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拿到高考成績了,沒上線。想到母親會罵他,他將心一橫,不打算回家了。
在網吧呆了三天後,李可沒錢了,他又累又餓。傍晚,李可見立交橋下跪著一個滿頭銀絲的老乞丐,正從兜裡拿出個麵包,撕下一半,津津有味地吃著,吃完後又掏出個桃子,掰去爛掉的半邊,用衣袖擦擦後吃掉了。等她吃完「晚餐」後,便開始收拾面前那碗裡討來的零鈔,一張張地抹平後,她把錢放進了身邊蛇皮袋的一個鞋盒裡,李可看見這一幕,腦子裡突然有了想法,他在橋不遠處坐下,等待著天黑……
晚上,城市終於變得安靜起來,李可悄悄來到了老乞丐身邊,她頭枕著蛇皮袋睡得正香,他一把抓起袋子就跑,呼呼的風在他耳邊刮著,裡邊夾雜著老乞丐有氣無力的呼喊。
李可確定沒人追上來,才打開了蛇皮袋子。袋子裡有老乞丐吃剩的半個麵包,他迫不及待地啃了起來,儘管飢餓,但麵包的硬度和酸度讓他難以下咽。
打開老乞丐裝錢的盒子,盒子裡竟然滿滿的全是零鈔!李可抱著盒子,就近找了個網吧上通宵去了。
第二天,李可到小超市的收銀臺將零鈔全部換成了整錢,居然有八百多,收銀小姐一直盯著他看,李可趕忙給她解釋這是自己平時賣廢品得來的錢,小姐笑著說:「我覺得你長得像尋人啟事裡要找的那個人。」說完她指了指街邊的電桿。李可換完錢走過去一看,還真的是自己,看來媽媽找不到他急壞了,李可此時竟然有些得意。
中午,李可發現書包忘在橋那邊了,趕忙去找。看見老乞丐仍然跪在那裡,李可有點不安,經過她身邊時,他丟了十塊錢在她碗裡,卻看見她懷裡抱著自己的書包!
老乞丐抬頭說:「娃兒,你是個學生吧?幫我做個好事好不?我想請你幫我寫封信。」
李可鬆了口氣,好奇心代替了慌亂。老乞丐從書包裡掏出紙和筆,說:「給我兒寫。」說完臉上流露出幸福的感覺來。
「兒啊,是娘。你好不?媳婦對你好不?孫子好不?主人對我很好,給我吃麵包,飯後還有水果,他家小娃兒也聽話,從來不給我添麻煩。日子比鄉下過得好,你放心吧……」老乞丐陷入了她編織的謊言中,越來越高興,她滿臉的皺紋如菊花盛開。慢慢地,她又轉喜為憂,接著說:「兒啊,娘這個月不能給你寄錢了,因為主人到外地,下個月才回來。他一回來,我就把錢寄給你。」
李可的手有點顫抖,那錢是她準備給兒子的吧,現在就在他褲兜裡呢。
等他寫完信,老乞丐給他講了她和兒子的故事。
老乞丐一個人養大兒子,早些年兒子出來打工,因為文化少,只能幹苦力,她心疼了,叫兒子回家,自己出來找活掙錢。不久她就告訴兒子找到了做保姆的活,一個月八百。兩年來,老人將討來的錢寄回家,兒子用這錢在老家娶妻生子了。
李可驚訝地說:「兒都成家了,你該回去享福了啊。」
老人說:「我沒力氣下地,會成為我兒的負擔,他有了娃更需要錢,能幫他掙點就掙點吧!做娘的,做啥都是為了兒,兒日子過得好,娘心裡苦也甜。」聽著老人的話,李可忽然覺得耳熟,媽媽經常說,你不好好讀書,長大了日子不好過,我的日子怎麼會好過?李可最瞧不起她這句話,以為她想靠自己享福。
考不上大學,媽媽應該比自己更難受吧,李可想。
他走到橋邊,又看見了媽媽貼的尋人啟事,李可突然轉身朝老乞丐跑去。
他拿起自己的書包,找出裡面的書本看了看,然後興衝衝地對老人說:「沒錯,就是他!」老乞丐不解地看著李可,李可說:「奶奶,想不想掙錢?那邊橋頭上貼了個尋人啟事,在找一個學生,說提供線索的獎勵八百,你這個書包就是那學生的。」老乞丐很高興,說書包是她在橋不遠處撿的,看來那孩子就在附近。
李可自告奮勇地幫她打電話,撥通了他好友家的電話。
不久,好友的爸爸來了,他從老乞丐手中接過書包,摸出八百塊錢來回報她。老乞丐接過錢,臉上又開出了菊花,她拿出信,叫李可把最後幾句劃掉。
李可經過橋頭時撕了那張尋人啟事,同學的爸爸在拐角處等他,他將褲兜裡的八百塊錢掏出來還給了他。
李可提著書包往家裡走去,大街上正在放《寶蓮燈》的片尾曲,李可跟著唱了起來:「我是娘的全部,娘是我的全部,我痛苦娘就不幸福,娘痛苦我也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