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第27集:綠蕪和十三的愛情,只能存於俗世之外

2020-08-29 顏二評劇


01


十三跟綠蕪提起,已經為她向皇兄請旨,冊封她為側福晉。之前的十年,如果沒有綠蕪,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可是那時,他什麼都給不了她。


現在,他終於有能力給予,他只想竭盡全力地對她好,不想她再受任何的委屈。


可是,對綠蕪來說,請旨一事讓她有些恐慌和害怕。其實能夠呆在十三爺身邊,她已經很滿足了,她並不想計較那些名分。


比起名分,她更在意能不能陪在十三爺身邊。只是她的身份,對十三爺和承歡來說,可能只有拖累。

別人說的那些不好聽的話,從前又不是沒有聽過,如果只是她的話,她可以無所謂。


可是如果因為她的身份,而成為了攻擊十三爺的理由,甚至因此給他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和非議。


那樣的話,她會於心難安的,還不如就此離去。沒有了她,十三爺和承歡會好過很多。


她清楚的,那十年的朝夕相處,已是奢侈。


02


綠蕪留了一封信給十三爺,便離開了。她讓十三爺不要去尋她,她回江南去了。只是,她已存了死志,她並不想他知道。


十三進宮求四爺給他人手,去尋綠蕪。可是他不知道,他是找不到她的。


很快,四爺和若曦先一步得到了綠蕪已經投湖自盡的消息,四爺將這個消息瞞了下來。


十三找了好些天,依舊一無所獲。他慚慚地絕望了,每日在屋子裡借酒消愁。四爺束手無策,只好讓若曦去試試能不能勸好十三。

出宮的路上,若曦想起了很多從前的事。說起來,她和綠蕪才見過幾次面,卻能聊得來。


她還清楚的記得,當年十三帶她去見綠蕪,他們三個談天說地的場景。雖然已經過去多年,現在想起依舊恍如昨日。


她帶著綠蕪在十三出事時,給她寫的信,給十三編織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裡,綠蕪和十三之間,不僅有情義,還有家仇。綠蕪的離開,只是為了盡孝。


或許是因為若曦從未騙過十三,十三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若曦回宮後,四爺好奇若曦是如何勸動十三的。


這時的若曦才知道,原來她編的這個故事,大部分都是真的,只是綠蕪離開的那部分是假的。


03


綠蕪原本也是出身富貴之家,因明史案家人獲罪,她自此流落青樓。也因此,她的身份成為了她的枷鎖。


即便有十三和若曦這樣,不計較身份的人,願意與之相交。可是這樣的人,也終是極少數極少數的。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都會因為她的身份而看輕她,都不會像十三和若曦那樣,因人品而看重她。


很早的時候,綠蕪便心悅十三了。可是她也清楚,她和十三之間是不可能的,他們的身份本身就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那時候的她,本也沒有想過要奢求什麼。只要十三願意來她這裡,喝喝酒,聊聊天,便心滿意足了。

那時候的十三快意灑脫,不羈肆意,還沒有哪個女子能真正地走進他的心。他對綠蕪有欣賞,有憐惜,卻沒有心動。


如果十三沒有被圈禁,可能他們之間會一直保持現狀。


十三被圈禁之後,綠蕪四處相求,想去養蜂夾道照顧十三。經過多方努力,才終於得償所願。


可以說,綠蕪是在十三最落魄時,仍願意不離不棄相伴左右的人。這時候的綠蕪對十三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從前的綠蕪,是他的紅顏知己,是他煩悶時的一處解憂之地。如果沒有也就是沒有了,最多可惜一陣子。


04


綠蕪和十三的愛情,開始於養蜂夾道,然後開花結果。


在這裡,雖然是被圈禁,條件也艱苦了些,可是有了綠蕪的陪伴,十三才覺得生活有了希望。


對綠蕪來說,養蜂夾道是一處世外桃源。在這裡,完全不用顧忌世俗的眼光和非議。在這裡,他們朝夕相伴,他們只需要考慮彼此。


可當他們離開,回到了京城,回到了俗世之中,他們之間的鴻溝就沒辦法忽視。


即便十三想要傾其所有地對她好,他也無法真的理解,綠蕪身上所背負的巨大壓力,綠蕪的離去是必然的。


可是對於十三來說,只是離開,會更容易接受。所以,四爺和若曦都選擇了,對十三隱瞞。


綠蕪對於十三來說,除了愛,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他精神上的支柱。如果只是生離,這個支柱就不會倒。

全文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顏二評劇」吧~~

相關焦點

  • 《步步驚心》中一個苦命的女人——綠蕪!
    《步步驚心》中,雍正登基,十三爺重獲自由,準備請封綠蕪為側福晉。若曦說,男女之間也可以如虯髯客和紅佛女,彼此關心照顧,卻非關風月,只為真心!十三爺如遇知音,帶著若曦去了一處雅致庭院,見到了通音律、懂詩詞、清麗婉約的綠蕪。三人把酒言歡,無不酣暢淋漓。若曦穿越而來,有著人人平等的現代思想,十三爺離經叛道,仰慕晉魏之風,他們都不在意綠蕪出身風塵,反而欣賞她的才情、尊重她的品性。綠蕪說:「與十三爺結識,尚在幼時,品酒論詩,琴笛相來。
  • 步步驚心|若曦設計的杯子:四阿哥的木蘭杯、十三阿哥的梅花杯
    十三阿哥的杯子-梅花梅花因為若曦知道十三阿哥往後的人生就像梅花一樣,香自苦寒來。十三阿哥替兄頂罪,被幽閉在養蜂夾道,期間有綠蕪陪著,但是當他從幽閉處出來後,綠蕪卻死了。大阿哥的杯子-薔薇《步步驚心》中的飲食文化和旗頭髮飾文化還有很多,我們下次接著說。
  • 《步步驚心》原著:十三被幽禁,敏敏留草原,幸與不幸都怪他們爹
    饒是老十三這樣一個風流倜儻的人,也從沒為自己的情愛努力過,帝王家的潛規則讓他以利益為上,愛情不過是利益面前的犧牲品。後來,老十三被關進養蜂夾道,綠蕪在四爺門口跪了一天一夜,無奈又轉而去求十四爺和若曦,最後好容易以家臣之女的身份進了養蜂夾道伺候。十年的朝夕相處,軟化了老十三的態度。
  • 《步步驚心》原著綠蕪:"若得山花開滿頭,莫問奴歸處"
    時間回到最初,老十三對綠蕪與若曦並無差別,對十三來說美人易得,知己難求。他看似瀟灑,卻心思縝密。綠蕪第一次跟老十三出門,就惹了禍事。十四看到十三和若曦跟滿京城有名的淸倌兒在一起,恨得咬牙切齒,綠蕪並不難過,她只是擔心若曦的名聲因自己受損,哪怕綠蕪已經換了男裝,還是被一眼認了出來。
  • 重溫《步步驚心》,我最心疼「她」的傻
    清宮電視劇裡,我最喜歡還是《步步驚心》,它沒有瑪麗蘇元素,即使男性角色有感情線,卻也以事業為主,而女性角色個性鮮明。淡雅不爭的馬爾泰若蘭,全心全意的八福晉明慧、任性刁蠻明玉、謹小慎微的馬爾泰若曦,《步步驚心》基本上是全員悲劇,即使是雍正最後奪得王位
  • 《步步驚心》原著:與若曦有情感戲的五個男人,道盡了全部愛情觀
    十阿哥好不開心,被十三爺他們撞破後,莫名臉紅。爾後,若曦跟黏在他屁股後邊的郭絡羅明玉打起來,好不痛快,他心下對這個暢快恣意的姑娘相當有好感。勾起他內心愁腸的,大概是皇阿瑪的指婚,明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做不得主,十阿哥只能自斟自飲喝得爛醉——相比明玉,他更喜歡若曦;若曦又在皇上賜婚後鬱鬱寡歡、大病一場,他以為這是愛情。
  • 重看《步步驚心》,發現十三爺才是最明白的人
    第一次看《步步驚心》時,我喜歡若曦,喜歡八爺、四爺和十四爺,對於十三爺這個悲劇型的人物沒什麼感覺,可能他不是我喜歡的男人類型,哈哈。現在再看,卻發現他是整部劇裡最通透明白之人。論和四爺的關係,十三爺絕對是最好的,十年幽禁也是因為犧牲自己救四爺。四爺坐上皇位後,所有兄弟都要改名,但特許十三不用改。四爺贏了,十三爺是最安全的一個,畢竟他對四爺前有兄弟之情,後有救命之恩,從哪個角度講,四爺都會對他好。
  • 《步步驚心》若曦明明出自八爺府,為什麼最後卻和十三成為知己?
    可以說,八爺和十四完全不能接受若曦的想法。雖然我能理解八爺與十四是為若曦好,但是也可以看出來,他們完全不能接受若曦的想法。甚至會覺得這是一種「罪」。但是,我們來看看十三是什麼反應。若曦和十三在十爺婚禮上跑到外面去喝酒,和十三說自己是三百年後的人。之後賽馬遇見十四,十三給十四傳播了一通「自由平等」的觀念。
  • 《步步驚心》:他是紫禁城的「小公舉」,也是全劇最惹人心疼的人
    >初嘗相思,刻骨銘心《步步驚心》裡面,十四是最後一個登場的阿哥,張愛玲說,愛就是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十四的姍姍來遲,註定了他的愛情無法圓滿。其實他也存了私心,就是希望以後能夠經常見到她。若曦為了他與敏敏賽馬,讓十四對她的感情發生了質的變化。曾經他當若曦是未來的八嫂,此後他當她是傾心相待的知己。十三爺也是若曦的藍顏知己,,可他十四對待若曦的方式又不一樣。
  • 步步驚心裡最美的愛情,是屬於草原的小公主—蘇完瓜爾佳*敏敏的
    《步步驚心》裡最不缺的就是很虐心的愛情。八爺深愛若蘭、若曦,兩個人卻都不愛他;若曦深愛四阿哥,卻在他當上皇帝後,兩人漸行漸遠;綠蕪深愛十三阿哥,卻在陪伴他十年之後,隻身赴死;……在這一片悲歌中,只有一個人的故事,像陽光一樣溫暖,只有一個人的愛情結出了甜蜜的果實,只有一個人獲得了真正的幸福。
  • 《步步驚心》:為何只有十三爺,可以成為若曦的藍顏知己
    但是,我們來看看十三是什麼反應。若曦和十三在十爺婚禮上跑到外面去喝酒,和十三說自己是三百年後的人。 綠蕪因為家道中落,不得不「賣藝不賣身」,可是十三有絲毫瞧不起綠蕪嗎?沒有,在十三看來,只要「談得來」就是平等的,而且他一定也非常尊重綠蕪。
  • 步步驚心:四爺愛上若曦的原因,竟然來源於一個誤會
    《步步驚心》是一部穿越劇,女主若曦因為穿越而來到清朝,因此若曦知曉未來所發生的一切,因此知道四阿哥是是未來的皇帝的情況下而大獻殷勤,導致四阿哥和所有的人都認為若曦是喜歡四阿哥的。在京城之中皇權遍地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活得小心翼翼,每天為著自己利益而活,活得瞻前顧後,看到這樣活得肆意瀟灑,心中未嘗沒有喜歡與衝動,也想和若曦過著同樣的人生
  • 他才是《步步驚心》裡最愛若曦的那個人,沒有欺騙、沒有強迫
    可就是這個跟若曦有名無實的十四阿哥,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愛情最好的模樣。看《步步驚心》的時候一直在想,十四爺胤禵是什麼時候愛上若曦的?是若曦13歲那年的初遇?塞外秋圍時那場美麗的誤會?還是真相被拆穿後,若曦奮不顧身地策馬而去?
  • 步步驚心:若曦撒的「彌天大謊」,竟然是事實的真相
    但是十三爺問若曦,為何他的是梅花,若曦心中回答,因為十三爺就像是梅花一樣,梅花香自苦寒來,若曦在這裡就開始暗示了,十三爺的命運,被囚禁在養蜂夾道的十年就是十三爺要經歷的苦寒。幸運的是在這裡他等來了這一世最在意他的女子,在這裡過著平凡的歲月,和她一起生兒育女,這樣的日子雖是枯燥平淡,但是對於一個想要自由的阿哥來說,未嘗不是另一種的自由。對於這個在他最低谷陪伴他的女子,他是心存感激的,如果說最開始與綠蕪的相識是因為興趣相投,那麼現在就是感動,他們之間的感情沒有大起大落,有的是像開水一樣的平淡,但是確實不可缺少的。
  • 《步步驚心》第25、26集:所謂苦盡甘來,也有可能面目全非
    至少她不用再直面那些,隱藏在平靜表面下的波濤洶湧和步步驚心,只需要靜靜地等待四爺上位的那一天。四爺曾問過若曦,是否後悔,要在這裡一直受苦等著他。她知道她從來沒有後悔過,過程雖然苦了些,但她知道終會苦盡甘來的。雖然這個過程的時間不會短,但是有這個希望,她是心安的。
  • 《步步驚心》十三爺為什麼沒愛上若曦?|男女之間有純友誼嗎?
    先導語:步步驚心裡四爺、八爺、十爺、十四爺都喜歡若曦,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十三爺沒有愛上若曦,明明他們兩個之間,信任、理解、交心更多。 之後十三爺因母親忌辰,晚間綁著若曦去郊外喝酒,應該是他們友誼真正的開始。而灑脫不羈的十三爺在具有現代人思想的若曦看來,更像是同學、同事類的朋友,她可以和他笑談古今,暢懷痛飲,好像她不曾穿越,依然在自己的那個世界。
  • 言情推文:一部《步步驚心》讓桐華火了…
    除了《步步驚心》,你還知道桐華的哪部作品?目錄:1.《步步驚心》 作者:桐華 2.《大漠謠》 作者:桐華 3.《雲中歌》 作者:桐華 4.《長相思》 作者:桐華5.《步步驚心》 作者:桐華 文章標籤:穿越、虐心推薦指數:✮✮✮✮✮✮ 【文案】 若曦是倔強的、任性的女子,和阿哥鬥嘴、和格格打架,連康熙都笑說她是「拼命十三妹」。
  • 重看《步步驚心》,發現愛得最苦的人,不是若曦而是姐姐的情敵
    最近比較流行重刷經典老劇,於是又看了一遍《步步驚心》。拋開主角光環,我發現,全劇愛的最苦的那個人不是若曦,也不是若蘭或者綠蕪,而是八福晉明慧。若蘭曾經和青山也相愛過,那個時代女子的命運由不得自己,一旨賜婚,再愛也要分開。綠蕪也是這樣,總有那麼一段日子,和十三爺彼此真心相愛傾心相待。只有明慧,乍一看身份卓然,可看明白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女子啊,哪裡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得清呢!明明敢愛敢恨,聰慧果斷,卻也是因為太愛八爺,讓這一生充滿了悲情的味道。這一生,她得到過八爺的愛嗎?也許八爺自己都不知道。
  • 重看《步步驚心》,發現若曦的人生悲劇,都是因為不明白這句話
    第一次看《步步驚心》時,我喜歡若曦,喜歡八爺、四爺和十四爺,對於十三爺這個悲劇型的人物沒什麼感覺,可能他不是我喜歡的男人類型,哈哈。現在再看,卻發現他是整部劇裡最通透明白之人。論和四爺的關係,十三爺絕對是最好的,十年幽禁也是因為犧牲自己救四爺。四爺坐上皇位後,所有兄弟都要改名,但特許十三不用改。
  • 梳理《步步驚心》裡若曦和四爺的感情線
    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寫《步步驚心》《步步驚心》是自己寫的第一個劇評系列,從一開始毫無章法,到後來才稍稍好些,寫到最後,也不過才略有些進步。這個系列是按照劇集走的,對於若曦和四爺的感情線,並沒有完整的梳理,今天這篇便是補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