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第七百七十三章 寧姚來見陳平安》解讀,飛升城寧姚,來見陳平安。
從劍氣長城飛升時一別,陳平安、寧姚兩人已經十多年未見,兩人已經不知不覺都到了不惑之年。四十年的光陰,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不過一兩年,這樣的戀愛估計也就浩然天下獨一份,半個時辰之內陳平安要是不到,怕是以後別想進大門了!
一劍開天,陳平安破開條目城天幕,舉行飛升;
一拳斷江,打破本末城阻攔。頭腳顛倒,真「本末倒置」!
一劍搬山,打破第三座城池的禁制。城池不確定哪座。
一指雷法,預破鹿角少年的雷法,卻被「悽悽慘慘戚戚」的李清照攔下放過。
一指接劍,破開垂拱城守衛神劍的攔截,直奔白眼城。
兩人相見,寧姚:「飛升城寧姚,來見陳平安!」陳平安還是那麼慫,先開口都不敢。
旁邊青牛道士,當起了吃瓜群眾。
吳絳仙、朱素都是《香豔叢書》中記載的女子,看來總管的涉獵真的很廣啊!
本末城,本末倒置,境界全部顛倒,十一境翻轉成一境,一境翻轉成一境。也就是一到十一,變成十一到一,至於仙人境、飛升境,可能這個規則並限制不住。
邵寶捲來本末城乃是讓本末城出手,將陳平安壓制到一境,然後斬殺。但是,武夫境界能不能顛倒還不好說,洞府境的小米粒剛好是六境,顛倒後還是六境,還有一定的戰力,再加上此時來了一位飛升境的寧姚,這個算計只能不了了之。
邵寶卷被幕後船主招走。
城主阜陵候劉安,收集陳平安在劍氣長城刻出的印章印文,並從印文中推測出陳平安想找到一個類似天經地義的學問,在哪裡都站得住腳。
至於陳平安的筆跡,形似的人自然是給他藥貼的陸沉,而追求神似的人也自然只能是齊先生。陳平安的心目中,自己始終是一個讀書人,一直在設法擺脫陸沉對自己的影響。
俗話說,見字如見人,陳平安的咬牙切齒在他的字跡中都表達了出來。
至於後面水了一千字的情書,我就不在這說了,太麻了,受不了!
劍斬白蛇的自然就是漢高祖劉邦。姓李的自然就是李淵、李世民一家。歷史最強大的兩個朝代,漢朝劉家與唐朝李家,這兩家互懟也是蠻有意思。
至於其他人,其實不分析也罷!垂拱城能有點劇情的,不外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歷史大牛,其他帝皇估計想出場都難,更何況劇情了。
劉邦不敢見得垓下自刎的項羽,一直喜歡的是自家的婆姨呂雉。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但這裡鴻毛城卻是最重的城池。鴻毛,等於細微,鴻毛城中所記載的事情並不是什麼家國大事,而是一件件輕於鴻毛的小事,但正因為小,所以才多。
多到無窮無盡的鴻毛小事,造就了十二城中最重的鴻毛城。
至於邵寶卷為何不敢去鴻毛城?個人推測,一個人的腦子好比一個硬碟,容量總是有限的,鴻毛城中繁瑣無用,甚至錯誤的信息太多,說不準是機緣多,還是陷阱多,因此性價比不高,還是少去的好。
船主張夫子,自然是寫出《夜航船》的張岱。
邵寶卷對陳平安的算計其實都是被張岱所要挾的結果。至於張岱為什麼要算計陳平安,還得怪我們的大師兄崔瀺。大師兄崔瀺的事跡,估計掩蓋了同時代一眾讀書人的光華,張岱也不例外。
張岱如今是服氣崔瀺的,無愧文聖一脈開山大弟子之名。但他不服氣陳平安文聖一脈關門弟子的身份,還被崔瀺如此寄予厚望。張岱想試試陳平安的斤兩,如何當得起「文聖關門」這幾個字。
陸沉、崔瀺、周密都陸續來過夜航船,這三人估計就補了夜航船四百萬條目的一大半,才有了如今仙兵品質的夜航船,飛升境的張岱。
簡單的說,張岱就是崔瀺的一個迷弟,有點不服氣陳平安而已。
自古反派死於話多,話多的都不足為慮,反倒是這位睡覺的僧人才是關鍵人物。前面說過,《夜航船》就是給陳平安補全佛教底蘊的副本,這船中的關鍵自然也只會是佛教相關的事件。
本文由「神奇的髮際線」原創,今天的分析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喜歡。歡迎各位同好討論、指正,你的回覆和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