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更深》:為什麼我的人生變成了這樣?

2020-10-03 倚文回首

「為什麼我的人生變成了這樣?」

一個被丈夫用私家偵探調查,又反過來僱傭私家偵探調查丈夫,最終發現雙方都有情人的妻子,如此自問。

一個這輩子就夢想著住進大房子,可是卻在小居室裡蝸居了40多年,丈夫已稀裡糊塗走完一生,而兒子也走上父親的道路,跟兒媳婦離了婚,日子越發窘迫的老奶奶,如此自問。

一個丈夫結婚後還像個孩子,不願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無法負起做父親的角色,只好選擇離婚的女人,如此自問。

1

男人還在讀高中時,他的夢想是長大了當公務員,因為他見慣了父親無所事事地潦倒度日,決心長大了一定不要像父親那樣。然而事與願違,他從小作文寫得好,長大後寫了一部小說,不僅發表了,還獲得了一個獎項。於是,他的願望變成了當一個作家。

只可惜,自這部小說發表後,15年了,他再未能寫出過任何東西。不僅如此,他還有著文人的清高,那些諸如漫畫類、潮流類的題材他都不願寫,於是日子越過越窘迫,便去一家偵探所做臨時偵探掙錢,同時自詡體驗生活,尋找靈感。

其中一個案子,男方僱傭他們去偵察女方,於是女方被拍到跟別的男人一起的照片,如果這些照片落到男方的手裡,女方恐怕只能淨身出戶了;不過他們讓女方花錢買下了這些照片,然後,女方又反過來僱傭他們去跟蹤男方,結果,同樣被拍到了跟別的女人在一起的照片。

當女方拿過這些照片時,無奈又自嘲地自言自語:「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誰的婚姻不是奔著永久的幸福去的呢,可是,太多的婚姻在半道上就脫離了原本的軌道,越走越偏,最終不得不分道揚鑣。

2

從事私人偵探,並逐漸上手的男人,生活境況並沒有太大改觀,因為他跟父親一樣迷上了彩票、賽車等賭博活動。稍微賺點錢,就被拿去賭掉了。

妻子一直希望他能面對現實,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後來生了兒子,原以為孩子的出生能讓他有所轉變,只可惜,他還是我行我素,儼然變成了他曾經的父親。

於是妻子只好與他離了婚,帶著孩子獨自生活,他每月見兒子一面,並付給一定的撫養費。然而就是這撫養費,他都常常拿不出來。便常常回母親家裡,翻箱倒櫃尋找父親曾經留下來的值錢的東西拿去當鋪,或者找他姐姐借錢,或者常常接受同事的接濟。

前妻離婚後交往了新的朋友,因為他做偵探的工作,便常常讓同事跟他一起跟蹤,說那個男人不靠譜,同事覺得很奇怪,問「你就那麼愛她啊」,他說「當然啊,我們是一家人啊」,同事反問「但我怎麼沒聽你在離婚前說過。」

是啊,離婚前,他知道自己這麼愛她嗎?

男人似乎都要到失去時才懂得愛。

3

有一次,又到了他見兒子的日子,他便把兒子帶到了奶奶家,兒子非常喜歡奶奶,這個一直夢想著住大房子,卻又不得不一直蝸居在小房子裡的老人,有著難能可貴的生活智慧和樂觀心態。

丈夫已經過完了他潦倒的一生,靠他住大房子的希望早已落空了;引以為傲的兒子,似乎慢慢變成了曾經的丈夫,哪怕偶爾給她一點點錢,她都高興得給女兒打電話;當孫子跟她說以後買了大房子一家人住一起,也要把奶奶接過去時,明知是孩子的一句戲言,卻仍然高興得難以抑制。

兒子來看她,她跟兒子說起故去的父親。

說有一天她走在路上,發現一隻蝴蝶老跟著她,她覺得那是他爸爸變的,她就問「是孩子他爸吧」,結果它還真的就停下來了,然後她就跟它說「我一個人會過得開開心心的,所以別那麼著急來接我哦」,然後,蝴蝶就扇扇翅膀飛走了。

深情又可愛的老太太。

他給兒子做了魚湯咖喱面,兒子覺得非常好吃,很久沒吃了。她說,他父親喜歡吃,所以她做了很多放在冰箱裡,兒子馬上停下筷子,說,「什麼,那不是放了半年了嗎」,老人撇撇嘴說道:「別大驚小怪的,反正都吃下肚了。」

然後看見兒子的衣服上滴了咖喱,馬上拿起小毛巾,蘸了蘸口水就去幫他擦,兒子斜著身子躲,問「等等,你剛才是蘸了口水嗎?」老母親很自然地「嗯」了一聲。兒子邊說「噁心」,邊站起來說自己來,老母親一臉嫌棄地問「你說誰噁心,我還伺候你小時候拉屎拉尿呢」,邊說邊開始收拾碗筷,嘆氣道:「看起來是個成年人,可還是需要人照顧。」

在母親眼裡,孩子不管多大,還是孩子。似乎只有她們的愛,永不變色。

4

因為颱風,在老人的央告下,來接兒子的前妻只好同意了在奶奶的小蝸居裡留宿一晚。老人很喜歡這個兒媳婦,一直將她當女兒一般看待,便找機會詢問她,跟他兒子兩人就再也沒有可能了嗎,兒媳婦點點頭,說,「他不適合組建家庭,曾幻想有了孩子會好一點」。

老人表示理解,說這個兒子,這一點,跟他爸爸一模一樣。

然後,她把孫子出生時的就一直保管的臍帶拿出來,鄭重地交給兒媳婦,讓她以後負責保管。說著,忍不住淌下眼淚,非常傷心和遺憾地自語:「哎,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男人其實還愛著前妻,很希望能與她複合,問她與那個男人是真感情嗎。前妻回答他:「成年人只靠愛情是活不下去的」。他亦無言以對。妻子說,「就放手讓我們往前走吧,你懂我的意思吧」,他說,「我懂」。

於是天亮了,他們又各自分道揚鑣,前妻帶著兒子走了,他也繼續尋找自己的路。老人站在陽臺上,遠遠地,笑著與他們揮手道別。

一部很平淡的日劇《比海更深》。關於愛情和婚姻,關於父子和親情,關於年老和死亡,關於生活和夢想。

為什麼我的人生變成了這樣?

每個人都曾有夢想,都夢想過想要的生活,想要成為的樣子。可是,生活常常會偏離原來的軌道。直到完全背離了曾經的想望,回首時,只能感嘆一聲「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老人對兒子說,「為什麼男人都不會珍惜當下呢,總是追逐已經失去的東西,夢想著無法實現的願望,被這些束縛,怎麼會快樂呢,幸福啊,不放棄一些東西就得不到。」

兒子卻對自己的兒子說,「有沒有夢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勇氣去追逐夢想。」

夢想和現實,就像生活的兩端。

當二者越來越近,最後合二為一,夢想變成現實,那麼,生活就變成了我們曾經想要的樣子,我們就成就了曾經想要的人生。

然而生活中,夢想和現實常常隔得很近,卻又離得很遠。我們以為一切都在按照我們設想的軌道前行,卻不料逐漸偏離,我們彷徨,我們掙扎,我們努力,可是,很多時候,仍然徒勞。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有勇氣去追逐夢想,然而如果只顧好高騖遠地追逐,卻忘卻了現實,不珍惜當下,不顧及身邊愛著的人,又怎能得到幸福呢?

「人走了以後,再深的思念也帶不回他了,應該在人活著的時候,用心地對待他們。」

如果你有一個愛得比海還深的人,請一定這樣用心地對待他(她)吧,如此,哪怕平凡的生活,也能自得其樂。

相關焦點

  • 《比海更深》: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一個被丈夫用私家偵探調查,又反過來僱傭私家偵探調查丈夫,最終發現雙方都有情人的妻子,如此自問。一個這輩子就夢想著住進大房子,可是卻在小居室裡蝸居了40多年,丈夫已稀裡糊塗走完一生,而兒子也走上父親的道路,跟兒媳婦離了婚,日子越發窘迫的老奶奶,如此自問。
  • 《比海更深》:無論好壞,都是我們的人生
    他用筆寫下:我的人生,究竟是哪一步出了差錯。只可惜,沒有人可以幫他解答。明明是年少有為的人,良多怎麼也不會想到五十歲的他變成了就連自己也討厭的樣子。 是枝裕和以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身份去講述一個失敗者的故事,一幕幕生活化的場景構成了「平淡」的劇情。在良多的故事裡,我們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究竟是哪一步出了差錯,我怎麼會變成這樣的人?良多問。
  • 《比海更深》:兩種生活觀的碰撞,引發對平凡人生的思考
    在我看來,良多從一個擁有令人羨慕的家庭、獲獎作家,變成一個妻離子散還會偷東西、賭博的落魄中年大叔,是他沒有持續努力的結果。導演安排良多兩段差距懸殊的人生時期,其實想表達生活真實的模樣,來引發觀眾進行深入思考。我認為,生活不是一場戲劇,人生不會始終在光鮮亮麗中度過,許多時候生活就是平凡而清淡的。
  • 《比海更深》:一個中年大叔的自我和解之旅
    比海更深》。這部電影上映於2016年,一如既往的是枝裕和的視角與風格。關於家庭,關於親情,時光在不動聲色中穿梭,情感在波瀾不驚中流動。阿部寬飾演的中年男人良多,曾經是一個小說家。如今,事業停滯,婚姻失敗,窮困潦倒。
  • 故事:人生的最後7天,我這樣度過
    手術之後,我就要和他們一樣了嗎?即使是這樣,是不是我的病也是治不好的?搞不好過一段時間會更慘?爸爸媽媽都各自重組了家庭,我連男朋友都沒有,我住院了誰來照顧我呢?我陷入了糾結狀態。原來一個人,在生活還能自理的時候孤獨只是孤獨,有時還會慶幸孤獨是一種自由。但是一旦失去了照顧自己的能力,孤獨就變成了無助,甚至變成了絕望。
  • 蘇明玉為什麼沒有變成樊勝美?是因為兩人的人生目標不同
    文/李海軍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為什麼沒有變成樊勝美事實是,蘇明玉比樊勝美活的要精彩的多,她們兩個人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究其根本在於她倆的人生目標是不一樣的。而這樣的道理,蘇明玉在十幾歲就已經明白了。雖然倆人都出生一個相似的極其糟糕的家庭在她們成長的記憶中都有噩夢般的記憶。
  • 楚慈在《破雲》中意氣風發,但在《吞海》中從未出現
    由於《破雲》與《吞海》都是出自作者淮上之手,兩者有很強的關聯性。在《破雲》中的很多人物,在《吞海》中也有出現。但有一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卻在《吞海》中再也不見了他的身影,這個人就是——楚慈。這樣的頭腦讓很多人敬佩不已,連江停和嚴峫都對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重啟之極海聽雷海女為什麼要殺吳邪?海女是什麼結局?
    那麼海女為什麼要殺吳邪,她當年又知道吳三省的什麼事情呢?海女又是什麼身份,是什麼結局呢?下面就讓吾愛詩經網的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而吳邪的隔離房來了一個吳邪等了很久的人——海女。吳邪利用海女想要保護十一倉的心,讓海女告訴他關於三叔的線索,才把幾處汙染源分布圖給她。海女承認自己設下了這個局,告知了吳邪當年吳三省在十一倉的真相。原來三十年前,海女是十一倉監控室人員,在監控室裡看到了吳三省和田有金以活貨物存進死當區,覺得很新奇,就每天觀察他們的生活。
  • 《老人與海》:深海漁船上的那個老人,活在了我的心裡
    初讀這本書是在上高中的時候,或許那時人生閱歷尚淺,只能看到表象,而無法理解深層次的含義,再一次讀這本書,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仿佛那深海漁船上的老人就在眼前,若隱若現,他那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和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讓我熱血沸騰。
  • 《海的女兒》啟示:別讓寒門貴子成為「蘇明哲」
    我們比較一下格林童話的《灰姑娘》和《海的女兒》就能明白,《灰姑娘》裡的辛德瑞拉,完全是一個逆來順受,靠幸運和神力嫁給王子的姑娘,她唯一用到自己實力的方式,是她的美貌和她那小巧的腳丫,從女權角度審視,《灰姑娘》才是處處槽點,物化女性,貶低女性,但我不會用這樣的角度解讀
  • 《清單人生》:為什麼我們會變成那個令人討厭,卻不自知的人?
    只是平凡的她,從來沒有想過,在不知不覺中,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那個人?究竟女主人公為什麼會活成一個令人討厭卻毫不自知的人呢?在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他們擁有著一流的自我感知能力,然而,這種鈍感力,並沒有令他們敏銳地察覺自己身處的環境與現狀。 當丈夫拉她去旅行時,她卻因為衛生問題而產生抗拒心理,她甚至會以她獨特的潔癖,給身邊人潑一盆冷水,以「發生意外與不幸」來回應丈夫的興致。好像在她的世界裡,只有她所圈定的環境是安全的,超出這個環境以外的世界,都充滿了劫難與不堪。
  • RE0強欲if:明明把萊茵哈魯特收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好像是我被那位大人判斷為不相稱的人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她就不會把我丟開消失到什麼地方去了吧。」 抱著深深自責和頑固的責任感的萊茵哈魯特,被昴拼死的勸告打動,同意了對這位作為新君主的艾米莉亞,獻上了自己的寶劍。 「別碰我,我自己能起來。」在嘉飛爾的惡語和兇惡眼神中,486離開了。
  • 從科學角度分析,為什麼我認為《海奧華預言》不靠譜?
    你好哇,感謝你點擊我的文章,這裡是後浪科普,一個什麼都懂一點的帳號,如果你也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長。作為一個喜歡每天瞎想的人,看各種科普書是再正常不過了,前段時間頻繁的看到《海奧華預言》這本書,於是我就翻了翻,結果是讓我大跌眼鏡,那今天我們簡單聊一下這本玄幻小說,你問我為什麼說是玄幻不是科幻?
  • 趙姨娘為什麼不能變成周姨娘?趙姨娘:我看不上!
    有才有貌,又有膽識的探春,雖然人生順風順水,但她卻有一個解不開的心結,那就是庶出的身份。雖說英雄不問出身,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出生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待遇,甚至命運 。庶出也罷了,更何況,她的生母趙姨娘,活得就像跳梁小丑一樣,沒有任何可取之處,淨給她惹事,丟臉。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向上攀爬,沒腦子的趙姨娘總不時地來拖後腿。
  • 一齣好戲:像海昏侯劉賀這樣荒誕不經的人,會不會也有人心疼?
    「像我這樣皇家的人,本該富貴過一生。像我這樣無聊的人,像我這樣追夢的人。像我這樣大富大貴的人,你還見過幾個人?像我這樣荒誕的人,像我這樣折騰的人。像我這樣忽上忽下的人,你還找出幾個人?像我這樣幼稚的人,像我這樣二的人。像我這樣玩弄人生的人,歷史上有幾個人?
  • 老人與海: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
    1952年9月1日的美國《生活》周刊刊發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這是他的反擊之作,封面刊登了這位被命運折磨已久的老人,神情疲憊,嘴角略帶輕蔑,仿佛在告訴世人:我沒有才盡,這回你們還有什麼可說的?《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繼《過河入林》後寫的一部中篇諷刺小說,直接就奠定了海明威在文壇的地位,這也讓之前質疑海明威的那些人閉上了嘴。《老人與海》講述了一個遲暮的老人聖地牙哥在海上漂了84天,居然一條魚都沒有抓到,在第85天的時候抓到了一隻和船一樣大的馬林魚,聖地牙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馬林魚綁到了船尾。
  • 《老人與海》:人生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我們為何還要拼盡全力?
    在這裡,我將通過象徵手法的運用,來解構這部作品裡面蘊含的個人與現實的矛盾衝突,了解作者簡單語言背後,所要傳達給讀者不屈服、不放棄的人生態度。從物化的象徵意義,解構人類在自然法則下不屈服的抗爭意義。《莊子·齊物論》中說: 莊子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醒來後發現自己依然是莊子,他困惑於自己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 莊周與蝴蝶之間必定是有不同的,而這就是所謂的化物了。莊周夢蝶是中國古代有名的哲學命題,他從生與死,醒與夢之間,借用人與蝶的轉換,試圖探尋現實與虛幻的界限,強調客觀存在的現實性意義。
  • 《琉璃》:為什麼只有鈞天策海才能打開琉璃盞,取走魔煞星心魂?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琉璃盞為什麼一定要鈞天策海才能打開,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奧妙呢?具體情況,且看下文細細道來。自從禹司鳳冒充魔煞星轉世的時候,魔域右使,也是天墟堂堂主元朗一再鼓動司鳳去魔域,救出魔域左使無支祁,拿到鈞天策海,然後打開琉璃盞,復活魔煞星羅喉計都。
  • 在山的那邊,是海!
    那年的小學課本裡,有一則小故事,至今記憶猶新: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媽媽,那個海呢?
  • 從都頭到頭陀:從武松的人生看吃人的社會如何把好人變成壞人
    所幸憑著一身好武藝,他把出來尋覓晚餐的大蟲變成了病蟲,同時呢,又很幸運碰見了幾個獵戶,這個很重要,如果沒有這幾個獵戶,可能武松就這樣落落魄魄地下山了了,他也不會成為打虎英雄。這人那,有時候還需要點運氣。 獵戶帶著他和老虎去拜見了縣太爺,武松也不知道是發自內心是一瞬間的反應,還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他把縣太爺的賞錢分給了上山打虎的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