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都是嫁給姐夫,也都是一樣的壞心腸

2020-08-21 檸檬蜜語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知否》裡有兩位妙人兒,婚姻的路子如出一轍,都是從小姨子直接晉級為枕邊人,一位小秦氏、一位小鄒氏。

她們二人所嫁之人,一位是寧遠侯府老侯爺,一位是新皇國舅爺,可以說這兩位夫君都是有地位有權威、有尊貴有體面之人。

可是偏偏這兩人,嫁給姐夫,卻硬是生出一副壞心腸,把原本能過得去的日子糟踐得稀爛。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01


小秦氏為什麼會嫁入侯府?

是愛慕姐夫?是為給姐姐復仇?是為了攀上侯府這根高枝?

劇中沒有解釋,也許都有。只是,小秦氏的婚姻並不幸福。

小秦氏對她的心腹吉安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屋裡原有一尊彌勒佛,是老侯爺請回來的,彌勒佛是未來佛,他在祈求未來能跟大姐姐再續前緣。

顧家老侯爺始終最愛大秦氏,娶她入門或許只是為了給自己一份念想。聰明如小秦氏在生活中也早早看破。

正如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小秦氏在顧家祠堂說的那番話其實就是她自己這段婚姻的真實寫照。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就是綠肥紅瘦》)


但那時候男人就是女人的天,有顧老侯爺這片天,小秦氏原本可以過得風光體面。

加上,侯府嫡長子顧廷煜是她大姐姐唯一的骨血,老侯爺故去、嫡長子承襲爵位,自也會對她這位生母的親生妹妹照拂有加。

可是,小秦氏是怎麼做的?

她在顧廷煜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在他心裡埋下一粒仇恨的種子,告訴他顧家二郎的生母是他的殺母仇人。

她知顧廷煜從小身子弱,所以她又對顧家二郎自小捧殺,把這顧家二郎縱得是天不怕地不怕,讓老侯爺對他從來就是棍棒相見。

如果婚姻無望,活著唯一的指望就是母子之情。當一個女人變成了母獸,世上就沒有什麼能比她的心更硬的。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可偏偏小秦氏是個裡子面子都要的主兒。

她要為自己的親生兒子籌謀侯爵之位,但她也貪圖世人心疼她一句繼母難當,所以她一生都在侯府演戲,人前扮著賢良淑德、人後實為蛇蠍心腸;她一生都在步步為營、小心算計。

可終究是邪不壓正,終究是她不敵顧家二郎夫婦倆,終究她的親生兒子都並不在意她這數十年來的籌謀。心已死,倔強如小秦氏最後自找個自焚而亡的下場。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就是綠肥紅瘦》)


02


相比小秦氏在婚姻中沒有太多存在感,小鄒氏被納進國舅府則是因為國舅沈從興對大鄒氏有愧欠,想保住鄒氏一族的富貴,主動將小鄒氏納入為妾,並且,還為小鄒氏掙得一份誥命傍身。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就是綠肥紅瘦》)


奇怪的是,保住鄒氏一族的富貴難道只有納進門這一個法子麼?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說明,這小鄒氏在婚姻中的起點真正要比小秦氏要高出那麼一點。

只是並不高明的是她入府後的所作所為。

大鄒氏是為救皇后而慘死,國舅爺、皇后對小鄒氏自有恩寵,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小鄒氏本可以過個衣食無憂、尊貴體面的日子。

只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小鄒氏在國舅府作天作地、耀武揚威,全然不把自己當妾來看,哪怕是侯府這樣的大場面,她也一樣不守本分、貿然前往,還公然於大庭廣眾之下詆毀當家主母,她的當家主母可是國之重輔英國公的獨生女啊!

怎麼看,她都像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孩,國舅爺的恣意袒護、當家主母的隱忍退讓,更讓她以為仗著姐姐的功勞就可以藐視一切。

其實,明蘭有提點她,奈何她雖為貴妾卻空無本事,完全拎不清,才致最後犯下衝撞主母、扣留太醫、險些讓主母一屍兩命的大錯。

新舊朝臣聯姻原本是新皇為鞏固勢力,可小鄒氏就如同熊孩子一般全然體會不到這份用心良苦,最後只能是自釀的苦果、自己嘗。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就是綠肥紅瘦》)


03


要說,這兩人的不幸或許都有一個貪心的毛病。只是,所謂貪心,換一種理解是不是也可以叫做要為自己爭口氣。

屈居人下,或許是她們心中最大的痛。

對小秦氏來說,大姐姐與老侯爺伉儷情深,可大姐姐在她眼裡「不擅持家、不好生養」,根本就不是老侯爺的佳配。

對小鄒氏來說,大姐姐勞苦功高又是宗室元妻,她就可以憑藉這份力越過當家主母去。

只是誰人又是傻子呢?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就是綠肥紅瘦》)


他們原本可以選另一條路。

小秦氏是聰明人,如果她把這份心思花在治理家務、善待繼子、教育兒子的問題上也是一樁美談。過去種種與她何幹?就算是為了她的親生兒子,好生教養、考取功名,與兄弟和睦相處那不比什麼都強。

小鄒氏定是無腦,但如果她恪守本分、不犯上作亂,也能為家和萬事興做一番努力,加之國舅爺心中的那份愧疚,她的尊貴生活、鄒氏一族的富貴都不在話下。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說起來,一個是跟死去的姐姐較勁,一個是拿死去的姐姐做墊腳石,原本各有選擇各自承擔這也無不可,可是為了一己私利黑了心腸這便是不可亦不能。

她們的婚姻或許有些尷尬,但是夫家這個平臺都能給她們的生活提供更多選擇,相對於太多不幸的女人她們是幸運的,但是相對於太多自強的女人她們卻是可悲的。

人都應往前看,何苦要揪著過去壞了心性,有道是: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

相關焦點

  • 《知否》嫁給姐夫的小秦氏:她的苦楚,被歐陽修的一句玩笑話道盡
    《知否》裡的小秦氏是個表面和善、內裡狠毒的女人,她圖謀一生,用盡手段,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絕望崩潰的小秦氏,最後像瘋子一樣火燒祠堂。東昌府高門顯貴,嫡女小秦氏卻只能做姐夫的填房小秦氏出身尊貴,依她的條件,至少可以做個達官貴人家的大娘子。但她卻只能嫁給姐夫顧偃開做填房,一生都活在姐姐的陰影之下,稱呼前面永遠都冠一個「小」字。小秦氏不幸的婚姻,很大一部分是她的原生家庭造成的。秦父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喜歡排場,揮霍無度,註定會造成家門敗落。
  • 《知否》:假如明蘭嫁給事事都聽家裡安排的賀弘文。會怎麼樣?
    作者|進思敏行 編輯|欣欣《知否》這部劇的主線是盛家4除了外在條件,關鍵是內裡三觀和雙商都超級匹配。無論歹毒外人如何使陰謀詭計,夫妻二人同心,牢不可破。在這裡,重點談一下明蘭的第2段情感,如果明蘭嫁給賀弘文會怎麼樣?
  • 知否:小鄒氏和小秦氏區別,同樣是嫁給姐夫,一個自願一個被逼
    小秦氏和小鄒氏,都嫁給了自己的姐夫。但是兩人的下場,都是不得善終,悽慘離世。而一開始,只要是明眼人,就能看出來,自己的姐夫不是最佳的選擇。那為什麼兩人還都跳進了火坑呢?小鄒氏跳火坑的原因小秦氏和小鄒氏,雖然都是嫁給了自己的姐夫,跳進了火坑。
  • 《知否》大鄒氏小女兒嫁給英國公幼孫,大女兒嫁給魏王世子
    《知否》原著大鄒氏小女兒嫁給英國公幼孫,大女兒嫁給衛王世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沈國舅原配妻子大鄒氏所生一子二女。上文介紹到大鄒氏長子平庸怯懦,尚主成駙馬,保得尊榮富貴?那麼她的兩個女兒又如何呢?
  • 《知否》大鄒氏小女兒嫁給英國公幼孫,大女兒嫁給衛王世子
    《知否》原著大鄒氏小女兒嫁給英國公幼孫,大女兒嫁給衛王世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沈國舅原配妻子大鄒氏所生一子二女。上文介紹到大鄒氏長子平庸怯懦,尚主成駙馬,保得尊榮富貴?那麼她的兩個女兒又如何呢?
  • 嫁給姐夫的她,過的幸福嗎?
    她的姐姐走後,她回到了村裡,一晃一年多過去了,她始終沒忘記答應姐姐照顧好孩子,為了那個可憐的外甥,她決定嫁給姐夫,一個未婚女子嫁一帶孩子的,而且還是姐夫,外面人怎麼說:堅決不同意,她要嫁姐夫親友覺得不可思議,各種風言風語也隨之而來,她卻是吃了秤砣,鐵了心。
  • 知否:都是嫁給寒門秀才的盛家女,淑蘭苦盡甘來,如蘭卻慧眼識珠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很好的古裝劇。本劇是主要通過女主明蘭的成長曆程來展開,很細膩地描述了她的閨中生活,愛情和婚姻生活。劇中也通過明蘭的視角,講述了許多她身邊人的一些故事,並通過這些人物的刻畫,更好的襯託和表現明蘭的性格。
  • 知否:盛家四位女婿不同結局都代表一種人生,配角文炎敬才是常態
    知否由晉江文學城關心則亂出版的作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書中盛弘一脈有六個孩子盛華蘭是嫡長女,嫁給了忠勤伯府袁文紹,盛長柏是嫡長子,娶的嫡妻是海氏,盛如蘭是嫡次女,嫁給了翰林庶吉士文炎敬,盛長楓是林小娘生的庶長子,娶的嫡妻是柳氏,盛墨蘭林噙霜生的庶女,嫁進了永昌伯府的嫡六子梁晗,盛明蘭是衛小娘生的庶女,最最後嫁給了京城混世魔王寧遠侯府的顧廷燁,而最小的小六盛長棟是香姨娘生的庶子,娶的嫡妻是沈繡巧。
  • 《知否》小秦氏可以嫁姐夫做正妻,為什麼小鄒氏卻只能做妾呢?
    《知否》中,姐姐去世,姐夫娶妹妹當續弦,這件事其實很是正常。兩個家族之間的婚姻,本質上是利益的結合,在劇中小周氏和小秦氏都是因為姐姐去世,姐夫心懷愧疚,於是求娶。那麼為何一個成為正妻,而另一個只能夠做妾呢?
  • 知否:小秦氏為什麼冒著誅九族的風險,也要讓自己兒子襲爵?
    知否:小秦氏為什麼冒著誅九族的風險,也要讓自己兒子襲爵?知否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原著中,小秦氏都是一門心思想讓自己自己兒子顧廷煒襲爵,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點本無太大的錯誤。小編重刷知否後,發現小秦氏對於自己孩子襲爵。已經發展到一種精神支柱,好像除了它,就沒什麼可以支撐她生活下去了。而且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中,顧廷煒都是扶不起的阿鬥。當媽的在給力,顧廷煒這個當兒子沒能力。
  • 知否原著:明蘭堂姐淑蘭嫁給誰,都將是一場血雨腥風
    世間沒有絕對的幸運或者厄運,凡事都有因果。而因果二字很大程度取決於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底線原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明蘭宥陽老家的堂姐淑蘭,人如其名,嫻雅淑德。孫秀才的家世人品都很差,但為什麼卻能把淑蘭拿得死死的呢?
  • 知否原著:難怪小秦氏性格扭曲,恨顧家入骨,你看她姐夫做了啥?
    大家都知道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顧偃開,也就是顧廷燁的父親,一生娶了三任妻子,其中第一任妻子大秦氏是顧偃開最情深義重的,而白氏就是顧廷燁生母,顧偃開基本上就是利用,而小秦氏更是沒有真愛。首先說這個大秦氏本身就是一等一的美女,出嫁之前東昌侯府也是鼎盛時期,但由於大秦氏一直因為身體不好,十分較弱,到十八歲都還沒人願意娶她。
  • 知否:她在知否中鏡頭最少,卻是最大贏家,連明蘭都不如她幸福
    :她在知否中鏡頭最少,卻是最大贏家,連明蘭都不如她幸福!在知否中,明蘭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人了,她出生的時候就一直跟在不得寵的小娘身邊,作為盛家的六小姐,卻從來沒有享受過小姐的待遇,她和小娘一起冷的時候,就只能強忍著,餓的時候,連明蘭省下來來的桃酥都不能吃,因為那是用來待客的,明蘭也從來沒有感受來自父親的愛。
  • 明蘭墨蘭出嫁都是綠衣,連丫環身份的丹橘也是,為啥如蘭是紅衣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宅鬥劇,這部劇在演繹庶女明蘭逆襲的成長史的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了當時的一種歷史狀態,更折射出了當時在封建思想下的很多社會現象。,而那個時候的女子在家族也是不受重視的,為了家族利益,她們會被強行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甚至可以是自己的姐夫!
  • 《知否》:嫁給墨蘭看不上的窮書生,如蘭才不是只有可愛而已
    同墨蘭一樣,如蘭也愛和齊小公爺說話,但不一樣的是,如蘭對小公爺並無兒女私情,這只不過是她與墨蘭相鬥的又一方面而已。她有作為嫡女的驕傲,她對王氏說到:「我跟那兩個庶出的可不一樣,她們討好賣乖那才有一席之地,我是正室嫡出身的,不管嫁到誰家高看我那都是應該的。」
  • 《知否》告訴我們的五大真理,女人最好都要懂
    這些女人都在努力過著自己的生活,不管結局是好是壞,她們都用自己的人生告訴了我們女人應該懂的道理。看一部劇,懂一些道理,《知否》告訴我們的五大真理,女人們最好都要懂。不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飢餓的。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讓人能夠沉靜下來,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這句話說出了一個真切的道理,那就是讀書無用論根本是錯的,女人必須有文化,才能夠掌掌控自己的命運。
  • 《知否》小秦氏:每一個人的惡都不是毫無道理的
    《知否》中塑造的角色,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無奈,這部劇的精彩之處就在於,沒有一個純粹的壞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從一開始林小娘和墨蘭出場,就已經讓人覺得,栽贓陷害莫過於此了。之後曼娘登場,康姨母出現在盛家頻頻挑唆王大娘子,才讓人發現原來壞人還有這樣的,為達目的可以利用所有人。
  • 《知否》:王大娘子,謎一樣的中年婦女
    就算平日一言不合就直接扇人,可到底盛家的管家鑰匙多年都不在她手裡。01 謎一樣的吐槽力 說起來,盛家的女人都是能說會道的。(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02 謎一樣的育兒力03 謎一樣的相處力 說起來,王大娘子是下嫁,但是她沒有端的那種架勢,與盛家主君的相處真是有如一對歡喜冤家。
  • 《知否》中,小秦氏終於為自己活了一次,道出一直以來的生活
    《知否》中,小秦氏終於為自己活了一次,道出一直以來的生活《知否》中小秦氏作為最大的反派之一,她最後走投無路選擇自焚,我相信今許多人都拍手叫好,但每一部劇中的反派總有她壞的理由,在《知否》的結尾,小秦氏也道出了是什麼讓她變成這樣。
  • 《知否》,也許大部分女生都是如蘭吧
    《知否那麼多學子,盛紘單單選中了文炎敬,想把自己最喜歡的墨蘭嫁給他。他怕墨蘭像華蘭一樣高攀會受委屈,又怕墨蘭像淑蘭一樣遇到孫秀才。說到底他們都是被原生家庭忽視的人。不同於袁文紹明明知道母親的偏心和胡鬧,前期一直不作為他覺得母親比妻子重要。而文炎敬知道母親會為難如蘭,後來調到外地做官,和王若弗聯手把如蘭一起帶走了。如蘭在婚姻中的智慧大部分是借鑑自己的母親和林噙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