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裡伯邑考紂王都被封神了,為何周文王姬昌只能死去

2020-07-22 董江波
《封神演義》裡伯邑考紂王都被封神了,為何周文王姬昌只能死去

在《封神演義》中,我們發現,但凡死去的闡教、截教、人界中名人,甚至來幫忙的散修野門中人,都能上了封神榜,混個正神噹噹,365位正神,上千位星鬥小神,確實名額很足夠。

周文王姬昌嫡長子伯邑考被封了紫薇大帝,雖然實際權利不大,但榮譽職位,幾乎是最高的幾個了;商朝末代皇帝紂王被封了天喜星,也是正神之一,雖然位置沒伯邑考高,但實際權力,也不小。

可是,周文王姬昌,這個大周王朝的奠基者,第一代天子,在封神大戰中死後,怎麼連封神榜都沒上呢。

其實,這個問題,原因既複雜,也簡單。

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是死去的所有人仙魔神佛妖怪鬼精九界生靈,都可以上封神榜的。要上封神榜,那得是昊天大帝先認可,鴻鈞道祖再首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方同意,那才能上。否則,你再強大,也上不了。反之,你再弱小,也能上。

《封神演義》裡伯邑考紂王都被封神了,為何周文王姬昌只能死去

第一,仙不願意成神,更不願上封神榜,那是因為仙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有成為混元大羅金仙,也就是聖人的可能。

但這個可能,被無限放大了。很多生靈,你都活了億萬年了,少則千萬年,百萬年,十幾萬年了,你都沒修成聖,未來可能嗎?哈哈,不可能。別說成為聖人,就是由仙成為金仙,都得看機緣,上千年都沒一個。金仙,差聖人還有兩個大境界,那機率,簡直就是億萬中無一啊。

第二,成神也是大機緣,神位有供奉加成,戰力自動提升一半不止啊。

雖然失去了億萬中無一的成聖可能,但成神後位高權重能力大,而且吃蟠桃長生不死啊。失去一個萬中無一的機會,得到這樣的大實惠,也確實不錯。尤其是像金靈聖母、聞太師、趙公明、三霄娘娘、呂嶽等被封的神位,那簡直重要到不能太重要,權力大到不能再大了。

《封神演義》裡伯邑考紂王都被封神了,為何周文王姬昌只能死去

第三,沒有機緣的,其實就是聖人們沒點頭的,就成為了炮灰。

這些在封神大戰中死去的九界生靈,那只能死後重新投胎去了。畢竟,六道需要輪迴起來,全部成神了,那人魔妖怪鬼精六界,咋個輪迴啊?這輪迴,那也相當重要,關乎到這方宇宙的平衡。

第四,回到本題,姬昌,只能享受人間帝王之尊。

姬昌死後被兒子封為周文王,享受周朝歷代的供奉,那是人間的皇帝的待遇啊。還成什麼神。這就像封神榜的執掌者姜子牙一樣,只能享受諸侯王的待遇和人間榮華寶貴,成神,沒天賦。這兩位,其實是一個意思。

而紂王成神,那是因為紂王是最後一位人界的人皇,他之後的天子,自周文王始,那就是普通人了,沒有了人界大氣運的加身。伯邑考是大孝子,也是昊天大帝看中的人,自然也能被封神了。

總之一句話:能被封神的,都是被選中的,沒有意外。不能被封神的,從《封神演義》一開場,就沒被至高神昊天大帝選中,人家就沒計劃招聘你,你再來勁兒,也沒用,也成不了神。(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中,妲己為何沒上封神榜,或許有人要她當替罪羊
    《封神演義》中有很多很好玩的陰謀論,很多起爭論,有時候和小說本身已經關係不大。《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對標的是《西遊記》,很多人物也有碰瓷西遊記的嫌疑,但是小說寫得很爛。封神榜就是封神演義這部小說的排行榜。封神演義小說中,每個角色死後都會獲得一個認證,這種認證和神仙體系掛鈎,算是對古典神話體系進行了一個梳理。在封神中即使壞人死了,也被封神。
  • 從古典籍中探尋《封神演義》的歷史原貌
    而《封神演義》中,紂王身邊的兩位忠臣趙啟和梅伯就是死於「炮烙之刑」。同樣,在《封神演義》中,紂王殘害比乾等王公、大臣的情節,在這些歷史典籍中也可以找到記錄。《封神演義》中對紂王的塑造,和這些歷史資料中的描述基本上都相吻合。
  • 「封神演義」一部讓你夢回遠古的神話史詩級巨作
    近來學者多認為《封神演義》為道士陸西星所著,而許仲琳可能是重編目次,修飾情節再度刊刻。《封神演義》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世界分為「仙界」和「人界」。道教始祖鴻鈞老祖有三名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 周滅商是天命嗎?別拿《封神演義》當歷史,真相比你想像的更嚴重
    我們都知道,在《封神演義》中,周滅商是整部小說的主線!在這條主線上,紂王做了很多昏庸的事情,比如殺了伯邑考,比如囚禁了西伯侯姬昌,比如殺了東伯侯,做出了一系列自毀長城的惡行,最終釀成了惡果,國滅身亡!然而,如果將《封神演義》當作歷史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 封神演義裡有名有姓的仙人妖,死後大多成神,有九位卻沒被封神
    封神演義裡面,有名有姓的仙、人、妖,死後大多都被封為了正神所以姜子牙封神的沒有,自然沒有彩雲仙子的份了。 第三:姬昌 姬昌是西岐的真正奠基人,是八卦演算的高人。在獄中推演周易,將伏羲八卦發揚光大。在姬昌死後,他的兒子武王姬發起兵伐紂。逐漸從凡人戰爭升級為神仙打架;最終靠著背後東西方神仙聯軍的強大實力,打敗了紂王,建立了周朝。
  • 《封神演義》中第一奇男子,能力品行近乎完美,封神地位僅次玉帝
    《封神演義》一書中包括姜子牙、哪吒、楊戩等在內的一眾主角們,身上都有各種各樣的槽點。但是有一個人,哪怕是以最苛刻的標準去評價,也絕對可以稱得上好人,書中對他的描述幾近於完美。可惜就是這樣完美的一個人物,結局卻著實悽慘,被剁成肉醬之後還做成了肉餅給自己父親吃掉,這個人就是西伯侯之長子——伯邑考!
  • 封神演義:姬昌並非神仙,為什麼能吐出活兔子?秘密和妲己有關
    在封神榜中,姬昌是周太王的孫子,在其父親去世後登上寶座,歷史上的姬昌是一代明君,在他在位的幾十年,勤政愛民、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見,不聽從小人的阿諛奉承,在位的整個期間,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是位不可多得的明君。
  • 難怪姬昌沒有被封神,你看他真實身份是啥?連老君都惹不起
    眾所周知,《封神榜》通過「周興商滅」的歷史背景,用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從女媧降香開書,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結束,而姬昌作為重要的一位人物,然而在最後姜子牙封神大典上,竟然沒有提及,這引發不少人質疑,就這樣的問題,一直被民眾討論至今,結果層出不窮
  • 封神榜神位最高的是誰
    伯邑考在《封神演義》裡面,可以說是一個登場和下場都非常早而且非常快的人了,他是姬昌長子,也是一位孝子,因為姬昌觸怒了紂王被囚禁,伯邑考帶著寶物來到朝歌城,想要用這些寶物請求紂王放過自己的父親,對他來說,就算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他也在所不惜。
  • 《姜子牙》定檔十一,看電影前先用2分鐘看懂《封神演義》
    去年《哪吒》電影爆火,今年《姜子牙》卻因為疫情遲遲沒能上映,近期終於官宣定檔十一,也讓影迷、動畫迷格外的期待封神宇宙系列的第二部大作。《封神演義》作為我國古典文學小說之一,恐怕有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的讀過原著,封神榜的故事大部分也都是通過影視劇來了解的。現在我們來梳理一下《封神演義》中的大事件,即使沒看過原著,也能大概清楚故事的發展順序。
  • 《封神演義》深度解讀(轉)
    伯邑考為文王長子,西歧幼主,父親被拘朝歌七年,明知天數,盡臣子之忠孝,不顧眾臣勸阻,見紂王獻寶替父王「贖罪」。伯邑考善古琴,世上無雙,丰姿俊雅,引得妖狐起色心,命伯邑考傳琴,伯邑考談樂道。內外五行,六律五音,左手龍睛,右手虎眼,按宮商角徵羽,又有八法:抹,挑,勾,剔,撇,託,打,摘。有六忌:聞哀,慟泣,專心事,忿怒情懷,戒欲,驚。
  • 封神中,周武王姬昌擅長算卦,而姜子牙則擅長改卦騙卦
    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神機妙算。姬昌前往朝歌城後,費仲見到姬昌,打招呼的第一句話便道:「請問賢侯,仲常聞賢侯能演先天數,其應果否無差?」姬昌被商紂王軟禁在羑裡,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湯陰縣北。相傳姬昌就是在羑裡期間,閒來無事,研究伏羲八卦,反覆推理,將八卦變成六十四卦,有分成了三百八十爻象,這便是後來周易的原型了。關於姬昌的神機妙算,有一個例子很典型,那便是:畫地為牢。
  • 封神演義,紂王手下一諸侯,因地位太高,姜子牙都沒資格給他封神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在這些正神中,大家會發現,商朝紂王旗下的大臣們,不管是奸臣和忠臣,很多都被姜子牙封神了。對於那些奸臣被封神,有些夥伴或許會疑惑,連壞人都能被封神,天理何在啊。紂王作為商朝的君王,被封的神位其實並不高,甚至還不如他旗下的大臣。大家都知道,紂王旗下有四大諸侯,分別是東伯侯姜恆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 封神演義,姜子牙活了100多歲,死後如何保住周朝800年江山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個這樣的傳說,叫「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說的是周文王姬昌聘請姜子牙為丞相的故事。周文王為了西岐的長久發展,一心想得到大賢之人。而姜子牙就是他夢想中的「飛熊」賢人。而且傳說中,還有這樣一幕,說文王后悔只拉了八百步,應該拼盡全力拉個幾千步,這樣周朝就可以延續幾千年了。所謂「天機不可洩露」,姜子牙並沒有提前說文王拉車有這樣的功效。
  • 封神|姜子牙下山後不去西岐,而到朝歌寄人籬下,原來他早有打算
    一部《封神演義》可謂諜影重重。今天我們就說說「封神十大間諜」之姜子牙。子牙識破妲己的陰謀,把紂王臭罵了一頓(紂王是全書中被當面臭罵最多的人,包括蘇護、杜元銑、梅伯、商容、趙啟、姜王后、比幹、夏招、賈夫人、黃娘娘、伯邑考、楊任等)就跑到西岐的磻溪,當起了漁夫,等到文王來找他
  • 向朝歌進發,給紂王來個措手不及:周武王為何能贏得牧野之戰?
    至於後世另一些對紂王的指責,與其說是罪行,毋寧說是文化偏見。《封神演義》中的妲己,是典型的「紅顏禍水」形象。歸根結底,商朝畢竟是在紂王手裡亡了國。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學生子貢曾為商紂王鳴不平:「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論語》中的這段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 真實的封神演義——大周造反案的起末
    你要是看過《封神演義》,會覺得紂王是典型的愛美人不愛江山女媧宮裡題淫詩,想娶女媧做老婆你紂王玩的太開心了,那不行,我姬昌嫉妒了,不說了,反了再說這個時候>姜子牙出現了,前半生碌碌無為,懷才不遇,早就對紂王看不過眼了於是早早的在渭水旁裝模作樣的用直鉤釣魚吸引姬昌了,姜子牙成了周朝的首席智囊
  • 《封神演義》中的妲己和歷史中的區別有多大?我們看看史料的記載
    今天公眾印象中的妲己形象來自許仲林的《封神演義》。在書中,妲己是冀州侯蘇護的女兒,被父親獻給商紂王為妾。後來因為被狐妖附身,被教唆做了一些非常不人道的事情。關於妲己的各種記載和傳說,早已廣為人知,深入人心。
  • 為什麼封神之戰是神仙末劫,宿命輪迴?《封神演義》情節簡述
    那麼再來說一下為什麼要爆發封神演義。起因還是因為人類,商朝末年,受不了紂王的暴政,西伯侯姬昌揭竿而起。如果不好好完成殺劫,會落得末世末日的下場,所以三教率先商議,降下神仙末劫,籤訂了《封神榜》,通過人類世界姬昌父子和紂王的戰爭,完成歷劫。這個劫數越滾越大,最後幾乎將所有人都卷進去。最後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闡教和人教獲勝,截教被滅,西方教獲得了好多好處,從截教和闡教吸收了不少初始的門人。
  • 《封神演義》姜子牙復活歸來,去完成興周大業,楊戩和妲己成敵人
    《封神演義》姜子牙復活歸來,去完成興周大業,楊戩和妲己成敵人。姜子牙為了阻攔楊戩黑天眼開啟,他用自己的魂魄去抵擋,最終魂飛魄散了,大家都以為姜子牙已經死了,然而,他並沒有死去哦,他還有很多艱巨的任務沒有完成,他要助周滅商,完成興周大業,所以,元始天尊將他復活了,劇情是不是很狗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