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小說主打穿越題材,但經過電視劇的改編,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基本還原宋朝歷史。
原著中因為穿越,二十多歲的二十一世紀獨立女性的靈魂被迫進入一個四五歲大的小孩身體裡,所以始終活的清醒。而電視劇中,女主明蘭自小受親娘衛小娘和老太太教導,也是一個活的明白清醒的人。
這部劇基本圍繞女主明蘭為明線展開,而明蘭嫁人之前在盛府的成長軌跡中,處處都有林小娘的身影。
在這裡先要說明一下,「小娘」在劇中是妾,「大娘子」是對正室夫人的稱謂。在古代尊卑分明嫡庶有別,從皇室就有鮮明的表現。比如在那把龍椅的人選上,自古就有「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賢」的說法。
這在我們看來是很蠢的做法,但是在古代,自然有一大堆忠心耿耿深受聖賢書影響的輔政大臣輔佐不那麼賢能的帝王。
整個時代大背景都是這樣的,在一個五品小官的府中,自然是緊跟皇帝。皇家怎麼做,府裡就怎麼做。
《知否》的時代背景是宋朝,宋朝稱呼皇帝為官家。這一代的官家趙禎就跟別的當皇帝的不一樣,按道理說尊卑有別,但是趙禎把一個舞女捧上貴妃之位,大肆寵愛,這個舞女死後還追封皇后。但是,這個時候曹皇后還在世呢!
為什麼趙禎這麼寵這個舞女,因為是真愛啊,趙禎覺得全皇宮就這個舞女沒有背景,對他一心一意最真誠,沒錯,這個舞女就是張貴妃。
所以為什麼盛紘這麼寵愛林小娘,因為是真愛啊,林小娘的娘家獲罪抄家,整家就剩林小娘自己了,沒有背景只能依靠盛紘。而且兩個人算得上青梅竹馬,兩情相悅。盛紘覺得整個府裡各有各的考量,只有林小娘是真心對他的。
對了,盛紘還借他嫡親大女兒結婚,王大娘子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趁機把管家大權交到林小娘手中了。
這兩段經歷,何其相似!
雖然看起來林小娘是個被朝廷罰沒抄家的罪人之後,但是她手裡的牌真的挺好的。
抄家之前,林小娘也是琴棋書畫詩書禮樂被精心培育過,樣樣精通的。所以首先,她就比那個時候的大多數女子幸運多了,就算讀書沒讓她明理,最起碼能跟心愛的人詩詞唱和啊,就像她閨女墨蘭那樣,以一個五品小官庶女的身份因為「才華」一舉嫁入伯爵府。
就連盛紘的正室王大娘子,都被盛紘說「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可見在宋朝重文的潮流下,林小娘這第一張牌有多厲害。
第二張牌則是林小娘被抄家後,寄養在盛家老太太膝下。盛家老太太,勇毅候獨女,是以前常常進宮陪皇后說話的人,跟在這樣的人身邊,原本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看女主明蘭日後的行為處事就知道了。
更何況老太太是真心給她打算出路的,然而林小娘,在老太太眼皮子底下勾搭了盛紘,還是在新媳婦剛進家門沒幾個月的時候,林小娘挺著大肚子逼王大娘子喝妾室茶,全家才知道這件事。
不過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來林小娘的第三張牌:聰明縝密。
第四張牌就是跟盛紘的感情,倆人算得上青梅竹馬,尤其是林小娘的一句「我放著外面的正頭娘子不做,與你做妾」。這句話的殺傷力簡直太大了啊,一說這句話,然後哭訴一下自己被抄家流離失所,被王大娘子欺負,盛紘立馬心軟,林小娘要什麼給什麼。
四張牌抓在林小娘手裡,所以林小娘以一個妾的身份把持了盛家十幾年。
但是她錯就錯在太貪心、太自私,盛家有事了她只想卷錢逃跑、害死明蘭親娘一屍兩命、索求無度一心想讓自己女兒入齊家公爺的門,在盛紘日復一日的寵愛中,她漸漸覺得盛家的都應該是她的。這些盛紘都忍了,但是最後她不顧盛家的聲譽縱女私通,差點把整個盛家賠進去,盛紘才終於對她下狠手。
她的確輸在自己身上,但這樣風光的妾,真的能善終嗎?
古代的妾,地位就和奴婢是差不多的,永遠不能見人,連自己生的孩子都可以對自己呼來喝去,轉而叫另一個人母親。
《知否》中有一段劇情:王大娘子抓到林小娘變賣盛家的田產鋪子,把林小娘捆了。這個時候讓林小娘的親生兒子長楓杖打林小娘,長楓雖然是被逼的,但是真打了。
可見庶子庶女地位低下,可妾地位更低。在古代,是永遠不能見外人,永遠上不得臺面的。
更何況盛家老太太勇毅候獨女,雖然是信佛的,又不是吃素的。盛紘是寵她,但還是自己的仕途更重要。王大娘子平時看起來沒什麼心眼鬥不過她,那好歹也是王家嫡女,父親配享太廟。就連明蘭,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庶女,可她有盛家老太太的疼愛和教導,最後終於搞死了林小娘,為母報仇。
如果林小娘依靠著盛紘的憐愛,安安分分的,是可以風風光光的在盛家活一輩子的。但她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又都把別人當傻子,才把這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最後孤零零的死在外頭的莊子裡。
當然了,原著裡林小娘還活著,只不過每天吃豬油拌飯,身形肥胖。為了活下去,語言粗鄙,再也沒有以前做小娘時的美麗溫柔了。我想這種懲罰比之死在莊子裡,更讓林小娘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