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要有所鋒芒!
電影《芳華》中,好人劉峰令我印象最深。大家都誇他是活雷鋒,道德標兵。所以,煮破了沒人吃的餃子他吃,戰友要結婚了沒錢買家具他給做,上大學的機會他讓給了更加需要的人,去北京出差他幫著帶一整箱一整箱的東西,就連連隊的豬跑了炊事員也是大叫「劉峰,劉峰!」
他喜歡的女孩子,因為害怕被說自己腐蝕活雷鋒,所以先倒打一耙說他欺負她。於是乎,人設崩塌,牆倒眾人推。因為是活雷鋒,他就不能有七情六慾,他就該不食人間煙火?劉峰呀劉峰,你為何要如此善良?
善良,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教育主題。 「好人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這些我都信,畢竟種善因結善果。一個善良的人,內心往往更加柔軟,總是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歡,交到更多的朋友。
可是,世間的事情總是如此奇妙,它需要保持平衡,把握一個恰恰好的度。凡事過猶不及,善良如是。我希望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你不必過分善良。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施特略夫就是這樣一個人。對於他,從最初的喜歡到同情難過,最後只剩下麻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大概是我能想到最好的評價了。
所有的人都嘲笑他看不起他,他太好欺負了,跟他借錢就跟小孩子搶東西一樣簡單;朋友來了,他盡心盡力,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別人看,唯恐自己怠慢別人。可是結果怎麼樣呢?所有的人都當他是個笑話,沒有人心存任何感激。他救過的人,挖苦他對他尖酸刻薄,把他趕出了屬於他自己的畫室,還搶走了他的妻子;她的妻子,在懷著別人的孩子的時候嫁給了他,可是他還是愛她,愛到沒有自尊失去自我。可是最後,還是離開了他,即使他卑微的低到塵埃裡,換來的也只是漠然和無情的一巴掌。
他不斷地被人傷害,卻從來不記恨,也不會吸取經驗教訓,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農夫和蛇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記憶尤深。他呢,就算被毒蛇咬過,只要疼痛勁兒過了,又會可憐起毒蛇來,將其揣在懷裡。很欣賞他的樂天派和寬容,對於他的過分善良,真的喜歡不起來。如果我是他的妻子,也一定會選擇離開,要不然非得被氣死不可。
善良過頭,只會顯得很愚蠢很廉價。每個人都要先好好愛自己,然後再去愛其他人。
他們或許會說你的好,給你帶一個高高的虛幻的道德模範的帽子。就像《芳華》中的好人劉峰,久而久之,他們習慣了而你又恰恰怠慢了的時候,不滿,抱怨甚至謾罵便紛至沓來。
大家都一定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讀書的時候,同桌喜歡睡覺或者看小說,讓你等老師來了叫他。你覺得小事一樁便答應了,並且會把自己的筆記甚至作業借給他抄。可是有一天,老師來了你並沒有及時發現並且提醒他,他挨罰了,然後對你勃然大怒,你紅著眼眶小心翼翼地道歉,仿佛自己真的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誤。
你住校了,因為覺得要和室友友好相處,你主動打掃了衛生,冬天天冷的時候把每一個水瓶灌滿了水,順便你還會帶個早餐啥的,一開始還有人誇你田螺姑娘,久而久之,所有的一切便成了你的義務。
你上班了,別人讓你幫的小忙你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了,於是以後整個畫風就變成了這樣,XX幫我做一下這個表格,XX幫忙拿一下快遞,XX整理一下資料……諸如此類的事情多不勝數,你手中的事情堆積如山,每天焦頭爛額。
深究起來,都是由於自己的性格過於包子,你一忍再忍,你一退再退,別人只會覺得理所當然,甚至變本加厲。
老話說得好,「鬥米養恩,升米養仇」。不是你越善良,別人就越會感激,對你有所回報。
很久以前看過一個關於資助的故事。說的是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通過一對一活動資助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很普通的工薪家庭,完全是出於善良省吃儉用儘可能去幫助別人。後來,那個被資助的孩子接受採訪,滿是抱怨。因為她的衣服都是資助者的女兒替換下來的,資助者的女兒用的是蘋果而她是普通手機。呵呵,好一副我弱我有理,我窮我最大的嘴臉。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之後,幫著家鄉修橋修路,對前來借錢的人有求必應。村民不但不感激,反而嫌他借的太少摳門,都在像螻蟻一樣依附他,吸他的血,靠著拍他的各種照片視頻不勞而獲。他想搬家,有人威脅他。你看,人性涼薄,多麼令人心寒。
前幾天更是有人直接踹開了大衣哥家的門。他無奈走出來後還陪著笑臉同圍觀的人拍照。他一味的忍讓,換來的是別人的得寸進尺。踹門的男子甚至還叫囂「沒事,我踹他也不管我。」這些,都源於長久以來大衣哥無聲的縱容。他想著鄉裡鄉親的撕破臉太難看,忍忍也就過去了。
可是他不知道,有些人的心是用血也捂不暖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心。一退再退只會滋生出更多的邪惡。
人心是最為複雜而又神秘的東西。有的人,簡單美好;有的人,貪婪可怕。你要「自私」一點,多為自己想一些。孔子說「有餘力,則學文」,你是有餘力,再去幫人。你要學會拒絕,學會說不。離了你這個地球照樣轉,別人一樣可以活的很好,所以你不必擔心會傷害到任何人。
你要記住,你的善良,要有原則,要像長滿小刺兒的玫瑰一樣,有所鋒芒。
當然,你也要記得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所以不要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沒有誰有義務幫你。你如果不能心存感激,至少不要恩將仇報。生而為人,我勸你務必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