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則清官故事:此人被比作夜光珠,卻因不受贈導致自己挨餓凍死?

2020-08-10 太白史觀

中國古代雖然有不少腐敗的現象,但也不乏正直的清官。他們究竟有多清廉,下面的六則小故事便可管中窺豹。

古代官員

01簡陋的宰相住宅

宰相王旦的住宅,非常簡陋。真宗責令官府為他重新營建。

王旦叩頭辭謝說:「這是父輩留下的舊宅。當年只能勉強遮蔽風雨,現在我修繕得已經有點過分了。每當我想起父輩,我總是感到心中有愧,哪裡敢再麻煩朝廷呢?」

02做清官可與日月爭光

楊萬裡擔任零陵(今屬湖南)縣丞時,曾以弟子禮,拜謁魏國公張浚。當時,張浚因為被貶外遷,心情鬱悶,所以閉門謝客,沒有接見楊萬裡。

宋朝人

楊萬裡請求敬夫居中介紹,過了好幾天,才得見面。

楊萬裡向張浚跪拜請教,張浚對他講:「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年)的貴人們,豪富尊貴的,現在還有幾個活著?可是,只有鄒志完(注釋)的姓名,卻能長留青史,可與日月爭光!」

楊萬裡聽了這些話,牢記心中,終生為官清正。

中興四將之張浚

註:北宋人,名浩,字志完。元豐進士。哲宗時官至右正言。徽宗時任兵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為官清正。有《道鄉集》。人稱道鄉先生)、陳瑩中(北宋人,名瓘,字瑩中,號了翁。任諫官,敢言勸諫,不避權貴。有文集傳世。

03「合浦還珠」成語的由來

東漢時的孟嘗(人名,但不是孟嘗君),上虞人,字伯周。他升任來到合浦(今屬廣西)郡,擔任太守。

東漢

合浦這個地區,不產糧食,但是海中產寶珠,水面與交趾郡相連。

以前的太守,因為貪得無厭,命人掠奪性地採取珍珠,於是珍珠逐漸遷徙,統統遊到了交趾地界。因此,外地的客商也不再來合浦,致使當地的很多老百姓,都失去了謀生的手段。

孟嘗到任後,革除了以前的弊政,十分清廉愛民。

這樣做了以後,不到一年時間,珍珠資源又恢復了。隨之又客貨流通,經濟繁榮。

戴珍珠

因此,老百姓都視孟嘗為神明。「合浦還珠」的奇蹟,到處傳揚,後來竟變成了一個成語。

04「獨立使君」

裴俠,是北周時的解縣(今山西運城南)人,字嵩和。官至工部中大夫.以清謹著稱。

裴俠擔任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平陸)太守以來,嚴格要求自己,厲行節儉,每天所吃的只是豆、麥和鹹菜而已。

影視插圖

有一次,裴俠和其它州郡地方官,一同拜謁北周文帝宇文泰。文帝命裴俠,單獨站在一個地方,然後對眾人說:「裴俠為官清廉正直,堪稱天下第一。你們中間,如果有人和他一樣廉直,可以出來與他站在一起。」

眾人都站在原地不動,沉默不語。

此後,裴俠被人們敬稱為「獨立使君」。

05一雙布鞋的禮物

明朝李遠庵,居官清廉,生活艱苦,俸祿之外,一分一毫,也不多取。

沈周 虎丘餞別圖

鄭澹泉,是李遠庵的得意門生,在南京做官多年,每到中國新年時,都會來李遠庵老師家裡,敬誠的拜望,但都只是問寒問暖而已,不敢送禮。

可是有一天上午,鄭澹泉卻陪著李老師,坐了很長時間。他袖中藏著一雙布鞋,猶豫了很久,想拿出來、卻又不敢拿出來。

李遠庵發現了,就問:「你袖裡藏的是什麼東西?」鄭澹泉說:「我的妻子,知道老師您生活清苦,親手做了一雙布鞋,叫我帶來,送給老師。」

李遠庵就接過這雙布鞋,立即穿到腳上。

古畫

李遠庵一生所接受的禮物,僅此一雙布鞋而已。

06夜光之珠,孰得而玷之?

陳無己,北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名師道,字無己。曾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等。陳無己為官,非常清廉正直,後因堅持不受饋贈,挨凍而死。留有《後山集》、《後山詩話》等。

傅堯俞(注釋)同情陳無己的生活貧苦,曾懷揣銀子前去,準備周濟他。可是當聽了陳無己的談話後,竟然不敢拿出銀子而離去。

夜光珠

唉!夜光珠之所以能在夜裡發亮,照明四方,並不是因為距離近,而是因為它本來就有珠光。像陳無己這樣的人,誰能玷汙他呢?

註:北宋人。曾任監察御史、中書侍郎。司馬光說他清、直、勇三德兼有,世所罕見。

參考資料: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

相關焦點

  • 「中國鬼故事」好人在陽世難做,到了地下還要挨餓
    一切鬼故事都是在講人事,實在沒想到,清官到陰間做了陰官,結果比壞人活的還慘!如果我們在百度上輸入「清官知乎」,就會看到到下面這樣的內容。貶低清官吹捧貪官好像已經成了很多人的下意識行為,更讓人莫名其妙的是,有些人甚至會把清官和能力差畫上等號,把貪官和能力強畫上等號,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這事兒是不是好現象目西不知道,但是從目西下面要講的鬼故事來看,誰要是做清官,那就是傻子,清官去到陰間真是太慘了,堪稱下地獄!
  • 黃巢軍猛將:小說中不懼李存孝,在歷史上被李克用比作自己的呂布
    看到「黃巢軍猛將:小說中不懼李存孝,在歷史上被李克用比作自己的呂布」這樣一個標題,不知道熟悉殘唐五代故事的朋友,能否想到老樂本文想要介紹的是哪一位呢?其實,老樂在此前的內容中已經提到了,在殘唐演義中,黃巢軍中有兩大猛將,可以跟李存孝大戰兩個回合不輸
  • 甄嬛將皇帝比作漢成帝,將自己比作趙合德,原來和遠山黛也有關係
    我發現了湯泉宮浴那晚,甄嬛將自己比作趙合德的小秘密,原來有個小細節文|少年常樂遊前幾天我寫過一篇文章《湯泉宮浴那晚,甄嬛為何要將自己比作但是隨後又說,自己可不敢做趙合德。這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發現了湯泉宮浴那晚甄嬛除了嘲笑皇上的行為,提起趙合德,可能還和遠山黛有關係。遠山黛這種眉形,據《漢書》記載,原來是趙合德所創的一種眉形,畫了這種眉形,眉如遠山含翠,因其秀美,世人爭相效仿。漢伶玄《飛燕外傳》裡記載,"女弟合德入宮,為薄眉,號遠山黛。
  • 清官也生「歪點子」
    民間故事清官也生「歪點子」萬成雲/講述王國成/整理​ 引子 講述人說 「歪點子」故事發生在洛陽馬氏街。但筆者不清楚洛陽有沒有馬氏街的地方,即是有馬氏街,也不知道是不是有這個故事,街名是不是由此而來。但原聽的確是這個樣子,今不管故事虛也實也,鑑於講述人已逝,咱不宜能動了。 一 故事發生在哪朝哪代已不弄清楚了。說是有三個人半路遇到暴雨,因其先後都選擇了破房躲雨,又相互招呼著在破房度了一夜,夜裡三個人各自通報了家庭住址、姓名和年庚,且談得十分投機。
  • 民間故事:凍死鬼
    唐朝初年,李淵在位的時候,後河村中有個少女在冬天的時候離奇的失蹤了,直到來年雪融化的時候才被村中的獵戶在村子後面的山上發現了她被凍死的屍體。眾人將她草草下葬之後便把她丟到了腦後,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的。眾多村民不由得開始想:難不成是那個女孩兒的怨魂不散不成?此時的山中,那幾個外地人對這七月天開始下大雪的場景感到非常驚奇,紛紛說這場景真的證明了這山中有一個凍死鬼存在,這一趟他們沒有白跑。
  • 葵花講故事:《折獄》一個清官斷案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講故事的葵花。今天給大家講個清官巧斷奇案的故事。話說明朝嘉靖年間,在山東淄川縣的西崖莊出了一件奇案。有一個叫賈六的人被光天化日下殺死在路上,而隔了一夜,他的妻子王氏也在家上吊死了。賈六不肯,王氏便自己去借了金簪和耳環等首飾。由於是借的,王氏非常小心,從親戚家回來的路上,她就把金簪從頭上取下來在包袱裡,塞進袖筒中。可等回到家,伸手一摸,裝首飾的包袱沒有了。原來是她不小心掉在半路上了。王氏丟了借來的首飾自然不敢告訴丈夫,但又沒有辦法還給鄰居,心中十分懊惱。
  • 民間故事:清官為民做主,不料丟官又丟命
    人們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意思是古時候但凡當了官,就沒有不撈錢,不貪銀子的主。話雖如此,但正如世間有惡人,也有好人,有貪財的又有清廉的。朗朗乾坤,總有那些為國擔憂,為民請命的清官好官。話說很久很久以前,我們這裡就出了一個清官,雖然官職不大,但不巴結不奉承,一心為民,勤政廉潔。
  • 明月說《聊齋》之《太原獄》,清官巧斷冤案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來講個清官巧斷冤案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說在山西太原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婆、媳二人都是寡婦。婆婆張氏人到中年,不守婦道。兒媳又羞又惱,在上堂乾脆說出了姦夫的姓名,並說是婆婆張氏跟那人私通,不是自己。於是二人便在堂上爭執不休。縣官無奈 只好又把王七也拘拿了來,結果王七申辯說:「小人並沒有與她們私通,是她們婆媳不合,所以胡說八道冤枉我!」縣官聽後大怒道:「胡說,一村上百人,怎麼單單冤枉你!」於是讓手下將王七重打了一頓。王七受刑不過,只得招供說是跟兒媳私通。縣官拿到王七的口供,又去審問兒媳,兒媳知道被無賴誣告堅決不承認。
  • 《雍正王朝》此人沒活幾集,但正史裡獲康熙、雍正的高度讚揚
    此人在《雍正王朝》裡沒出現幾次,沒活幾集便死了。武將,那是肯定的,只是正史裡的他的結局比電視劇裡好太多太多了。富寧安,富察氏,滿洲鑲藍旗人,其父為大學士阿蘭泰,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工部尚書。此人一生,雖無太大作為,但也為滿清西北戰事立下大功。犯錯被奪爵,這種事在朝廷裡常見,伴君如伴虎,指不定那一天誰就犯錯被皇帝奪爵。影視劇裡他死的慘,敢跟大將軍王年羹堯較勁,因獨自率領八萬多兵馬追擊敵軍中了埋伏導致全軍覆沒,被年羹堯處死,這是根據正史他「坐事奪爵」的改編。他是富察氏,很容易跟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聯繫到一起。
  • 「每周故事匯」之六十 || 原配復仇記
    ,細數過往,其實丈夫早現端倪,奈何自己後知後覺,數十個不眠夜,無數出軌細節浮上心頭,可仙終是意難平,抱著一堆銀行流水奔到律所找「打小三專家」汪素婷律師尋求幫助。二、關于贈與無效要求返還的請求權基礎贈與行為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法律行為。此類案件中出軌方往往為維繫不正當情人關係,贈與第三者財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 奇案故事:書生因小過鬧出人命官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冤枉的
    明代奇案故事:書生因小過鬧出人命官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冤枉的明朝成化年間,浙江溫州永嘉縣有個書生叫王傑,家中人口不多,只有夫妻二人和一個兩歲的女兒。此人家庭也算是小康,僱傭了幾個僕人。有一天幾個朋友拉著王傑去郊外踏青,郊外春色正濃,王傑心中歡喜和朋友把酒言歡喝的有點醉意。
  • 民間故事:土地神受餓
    當初,仁兄所救的那位女子,知道你病重,就特地前來探望你,卻被當地的惡鬼欺詐,愚鬼污衊她平時有不檢點的事,我把惡鬼訓斥了一頓,才送走這個女子。我特地到你家來祝賀。」張望齡看到老朋友為了自己的事而來,身上的衣服又破又爛,臉色又青又黃,就送銀子給他,表示感謝。
  • 聊齋:淫婦通姦反構陷兒媳,清官巧斷冤案
    官府拷打媳婦,她始終不承認,官府判婆婆可將兒媳趕出家門。媳婦不服,又告狀到省裡。這個故事源自《聊齋志異》之《太原獄》,講述了一個清官巧斷冤案的故事。守寡的婆婆張氏與人私通,由於被兒媳阻止便懷恨在心,反而去官府誣告兒媳有姦情,官府昏庸,判兒媳有罪,兒媳不服繼續上告,遇到清官孫縣令,孫縣令略施小計最後真相大白。聊齋這部書中,關於清官斷案的故事還真不少,除了《太原獄》,還有《折獄》二則,《詩讞》、《於中丞》《老龍船戶》《冤獄》等等。情節多數都是某地發生奇案,昏官冤枉好人屈打成招,清官出馬,分析推理不用酷刑最後案件真相大白,好人昭雪。
  • 八年級四班風雲故事之1  清官偏要去斷女孩的家務案
    自認為留下一些足以感到滿意的東西,但是仍舊感到不精彩。今年辭去級部主任一職,專心研究班主任工作,但願能給大家留下精彩的故事。我的故事還是從我的四班開始。開學在即,班裡學生的音容笑貌又一一在我面前呈現。雖然在初一一年,他們讓我身疲力竭,但畢竟他們是孩子,需要我的修剪,因此,無論如何,我是愛他們和喜歡他們的。
  • 夜話聊齋之《鍾離意修孔廟》:一代清官背後的真相,令人汗顏
    ,《搜神》裡收錄了不少他的離奇故事,這個篇目就是其中之一,講的是鍾離意修繕孔廟抓藏私的案例,今天阿犬帶大家來解讀一下這篇文章。因發之,中得素書,文曰:「後世修吾書,董仲舒。護吾車、拭吾履、發吾笥,會稽鍾離意。璧有七,張伯藏其一。」
  • 湯泉宮浴那晚,甄嬛為何要將自己比作趙合德,將雍正比作漢成帝
    之前甄嬛在倚梅園說自己溼了鞋襪,讓皇上不要過去,皇上也很紳士地沒有再向前;安陵容侍寢那晚,緊張地發抖,皇上也沒有碰她,說自己不喜歡強迫妃子,便令人將其送回去了。可見,皇上還是很尊重對方的,並不會強行做些什麼。但甄嬛聰明伶俐,反應那麼快,怎麼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呢?畢竟古今多少韻事,漢成帝和趙氏姐妹的故事可以說是令人驚駭了。
  • 原來你還在這裡(一百六十二)受贈
    江楓眠素來也是愛茶的,拿出來的是自己沒捨得喝的精品。魏嬰看了看藍湛,藍湛便道,「江叔叔不用客氣,我叔父他。。。」江楓眠攔道,「我知道他不缺,他有是他的,這是我的意思。」藍湛道,「那我就替叔父謝過江叔叔了。」於是雙手接過了茶葉。謙讓間,兩人走出門,江楓眠夫婦和江澄一起,一直將兩人送到停車場。
  • 俺給母親請保姆,母親卻說整天挨餓,生氣回家推開門,俺扇自己
    俺給母親請保姆,母親卻說整天挨餓,生氣回家推開門,俺扇自己我六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這些年來一直是母親一個人撫養我長大的,期間有好幾個人勸我母親改嫁,但是我母親怕我受委屈,就一直沒答應。母親經常給我打電話,讓我回家看看,但是我工作確實很忙,根本走不開。於是,我就給母親找了個保姆,平時不僅能照顧母親,還能陪她說說話,讓她不那麼寂寞。可自從我給母親找來保姆後,母親經常打電話給我,說她經常吃不飽,整天都挨餓。我當時一聽就火了,我花那麼多錢找來保姆,她竟敢讓我母親挨餓。於是,我就跟公司請了假,急匆匆的趕回了家。
  • 故事·六則
    作者:錢江小殷在鷺島《俗》給大家講個故事。按照正常人的想法,人的精神是超物質的,沒人願意把自己的精神拿庸俗的錢去量化。但就有人喜歡把自己的一切精神量化,仿佛讓我從三維的世界看到了二維的人,薄如蟬翼的精神,薄如蟬翼的大腦皮層。如果人類是二維的,那麼消化系統就會貫穿全身。而你,裂開了。《毒》給大家講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