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老屋,你別倒!

2020-10-19 行行攝攝是吾愛

雨一陣緊一陣的下,擔心著有沒有災情發生。電話響起,隔壁的鄰居打來電話。「你們家的屋前面一堵牆倒了。」我的心一下子被疼痛擊中。「它終於沒有等到宅基地退出政策,自己倒下了。」

我和大哥火急火燎地往回趕。站在村口遠遠望去,老屋像在酣睡,許是太累,睡得那樣安詳、靜謐回想起當初的一幕幕,眸子裡,總是閃爍著晶瑩。

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棟普通農舍,土牆青瓦。牆壁上是白色石灰,下部分是一米多碳黑色,簷口也抹了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響得多遠的。因為它是爹和娘為了我們兄弟三人能討媳婦而修建的。

老屋是爹和娘耗盡心血的傑作,也是我們一家艱苦奮鬥的見證。生活的艱辛,姐姐們先後輟學在家,織草蓆,積攢著修屋的錢。我清晰的記得,一天放學後,我也試著放徑子(織草蓆的線)。本來是鬧著玩的,沒想到居然要得。就這樣,我就成了放徑子的主力,因為連我的姐姐都沒有我放的好和快。為了激勵我幹活,給我5分錢一張草蓆的報酬。修建新家購買木料,工人師傅們基本上是晚上給我們送來,我們就得管飯。我總是藉口不睡,候著一起吃點白乾飯。修建新家,我是立了功的。在開大門時,父親主張,將門側了幾公分。

在三兄弟中,我的身材矮小,當時,娘就有點擔心,對我說,「你不好好讀書,恐怕連媳婦也討不到。」新屋修好後,牆壁上貼滿了我們讀書得的獎狀。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中,我們兄弟三人都跳出了「農」門,離開了家鄉的老屋。

大家都說,我們的屋風水好,出了三個人才。我償兄弟三人在城裡先後安家創業,爹和娘在家一直堅守著,種莊稼,養牲口。

父親去世後,母親隨大哥住進了城裡,老屋就空了。有人提出要購買我們的老屋,由於農村人都講究「老祖業不能丟了。」也就只好一把鐵鎖鎖住了一屋子的春秋。只有每年父親的忌日和生日,我們才會相約回去。

每一次,我們都會繞著老屋轉一圈。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彎腰拾起兒時的一段記憶。堂屋裡,勞作歸來的父親端著一杯酒,手捧著一本書。廚房裡,母親給我煨著菜稀飯,等著我放學回來吃,還有跟著哥哥奔走在鄉間小道上,高舉火把,去看電影……這一切的一切,至今慢慢回憶起來,還是那麼的熟悉、溫馨,定格在時光裡的點滴,將美好的生活剪影,伸出手,仿佛就可以觸摸到老屋的溫度。

2017年年初,生產隊長打電話來說,政府搞宅基地有償退出試點,詢問我們是否願意主動退出,和娘商量後,十分捨不得地同意了,算是支持政府的工作。

2017年端午節假期,大姐六十歲生日即將來臨,她回到老家請客,我們6姊妹生平第一次整齊相聚在一起,一起回到了老家。經歷歲月洗禮的老屋,現如今已是搖搖欲墜,那麼脆弱,似乎一陣風,就可以把它吹倒。老屋的魚鱗瓦溝裡長滿青苔,牆壁粉塵脫落,裂開一條條深深淺淺的裂縫,好似老人額頭遍布的魚尾紋,老屋真的「老」了。

老屋是我們心的歸宿,我們曾為之辛勤付出又承蒙庇護的家。我們聚集在壩子裡,難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頂的炊煙仿佛還在,柴火飯的香味仿佛還在,聊些陳年往事,一切恍如昨日,一種久違的感覺湧動全身。光陰流轉,曾經的點點滴滴,都幻化成了金色的回憶。我們六姊妹在一起與老屋合影留念。

沒想到,這一次就是與老屋的永別。老屋倒了,成了我深深的想念,現實的老屋不在了,心中的老屋永存!老屋留給我的,是那一抹抹溫馨的記憶,有著如水般的溫軟、甜美與靜謐,一念即暖!(曾佐然寫於2017年7月)

相關焦點

  • 老屋驚魂記
    李可兒很小就隨父母搬離老屋去城市生活了,父母去世前一直念叨著回來看看,說是落葉歸根,死也要死在老屋裡,結果也沒有堅持到回來就去世了,李可兒操辦完父母的喪事,想起父母生前的話,回老屋去看看,就鬼使神差的回來了。
  • 姥姥的老屋
    姥姥在老家曾有一座老屋,我已經很久沒有去看看它了。姥姥已經86歲,已是風燭殘年。那座老屋,想必也已經搖搖欲墜了。成年人的快樂,大多與金錢和物質有關。而孩童們的快樂,則很簡單。姥姥的老屋,就是我童年裡的快樂源泉。一個簡陋的翻車門樓,一個小巧的庭院,三間泥土小屋。那是一個安全而溫暖的港灣。老屋就在村後,屋後便是一個荒嶺。
  • 叔婆家的老屋
    叔婆家的老屋在村北盡頭,現在已成殘垣斷壁荒草長至半人高了。我很小的時候,依稀記得村北頭叔婆和我阿婆玩得很莫逆。叔婆家的叔公去世得早,我阿公也去世兩年,阿婆空閒時經常到村北盡頭叔婆家過夜。村北叔婆家老屋是一座零四,有四間青磚大瓦房,外加一個碩大廚房,日常生活很方便,只是灣裡偶爾有人背著議論叔婆家房子鬧鬼,聽了灣裡人的閒話,我心裡有點恐懼,故很少去叔婆家玩。
  • 老屋 //: (原創)
    說是老屋其實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用土轉修的瓦房,很普通,但她卻承載了我們幾代人,父母,弟弟和我,還有我們的兒女們。 大概在我八九歲,弟弟四五歲,妹妹一歲多的時候,我們搬到了新屋,一家人苦著,但也快樂著。只是後來一場疾病奪走了妹妹幼小的生命,爸媽沉淪了好多年。媽媽還因此得了一場很奇怪的病,記得那是一個冬天,天是灰暗色的,沒有風,爸爸不在家,應該是去給姑父家宰年豬去了。
  • 王斌 ‖ 老屋瓦房記事
    老屋瓦房記事王 斌 灶屋、堂屋、睡屋,巷子裡,老屋青磚瓦房一溜四間,依次排開,還算齊整。遺憾的是,因為缺錢,老屋的豬圈房一直拖著沒有修上。上世紀70年代末一個冬日下午,在水口鄉政府上班的父親滿臉紅撲撲地回到了家裡。
  • 故事:沛縣老家的「老屋土」
    老師、老同學、老戰友、老朋友,老宅子、老房子、老屋土,一串「老」字,把人帶到遙遠的歲月。那風水先生用手一指,說:「你不懂風水,說了也不懂。」民國二十四年上大水,浩淼的微山湖一片汪洋,百裡長堤決口,洪水洶湧澎湃,撞擊著宅子,險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爺爺坐的不是木筏,而是殺豬使用的大木盆,看了二叔、三叔、四叔的宅子,來看俺家,站起身,俺娘將爺爺扶上院。
  • 故事:老屋裡的歲月如歌
    老屋已經被拆除十年了,只留下十幾條黃花松的房梁。經過歲月的侵襲,那黃花松已經在看不出原本的模樣,像是風燭殘年的老叟佝僂著脊背。我對老屋的記憶已經模糊了,想來的的都是些碎片。我記得老屋的外牆正門面抹著水泥,油氈紙的房頂幾年就得補一次。我記得老屋是土坯蓋的三間房,兩道土牆將屋子裡分成三等份,推門進來的就是廚房,東西兩側是臥室。
  • 兒時的老屋
    我的老屋是父母結婚的時候建的,據說花了三千塊錢。還是父親出去打工掙的錢,爺爺湊了點,建成的三間小平房,兩邊圍了院牆,院牆只有一米多高,我上初中的時候已經和院牆差不多高了。大門是兩扇大鐵門,門口是一個過道,過道旁邊就是廚房。大鐵門永遠是半關著,半關的大鐵門裡放著一個四輪拖拉機,後面是一架馬車。記得在過道裡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 奶奶的和爸爸的老屋,都是一本故事書
    老屋那厚實的土牆,真的很好,住在屋裡,冬暖夏涼,比開了空調還舒服。就在這老屋裡,姑姑們出嫁,叔叔也考上了師範學院,畢業以後去了學校教書育人,成了我們村第一個拿國家工資的人。我的爸爸,更是在這間老屋裡,結婚成家。從此,這裡多了我的媽媽,我也在這裡出生,這老屋迎來第一個孫字輩的到來。
  • 悼老屋 楊連山
    1、悼老屋 楊連山5月13日,五弟從老家打來電話說,大侄女楊陽出嫁的日子,定在農曆4月13日,到時候,你和寶寶回來。到李富戶村時,我對楊寶寶說,今兒下午也不老熱,我想領著你先到西地,看看你爺你奶。楊寶寶說,行啊,我跟著你去。下了車,我和女兒往南走去,遠遠的望見微黃的麥地裡,伯和媽墳旁的塔柏青翠欲滴,心中滿是敬意和虔誠。走到麥地南頭,見付木正在鋤辣椒地。我忙走上前去,讓了煙,打招呼說,鋤辣椒地哩。付木說,你今兒下午回來了,還在十四中的,在南陽在那兒幹就不動了。我說,是啊。
  • 微小說:親愛的老屋
    「親愛的老屋,我回來了。」他像宣告一場勝利一樣,精神抖擻地邁著矯健的步伐走進了小院裡,平日裡總是疼的雙腿走路也有勁了。他環顧老屋,像看著自己的老朋友一樣,一磚一瓦都那麼熟悉,那麼親切。這輩子,他就喜歡住在這個地方,安逸。
  • 故事:百年老屋有奇事!蛇!蛇!蛇
    童年時,在武漢黃陂鄉下居住,那是一棟百年老屋好多人以為,蛇都生活在水草或樹林裡,其實,有一種蛇,是生活在百姓家庭,它們壽命很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與老屋的主人相伴,彼此互不侵犯。這種蛇頭部為黑白搭配,有的也有紅色或淺藍色的紋路,一米多長,樣子醜陋、兇惡,它們很少在白天出來,一般情況下,白天都是躲在洞穴裡睡大覺,夜深人靜,耗子活動猖獗時,它們就出動了。
  • 李大郎晚間故事2:深秋,我重又回到闊別十年的鄉下老屋
    這個深秋,我去老屋看了看。 自從在村後蓋起二層小樓,村南的老屋就一直空在那裡,想來,已近十年了吧。最初租出去一段時間,但租金既低,租客又把老屋折騰的夠戧,後來便沒有出租,一直空著,只時不時去打掃一下。 我在老屋從出生一直住到大學畢業。老屋中間翻蓋過一次,翻新之後的樣子一直保持至今。這近十年間,我似乎從未再去過老屋,雖然從新屋到老屋步行也就幾分鐘。
  • 老屋門前的兩棵棗樹
    老屋門前的兩棵棗樹,一棵長在堂屋門前右側,一棵長在廚房拐角,之間相隔十米左右距離。棗樹葉長得十分茂密,足以將整個院子遮住,透不進一絲陽光。我喜歡新農村的路燈和水泥路,我也懷念老屋門前的那兩棵棗樹。我也曾回到以前的莊子裡看過,已經種上了莊稼,帶走了許多留戀的往昔,但是原先村子的面貌依然銘刻在我的腦海裡。如今棗樹不在了,奶奶也不在了。我時常會想起奶奶在樹下打棗的笑臉,那一幕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記憶裡。
  • 晚年不要讓子女動你的老屋
    回來害老太太沒有了老屋。難怪常常看見銀行有老人手抖得不行,顫顫悠悠的籤名字存錢也不讓子女幫著存。都是害怕被子女挪用了。
  • 故事:白蛇化老翁求暫緩動工,拆掉老屋發現蛇窩,他索性一鍋燉了
    叔叔不答應,這小子便整天到叔叔家裡鬧,甚至還拿刀恐嚇,「那間老屋空著也是空著,讓給我建新房怎麼了?」叔叔百般無奈之下,只能含淚答應。霸佔老屋以後,周大軍開始籌劃推倒老屋,將面積擴寬,建一個三層小別墅,留著以後當婚房。至於建房的錢,父母會幫忙想辦法,他們既然生了自己,就有責任、有義務把這一切安排好。
  • 山村老屋遊戲攻略第一章
    山村老屋遊戲攻略
  • 今天我又來破解,農村老屋,六十年前的深夜,嚇人的屋頂撒土之迷
    上篇文章,我已經講了,老屋已被移為梯田,心中還是千般萬般的不舍,因為那裡,我兒時發生的大小事情太多,太多,還有更多的事,我只能通過長輩和姐姐來了解。老屋之所以神秘,首先,在於曾祖父很窮,為什麼中年的爺爺能夠崛起,擁有大片大片的森林與果園,水田與山地,擁有那麼多的徒弟與幫工。
  • 山村老屋遊戲攻略第四章
    以上就是山村老屋第四章的全部攻!
  • 農村老屋對面,半夜時分二奶奶的木床直立之迷
    在老屋對面山凹,也就是距老家現在的鐵路橋,不到一百五十米的地方,有五間屋地基的菜園,那就是二爺爺的老屋場,這裡發生的怪事,就是半夜時分,木床能直立,人卻還在直立的木床上睡覺,我是不相信!二爺爺只是爺爺未出五服的兄弟,二奶奶體重一百三十斤。當時的老式木床,厚木板材,象一個升子,老底層鋪的是木板,加上鋪上的稻草,棉被,還有二奶奶的體重,木床至少在四百五十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