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死後,其子孫策退居江東,招賢納士,結交英雄豪傑,率領父親舊部,為袁術效力
孫策計謀超群,為袁術奪得了不少城池,但總不得袁術重用。孫策攻下廬江,得勝而歸,袁術待他卻甚是無禮,還當眾羞辱了孫策。
孫策回到家中,回想此事,萬般感慨,將孫堅為自己留下的寶劍刺在席上,緬懷先父,孫策蒙蒙之中以為先父顯靈,不慎被寶劍劃傷,
認為是父親在責罰自己,父親舊部黃蓋,程普看到了這一切,便提議向袁術借兵三千,偷回江東伺機東山再起,但是怎麼才可以讓袁術借兵給自己呢?孫策回想到先父曾經打撈到傳國玉璽,袁術欲得此寶物已久,以此為抵押,可得袁術之兵,程黃二人皆認為不可,玉璽為孫堅用姓名保護的東西,怎可拱手相讓?
孫策認為,手中無兵,玉璽也遲早淪為他手,不如用其換回先父所期盼的江山,程黃二人聽後,對孫策肅然起敬,稱讚其有膽識魄力,為立業之才。
孫策帶著袁術的兵回到江東,路遇結義兄弟周瑜,二人把酒言歡之時,周瑜為孫策舉薦隱居的謀士張昭、張紘,認為此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同時向孫策透露,二人計劃攻打的取阿中裡面的大將太史慈英勇無比,應儘可能勸其歸降。
孫策大軍兵臨城下,與劉繇相拒在神亭嶺,劉繇紮營於嶺南,孫策紮營在嶺北。孫策想探看劉繇虛實,只帶十三騎上神亭嶺,進漢光武廟,焚香祭拜。
劉繇部將太史慈驍勇善戰,聽聞孫策蹤跡後,不聽劉繇之令,自披掛上馬出營,帶上很少的人馬,與孫策酣戰。他倆從嶺上打到嶺下,從馬上打到馬下,從白天打到夜晚,最後棄槍廝打,打得難分難解,戰袍被扯得粉碎,時至黃昏,風雨暴至,兩下才各自收兵。
孫策回到帳下,大讚太史慈為好漢,一定要將其收歸己用。並讓人將白天被太史慈刺破的戰袍掛了起來。周瑜與孫策謀劃,帶三路人馬圍攻曲阿,只留出一個開口讓太史慈逃跑,並在東門設下埋伏,將其活捉。
第二天,孫策與劉繇大戰,劉繇兵敗,太史慈獨力難當,引十數騎投涇縣去招人馬。孫策出戰,在陣前挾死劉繇一員大將於糜,喝死一將樊能,自此,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
孫策也拿下了太史慈,孫策以禮相待,但是太史慈仍不屈服,孫策便讓其進入帳下,太史慈看到了破損的戰袍,認識到孫策與自己共謀大事的決心,二人相視而笑,摒棄前嫌,太史慈說,自己願收拾舊部,歸入孫策軍中,其他將領不願放太史慈離開。孫策說「用人不疑」,便讓太史慈走了,正午之時,太史慈帶著舊部歸來,孫策大喜,從此軍中又多了一員猛將。
之後,孫策又戰勝嚴白虎、王朗等,佔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威震江東。他一面寫表申奏朝廷,結交曹操,一面使人致書袁術取回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