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一帶有位東平人名叫淳于棼,喜歡喝酒,好武藝,為人行俠仗義,不拘小節,脾氣卻很大,曾經因為喝酒發酒瘋冒犯了上級,被革去了官職。為此,意志消沉,整日借酒消愁。
淳生家的附近有一棵大古槐樹,長得枝繁葉茂,綠蔭蔽日,看起來十分壯觀。
有一天,淳生邀朋友在家中宴飲,喝得酩酊大醉,兩個朋友趕緊將他扶到東廂房的床上休息。
淳生昏昏沉沉地睡去,迷迷糊糊之間,有兩個穿紫衣的使者來到了他的臥室,向淳生施禮,說是槐安國王有請。
淳生不知不覺不覺間就穿好了衣服,隨二位使者出門,門外停放著一輛四匹馬的青色馬車,還有七八個隨從。他們扶淳生上車,車子出了大門,直奔屋前的那棵大槐樹。
馬車將要進入樹下的一個洞穴,淳生很奇怪,但又不敢作聲。駛過洞口,忽見眼前的山川、天空、草木、道路與人世間不同。又往前行駛了十幾裡路,見到一座城樓,城樓上有一塊金字招牌,上書「大槐安國」。
進入城內,只見車水馬龍,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車上的隨從大喊著口令,人們紛紛迴避。不久,只見一個騎馬的士兵飛馳而來,說道:「大王有令,傳駙馬歇於東華館。」
不久,淳生來到一座豪華的府第,剛坐下來不久,聽到有人傳呼,右丞相駕到,淳生立即起身迎接。只見一位身穿紫袍,手持牙笏的長者笑容可掬地來到了大廳。
右丞相說,奉大王之命,奉迎君子,許以姻緣。淳生受寵若驚,謙虛地說道,山野村夫,豈敢有這種奢望。
右丞相將淳生帶進王宮,行了百餘步,進入一扇紅色的大門,兩旁排列著威武的士兵。淳生發現了一個老友周弁居然也在人群裡面,心中竊喜,但又不敢上前打招呼。
右丞相引導著淳生進到一座大殿,只見侍衛森嚴,一個王者坐在正中的位置上,身穿白袍,頭戴紅色的花冠,容貌莊嚴,淳生不禁肅然起敬,不敢抬頭仰視。
國王開口說話:「令尊大人有功於我國,我一心思報,今將公主瑤芳許配給你。」淳生但伏於地,不敢回話。國王令淳生暫回客館休息,擇良辰吉日與公主完婚。
淳生回到客館後,來了三個十分威武的男子前來報導,他們是國王安排的侍衛,他們當中有一人還是淳生的故交,馮翊的田子華,淳生立刻與他相認,老友相見,相談甚歡。
過了幾天,國王為淳生和公主安排了十分隆重的婚禮,公主年芳十四、五,儀態萬方,貌若天仙。婚後,夫妻二人感情日久彌新,駙馬的聲望日濃,深受國王恩寵,車馬服飾,交友宴請,在槐安國的待遇規格僅次於國王。
有一天,公主勸淳生入朝為官,淳生生性散漫,不習慣官場的那些規矩,公主鼓勵他試試,她會從中協助。
第二天,國王召見淳生,安排他到南柯郡任太守,南柯是一個大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去那裡正好可以一展才華,淳生接受了國王的命令。
淳生年輕時散漫慣了,也沒有什麼抱負,如今做了這麼大的官,生怕一個人應付不過來,向國王推薦穎川人周弁、馮詡人田子華做他的副手,國王批准了他的請求。
準備好了一切,淳生就和公主一起啟程前往南柯郡,一路上夫妻二人談笑風生,走了兩天,就到了那裡。
聽說新任太守前來就任,城中的大小官員、父老鄉親都出城迎接。遠遠地望見城牆、樓臺氣勢雄壯,高高的城門上書了四個金光大字「南柯郡城」。
來到太守府第,只見屋舍儼然,雕欄玉砌,門前立著兩隻威武的石獅,一派森嚴的景象。
自從赴任南柯太守以來,淳生深入民間,體察民情,替百姓分憂解難,政事委任周弁、田子華處理。不久,淳生將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國王賞識淳生的才華,提拔他做了宰相,周弁和田子華也得到升遷,身居要職。淳生的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受到父親的蔭庇,兒子做了大官,女兒許配給了王公公子,門第顯赫,有名於當時。
那一年,檀蘿國攻打南柯郡,淳生命周弁率兵三萬士兵前去迎敵,哪知周弁輕敵,打了敗仗,全軍覆沒,只有他一個人深夜逃回城中,敵人也收兵回去了。
淳生將周弁抓了起來,帶著他向國王請罪,國王念其有功於朝廷,赦免了他們。
不久,周弁身患背疽,不治而亡。淳生的妻子金枝公主也身患重病,十幾天以後也香消玉殞。
淳生趁機向國王提出辭請,要求免去自己的太守之職,以便送公主的靈柩反國,國王同意了他的請求,任命田子華臨時代理南柯太守之職。
淳生即將離開南柯郡,沿途的百姓都來為他送行,男男女女哭泣於道,有的攀爬上車子,有的攔住道路,不讓他離開,淳生也捨不得他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當公主的靈柩到達京城時,國王和王后哭得像個淚人似的。公主死後被封為「順儀公主」,國王用最高規格隆重安葬了她。
由於淳于梵長期在外為官,與朝中官員過從甚密,他為人清正廉潔,在朝中有很好的口碑。自從他回京以後,王公貴族都與之結交,聲望越來越高。
由於功高震主,國王開始對淳生產生了懷疑。正好天降異象,有人告訴國王,國家將面臨災難,京都將遷移,宗廟將毀壞,這是由外族引起,禍根出在宮廷之內。
國王認為淳于梵位高權重,將有奪權的可能,於是,國王調走了淳生的衛隊,禁止他與外界交遊,把他軟禁在府第。
淳生無罪遭疑,心中鬱鬱不樂。國王看出了他的心思,對他說:「你離開家鄉已經好多年了,應該回去看看吧,外孫們留在這裡,你不必掛念,三年後我派人來接你。」
直到這時,淳生才明白,他是塵世中的人,這些年感覺就像在夢裡一般,如今才想起塵世中的一點一滴,他含著眼淚接受了國王的建議。
淳生向國王辭行,之前的那兩個紫衣使者等在了外面,出了大門,發現那輛馬車很破舊,沒有車夫,也沒有一個送別的人,他不禁感概萬千。
出了城門,四周的景色和當年來的時候一模一樣,行了數十裡,來到那個洞穴的出口,穿過洞穴,就望見了塵世的街景,內心不由得憂傷起來。
不久,淳生來到了家門口,兩個使者扶他回到臥室,淳生看到自己的身體正躺在床上,十分驚訝,不敢靠近,兩個使者大聲呼喊淳生的名字,淳生才從床上甦醒。
淳生坐了起來,發現他的僕人正在打掃房間,兩位酒友正在客廳交談,夕陽西下,窗邊的餐桌上仍放著他還沒喝完酒的酒杯。
夢中的一切,讓人唏噓不已,歷歷在目,仿佛過完一輩子。淳生將夢中的經歷告訴兩位酒友,二人感到不可思議。
於是,淳生和酒友來到那棵槐樹下,果然發現了一個洞穴,淳生指著洞穴說,他就是從這裡進入夢中的王國。
二位酒友很好奇,找來斧頭,砍掉了那棵大槐樹,沿著洞口挖掘了一丈多遠,發現了洞穴慢慢變大,人可以沿著洞穴走進去,裡面豁然開朗,地上有用泥土堆起的城廓和宮殿,無數的螞蟻在裡面爬來爬去。
正中有一個小臺子,上面端坐著兩隻大螞蟻,白翅膀,紅腦袋,有三寸來長,左右有數十隻大螞蟻護衛著,其餘的小螞蟻都不敢靠近。淳生忽然明白,那就是夢中的槐安國,那兩隻端坐中央的螞蟻就是國王和王后。
接著,他們又在不遠處發現了一個洞穴,沿著它向南,又發現了一處城廓,原來,那就是淳生曾經擔任過太守的南柯郡城。
淳生望著洞中的情形,追尋著夢中的經歷,一幕幕展現在眼前,這一切竟然是真的!他不禁感概萬千。他不願兩位老友毀了這一切,忙令人將現場恢復原樣。
就在那天夜裡,忽然狂風大作,大雨傾盆。第二天,雨過天晴,淳生趕到洞中察看,發現螞蟻們搬家了,已不知去向,前番國王所說的王國將有大災難,京都將要遷移,看來一切都應驗了。
淳生經此南柯一夢,倍感空虛,感概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所謂的榮華富貴,所謂的功名利祿,都是束縛人的枷鎖,最後都會消散如雲煙。從此,他戒酒戒色,將一切煩惱拋諸腦後,回歸簡單平常的生活。
過了三年,淳于梵在家中病逝,正好到了和螞蟻國王約定的三年之期,也許,他去了螞蟻王國了吧!
本故事依據唐傳奇《南柯太守傳》改編,白行簡原著。
如果大家喜歡,請關注我的頭條號:談史論道說天下,我將奉獻更多優秀的作品回饋讀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