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
電影《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東野歸吾的同名小說,講述一家名為&34;的店鋪,人們只要在晚上把他們的煩惱寫在信上然後丟進鐵卷門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這些年來的牛奶箱裡取得解答信的故事。
原小說敘事就很複雜的,兩條時間線,多條敘事線,多個人物,故事是一個閉環,兩條時空線穿插,在一個略顯奇幻的設定,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解憂雜貨店
導演韓傑,藝術指導韓寒和監製董韻詩,做了大量的功課,在原著的基礎上,對小說進行了較為合理的改編,在具體內容上做出了一定的取捨,改編後的電影呈現出音樂人、畫家、企業家三個不同領域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的三段式的故事片段。
無名雜貨店的信箱聯結了過去,並拉開了未來時空秘密的帷幕,三個故事分別是:音樂人秦朗、喜歡音樂的小孩浩博和舞女晴美的故事。
秦朗
講述了一位一直猶豫是否堅持音樂夢想的秦朗,秦朗來自一個偏遠的小鎮,早年退學,北漂,揚言要實現音樂的夢想,直到一日父親病危,多年未歸家的他才回了老家,父親以外的家人都勸他放棄不切實際的音樂夢想,回家鄉做他父親的接班人,此時秦朗開始給解憂雜貨店去信,結合信件的一來一往,我們看到秦朗已經選擇封起吉他,就在差一點要放棄追夢時,和父親發生了深刻的對話,對話中父親,並不是跟其他人一樣不理解秦朗,相反,反而是鼓勵秦朗逐夢。
秦朗
後來秦朗還果真有了一番成就,四處出去巡迴演出,他人生的最後一次演出是在&34;,這裡其實是一個孤兒院,院裡有個叫張維維的女孩子聽完他的演出,就唱出了他的作品《重生》,最後一場火災之中,秦朗為了救張維維,自己失去了生命,而他的作品卻得到了生命的延續,張維維唱他的音樂紅到了2017。
講的是一個麥可·傑克遜小鐵粉,他叫浩博,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煩惱,他用麥可的名字給爺爺投信,信件以圖畫的方式呈現,講他不喜歡他的父母,想離開他們,而爺爺則告訴他不要離開家人,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後來小麥可因為爸爸欠高利貸連夜舉家逃債,在一個加油站,小麥可偷偷翻牆跑了,他的爸媽到處找不到他,在高速公路上,債主也追上來了,在被追趕中,車撞到了山壁,媽媽當場身亡,債主的車也掉下了山崖,他的爸爸本來是一個倖存者,最後卻寫下遺囑,駕車開向了海裡。
浩博
而後面遺囑的故事,也是直到後來,浩博回到小鎮,才將故事串聯到一起。期間,解憂爺爺在報紙上看到這一家三口的消息,還因此自責,認為是他的建議給小麥可造成了傷害。但是爺爺不知道的是小麥可其實還在世,小麥可後來誤打誤撞被&34;救了,也就是後來的大畫家張默。
浩博在雜貨店
張默後來回到小鎮,在那家改造後的懷舊酒吧看到了他爸爸的遺囑,給雜貨店寫了致謝信,然後整個故事情節也串聯到了一塊兒。
呈現的是一個舞女蛻變為房地產大亨的過程,故事的轉折點是2017阿傑的回信。阿傑因為自己的身世,對舞女非常之敏感,在雜貨店裡看到舞女的來信,然後回信幫助這個舞女,避免上當受騙,鼓勵她真正改變自己是要從自身開始,去學習、投資。
晴美
舞女也聽了他的建議,後來竟然成就了一番事業,在2017年接到一個地產項目,回到了&34;,舞女也是這個家的一員,接下這個項目也是因為要改造這個孤兒院,至此,三個年輕人收到了來自2017晴美給解憂雜貨店的致謝信,意識到他們誤會了這個房產大亨。然後晴美也發現了&34;創始人的故事,原來創始人和&34;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而&34;其實就是解憂雜貨店的無憂爺爺。
晴美
以上的劇本改編,在原來傳遞善意,關愛他人的主題上,並與中國本土氣息相結合,充滿著豐富的戲劇感和溫情色彩。這種改編使文學與電影產生了良性互動,互惠互融。更具有可圈可點之處。
影片用極其溫情的手法,將碎片的小故事通過影像串聯起來,形散而神不散,潛移默化進行著溫暖治癒:關於夢想、愛與救贖;關於青春迷茫、困惑與情感的幾段故事與記憶。
故事中深藏著串到一起的紅線——&34;,而且有著溫暖人心的主旋律——&34;。配樂的聯覺性使得以&34;為線索的時空穿越表現得自然靈動,劇情得以連貫溫情。
導演通過電影語言的解讀——&34;
通過一間名為無憂雜貨店的老店實現不同時空的情感溝通交流,使作品如一首舒緩寧靜的樂曲,撫慰人們急躁與不安,想法和規模都極富創意,從而引發共鳴,使觀眾在影視表達與音樂感染下對人性和命運有了更加深入地思考與感悟。
一封回信
有一個節選片段:
地圖是一張白紙,當然這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 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的燃燒自己的人生。
在人生的岔路口上,真正決定要往哪裡去的終究還是你自己,而無論走上哪一條路,選擇怎樣的人生,都可以是精彩而無悔的。
而三個年輕人則擺出現實的殘酷性,指出夢想和現實的衝突,要敢於面對現實,幫助人們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從而戰勝自己的猶豫和害怕,直面內心。
即使清楚地知道這一切,依然不能放棄理想。也必須找到自己內心願意堅守的東西。
那就是直面內心,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活出真實的自己。
還有一封關於&34;的來信,是諮詢信。
無憂爺爺回信道:&34;。 這是有些冷幽默,不過&34;的意義在電影中得到突出,只要自己積極認真的生活,那麼自己的人生就有可能是&34;。給予人以鼓勵,盡全力去做,一定會有結果。
電影中帶有韓寒文藝電影的風格,喜歡導演使用的這色調,猶如現代油畫或插畫一樣精緻和漂亮,猶如莫奈的日出,而日出是未來。
你是學什麼專業的
作為學生黨,切入這樣一個代入感十足的話題是再合適不過。這部電影應是適合給 &34; 觀看的 —— 簡單的青春,簡單的道理,並單純的快樂。
作為&34;,我們的學習,需要一股認真勁,需要去較真、去多聽、去多看、去多想、去刨根問底,這樣才能真正把&34;啃下去,才能真正把難題理解消化掉,這樣的100分,就不再是讓老師根據你來出題的了,才是真正的100分,……引申到生活、工作中,亦是如斯。希望每個被煩惱所困惑的人,都能夠看到心中的地圖,找到正確的位置,安放煩惱,重新啟航
有一個從原著中在電影裡被精簡了的故事:
川邊綠在給雜貨店寫信之時,就隱隱的希望得到對方支持她生下孩子的回覆。因為她的身體虛弱,很難懷孕,如果這次流產的話,就要有可能終生不孕。這也是善良的浪矢雄治鼓勵她生下孩子的原因。
而在生下映子之後 ,川邊綠更是謹遵自己當初的承諾,&34;,在她的屍體被打撈出來以後,人們發現她的身體秀差,體重輕得驚人,而家中除了奶粉幾乎什麼都沒有,而映子卻發育得很健康,足以可見川邊綠是一直都在踐行著自己的諾言,一直在犧牲著自己來保證映子的生存和幸福。
映子在感恩母親的同時,也感恩告訴自己真相的水原芹,最終成為水原芹的經紀人,陪伴水原芹演出。
魚店音樂人的故事,如&34;松崗克郎用一首《重生》打動了小女孩水原芹的心,而在當晚孤兒院丸光園失火時,松崗克郎為了救水原芹的弟弟而喪失生命。多年以後,成為了歌星的水原芹則在舞臺上唱響《重生》,將這個故事傳揚下去。
一封信
同樣,解憂爺爺耗費自己精力為他人解答人生疑惑,改變人們的人生,慰藉人們的心靈。獲得答疑的人也將善意傳達了出去。
成名後的成年張維維開演唱會現場演唱《重生》,演唱過程中泣不成聲,懷念已故的詞曲作者秦朗先生。秦朗早在那年去彩虹之家看望孤兒的當天晚上,因見義勇為救出困在火海中的張維維而永遠離開了。女孩將秦朗的《重生》,他的善良,他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愛傳承了下去,成功舉辦了個人演唱會。就如同她說的那樣:&34;。
感恩,是結草銜環,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感恩,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充滿溫馨。
如果抱著一份感恩的心面對世界,那我們的內心會很平靜,我們看到外在的一切東西非常美好,主觀和客觀、心識與環境就會形成一個和諧相處的良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