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綠色烏託邦裡,人人都想成為懸崖邊上的愛爾蘭小情侶

2020-09-06 文穴Literaturecave


作者:Ansel

校對:LITCAVE工作室

配圖:Online



題外話:《正常人》是2020年BBC與Hulu合作的新劇,康奈爾與瑪麗安的戀愛故事讓我想起曾經安妮·海瑟薇主演的《一天》,在愛情與友情之間進退的故事總是能牽扯出愛情動人的青澀和甜蜜感,這大概是這部劇給出的最讓人著迷的感覺。


不過我們接下來討論的還是文本,我讀的是上海數字譯文2020年出版的譯本,順便說一句,Kindle的電子書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若想要持續關注現當代小說及其他文學作品的評論的,可以將我們的號設為星標,這樣更新就能在訂閱欄中呈現。也可以讓聯繫執事,入群交流。



書名:《正常人》Normal People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薩利·魯尼 Sally Rooney

譯者:鍾娜


01 不能說的秘密


《正常人》講述的內容似乎沒有什麼過分奇異的內容,兩個單純的高中同學,一個是在學校人緣頗好的康奈爾,一個是被嘲諷、戲弄最終排擠到邊緣的瑪麗安。因為康奈爾的母親在瑪麗安家做上門清潔工,而康奈爾也並沒有像其他男女同學一樣中傷和戲弄瑪麗安,以至於兩人在一來一往的交流中暗暗產生了情愫。


但是愛情的波折在於彼此不同世界所在乎的事物。


瑪麗安期待著愛情,被接納,被理解。而康奈爾則更看重學校那個圈子朋友,他希望瑪麗安對兩人的性關係保密,由此感情得以在沒有外界壓力的狀態下成長。


但是一次聚會上的「性騷擾」事件讓康奈爾不得不挺身而出斥責暗戀自己的學校社交皇后蕾切爾,而這是他第一次公開維護瑪麗安,並與自己在學校團體第一次產生衝突。


如果說康奈爾能夠再勇敢一些,或許事情就不會有後續。為了重新讓小團體接受自己的,康奈爾決定邀請蕾切爾去畢業舞會,而這切實傷到了瑪麗安,在朋友和愛人的選擇中,康奈爾選擇前者。


這樣自私但是又非常常見的行為著實會在少男少女的戀愛中發生,正是在這種戀愛中的起伏撕扯著讀者並推動著劇情。


02 邊緣化的正常人


小說的名字叫正常人,其實也透露出康奈爾和瑪麗安希冀正常化自己的感情的期望。 在小說中,瑪麗安遭受過(已逝的父親,後來是哥哥的)虐待,在與康奈爾的交往中她呈現出了一種期待受虐的渴望,她希望康奈爾能夠完全控制並主導她,後來她還希望男友加雷斯在做愛時可以打她,而後來與瑞典男人盧卡斯的感情(也是非正式男女朋友關係)中,她更是放任盧卡斯在身體上主導她,並拍下許多照片,直到最後盧卡斯突然想要捆綁瑪麗安才中斷了兩人的關係。


不過,對於暴露拍照這件事上的性趣確實康奈爾也起了作用,當時康奈爾希望得到瑪麗安的照片,並聲稱如果她要求,之後會刪掉。當然當時瑪麗安向康奈爾要照片,但是後來一想覺得自己不想日後刪掉,所以就決定不要了。


而康奈爾變得「不正常」更大層面上是受到了社會的影響,作為一個底層單親家庭,他常常為了錢在奔波,母親洛蘭17歲懷了他,而他在上高中後花了兩年打工攢錢買車,只是為了可以接送母親上門做清潔。

但是在高中的康奈爾卻是頗受歡迎的人,他在球隊裡有自己的地位,和朋友們相處非常愉快,因為帥氣也有不少女孩跟著他。他雖然沒說,但是他享受這種朋友簇擁和接納的待遇,縱使他與他們有時候價值觀不同。


等到離開去了大城市之後,康奈爾瞬間變得孤單起來,在沒有獲得全獎之前他全然沒有自信,家境貧窮而他自己又害羞內向,他甚至融入不到同學的圈子裡。而瑪麗安卻輕而易舉地成為了那個受歡迎的人。


兩人所處的環境和境遇的對調沒有讓兩人理解更深,反而讓康納爾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孤獨與這個世界的格格不入,而在某種意義上,瑪麗安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所理所當然地認為得到大學朋友且擁有富足的生活是輕而易舉的態度對康納爾同樣也是極其殘忍的,雖然後來瑪麗安認識到了,她發現自己倘若在高中時被人們所接受,她也會和其他人一樣對某個邊緣人物無所顧及的欺凌,只是那個時候她恰好是被欺凌的對象罷了。


不過,在面對心理醫生時,康納爾坦言他覺得瑪麗安就是那個能夠一直給他的精神安慰和支持的那個人,也是一直以來的那個,在精神層面上兩人就很合得來,但是一旦涉及到愛情和性,他便漸漸產生了困惑。甚至後來對於瑪麗安在做愛時對暴力的請求也感到困惑和不解。


其實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說,兩人一直都在尋求某種精神上的默契和認可,並小心翼翼地試探。康納爾的「體貼入微」以及對暴力的拒絕在某種程度上反而給他與瑪麗安的關係降了溫,而瑪麗安試圖讓康納爾掌控和控制自己的過程同樣也是在踐行一種「受虐愛好者」反向的控制。


但是讀者不知道是否讀出這部小說與其他愛情小說的區別,現代小說中,尋求差異性和特質常常是主人公的內在刺激或者說驅動力,但是在那裡所謂正常化的生活與傳統的關係反倒是男女主人公所渴求並嚮往的事物,這在某種程度上虛構出來的單純性再粘上本身就在世界邊緣的愛爾蘭背景,可以說將《正常人》完完整整地推向一個充滿真摯情感的單純空間。


影視化改編從視覺上著重渲染的廣闊愛爾蘭地貌,著實也有討巧的成分。


03 虛構的愛爾蘭


再回過來談愛爾蘭,薩利·魯尼自稱是馬克思主義者,但是在小說中除了不自主地偶爾呈現階級對立和政治爭議之外,其實薩莉·魯尼在政治上表現得非常溫和,這種政治上的溫和表明了她感興趣的領域和方向還是在兩性關係上,亦或者說,魯尼呈現的愛爾蘭是年輕人眼中的愛爾蘭,因為北愛問題依然像房間裡的大象,但是它們並沒有出現在這部小說之中(甚至連背景沒有太多提到)。


對比安娜·伯恩斯的《送奶工》,其實作為千禧年作家,魯尼生活的世界有更多已經完成的現代構建,而處在這構建之上,她有意或者無意地忽視了政治矛盾和壓力的存在,由此魯尼所呈現的愛爾蘭其實並不是完整的,雖然小說裡也出現過選舉和「新芬黨」,但是全然也只是背景和道具。


所以這難免又讓人反過來去構想是否《正常人》有淪為「小雞文學」的嫌疑。


不過從這本書譯者的撰文中,我們似乎察覺到了一點線索。她翻譯了薩利·魯尼的兩本書《聊天記錄》和《正常人》,而我恰好也都讀過。


譯者注意到了魯尼偏愛的19世紀作家喬治·艾略特,並注意到了《正常人》的題詞來自喬治·艾略特的《丹尼爾·德龍達》:


精神狀態的變化是一個秘密,人們將它恰當地命名為「皈依」,對我們當中許多人來說,無論天或地都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啟示,直到某種個性同他們的相碰,帶來一種不同尋常的影響,並迫使他們接受它。


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可以去理解魯尼其實像許多現代作家一樣,沒有想要在這本書上書寫關於愛爾蘭的故事,可以說她的野心更大一些,想要書寫現代個體所面臨的精神轉變,而瑪麗安與康奈爾則成了整個故事內核的兩個載體。


所以這是一個發生在愛爾蘭但是其實與愛爾蘭全然沒有太多關係的故事,本質上愛爾蘭在魯尼的小說中呈現出來的是一個畫布般虛構的背景。不過,也正如此,讀者或許也能更專心地沉浸在這兩位主人公的精神交流中,減少小說背景所帶來的些許幹擾。


reference

安娜·伯恩斯,《送奶工》,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

阿棗,「薩莉·魯尼是怎樣練成的」,2020,來源網絡

薩莉·魯尼,《正常人 》(Kindle Location 25). Kindle Edition.

薩莉·魯尼,《聊天記錄》,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

相關焦點

  • 人人都想成為懸崖邊上的愛爾蘭小情侶
    今年的熱播劇中有一支清流,名字很平庸,叫《正常人》,豆瓣評分8. 9, 不僅在中國,還有英國bbc,甚至全球都是越播越火。這部英劇改編自愛爾蘭女作家薩莉·魯尼的同名小說,中譯本今年7月在中國大陸出版。本書作者薩莉·魯尼,是歐洲當代文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一個標準的「90 後」。魯尼1991年出生於愛爾蘭的梅奧郡,2013年畢業於都柏林聖三一大學英文系。
  • 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正常人
    瑪麗安,來自愛爾蘭西部的聰明女孩,成績優異,毫不費力就能獲得人人覬覦的獎學金;家庭富裕,媽媽是律師,住著大房子,從來沒有考慮過錢的問題;長相漂亮,聚會上一堆朋友圍著,追她的男孩排成了隊。康奈爾,長相英俊,性格溫和,許多女孩,包括他的經濟學老師都想成為他的女朋友;熱愛足球,是校足球隊的明星球員,朋友一大堆;更可恨的是,他還熱愛學習,成績優異,永遠都是第一名。
  • 《正常人》,真香
    《正常人》,真香!.聽說,每一個拿到《正常人》新書的人,第一句話都是:「真香!」別誤會,我們的讀者並沒有被王境澤「附身」。是譯文君悄悄在第一批上線的《正常人》裡,放了一張來自小夥伴@亞朵生活 的「亞朵之味」書籤。
  • 《正常人》:一個互相改變與救贖的故事
    記者 | 實習生 姚妤婕編輯 | 林子人愛爾蘭90後作家薩莉·魯尼被譽為「千禧一代」的代言人。她寫於2018年的小說《正常人》關注年輕人的成長,該書出版後受到好評,入圍布克獎、女性文學獎、迪倫·託馬斯獎,獲得愛爾蘭年度圖書獎、英國年度圖書獎等榮譽。
  • 從《美麗新世界》談起:烏託邦是嚮往,還是警醒?
    他不僅創作了許多藝術作品,也積極投入到社會運動中去,1967年,博伊斯建立了德國學生黨,並於同年設計出了一個帶有烏託邦色彩的國際主義世界——「歐亞大陸」,在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博伊斯看來,世界兩級分化的局面是荒謬的,東西兩個政治陣營的軍事競賽和戰爭是愚蠢的,他想通過藝術理念與社會行動來構建一個生態環保、文化自由、消除東方的共產主義與西方的資本主義的對立、最終使各民族各國家走向統一的世界,他將這種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作品稱為
  • 唐德鑫|《愛爾蘭人》從「拓荒歐洲」到「拓荒北美」的悲壯史詩
    最近刷了兩遍去年的美國大片《愛爾蘭人》,不禁想到了愛爾蘭人與北歐文化的種種,也就忍不住想寫點什麼。就隨手寫寫自己知道的,關於愛爾蘭人的基因史、人文史和遷美史。算是一篇文化雜談吧,以期對讀者有所裨益。在電影中,這些「歷史進程」都有著「愛爾蘭人」的身影,劇中主人翁弗蘭克就間接參與了「古巴豬灣事件」。現實中,甘迺迪總統也是愛爾蘭血統。
  • 《正常人》:是誰不讓康奈爾與瑪麗安在一起?
    》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由於當今愛爾蘭社會裡,還存在著難以逾越的不同階層之間的距離,一對青梅竹馬的有情人難成眷屬。但是,她竟然能將《共產黨宣言》那麼妥帖地放進她的第二部小說《正常人》,不得不說這位90後愛爾蘭女作家才剛剛跑出起跑區。馬克思與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的具體內容,這裡就不贅言了。通過瑪麗安不願意閱讀《共產黨宣言》這件事,薩莉·魯尼寫出了當下愛爾蘭乃至整個歐洲的中產階級對百年前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預言,所抱持的態度。
  • 痞子蔡《愛爾蘭咖啡》|你能喝到的認真和堅持
    一見鍾情的永恆話題,每次看都令人回味無窮。故事裡的男主人公是一個研究員,有一次他從臺南去臺北出差,錯過了回程的飛機,打算坐夜車回程,在等待發車的間隙,他來到一家咖啡館,點了一杯愛爾蘭咖啡。從這天開始,咖啡館的女老闆就和他講起了愛爾蘭咖啡的故事,而每次結束的時候都會留下一個疑問,等他下次再來的時候繼續講,也因此,他每周來臺北出差一定會來這家咖啡館。
  • 《正常人》:80後開始看90後寫的小說了!
    愛爾蘭女作家莎莉•魯尼的小說《正常人》,一出版就上了暢銷榜,豆瓣評分8.7分。為了練英語,我看的是英文原版。原版讀起來倒是還蠻順暢,沒有覺得很優美,但是故事還流暢。講的是一對年輕人從高中到大學有些相愛,又互相猜忌,有時候各自自負,有時候又陷入自卑,一個相愛卻又擰巴的故事。
  • 譯文雲首發 | 熱門英劇《正常人》原著小說,一部面向未來的經典
    2020年5月,英劇《正常人》上線,迅速俘獲了全球年輕人的心。他們在社交媒體上討論劇情,分析原著小說和劇集的差異。小說《正常人》的兩位主人公並非「正常人」,但這種「不正常」事出有因:男主人公康奈爾成長在單親家庭,女主人公瑪麗安幼年喪父,默默忍受家庭暴力。
  • 《正常人》校園到社會的,階級愛情啟示錄
    第二年出版的「同步處女作」《正常人》更是一舉拿下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說獎、愛爾蘭年度圖書獎和英國圖書獎年度最佳圖書。並幾乎同步籤下了電視劇改編,在今年的初夏時節正式與大家見面,以高度還原的誠意,以及升華主題的精彩改編,一經播出便廣受大眾好評。
  • 影集《正常人》教會我們的人生道理
    風靡全球的愛爾蘭影集《正常人》(Normal People)改編自暢銷百萬本的同名小說,作者莎莉‧魯妮(Sally Rooney)筆下的這篇愛情故事寫的是年輕,也是成熟,更被譽為「千禧世代最好的愛情故事」。而影集也由莎莉本人親自操刀編劇,與導演協力忠實地呈現了熱戀中男女該有的親密行為,毫無遮掩,甚至有一集超過10分鐘的性愛場面,但拍得很美!
  • 人人都想成為易小川,卻活成了趙高
    易小川去服徭役途中,發現了女扮男裝得呂素,易小川卻告知呂素,自己不喜歡她,這讓之前聽到易小川說喜歡自己的呂素很少是難過,便想上吊自殺。而易小川被劉邦逼婚是時逃走了。胡亥登基,胡亥對高要頗為器重,高要成為指鹿為馬的趙高。小月遇見變成活死人的易小川,給他吃了她老哥給她的長生藥,易小川醒後,請求小月帶他救玉漱。
  • 你想像中的多人運動,這部堪比《西部世界》的反烏託邦劇裡都有
    人人嚮往的烏託邦世界,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只要你看的時候打開彈幕,鋪天蓋地的小說黨。小說從從反烏託邦的角度構建一個叫做「美麗新世界」的烏託邦世界,把美打碎了給大家看!編劇強調電視劇更多的是側重於人物的內心刻畫,如果你全程打開彈幕,會發現很多人感慨這部劇偏向於《西部世界》的感覺,都是人工智慧挑戰未來的概念,單獨看劇的話,值得一追,很多劇情,大家懂的!
  • 徵文丨那個改變你的人,值得被你寫進故事裡
    愛爾蘭青年作家薩莉·魯尼的小說《正常人》創造了一幅引人入勝的當代年輕人親密關係圖景。今年上半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也風靡全球,劇中的情感和角色關係一時成為熱門談資。英劇《正常人》海報小說描寫了一對在愛爾蘭西部小鎮上的少年,他們在青春成長的路上相戀,又因為階級、性格、溝通等等原因而分分合合。
  • 《正常人》:你推開了這扇門,我就沒有力量再關上
    這就是愛爾蘭作家薩莉魯尼的《正常人》,風靡全球的電視劇Normal People原著。《正常人》,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康奈爾是個普通的中學男孩,學習好,體育好,長得好,談不上多麼胸有大志,在學校裡很受歡迎,他也很享受這種受人歡迎的感覺。可是,女孩瑪麗安,和他是完全不同的人。她聰明犀利,不屑身邊的那些人,而身邊的那些人也不屑她,他們彼此看不起。她成為了學校裡的怪人,沒有朋友,獨來獨往,也沒有人和她說話。
  • 讀《正常人》|誰是誰的劫難,誰又是誰的救贖
    正常人劇照小說作者:【愛爾蘭】薩利·魯尼至此。珍惜美好與真實,即使其中有你一直想擺脫的情緒。讀後感。如果她和康奈爾在一起時變得不一樣了,那麼這種改變並沒有發生在她的內部、她的人格裡,而是發生在他們之間、他們關係的張力中。
  • RBTEA仙蹤林,在綠色仙境中喝奶茶
    |RBTEA仙蹤林|淮海中路523號TX淮海2樓|11:00-22:00|地鐵1號線黃陂南路1號口.之前在我的認知中仙蹤林是童話故事中的仙境~沒想它升級成了「RBTEA仙蹤林」回來啦!真的實現了童年的仙境夢~綠色的森林,夢幻的鞦韆~小山坡、長椅、鞦韆~環境太美啦.而且還超多新品我pick了這款「滿杯泡沫杏仁」~小巧白白胖胖的杯型可可愛愛,拿在手裡hin方便泡沫感的奶味十足裡面的杏仁沒有一丁點兒苦味反而Q彈清甜,養生美味~裡面的青稞爆珠也是我喜歡的口感~.️️️一邊喝著奶茶,一邊在仙境中拍照很多環境都超能出片呢碩大的仙人掌限量的草坪沙發,藝術鏡子隨手一拍就是大片~快來一起康康吧
  • 港媒:芬蘭之後愛爾蘭也跳出來了,宣布停止與香港引渡協議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香港「東網」剛剛援引英國《泰晤士報》周五(23日)消息稱,愛爾蘭審視香港國安法後,已停止與香港的引渡協議,成為繼芬蘭後,最新宣布停止與香港引渡協議的歐洲國家。就在此前,愛爾蘭外交貿易部網站7月1日發布有關聲明,就香港國安立法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曾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稱,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國主權範圍內的應有之事。
  • 《正常人》|不是愛情治癒了我們,而是我們從心出發治癒了愛情
    估計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樣子,甚至還有一萬個人都搞不清楚愛情到底來過還是沒來過。可是在這本書裡,你卻能不斷驚呼:哎呀,我和書裡的人差不多啊。這本書就是愛爾蘭作家薩利.魯尼的《正常人》。它之所以能夠在千人千面的愛情裡照出我們每個人的樣子,就是因為它通過一堆年輕的人故事,展示出每個人都對愛情有自己的設計,但是最終才知道愛情是兩個人共同作用的結果,誰都不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