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先生是日本知名的推理小說家,他的作品不僅多次被班上銀幕,還被韓國,中國翻拍,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喜歡上東野圭吾先生的作品,也是從《解憂雜貨店》店開始的,這本不是推理案件的推理小說,卻比推理小說還要扣人心弦,直指我們每個人內心的軟肋。讀過之後,仿佛看到了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
這是一家神奇的雜貨店,回答人們各種各樣的的問題,店主是慈祥的浪矢爺爺。
有一天,一封信像往常其他的信一樣投進來,信的主人,有這樣一個苦惱:寫信的人叫月兔,是一位女運動員, 能參加奧運會,是她從小的夢想,也是她男朋友對他的期待。奧運會臨近,月兔的男朋友不幸被查出癌症,只剩下半年的生命。月兔一方面需要加緊時間訓練,以便可以入選參賽資格,代表日本參加奧運會,另一方面,男朋友所剩的時日不多了,她想要陪伴男友。而男友是全力支持月兔的夢想,如果因為自己的病情而耽誤女友的奧運夢,男友會深深自責,這不利於他的病情。
月兔寫信想得到一個答案,是繼續參加訓練,為了獲得參加奧運會比賽的資格而做準備,還是放棄訓練,陪伴男友最後的人生時光。
小說的奇特之處出現了,看信的人分別是來自未來的三個小偷:翔太,敦也,幸平,誤闖入浪矢雜貨店,三人看到了來自三十多年前的信。
他們在和月兔通信了幾次之後,確定了月兔生活在1979年的日本,他們查了查歷史,原來月兔要參加的是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她正在為1980年的奧運會加緊備戰,努力拼搏。
來自未來的三個人知道由於日本的抵制,這一屆奧運會日本沒有派出代表參加奧運會。
月兔生活在1979年,她還不知道1980年奧運會日本不參加了。
也就是說,看信的三人,包括看書的我們不用為月兔糾結了,她可以去陪伴男友最後的人生了。可是月兔是三十多年前的人,看信的人是三十多年後的人,他們處在不同的時空,看信的人雖然知道後來發生的事,可以給出最正確的建議,但是卻不能直接告訴月兔原因。
經過幾次通信,翔太,敦也,幸平終於失去了耐心,直截了當的告訴月兔不要參加訓練了:
月兔小姐:
你難道是個傻瓜嗎,還是你確實是個傻瓜?
為什麼我告訴你的好主意你都不照著去做?
要我跟你講幾遍你才懂,忘掉奧運會吧!
不管你多麼努力去訓練,想去參加奧運會都沒有意義。
你絕對去不了。所以放棄吧,沒用的。
迷茫本身也沒有用。你有這個空,不如馬上去找他。
你放棄奧運會他會很傷心?傷心過渡病情會惡化?
別開玩笑了。你去不了奧運會算多大的事?
現在世界上戰爭四起,不參加奧運會的國家多的是,日本也不能置身事外。你很快就會懂我的意思了。
不過算了,你愛怎樣就怎樣吧。照你自己的意思去做,然後使勁後悔吧。
最後,我再說一次:你就是個傻瓜。
浪矢雜貨店
浪矢雜貨店三個來自未來的人,生活在2012年左右,換言之,就是和我們同一時代的年輕人,看書的你和我,是不是也和三個小偷的心情是一樣的,多麼想迫不及待的告訴月兔那年歷史的真相,讓她安心陪伴心愛的人,度過最後的生命時光!
就在這封乾脆利落的信寄出之後,三個小偷看到了月兔的回信,我想這封回信才是直指每個人內心的軟肋。
由於時空不同,身在浪矢雜貨店的三個小偷剛剛才收到的信,其實是月兔半年後寫的信。
此時已經是1980年,因為實力不足,沒能通過選拔賽,獲得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後來月兔也知道了這屆奧運會不能參加的事實。也是在這年的二月,他的男友在月兔的陪伴下去世了。
月兔的回信有這樣一段:
坦白說,我最初寫信向您諮詢的時,內心已經傾向於放棄奧運會。這當然是因為想陪伴在戀人身邊,照顧他到最後一刻,但並不是唯一的原因。
那時的我,在訓練上遇到了瓶頸。再怎麼焦急成績也上不去,每天都深深感到自己能力的極限。我厭倦了和對手們的競爭,也承受不了無法參加奧運會的壓力。我想要逃離這一切。
就在這時候,他發現了病情。
不可否認,我有過「終於可以擺脫艱苦運動生涯」的想法。戀人遭受不治之症的折磨,專心照顧他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人可以指責我。最重要的是,我也能接納這樣的自己。
原來真相是這樣。月兔的想法其實並沒有那麼純粹,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是選擇奧運會還是男友的問題,而是月兔敢不敢正式自己的問題。
參加奧運會是是她從小的夢想,競技比賽有強者就必然有弱者。月兔恰恰是那個實力不足的人。
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中,她看到了自己和其他選手的差距,明白自己很有可能無法脫穎而出,代表日本參加奧運會。可是距離奧運會還有一段時間,如果這個時候放棄,就等於放棄了最後有可能勝出的希望,別人會怎麼看待自己,男友會怎麼看待自己,畢竟為了這個夢想,自己付出了太多。
月兔本身,也無法接受放棄比賽的自己,雖然她本人很有放棄的意願。就在這個時候,男友的病情,給了她一個合理的放棄的理由,所以她才會寫信給雜貨店,希望雜貨店給她一個建議。
看書的我們不也正像月兔一樣嗎?有些事情,明明知道自己就算努力也達不到,一面想著放棄,一面又在向著努力方向去做,這樣等於一面安慰自己能行,一面又勸說自己放棄。
比如考試在即,知道自己離分數線還有一定距離,還是想要繼續刷題,希望自己還可以提高。但越是刷的題越多,就越發現自己離目標還遠,這樣的刷題的過程沒有讓成績提高,反而讓自己焦慮煩躁、壓力倍增。如果有一個理由讓自己可以不參加考試,那將會是多麼大的一個解脫!但是當那個理由真的存在時,我們往往又會退縮,因為知道自己不是因為這個理由而放棄考試,是因為害怕本身而放棄的。
我們無法直面自己的內心,無法正視自己的不足,所有才產生這樣的焦慮和糾結。
就像月兔一樣,她在訓練中發現自己在怎麼努力也無法讓成績提高,這樣下去的結果她根本不能通過選拔賽,順利晉級,獲得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可是她已經為了這個理想準備了那麼多年,放棄訓練是如此的可惜,繼續訓練,也不會提高自己的成績。對於月兔來說,努力是沒有結果的,但還有一線希望,可如果放棄,就是徹底無緣奧運會了。
這樣的情緒,每天都在折磨著月兔。男友查出身患癌症的消息,正好給月兔一個為了照顧生病的男友而放棄訓練得理由,只有這樣的理由,才能說服她自己不去訓練。也只有這樣,月兔可以不用面對一個事實:自己真正的實力還不夠參加奧運會的水平。
偷偷闖進浪矢雜貨店的三個小偷知道那屆奧運會日本根本不會參加,所以直接了當的勸月兔放棄奧運會。這樣的回答,卻讓不敢正視內心的月兔,重新審視了自己。
月兔發現儘管回信勸說她放棄奧運會,但是自己無法真正下定決心放棄,原來奧運會在月兔內心深處是如此的重要,就算知道自己奮力一搏也可能失敗,她還是想要為自己的夢想再拼一拼,這是她兒時就有的夢想,是在難以割捨。於是月兔和男友有了這樣的對話:
「我比人和人都愛你,想要永遠和你在一起。如果我放棄比賽就能讓你好起來,我會毫不猶豫地放棄。但如果不是這樣,我希望堅持我的夢想。因為一直以來追尋著夢想,我才活出自我,而你喜歡的也正是這樣的我。我沒有一刻忘記過你但請讓我去追逐夢想吧。」
聽完這番話,病床上的他流下淚來。他對我說:
「我早就在等你這句話了。看到你為我而煩惱,我很難過。讓深愛的人放棄夢想,這比死還痛苦。即使分隔兩地,我們的心也會永遠在一起。你不要任何顧慮,我希望你無怨無悔地去追尋夢想。」
從那天起,我不再迷茫,重新投身到訓練當中。因為我已經明白,陪伴在他身邊並不是照顧他的唯一方式。
月兔終於能夠直面自己的內心,正視自己和夢想的距離。她決定為了所熱愛的事業和所愛的人,奮力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因為男友的夢想就是看到月兔能夠實現夢想。
在男友的彌留之際,月兔剛好有空,趕到醫院,送完男友人生最後一程。料理完他的後事,重新投入訓練,雖然最後因為是力不足,沒有在選拔賽上戰勝對手,獲得參加奧運會的資格,月兔並沒有遺憾。因為男友臨終時對她說:「謝謝你帶給我夢想。」和那種滿足沒有遺憾的表情,對於月兔來說,比金牌更珍貴、更有價值。
為什麼最後男朋友的表情是滿足的?他雖然沒有得到女友月兔全部的時間照顧他每況愈下的身體,但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深愛的人,為了夢想努力拼搏的樣子,就像一開始就愛上她的時候一樣。人生若只如初見,男友愛的月兔還是那個為了理想拼搏的姑娘,這樣獨立堅強,勇敢的女孩就是他愛的樣子。愛情有時候就是人的信仰,男友不會覺得月兔沒有陪伴自己而失落,反而因為女友可以追逐夢想,特別滿足,因為她愛的人沒有變,她的夢想沒變,男友看著月兔努力的樣子,就是自己的夢想和信仰依舊沒變。也正因為這樣,男友最終是滿足地離開人間。
什麼才是真正的勇敢?無畏地去做不是勇敢,是心裡明明害怕,還是會堅持去做,才是勇敢。
月兔在知道自己正處在瓶頸期的情況下,還是願意為了奧運夢做最後的努力。雖然沒能在選拔賽上勝出,但是這時的她,已經可以正視自己實力不足這個事實。她不僅正視這個事實,還積極的面對,全身心的投入訓練,雖然依然沒能從選拔賽上勝出,沒有得到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她的內心終於可以放下壓力,放下焦慮,放下除了夢想意外其他雜念,純粹地去努力拼搏。
我們何嘗不是像月兔一樣呢?
生活中,工作中嘗嘗遇到挑戰,明明自己很想去嘗試,卻又害怕失敗後,自己無法承擔後果。然而平凡的我們,很多事情失敗的後果僅僅是面子問題,是那份小小的虛榮。而這些東西,除了我們自己本身,沒有人會真的在意。
月兔的故事是《解憂雜貨店》第一章的故事,第二章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
魚店老闆的兒子克郎自小熱愛音樂,為了成為音樂人,他甚至沒有完成大學學業。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父親年事已高,身體健康不足以支撐家裡的魚店生意。作為家裡獨子,子承父業是理所應當的事。可是克郎還是無法說服自己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去繼承家裡的魚店。
他給解憂雜貨店寫信,詢問究竟是應該堅持夢想,還是繼承魚店。
由於時空的錯位,看信的人還是來自未來30年的那三個小偷。三個小偷勸說克郎繼承家裡魚店,並以浪矢雜貨店的名義回信給克郎,認為克郎沒有音樂才華,可以回家繼承祖傳的魚店,把音樂當做業餘愛好來看待。
為什麼回信這樣說呢?回信認為,真正有才華的音樂人肯定早就會被發現,不用等那麼久。克郎曾經把自己的作品給職業音樂人品鑑,得到的結論還是一樣。
其實這件事情就引起了我們的深思。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和認知,是要告訴自己要努力,要堅持,要不放棄。為了夢想,這樣做是神聖的、值得的。但是又沒有人想過,堅守夢想其實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有人背後在支撐著你。
小說第二章的克郎,開魚店的父母供養他上大學,克郎在大學期間堅守的音樂夢想其實是父母在給他支持。人要有夢想沒有錯,但夢想基於真實的生活。克郎首先要做的,是解決生活基本的需求,也就是賺錢養家的能力,保證了基本需求,再追求心中的熱愛。
每個人都有喜歡做的事,當喜歡的事,不能成為安身立命的本領時,就應該思考,是不是應該不那麼執著。
後來克郎也終於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確實是太固執己見,有些死要面子的成分在裡面。最後他最終決定回家繼承祖傳的魚店。
克郎的故事最終的結局是這樣的:他為了救人葬身火海,而他生前曾經演奏過的曲目《重生》被一個很有音樂天賦的孤兒院小女孩記住,這個小女孩沒有受過訓練,聽一遍的歌就能哼唱(有音樂天賦的人很小就顯現)多年以後,小女孩成了萬人矚目的明星,明星為了紀念克郎,演唱他的音樂,克郎生前的音樂也終究被人銘記,雖然是以這樣一種方式。
雖然結局很讓人悲傷,更多的是為這個英年早逝的音樂人感嘆。他為救人而死是一個意外,而這個意外也間接讓他的作品,以另一種形式被傳頌,被肯定。但是如果沒有這場意外呢?也許他的音樂還是默默無聞。
蔣方舟說:「這個世界對小有才華的人是殘酷的。」克郎就是小有才華的那一類人,他是痛苦的執著於音樂夢想,不斷的被外界否定,被自己肯定。他熟悉音樂,也熟悉自己,也還是不敢面對自己並非是天選之才,所以才會在繼承魚店還是堅持音樂這條路上不知如何選擇,雖然他自己的內心,隱隱知道繼承魚店是對的,卻還是不忍心放棄。
《解憂雜貨店》後來章節裡浪矢爺爺說曾說過過:「這麼多年諮詢信看下來,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的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有些人讀過信後期,會再次寫信過來,大概就是因為回答的內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樣吧。」
浪矢爺爺真的洞察人性。很多時候,我們有些問題需要向好朋友請教,需要別人拿主意,其實不是真正的需要別人的建議。在我們跟別人請教的時候,自己心裡已經有了答案。跟別人請教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再次確定的過程,確定自己的決定是正確。做決定不容易,我們需要別人的肯定,才有決心去做決定。
我曾經有個朋友,一直很想成為空姐,堅持了很多年。這些年裡,她面試了很多家國外航空公司,一邊面試,一邊學習英語(面試外航需要英語流利),同時她還在上各種面試培訓班。她堅持的,是自己的藍天夢想,可是支撐她夢想的不是她自己。學習英語和面試培訓班需要錢,面試的城市不一樣,她需要買不同城市的機票飛過去面試,在陌生的城市需要住宿和吃飯,這些費用,都是父母在承擔。夢想可能是你一個人的,支撐夢想,是很多人才能完成的。
這期間,她也曾問過朋友老師,自己是不是應該放棄,其實大家都委婉地勸她放棄,但是她自己捨不得。
過了很多年,我的朋友沒能圓她的藍天夢,終於意識到自己也許並不適合藍天。但是這麼多年的面試和學習的經歷也讓她成長很多,她轉變方向,去了一家很好的外企,現在事業順利。
我想,我的朋友在選擇的時候,心裡也是明白的,只是當時所有人勸她放棄的時候,心中還是有不甘心。
浪矢爺爺後來還說過:「無論回信的內容為何,最後做出決定的都是諮詢者本人。」
無論別人給出的建議多么正確,做決定的還是諮詢者自己。
我們都是成年人,遇到問題,都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之所以還會左右搖擺,舉棋不定,終究是無法直視自己內心,無法承認真實的自己和夢想中自己的差別。當我們可以客觀冷靜地審視自己,很多事情,就不難抉擇了。有了抉擇,腳下的路怎麼走,自然也就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