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知否》的人,想必對這個情節很熟悉吧。明蘭為了不給顧廷燁找麻煩只好收下鳳仙,結果顧廷燁生氣了,他生氣明蘭不吃醋,而明蘭也不知道顧廷燁為什麼。
顧廷燁後來跟盛長柏傾訴,可是長柏只是吟詩,沒有正面回答。
相信很多人都會在感情裡遇到這樣的事情:常常覺得對方不了解自己,很痛苦,特別希望能夠遇到一個了解自己的人。
但是,我想說的是,嫁給最了解你的人,並不一定會幸福。
1、我們很難遇到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我們真的很難遇到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知否》中的顧廷燁,也算是比較了解明蘭的人了。當魏行首說羨慕明蘭的瀟灑時,他說:你不懂,她過得很艱難。
知道她母親慘死,知道她如何步步為營,也懂她的艱難與苦痛,於她來說,遇上顧廷燁,也算是人生圓滿了。
但是顧廷燁卻不知,明蘭嫁給他,心裡究竟想的是什麼。
明蘭曾說過,她把顧廷燁當成東家那樣對待。
顧廷燁也說過,希望明蘭能夠懂得,下雨天究竟應該怎麼做,他才能夠開心。
兩人已經算是知根知底了,卻依然有互相不理解的時候,更何況你我。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很難互相了解。
歷史上各種紛爭,多半是因為彼此不了解,甚至也不想了解。
大部分人內心矛盾叢生,稍微往裡面挖一下,就發現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如何要求別人了解你?
別總奢求別人了解你。
2、真正了解你的人很可怕
如果有人非常了解你,那麼他必然會將你管得死死的。甚至利用他對你的了解,對你進行精神控制。
還記得前段時間北大學生包麗的事情嗎?
他的男朋友就是利用對她的了解,一點一點地去打擊她、傷害她,讓她最終走不出那個心理怪圈,最後選擇了自殺。
如果有一個人特別了解你,了解你的每一個想法、每一種習慣,甚至每一個小心思,你不應該感到慶幸,應該感覺到可怕。
就像劇中的康姨媽,她非常了解自己的妹妹王若弗,所以利用她想要當家做主的想法,慫恿她給婆婆下毒,要不是明蘭,恐怕整個盛家都要被康姨媽拿捏在手裡了。
還有林小娘,她抓住盛紘的弱點,以愛情之名控制了他,讓他差點做出寵妾滅妻的傻事,甚至差點毀掉前程。
被別人抓住一點短處,就能被別人拿捏在手裡。
如果別人特別了解你,你想想會有多可怕?
你能保證他永遠沒有害你之心嗎?
人與人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之間也存在私心的問題。
所以,不要期望有真正了解你的人,那並不是多幸運的事情。
3、你想遇到的人,不是最了解你的人,而是最寵你的人
你想要遇到的人,其實並不是了解你的人,而是了解之後順從你的人。
你想想,如果了解你的人,因為了解而把你治得死死的,你會喜歡嗎?你討厭吃什麼,他就給你吃什麼,你不喜歡聽什麼,他就給你聽什麼,處處跟你作對,每件事都違背你的意思,你想要這種了解嗎?
你不是想要別人懂,而是想要別人寵,如果懂你,卻不寵你,那個懂,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明蘭的幸福,不是因為顧廷燁懂她,而是因為他寵她。
顧廷燁懂得明蘭的不容易,可他並不是完全了解明蘭的所思所想,但是他卻知道如何寵她,讓她感覺到幸福和被愛。
新婚夜,他聽到她肚子咕咕叫,脫下新郎服便去樊樓給她買吃的,因為他知道,她貪吃。
在他面前,明蘭也不用端著、藏著、掖著,有什麼說什麼。因為他會一直保護著她。
顧廷燁不明白為什麼明蘭會對林小娘那樣生氣,甚至在盛紘面前摔筷子,但是他卻願意守護她,不讓她受絲毫委屈。
這對於感情來說,就夠了。
不要把自己想像成為一個不被了解就會枯萎的人,我們都沒有那麼心靈至上。
感情裡,有愛也就夠了,至於相互了解,達到多少算多少吧,真的沒必要那麼斤斤計較。
別再痛苦對方不了解你了,當你真的遇到了事情,不妨大大方方地跟他說明,與其靠他猜,不如主動溝通。
他不用懂你,只要寵你,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