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連環畫,被封號五百年的悟空,終得解封歸來

2020-10-23 酷貓視見

☝點擊頭像閱讀其他篇章

話說劉伯欽護送唐僧行至一座大山山腰處,對唐僧道:「這裡叫兩界山,乃是大唐邊界,我只能送到這裡了。」唐僧求他再送一程,劉伯欽道:「前面乃是韃靼地界,那廂虎狼不伏我降啊!」

正在此時,忽聽得山腳下有人高呼:「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嚇得唐僧驚慌不已。劉伯欽道:「這必是那山腳下石匣中的老猿在叫。」唐僧忙問:「是何老猿?」

劉伯欽道:「老人曾說,此山舊名五行山。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於此,下壓一個神猴,由土神監押,餓了吃鐵丸,渴了飲銅汁,至今凍餓不死。長老莫怕,我們且去看看。」

兩人來到山下,果然見那石匣中有一猿猴,露著頭,連連招手:「師父,你怎麼此時才來?來得好,來得好!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唐僧問道:「你可是叫我?」那猴道:「正是,正是。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於此處。逢觀音菩薩點化,叫我在此等候取經人的。快救我脫身,保你西行!」

唐僧聽了,滿心歡喜。又道:「只是我又沒斧鑿,如何救你?」那猴道:「不用斧鑿,這山頂上有如來的金字壓帖,你去將帖兒揭起,我自會出來。」

劉伯欽扶著唐僧來到山頂,只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一塊大石上貼著一帖,上書「唵嘛呢叭咪吽」六個金字。

唐僧跪下拜了幾拜,禱祝一番,上前將封皮輕輕揭下。只聞得一陣香風,把壓帖刮在空中。有人叫道:「我是監押大聖的天神,今日他的災難已滿,我回去見如來交差了。」

唐僧與劉伯欽來到山下,對那猴說:「揭了壓帖,你出來吧。」那猴十分歡喜,叫道:「師父,請走開些!我好出來,莫驚嚇了你!」

劉伯欽和唐僧往東走了六、七裡遠,又聽得那猴高叫:「再走,再走!」於是,他們又走了十裡路。

這時,忽聽一聲巨響,山崩地裂!回頭看時,那兩界山已崩塌粉碎!

唐僧與劉伯欽正自驚恐,只見那猴早到了他的馬前,赤身跪下,對唐僧拜了四拜道:「我出來也!多謝師父!」

唐僧道:「我給你起個法名,卻好呼喚。」那猴說道:「我原有個法名叫孫悟空。」唐僧歡喜道:「此名正合我門宗派,我再與你起個混名叫『行者如何?」悟空連聲叫好。

劉伯欽恭喜唐僧收了一個好徒弟唐僧施禮道謝,當下ニ人互相告別。

悟空扶唐僧上了馬,自家背著行李在前邊領路。過了兩界山,突然見一隻猛虎咆哮而來,唐僧驚得滾鞍落馬。悟空卻歡喜道:「師父莫怕,它是給我送衣服來的!」

只見悟空從耳朵裡拿出一個針兒,迎風一晃,變作碗口粗細的鐵棒,迎著猛虎當頭一棒,那猛虎登時腦漿迸裂。

唐僧不由贊道:「想不到你還有如此本領!」悟空笑道:「老孫頗有降龍伏虎的手段,慢說是只虎,便是條龍,見了俺老孫也不敢造次。」說罷,悟空拔了根毫毛變成一把牛耳尖刀,挑開虎腹。

悟空剝下一塊虎皮,用葛藤束在腰間,遮了下身。然後對唐僧道:「師父,我們且先上路,到了人家,借些針線,再縫不遲。」

悟空背了行李,請師父上馬。唐僧問道:「你剛才打虎的鐵棒,如何不見了?」悟空笑道:「我這棒叫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我將它變做繡花針收在耳裡了。」

師徒兩個邊說邊走,不覺已近黃昏。悟空遠遠望見前面有個莊院,便對唐僧道:「師父,前面有戶人家,我們前去投宿。」

來到莊院前,唐僧下馬,悟空前去敲門。一個老人開門見悟空好似雷公,嚇得腳軟身麻,連叫「鬼來了,鬼來了!」

唐僧上前忙道:「老施主休怕,他是貧僧的徒弟,不是鬼怪。」老人見他面貌清奇,方才站穩。唐僧又道:「貧僧是唐朝差往西天拜佛求經的,路過此地,天色已晚,特來借宿。」

老人將他們請進屋內,安排了齋飯。飯畢,悟空又問老人借了針線。

悟空縫好虎皮,用藤條圍在腰間。見師父有一件白布僧袍,便扯過來披在身上,問唐僧道:「師父,老孫這等打扮,比昨日如何?」

唐僧見悟空喜歡,便將僧袍送給了悟空。悟空謝過師父,又去尋些草料餵馬去了。

[可愛]歡迎關注哦,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你沒看過的《西遊記》,經典連環畫《續西遊記》之《護經鎮四妖》
    《西遊記》想必大家都看過,但是這部經典連環畫《續西遊記》卻少有人知,同《西遊記》一樣,《續西遊記》故事離奇曲折,非常值得一看。本篇故事《護經鎮四妖》節選自《續西遊記》,講述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後東返,路上碰到四妖劫經,其間發生的精彩故事,經典的永遠都是經典。
  • 有情人終成眷屬——《西廂記》郵票與連環畫
    五十年代創作的《梁出泊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六十年代創作的《楊門女將》等作品,均是以其典雅抒情,工整嚴謹的畫風而向人們展示了連環畫的媚麗。無論是衣紋與髮絲,還是窗欞與草木,都一絲不苟,特別是其中仕女的形象,準確而生動,給讀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而創作於1957年的《西廂記》是同類題材的代表作品。
  •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悟空慫
    《西遊記》還是那部《西遊記》,怪只怪,看《西遊記》的人慢慢老了。這一壓,就是五百年。作家南千尋說,五百年前,悟空拜的不是如來,是未來;五百年後,只拜如來。500年,滄海變成了桑田,頑石長滿了苔蘚。500年,一隻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儼然猴到中年。
  • 品讀丨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悟空慫
    《西遊記》還是那部《西遊記》,怪只怪,看《西遊記》的人慢慢老了。這一壓,就是五百年。作家南千尋說,五百年前,悟空拜的不是如來,是未來;五百年後,只拜如來。500年,滄海變成了桑田,頑石長滿了苔蘚。500年,一隻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儼然猴到中年。
  • 西遊記妖王再世:悟空只是想告訴眾妖他的真實身份
    本來以為《流浪地球》已經點燃國產科幻電影的引線,必定會引爆國產科幻的全面爆發,沒想到兩年過去了,國產科幻依舊是《流浪地球》一枝獨秀,《流浪地球》一騎絕塵(騎,在這個成語裡念jì,不念qí ),其他望塵能及的科幻片依舊是看不見半分容顏,傳說中可能會預爆票房的古天樂《明日戰記》、任達華《重回地球》、沒有流量小鮮肉的《拓星者》如今也是音訊皆無了,但是動畫片市場卻異軍突起,繼《大聖歸來》之後形成了萬朵桃花開的局面
  • 悟空出山以及與六賊的較量
    《西遊記》是一部修仙小說,大多數人當成神魔玄幻故事來看,這樣也可以,畢竟如今這網文時代全體主人公共同修仙。而那所謂的「仙」從字面上看單人旁加個山,那是說人得有山一樣的力量才算作是「仙」,因此修仙也好,修心也好總歸是對人生有好處的,不走錯路怎樣都是好的。
  • 海神島歸來的唐三,等級有多高?擊殺封號鬥羅不成問題
    ,有些人終其一生也達不到如此成就,但是儘管唐三也只是魂鬥羅,可他卻可以擊殺一名封號鬥羅。這幾大法寶將唐三變成全能選手,只要他在戰鬥當中保持謹慎,是完全可以擊殺一名普通封號鬥羅的。初次進入海神島的唐三便遇見百萬級魂獸深海魔鯨王,還有十萬年魂獸魔魂大白鯊,最終有很多成為唐三的魂環。而唐三從第6魂環開始便是十萬年起步,成神之後最後一個魂環分別是暗赤金和藍金的百萬年魂環,即便這時唐三還沒有成神,但他的十萬年魂環的數量可以說超過大陸上絕大部分的封號鬥羅。
  • 悟空一人成佛,沙僧被封羅漢為何卻不介意?看他封位待遇,不虧
    一個人初入世事,都渴望自己功成名就,走得春風得意。真正踏足現實,便是南懷瑾先生所說的:&34;生活即是修行,每個人的功課截然不同。歷經數百年經典不衰的《西遊記》,無疑是立身行世與追求理想的教科書。其中,西天取經後,靈山上的那場封號大典,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人生暗示。
  •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歷經千帆歸來還是那個少年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歷經千帆歸來還是那個少年迪斯累利說:&34;就像魯迅先生說的,路本沒有走的人多了變成了一條路。有這樣一個猴子,他上天入地,嫉惡如仇,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一個筋鬥雲十萬八千裡。
  • 西遊:以年齡算,孫悟空是老君的哥哥;以輩分計算,悟空要矮三輩
    《西遊記》第十四回中孫悟空脫了五行山之難,隨同唐僧投宿在一個姓陳的老者的莊院。按照書中多次提起,悟空在山下壓了五百餘年,加上五百年,他的年紀就是1088如果差了30年還可以說是虛指,如今則是差了一百三十多年。第四十回,沙僧說悟空與牛魔王「相別五六百年」,按照常理,這個時間跨度也應當是五百至六百年之間,至多不過六百年。況且六百年也是整數,說悟空被壓了六百餘年不是更為確切的虛指嗎?
  • 《西遊記》如果完全按原著拍會怎樣?你可能一集也看不下去
    導語:《西遊記》如果完全按原著拍會怎樣?你可能一集也看不下去把《西遊記》完全按原著拍,分毫不改的話就是流水帳,腦補空間很大,就表現力來說但真不會有86版精彩,而且西遊記有很多毀三觀的地方。《西遊記》如果完全按原著拍,你可能一集也看不下去。
  • 經典不變西遊記:從名著到IP,大聖何時歸來?
    如影視劇從86版《西遊記》到周星馳的電影,孫悟空從良善忠義到宿命般的選擇;如書籍的大聖,從反叛時代的《西遊記》原著,再到玄幻腦洞的《悟空傳》。大聖歸來我們對大聖的期待一直都在,無論一個製作如何的作品,只要做西遊,總會有人抱著看看的期待去觀賞。
  • 西遊記陰謀謊言排行榜!涉及玉帝、菩提、悟空,顛覆你的認知
    再次聯想一下黑熊、金魚和真假美猴王這三次,一個來源於她的觀音院,一個是他的寵物,一個是她想出來幫助悟空的方法,所以,未卜先知的能力在西遊記中,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整個西遊記就會存在一個巨大的BUG。整個蟠桃園有3600株,分大中小,小桃3000年一熟,中桃6000年一熟,大桃9000年一熟,我們先假設一下:如果一株桃樹上能結50個桃子,成熟率能達到50%(原文中描述悟空看見的桃樹「老樹枝頭,桃熟大半」),這些樹能結出來9萬個桃子。而孫悟空的偷桃頻率是「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按照他的最大飯量計算,一天吃100個桃子,天天去吃,他也得吃900天,才能吃完。
  • 五百年前的女婿文
    女婿文乍看起來是一個新題材,其實在五百年前就有人寫過了!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吳承恩,他寫的女婿文就是老少皆知的《西遊記》!吳承恩在《西遊記》中所寫的上門女婿能幹也能吃!幹活時,「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 年少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懂悟空慫(精闢)
    《西遊記》陪著咱們過了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覺,從少年,就看到了中年。《西遊記》還是那部《西遊記》,怪只怪看《西遊記》的人,漸漸老了。作家南千尋說,五百年前,悟空拜的不是如來,是未來;五百年後,只拜如來。500年,一隻天不怕地不怕的山公,儼然猴到中年。
  • 莫言說:請把西遊記倒過來看
    雲宮迅音許鏡清 - 西遊記莫言說:如果把西遊記倒過來看八戒和沙僧覺得太黑暗了,無奈一個躲進了高老莊,一個鑽進了流沙河,只有悟空堅持正義一路斬妖除魔護送師傅東去傳教。結果天庭對悟空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如來達成協議——我們可以保證唐三藏平安到長安,不過你得把孫悟空這個刺兒頭給辦了。
  • 看完《西遊記》才發現,玉帝最恨的人應該是許仙
    《西遊記》中最受歡迎的角色是誰? 我認為是孫悟空這隻天生靈猴。它天生驕傲,是女媧補天用的石頭裡蹦出來的,能補天的石頭,邊角料都不是凡品,屬於一出場就自帶 BGM 的那種。 戰鬥力奇高,從前數五百年,後數五百年,加上被壓的五百年,悟空都是天地間比較能打的。以至於西天總舵主送了個『鬥戰勝佛』的官方認證。
  • 西遊記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大鬧天宮",你呢?
    西遊記是我兒時最喜愛的電視劇,那時中央臺年年寒暑假都放,我也年年都看總的下來,起碼也看了有個七八遍了吧。 後來喜歡上看書,就在網上下載了《西遊記》,《西遊真栓》等版本,才開始大開眼界,原來不同的人看同一部書,真的能看出不一樣的故事,也知道了很多開始不懂的門門道道。後來雖然也看了不少別的版本,但都上不了臺面,能稱上經典的也就上面這兩版。
  • 西遊記-守護我童年的良心大製作
    2019年首次閱讀西遊記圖書,本著對號入座的態度讀完西遊記。結果發現一發不能收拾,此西遊記非彼西遊記,不能直接複製粘貼,電視版本雖是很偉大的製作,但是跟書上的內容還是很不一樣。電視版裡的孫悟空打怪超能,對付唐僧的緊箍咒,角色設定無疑深受60 70 80 90後喜愛,因為角色扮演機智勇敢,幾乎讓所有的觀眾折服。
  • 剛被救出五行山,悟空就遭遇六賊,被帶上緊箍咒其實是一個陷阱
    如果要投票西遊記中最讓人欣喜的場景,老唐在五行山救出悟空,肯定能排前三。那一場初遇,就如同初戀一般。一個正處心靈「空窗期」,前路迷茫滿是妖怪,自己卻形單影隻;一個正處情感「苦悶期」,被壓五百年不知道何時是頭,只待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