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閻王殿評理
傳說古時候有個姓鐘的老頭,五十多歲,一輩子行善積德,臨了卻膝下無子窮困潦倒,他心裡甚是感到不公平,臨危之際他告訴妻子:「 我死後啊,切莫將我入土,我有不平之事要問一問閻王,或許那邊開開恩我還能活過來。」
-
民間故事之孤兒轉世
北宋年間,包拯為相的時候,在民間發生了一樁逸事質問包公:好人為何不得好報?今後好人何以做得?食人間煙火的包公被村民情緒所帶動,揮毫疾書,寫下了&34;六個字後拂袖而去。回到京城,包拯將這件事情奏明皇上,卻隱去了自己題字一事。沒想到皇上退朝後非要拉他到後宮說些私房話。原來前些天,皇上新添了一位龍子。小皇子十分招人喜愛,可就是整天啼哭。於是皇上特意讓老包去看看。老包見那孩子肌膚如雪,嫩白的小手上有一行字。
-
做好事卻被雷劈 好人沒有好報嗎
這是北宋年間包拯為相時發生在民間的一樁逸事。有一個村莊裡住著一個十來歲、腿患殘疾、父母雙亡的孩子,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鄉鄰施捨或乞討活命。這個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河,往來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過,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十分不便。每當河床漲水時更是無法通行。
-
故事:行善得福報的李公
世人常說一句老話,叫「積德行善,必有福報。」好事做得多了,自己或者後世終將會得到善報,這便是福澤綿長的道理呀!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故事中的行腳商人李公,在一次外出做買賣時,半路上救了一位老嫗。不想多年後,在他危難之時,老嫗的兒子挺身而出,救了他一命。
-
勤奮而不重健康的女人死後該不該下地獄?
故事:有個女人她勤奮、善良,打拼出一片天地,讓家人過上了好日子。她是一個孝順體貼的好女兒,是一個賢慧的好妻子,也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好人! 但她由於過度操勞沒得一個好身體而英年早逝,太早進入另一個世界。 女人想,我生前積德行善,死後應去天堂,可是卻被上帝一腳踢到了地獄。女人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去天堂問清原委。
-
《關於行善》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有個善人,每天都會給自家門外的一個乞丐十塊錢。乞丐非常高興,所以每天都會去善人門外,接受對方的十塊錢,但從來沒說過一句「謝謝」。儘管這樣,善人還是默默地堅持了兩年。後來,善人結婚成家了,一大家子人生活,開銷變大了,就毎天只給乞丐五塊錢。這一次,乞丐說話了:「以前給我十塊,怎麼現在只給五塊?」
-
民間流傳的志怪故事:仗義助人卻不得翻身,這情節是不是有點眼熟
給朋友們帶來一個民間志怪故事,主人公雖是一隻小鬼,卻有血有肉有人味兒,跟有些所謂的「人」比起來,可能更令人敬佩。只是,這小鬼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話說有戶人家,祖上姓嚴,留下不少產業,算得上有錢有勢。到了孫子嚴和這裡,又開起了當鋪,在當地亦是赫赫有名。嚴和膝下有一女兒,長得漂亮,特別是那一雙眼睛,如同兩潭秋水,小夥子有幸被她看一眼,就覺得心裡美滋滋的。
-
啞巴父子與李二好人
行刑完畢,連長本欲釋放他,卻又轉了念頭:一個聾啞人,皆因前世罪孽,落得今生不能言語,不知悔悟積德,卻不安分守己,攔路搶劫,為匪為患,禍害鄉裡。今日放了他,日後難說不膽大妄為。遂令一起殺掉,是年十八歲。啞巴之父尖刻厚顏,與之交道,無不被其算計盤剝。買賣借還,大秤進,小秤出,優來劣往。柴米油鹽,針頭線腦,雁過拔翎,分毫不放。
-
聊齋故事:書生科考落榜卻獲陰差之職,徇私受罰卻被委以重任
王員外是定陽縣的大戶,平日裡行善積德,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愛戴。沒想到一個月前突然病倒,看了很多郎中都不知道病從何來。定陽縣百姓紛紛為王員外祈福,希望他能逃過此劫,長命百歲。潘毅也知道王員外的為人,雖然覺得可惜但職責所在他不得不將王員外帶走。
-
故事:馬善人一生積德行善卻沒有兒子,得知原因後,他悔不當初
三天後,這位道人果真登門了,富豪說到:「 我這一生行善,為何成婚多年卻沒有個兒子呢?」 道人捋了捋鬍子說道:「 我所認識的各路神明都問過了,他們誰也說不出個原因來,為了不食言,我今天特意上門拜訪……」 夫妻二人一聽這話,都很傷心,道人又說道:「 別急,我這幾日在幫你問問。」
-
東西方地獄見聞 邪淫者的悲聲
呂的祖父憤怒地說:「呂家兩代積德行善,原本福德要報在你身上,命中該發巨萬財富。然而你貪愛美色,口眼造孽,福報都快折盡了。我怕你真的犯下邪淫事,讓我們呂家絕後無望,所以我哀求閻王,提前把你拘到地府一看,你就會知道邪淫報應的慘烈了。」
-
民間故事:閻王求醫
閻王很著急,他最寵愛的女兒生了急病,腹部劇痛難忍,閻王他鎮壓萬鬼,懲惡揚善是一把好手,可是這治病一事他卻是真的一竅不通。閻王殿中眾多鬼僕也跟著閻王爺著急,論阿諛奉承的本事,他們是一把好手,但是治病,那可就真的是強鬼所難,一時間,滿殿眾鬼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
-
故事:曹二投驢胎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4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
-
鬼話連篇(七):道教陰間之旅,進「酆都鬼城」,見「十殿閻王」
俗話說,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閻王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人死後都要到陰間去報導,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行善者,可轉世成人,享富貴,生前作惡者,會受懲罰,下地獄,受刑後轉世成人。但是地府有十殿閻王、還有五方鬼帝,他們的上司酆都大帝,陰間最高神,他的職責是統管酆都之下的羅酆六天的六天鬼神,是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在幽冥界的化身。
-
故事:行善無需人見,積德自有天知
有開店做生意的孫掌柜,看他可憐,就僱他做了店裡的夥計。朱興非常勤快,辦事機敏,品行也非常好,很受孫掌柜喜愛。幾年時間,孫掌柜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嘉興府又開了一家更大的店。就把原來的小店交給家人照看,自己帶著朱興,去嘉興做買賣。孫掌柜生意非常好,也不苛待手下的夥計,幾年時間,朱興就靠著勤勞能幹,積攢了百十兩銀子。
-
民間故事:無論生死,一往情深,愛原來真能「活死人而肉白骨」
這是流傳於河南地區的一個民間故事,沒有明確的出處。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曾進行過一系列的民間故事搜集、整理工作,這個小故事便是當時從河南農村搜集而來的。話說有個秀才,年方十八,叫張少霄。他自幼聰明,文思敏捷,在方圓百裡頗有名氣。少霄自幼喪母,父親便又續一妻,家境也算寬綽。平時,少霄由兩名書童伺候著,在村後幽靜的書齋裡讀書。
-
給那些對地府懷有恐懼的朋友分享個故事
很多人對陰間地府的印象大多都是奈何橋邊的孟婆,橋下的忘川,河邊的邊花,招人魂魄的黑白無常,判人功過生死的判官,斷人六道輪迴的閻王等等。也有人對陰間存在著恐懼,有些人認為地府就是地獄,好人得以升天,壞人則下去受審。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不一樣的地府,以下內容僅做故事閱讀,請謹慎觀看,切勿沉迷。
-
故事:隨手救下飛螞蟻,卻換來兒子一命,要記得,行善積德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話雖然說得有點大,但是好人總歸是有好報的。毛大壯雖然一百個不情願,但是父親的話他是不敢忤逆的,於是糧食一點一點的借了出去,最後剩下的估計過年都過不好了。洪澇災害過後,最忙的不是村長,也不是官府,反而是毛大壯,因為洪澇常伴隨著一些疾病的產生,炎熱的天氣加上洪水的滋養,對一些微生物造就了良好的環境,沒發生瘟疫已是萬幸了。
-
故事:拿神像做橋,閻王得知,判生七男八女,吃苦受罪
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個叫汪二的人,當他看見有人令菩薩作橋時,不禁一愣,難過地內言自語道:「作孽作孽呀,哪個不要命的,把菩薩搬來做橋,要是顯起靈來,不叫他頭痛才怪。」他出於虔誠,把菩薩撤回寺裡,放在原來的位置上,磕了幾個響頭,拜了幾拜,禱告了幾句,走了。菩薩回至原位,真的顯靈了。頓時菩薩臉如土色,眼露寒光, 殺氣騰騰,大聲吼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