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人生變成了這樣?」
一個被丈夫用私家偵探調查,又反過來僱傭私家偵探調查丈夫,最終發現雙方都有情人的妻子,如此自問。
一個這輩子就夢想著住進大房子,可是卻在小居室裡蝸居了40多年,丈夫已稀裡糊塗走完一生,而兒子也走上父親的道路,跟兒媳婦離了婚,日子越發窘迫的老奶奶,如此自問。
一個丈夫結婚後還像個孩子,不願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無法負起做父親的角色,只好選擇離婚的女人,如此自問。
男人還在讀高中時,他的夢想是長大了當公務員,因為他見慣了父親無所事事地潦倒度日,決心長大了一定不要像父親那樣。然而事與願違,他從小作文寫得好,長大後寫了一部小說,不僅發表了,還獲得了一個獎項。於是,他的願望變成了當一個作家。
只可惜,自這部小說發表後,15年了,他再未能寫出過任何東西。不僅如此,他還有著文人的清高,那些諸如漫畫類、潮流類的題材他都不願寫,於是日子越過越窘迫,便去一家偵探所做臨時偵探掙錢,同時自詡體驗生活,尋找靈感。
其中一個案子,男方僱傭他們去偵察女方,於是女方被拍到跟別的男人一起的照片,如果這些照片落到男方的手裡,女方恐怕只能淨身出戶了;不過他們讓女方花錢買下了這些照片,然後,女方又反過來僱傭他們去跟蹤男方,結果,同樣被拍到了跟別的女人在一起的照片。
當女方拿過這些照片時,無奈又自嘲地自言自語:「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誰的婚姻不是奔著永久的幸福去的呢,可是,太多的婚姻在半道上就脫離了原本的軌道,越走越偏,最終不得不分道揚鑣。
從事私人偵探,並逐漸上手的男人,生活境況並沒有太大改觀,因為他跟父親一樣迷上了彩票、賽車等賭博活動。稍微賺點錢,就被拿去賭掉了。
妻子一直希望他能面對現實,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後來生了兒子,原以為孩子的出生能讓他有所轉變,只可惜,他還是我行我素,儼然變成了他曾經的父親。
於是妻子只好與他離了婚,帶著孩子獨自生活,他每月見兒子一面,並付給一定的撫養費。然而就是這撫養費,他都常常拿不出來。便常常回母親家裡,翻箱倒櫃尋找父親曾經留下來的值錢的東西拿去當鋪,或者找他姐姐借錢,或者常常接受同事的接濟。
前妻離婚後交往了新的朋友,因為他做偵探的工作,便常常讓同事跟他一起跟蹤,說那個男人不靠譜,同事覺得很奇怪,問「你就那麼愛她啊」,他說「當然啊,我們是一家人啊」,同事反問「但我怎麼沒聽你在離婚前說過。」
是啊,離婚前,他知道自己這麼愛她嗎?
男人似乎都要到失去時才懂得愛。
有一次,又到了他見兒子的日子,他便把兒子帶到了奶奶家,兒子非常喜歡奶奶,這個一直夢想著住大房子,卻又不得不一直蝸居在小房子裡的老人,有著難能可貴的生活智慧和樂觀心態。
丈夫已經過完了他潦倒的一生,靠他住大房子的希望早已落空了;引以為傲的兒子,似乎慢慢變成了曾經的丈夫,哪怕偶爾給她一點點錢,她都高興得給女兒打電話;當孫子跟她說以後買了大房子一家人住一起,也要把奶奶接過去時,明知是孩子的一句戲言,卻仍然高興得難以抑制。
兒子來看她,她跟兒子說起故去的父親。
說有一天她走在路上,發現一隻蝴蝶老跟著她,她覺得那是他爸爸變的,她就問「是孩子他爸吧」,結果它還真的就停下來了,然後她就跟它說「我一個人會過得開開心心的,所以別那麼著急來接我哦」,然後,蝴蝶就扇扇翅膀飛走了。
深情又可愛的老太太。
他給兒子做了魚湯咖喱面,兒子覺得非常好吃,很久沒吃了。她說,他父親喜歡吃,所以她做了很多放在冰箱裡,兒子馬上停下筷子,說,「什麼,那不是放了半年了嗎」,老人撇撇嘴說道:「別大驚小怪的,反正都吃下肚了。」
然後看見兒子的衣服上滴了咖喱,馬上拿起小毛巾,蘸了蘸口水就去幫他擦,兒子斜著身子躲,問「等等,你剛才是蘸了口水嗎?」老母親很自然地「嗯」了一聲。兒子邊說「噁心」,邊站起來說自己來,老母親一臉嫌棄地問「你說誰噁心,我還伺候你小時候拉屎拉尿呢」,邊說邊開始收拾碗筷,嘆氣道:「看起來是個成年人,可還是需要人照顧。」
在母親眼裡,孩子不管多大,還是孩子。似乎只有她們的愛,永不變色。
因為颱風,在老人的央告下,來接兒子的前妻只好同意了在奶奶的小蝸居裡留宿一晚。老人很喜歡這個兒媳婦,一直將她當女兒一般看待,便找機會詢問她,跟他兒子兩人就再也沒有可能了嗎,兒媳婦點點頭,說,「他不適合組建家庭,曾幻想有了孩子會好一點」。
老人表示理解,說這個兒子,這一點,跟他爸爸一模一樣。
然後,她把孫子出生時的就一直保管的臍帶拿出來,鄭重地交給兒媳婦,讓她以後負責保管。說著,忍不住淌下眼淚,非常傷心和遺憾地自語:「哎,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男人其實還愛著前妻,很希望能與她複合,問她與那個男人是真感情嗎。前妻回答他:「成年人只靠愛情是活不下去的」。他亦無言以對。妻子說,「就放手讓我們往前走吧,你懂我的意思吧」,他說,「我懂」。
於是天亮了,他們又各自分道揚鑣,前妻帶著兒子走了,他也繼續尋找自己的路。老人站在陽臺上,遠遠地,笑著與他們揮手道別。
一部很平淡的日劇《比海更深》。關於愛情和婚姻,關於父子和親情,關於年老和死亡,關於生活和夢想。
為什麼我的人生變成了這樣?
每個人都曾有夢想,都夢想過想要的生活,想要成為的樣子。可是,生活常常會偏離原來的軌道。直到完全背離了曾經的想望,回首時,只能感嘆一聲「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老人對兒子說,「為什麼男人都不會珍惜當下呢,總是追逐已經失去的東西,夢想著無法實現的願望,被這些束縛,怎麼會快樂呢,幸福啊,不放棄一些東西就得不到。」
兒子卻對自己的兒子說,「有沒有夢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勇氣去追逐夢想。」
夢想和現實,就像生活的兩端。
當二者越來越近,最後合二為一,夢想變成現實,那麼,生活就變成了我們曾經想要的樣子,我們就成就了曾經想要的人生。
然而生活中,夢想和現實常常隔得很近,卻又離得很遠。我們以為一切都在按照我們設想的軌道前行,卻不料逐漸偏離,我們彷徨,我們掙扎,我們努力,可是,很多時候,仍然徒勞。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有勇氣去追逐夢想,然而如果只顧好高騖遠地追逐,卻忘卻了現實,不珍惜當下,不顧及身邊愛著的人,又怎能得到幸福呢?
「人走了以後,再深的思念也帶不回他了,應該在人活著的時候,用心地對待他們。」
如果你有一個愛得比海還深的人,請一定這樣用心地對待他(她)吧,如此,哪怕平凡的生活,也能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