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實的故事,發生在現邳州市趙墩鎮西牌坊村沙樓村民小組。牌坊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由乾隆皇帝親筆御書的碑文匾額,當年徐州府邳州的官員上任,先來朝拜牌坊。由於年代久遠,牌坊名字已無從考證,只能從散落於村裡的牌坊石,橫梁,還能領略到沙氏先祖當年的榮光,可嘆後世子孫敗落,致使先祖的功徳牌坊毀於歲月的風雨,更有不法之徒,為了蠅頭小利,倒賣祖先殘存的文物,惜哉,痛哉!
(一)夜半驚夢
沙家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共有百十戶人家。位於大運河畔,世代耕種為業。踩著父輩的足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枕著大運河的濤聲,早早的進入了夢鄉。
午夜,村莊裡靜悄悄的,靜的連一片樹葉落下的聲音,都顯得非常刺耳,人們正酣睡在夢鄉。忽然,由遠而近傳來發動機的馬達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向村裡駛 來,村莊裡的狗兒們,頓時狂吠起來,驚醒了睡夢中的人們,不知道發生了啥事。
天漸漸的亮了,村裡的人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談論著什麼,家旺從家裡出來,揉著惺忪的睡眼,向莊裡面走去,準備打聽一下情況,這時,他看到爺爺拄著拐杖迎面走來,一邊走一邊不停地自言自語,好像說啥被盜了,他趕緊迎上去問道:「爺爺,出啥事了」?
「這幫混蛋王八羔子,沒啥倒騰了,勾結文物犯子,把老祖宗遺留下的牌坊石給倒賣了」。爺爺頓著手中的拐杖,跺了一下腳說,「都是子孫後輩不肖啊」!
「啥牌坊石,爺爺您仔細講講」家旺繼續問
「清朝乾隆皇帝賜給先祖建的功德牌坊」。爺爺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這話說來話長嘍,那得從先祖講起。」說話間,他們回到家裡,家旺搬來板凳,讓爺爺坐下說:「爺爺,您仔細講來」。
(二 ) 攆鳳凰先祖創基業
爺爺坐了下來,慢慢說道:「這是先祖的榮耀啊,也是我們沙氏一族的榮光」!傳說,先祖幼年喪父,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先祖名諱德成。少年時,有一天在田裡耕種,忽然有一隻鳳凰飛來,德成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計,一路追趕,來到這裡,鳳凰落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上。俗話說:鳳凰不落無寶地,所以德成回家,和母親商量,把家從運河北岸的鳳凰山,搬到這南岸來定居,這裡水草豐美,土地肥沃,旱澇保收。兼之德成勤勞能幹又善於經營,漸漸的越來越富有,田地置辦越來越多。真的是地有千頃,騾馬成行。有一天,老太太問德成:「兒啊,咱家地現在有多少?」
「娘,我扶您上樓上去看看」。說完德成老爺把老夫人攙扶著來到樓上。丫環搬把椅子放在樓門口,讓老夫人坐下。德成抬手往遠方一指說:「娘,您往那裡看,看見了嗎,那裡有一處村莊」。
「哪裡?」老夫人攃了擦昏花的雙眼,向南望去,只見遠處隱隱約約有一座村莊:「是那裡嗎」?老夫人問。
「是的,那是南王莊」。德成回答:「離我們這裡有十幾裡呢,從咱家門前開始耕地,一直到那裡,不用抬犁,這方圓十幾裡都是咱家的地」。
「嗯,很好,我那幾個孫子讀書認真嗎?讓先生多管教」。
「娘,您放心吧,我每天都督促他們,誰敢偷懶讓先生嚴懲」。德成停了一下又說:「學業最好的,當數三兒,不但書讀的好,琴棋書畫樣樣行,等秋後鄉試,讓他們去參加」。一晃到了秋天,開始鄉試,全州考生,雲集州城,三天會考,等到發榜公布,三少爺高中全州第一。全村老少,親朋好友們,都登門祝賀,府上著實熱鬧了一番。
免責聲明:本號所發布的信息均出於公眾傳播,如其他媒體或個人從本號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