,夢中的嬌妻美眷、似水流年,都不及店主還未蒸熟的那鍋黃糕來的更加溫暖。

我是月半讀書,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關注、轉發、評論、點讚互動哦。

相關焦點

  • 《王貴與安娜》 | 包辦婚姻下的愛情與責任
    1、愛情安娜之前是有初戀的,是跟她的出身和家庭背景很相似的高中同學劉波。劉波被下放到了農村,是一名火車司機,兩人一直在書信往來中你儂我儂,每當安娜收到劉波的信,總是興致滿滿,一臉幸福的樣子,這時的安娜是真的喜歡劉波,可是由於安媽媽的「從中作梗」,棒打鴛鴦,最後兩人無疾而終了。
  • 看完《王貴與安娜》後,明白安娜的幸福,離不開她的好媽媽
    《王貴與安娜》是作家六六的作品,後被拍成電視劇。與《雙面膠》一樣,安娜也是嫁給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鳳凰男王貴,但又與《雙面膠》不一樣,安娜最後與王貴的這一生雖然磕磕絆絆但也是長長久久的過完一生。這最後的幸福,離不開安媽媽的功勞。1起初,骨子裡十足小資的安娜是無論如何也看不上土了吧唧的王貴的。
  • 《王貴與安娜》:王貴的聰明在於他抓住了最關鍵的地方
    安娜出身書香門第,是十足的上海小資,和許多女孩一樣,她也會憧憬自己美好的未來,也喜歡看《安娜卡列尼娜》,她像陽光下一朵盛開的向日葵,青春靚麗,唯一遺憾的是因為沒參加上高考,所以只能在紡織廠工作,但這似乎一點也不影響她的自信和美麗。
  • 《王貴與安娜》:安媽媽的做法太冒險,王貴這樣的鳳凰男千萬別嫁
    但她不知道一念之間可能會毀了女兒的幸福。萬幸的是,結局是美好的。安娜不能和安媽媽比,安媽媽經歷過大富大貴,經歷過大起大落。她可以接受平淡,但安娜不一樣。她需要自己的閱歷,自己的經驗。她強行把女兒塞給王貴,她害怕王貴發現安娜脾氣不好,不娶了。其實,王貴原本就沒有多愛安娜。第一次碰壁之後,王貴就想過放棄。只不過在他二叔的開解下才選擇了堅持。
  • 託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
    離託爾斯泰農莊五俄裡的地方,一個叫安娜的婦女,她發現情人另有新歡,一氣之下取了一些換洗衣服就出走,後來返回村子後就投身在貨車的車輪下而死。託爾斯泰目睹了這齣悲劇,深受觸動。於是開始動筆,將近五年終於完成。
  • 小說:安娜故意找茬,小布冷靜應對
    正想著,一個同事從外面進來,見葉小布在發呆,便問:「葉小布,怎麼不進去啊?」葉小布回過神來,開門走了進去,化妝室裡的議論聲馬上便停止了。化妝組的組長正好分配任務,「安娜這次的妝容和造型就歸你負責了。」葉小布欣然道是,叫安娜的十八線女星看著葉小布揚起下巴,擺動著自己新作的指甲,倨傲地說:「過來吧,你可得把我打扮漂亮了!」
  • 從娜拉出走與安娜臥軌審視女性在家庭中的的情感與責任
    安娜是一個美麗端莊的貴族婦女,然而即便她擁有著底層婦女無法企及的富貴生活,她依舊被這「生來的責任」束縛著。安娜是一個思想覺悟遠高於她人的婦女,她意識到自己平淡如水的生活在剝奪著她的生機與活力,所以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 解讀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的悲劇是否該被同情
    ,這一切都被打破。不顧世俗壓力毅然決然的走到一起,然而安娜的丈夫卡列寧不同意離婚,還有安娜的兒子以及上流社會的流言蜚語都成了他們的阻礙。隨著兩人交往時間越久,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安娜逐漸被痛苦壓抑得越來越神經質,伏倫斯基面對這樣的安娜也變得冷漠厭惡。最終,在安娜極度痛苦之中選擇臥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安娜卡列尼娜》:蘇菲·瑪索沒能撐起的角色,但它拍得很好看
    這是一部根據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改編的小說。卡列寧(詹姆斯福克斯飾)和安娜(蘇菲瑪索飾)是十九世紀俄國上流社會的一對夫妻。安娜擁有非凡的美貌,萬種風情。後來,安娜和風流倜儻的渥倫斯(西恩•賓飾)邂逅了。渥倫斯的炙熱愛情點燃了安娜心中沉睡已久的激情,兩人不顧一切的相愛了。
  • 《安娜》:世界文學史最經典叛女,她的死卻是託爾斯泰對她的懲罰
    安娜家走向毀滅的悲劇與列文家逐漸明朗的幸福生活這兩條線既不相互烘託,也不相互牽動,,它們各自獨立平行發展,鮮有交集。如果把它們拆分開來,可以寫成兩本獨立的小說。當年託爾斯泰的編輯拿到書稿時,不理解託爾斯泰這樣寫的用意。曾致信託爾斯泰,託爾斯泰回信的大意是:如果你看得足夠仔細,你早晚會發現這兩線的內在關聯。
  • 多莉看望小姑子安娜(讀《安娜·卡列尼娜》(三十五))
    多莉離開列文家,去看小姑子安娜,到了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村落,為弗龍斯基家的豪華和富有驚呆了,房子又多又漂亮,一切都那麼富麗堂皇,給孩子用的物品都是純正的英國貨,有兒童車、學步車、可供她爬的沙發、別致的澡盆,都質地純良而結實。 安娜容光煥發,渾身散發著戀愛中的女人特有的蓬勃朝氣,神情愉快,看起來很幸福。
  • 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首次出現裂痕(賞析《安娜·卡列尼娜》三一
    安娜與弗龍斯基的小女孩非常可愛,安娜也非常喜歡她,但是她卻不能像愛兒子謝廖沙一樣地去愛她,投入在女孩身上的愛還不及給謝廖沙的百分之一。小女孩還小,什麼都不懂,而兒子謝廖沙已經能理解媽媽的痛苦與苦衷,加上與兒子近十年的朝夕相處,更加深了母子間的感情,而現在,安娜不得不與兒子永遠分離了。
  • 崩壞3:看劇情發展,安娜和夜梟領盒飯,大概率會出現
    雖然夜梟和安娜之間的故事有點甜美。但,我總覺得他們倆會領盒飯。那麼,為何我會這樣認為呢?待我來分享下我的理解。先不提凱文,即使符華此時還能戰鬥的話一定不會放過冰律。畢竟符華守護了神舟千萬年只是為了完成故友遺願,最終遺願也變成了符華的使命。
  • 法國亞馬遜年度排行榜Top5:欠錢不還,卻舉家旅遊,是為哪般
    諷刺的是,被辭退的原因不是她工作不努力,而是老闆需要一個職位來安撫自己的相好。失去工作,就失去收入來源,這意味著原本不夠富裕的生活又要雪上上加霜。不意外地,失業的安娜拿到了一筆賠償金,金額足以償付她所有的債務。原本她想用這筆錢還清債務,然而,在她發現女兒們的問題,又看到外公外婆的房車之後,她改變了主意,她決定帶著孩子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駕著房車到北極圈去看極光。
  • 列文找到生活的意義(讀《安娜》(四十三、大結局))
    列文的哥哥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和卡塔瓦索夫來列文家作客,列文將他們迎回家,天下起了大雨,列文發現基蒂與兒子不在家,問了管家,得知他們去了附近的樹林裡散步,列文馬上去樹林裡找他們。 還沒有找到妻子和兒子,天空就打起了一個大閃電,將一棵大樹劈倒,列文嚇壞了,不由得祈禱倒下的樹沒有砸著他們,幸好,妻子、兒子及保姆均安然無恙,只是基蒂和保姆的身上都淋溼了,列文不由地抱怨起妻子來,埋怨她不該帶兒子出來,看到她們用身子遮著嬰兒車,兒子米佳身上沒有淋到一點雨,又懊悔自己不該發脾氣。
  • 《冰雪奇緣2》中隱藏了哪些巧妙的情節設定?
    (不自覺哼唱起來……)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充滿了對自我的委屈和矛盾,它不該由一名反派唱出來。於是,艾莎從「魔鬼」變成了「女王」。這不僅展示了故事所發生的時節,也暗示著續集中的兩位公主變得成熟起來了。《冰雪奇緣2》中三大巧妙的情節設定看過該電影的小夥伴們,可能會對影片中的某些情節設定產生疑惑,比如,《冰雪奇緣2》的時間起點為何是三年後,在電影中為什麼會出現八瓣雪花等等。下面我將結合影片內容聊一聊,電影中出現的這些個巧妙的情節設定。
  • 雞西密山市婦聯主席安娜、城子河區婦聯主席張雨琦作為雞西好物推薦官
    本次活動邀請雞西密山市婦聯主席安娜、城子河區婦聯主席張雨琦作為雞西好物推薦官,在雞西市數字經濟產業園進行直播帶貨。下午2點直播正式開始,「寶寶們點一點關注、小紅心飄一飄、朋友圈轉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