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富貴死生定數

2020-09-05 滄海一粟247791399

富貴死生定數

浙江人召某,在部裡充當文書,只有一個兒子,已經六歲。他家非常貧困,住在租來的三間小屋裡。某天晚上鄰宅起火,蔓延到了他家房頂,夫妻倆跳窗戶逃出來。妻子突然發現孩子還在屋裡,急忙告訴丈夫。召某說:「我只有這一個兒子,不能捨棄。」又跳入屋裡。看到一個青衣小卒手拿一面青色小旗,把煙從房頂上引下來。一個紅衣小卒拿著一面紅旗,正要往下引火。

青衣小卒看到召某,就用旗子擋住紅衣小卒說:「等等,奔牛司巡檢還沒出去。」於是,煙和火都往上飄,召某抱著孩子逃了出來。

從此,召某自認為必會當奔牛司的巡檢,只要有南方來的客人,就打聽奔牛司的消息。但過了十多年,仍然是老樣子,最終鬱郁不得志而死。兒子接替了他的工作,上司看召某兒子勤謹聰明,提拔為小吏,後來做了奔牛司巡檢。

還有一個山陰的王生,在京城讀書。他有個親戚,低價買了一所大宅子。但是外宅鬧厲鬼,住在裡面的人大多死去,所以沒人敢住。王生素來膽大,不信鬼神的說法。他對親戚說:「請我喝酒,我去那住給你闢邪。」親戚知道他固執不聽勸,就安排了酒飯。

吃完飯,王生去那鬧鬼最兇的房間住下,點上蠟燭讀書。到了三更天,正要睡覺,蠟燭的火苗變成青色,影影綽綽有些人影來往穿梭。王生想站起來打鬼,但是四肢像被綁住了,也說不出話來,只有神智是清醒的。他聽到一個鬼說:「什麼人這麼大膽,敢來打擾我們,我要弄死他。」另外一個鬼靠前仔細看了看,搖著手說:「這是太平縣的父母官,不能傷害他。」眾鬼笑起來,說到:「不過是個太平縣的父母官,有什麼大不了?不弄死,也要戲弄戲弄他。」然後就連人帶床抬起來,滿屋子轉圈。王生頭暈目眩,差點吐了。群鬼鬧到雞叫才散去,王生終於得到休息,一直睡到中午還沒起來。

親戚怕他出意外,就讓人跳牆進來,看到王生正在酣睡。喊醒後,王生說:「你們是來看太平父母的嗎?」然後告訴大家自己的經歷,眾人一齊祝賀他。王生也沾沾自喜,經常對親戚朋友說:「我做官後,任命某某做司務,某某做提刑,某某待賓客,等等。」

但他屢次考試都名落孫山,生活實在窘迫,只好放棄了科舉。後來輾轉多年,做了太平縣的監獄長。

揚州有個菜販劉大,帶著蔬菜過江。到了江心風浪大作,船翻了。二十多個人一起沉入江底。劉大昏昏沉沉的聽到有人點名,但是眼睛睜不開。接著聽到神問為何多了一人。有個聲音大聲報告:「這個是南部的人,不應該死在這裡。」神說:「送他上岸。」就感覺有人推著他前行,睜開眼,已經趴在瓜州的沙灘上了。

劉大爬起來往回走,見人就問南部是什麼官職。有人告訴他:「南部屬於一個部門,好多轄區,從尚書往下的官職都有。你不是讀書人,怎麼能做南部的官?」又有人說:「當兵立功也可以提撥成官吏。」劉大聽後很高興,親戚們幫他入了伍。進軍營後,劉大事事衝在前面,得到長官的讚賞。當時揚州總有火災,長官推薦他做了救火小隊長,領雙份兵糧。劉大感覺自己前途有望,更加努力。

有一天,某商家起火,劉大帶人拿著撓鉤救火,長官讓他到屋頂鋸斷房梁,劉大跌到火裡燒死了。

作者說:上面的三個故事看似命運無法改變,但是福禍自招,如果超出世外淡然對待,也許反而會改變命數。

【原文】浙人召姓,在部充貼寫。夫婦二人生一子,已六齡。家寒甚,賃小屋三椽以居。夜間鄰宅火發,延及屋粱,夫婦排窗躍出院。其婦曰:「尚有子在室,奈何?」召曰:「吾中年只此一子,不可舍也。」復躍入,見一青衣卒手執青旗引煙下旋,一紅衣卒執紅旗引火欲下。青衣卒見召,即以旗擋紅衣卒曰:「姑緩,尚有奔牛巡司未出。」於是煙火皆往上避,召得抱其子躍出。乃自信將來必為巡檢也。逢南來者,即訪問奔牛司出息。逾十餘年,依然故我,鬱郁不得志而歿。其子接業,司官憐其勤敏,拔為吏,役滿,選得奔牛司巡檢。

  又山陰王生,在都訓讀。其戚以廉價得廈屋,因外宅有鬼甚厲,住此者十有九死,以致無人敢往。王生膽素壯,不信鬼神事,謂其戚曰:「飲我,為君住宿闢除不祥。」戚深知其強項,不可勸,乃飲食之。生擇最兇之處下榻,燃巨燭讀書,至三鼓,倦甚方寤。燭焰漸青,見人影往來幢幢。生意欲起擊之,無奈四肢如縛,口禁不得言,惟心甚了了。微聞 一鬼言:「何人大膽,敢來撓攪,我必斃之。」一鬼前,細閱生面目,搖手曰:「此太平父母,不可犯。」眾鬼笑曰:「據汝言亦不過太平父母而已,何足畏?縱不斃之,戲之可也。」乃共舉其榻,滿室盤旋。生覺頭暈身顛,煩懣欲絕,雞初鳴始散。生方得安寢,日午未起。其戚慮有他故,使人逾牆拔關至榻前,見生酣睡,喚之醒,生張目曰:「公等來看太平父母耶?」述其故,共賀之。生亦自詡將為明府,且平安也。每謂所親曰:「吾若得為大令時,某司刑錢,某司總務,吾家大兄只堪接待賓客而已。」無如每試被黜,年逾不惑,狁諸生也。偃蹇甚,捨去投親,引入都中作吏,滿日選得太平縣典史。

  有揚州菜傭劉大者,負販渡江。至江心風浪大作,渡船顛覆,與二十餘人沉入江底。大於昏暈之中聞唱名查點聲,不能開目視。未幾點完,似有神問何多一人?有來提驗者高聲報曰:「此南部中人,不合死此。」神曰:「可送之登岸。」覺有推之者。張目,已在瓜州灘上臥矣。徐起走回,每問人南部系何官職。時前明萬曆間也,或曰:「南部自尚書以下郎官俱全,汝非讀書人,那得至此?」又一人曰:「習武可作兵部差官,亦部中人也。」大聞甚喜,然無力應試,與戚友謀,共助之,得入營充伍。大甚奮勉,諸差向前,不稍退諉,武弁甚喜之。其時揚郡遭大火後,營師議設救火,兵弁舉大為兵目,食雙分糧,意謂官有望矣,不勝歡忭。一日,商家失火,劉大率眾持撓鉤往救,弁命升屋鋸梁。梁斷,劉大墜入火焚死。

薌厈曰:由上三則觀之,可見定命之理竟無可動移也。然則趨吉避兇,鑿然有據。禍福自己求之,豈妄言哉?吾願世之君子,不可如前三人之為數縛,當效了凡先生修身立命,超出數外,豈非豪傑之士乎?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馬禹平
    作者說:張某的船不壞,而馬禹平的船壞了,可知富貴也有定數,痴心妄想的人可以醒醒了。(我們只是看個故事,這種定命論是不是對暫且不說,對大把買彩票的人還是有些意義的吧!)【原文】馬禹平,浙東賈人也,挾資周行蘇揚漢口佛山間,擇貨之可以居奇者,運售往還。數年來,雖無所失,得亦無幾。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生
    這個狐仙非常有趣,有時候講故事,有時候唱歌,還會變戲法,演雜技。二人相處融洽,越來越要好。女子又說:「這是定數,改變不了的!」說完,擺上酒菜,二人邊喝邊哭。劉生問女子要去哪裡,回答說:「去上清宮值班。」問她為什麼值班,她說:「一班五百年,可以代替一次天劫。」劉生又問自己的官祿。女子說:「天機不敢洩露。」然後端起一杯酒潑到地上說:「這就是你的官祿。」東方發白後,女子大哭著消失了,劉生也心痛的暈了過去。從此,劉生怕自己對酒傷情,滴酒不沾。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大聖主考,燭三爆
    其中有個人寫了一個故事諷刺這件事。故事是這樣的:玉帝出宮打獵,忽然看到怨氣衝天,就問太白金星。金星回奏說:「這是人間科考,懷才不遇之人的怨氣。」玉帝說:「人間選取人才,限定了名額,這很好,天上的散仙沒有定數,以致妖魔鬼怪混入仙班的不少,我很擔心。天庭也按照人間的方法行得通嗎?」太白金星說:「善哉,善哉!我馬上去辦!」於是找文昌神推舉神仙管理考試。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和尚婆心,神賭
    僧人說:「真要求富貴,你就得有死的決心。」真生生氣的說:「弟子想苟活,才求富貴,死了還有什麼用呢?」和尚笑著說:「不惜命,才是致富的方法,你這麼怕死,就註定受窮。」說完,用手拍拍他的頭頂,讓他離開。真生頂替了富翁以後,緊緊保守這個秘密,享受起富貴的生活來。鮮衣美食,要麼就計算打理田產,要麼就騎著駿馬到處遊覽,晚上眾妻妾左擁右抱。自己偷著感嘆,一輩子沒享過的福今天算是都體驗到了。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蟪蛄郡
    醒來後嘆息道:「百年的富貴,不過頃刻啊!豁達的人,應該這麼看!」(這個故事和黃梁類故事有本質區別,重在強調時光易逝,真是讓人感慨!我不由站起來,看了看窗外的翠柳,想到不久就會變成黃葉,和蟪蛄郡還有什麼區別啊!心裡有些不好受!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無錫木匠,嘉魚龍珠,郭某
    郭某後珠村有個郭某,某次出門賣布回來,途中遇到一個黑衣人,好像是富貴人家的僕人。黑衣人把他邀請到一個大宅院,看門人把他領進去,只見主人穿戴整齊的坐在堂上,非常氣派。左右站著幾十個手下,有的穿長袍戴高帽子,有的短衣衫穿草鞋,都表情嚴肅。主人詢問郭某住址姓名,郭某如實回答後叩頭祈求放他走。主人說:「不用多說,這都是定數。」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高僧說:」夫妻緣盡,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冥冥之中都有定數。在古代的作品裡面有很多的花花公子,然而這些花花公子雖然非常的花心,但是和每一個女人在一起的時間都是有限的。雖然只是古代中的一些作品,然而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有的時候夫妻緣盡了,其實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所以不要再去強求。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王子珍
    遂即同行,至定州主人處,飲酒食肉,盟曰:死生貴賤,情皆一之。誓訖,往邊先生處,授以經業。後有太子舍人王仲祥經過,亦是太原人也。與子珍同宗,便即謁先生。迨暮延宿,仲祥知李元石是鬼。及旦,與子珍執別語曰:某與弟連枝,有事不可不說。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古代兩則子孫做大官的小故事
    我國古代民間充滿了神神鬼鬼的故事,大部分是懲惡揚善的故事。古代官場裡,同樣流傳著做善事有好報的故事,但不一定回報在自己身上,很多是蔭福子孫。萬曆年間,蔣皆我在福建清流當縣令,制定了有很多利民的政策。那時一些山民迷信蠱術,有很多人都養蠱,還害人,很多人都怕了。蔣皆我不信這個邪,堅決取締,並抓捕培養和配置蠱毒的人,還將治療蠱毒的良方公之於眾,很多人因此倖免於難。
  • 出自聊齋的傳奇故事:種其因便得其果,因果循環,皆有定數
    今天帶來出自《聊齋志異》的一個小故事。說是小故事,是因為我把整個故事略去了一部分內容,只把想讓朋友們了解並能夠引發討論的內容整理了出來。柳家富貴的時候,曾有過一位奇怪的客人。柳和記得那人名叫宮夢弼,而自己都叫他宮叔。那人談吐高雅,而且與其他人不同,從沒向父親借過一次錢,只是每次來柳家就住上一年半載,與父親的關係也十分親近。柳父離世後,還是宮叔出錢出力辦的後事。柳家家道中落後,宮叔有時候從外面回來,就會拿幾塊瓦礫回來,丟在院子裡。但後來便一去不回,沒想到當初的瓦礫如今全都變成了銀子。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志怪小說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自然離不開它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志怪小說大部分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但是對妖神鬼怪和情節的的大膽想像卻是滿足了人們對荒誕離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嚮往。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志怪小說流傳至今,雖然不像詩詞歌賦一般受人尊崇,卻也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