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了寫東西找各種書看,翻到一本清代筆記小說叫做《虞初新志》,裡面記錄了一則小故事特別有趣,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武俠小說。
話說,金壇有個姓王的舉人說參加會試的路上,看到有捕快和州裡的解差吵吵嚷嚷的。一問之下,原來是被一幫馬賊劫了上供銀子。捕快們說,追吧肯定被賊人給殺了,不追吧,抓不到賊受牽連也是個死,一個個的哭天搶地的。然而賊人騎的馬揚起的灰塵還看得見呢。
這時候吧,有一對夫婦,騎著兩匹馬從別的路上過來,捕快們看到以後慶幸的說,保定的名捕來了,這下應該不用擔心了。
眾捕快趕緊拉住名捕的馬問:您打哪來呀?名捕說我們夫妻倆去泰山進香。然而名捕病得挺重,趴在馬鞍上,他旁邊的媳婦兒長得小巧玲瓏的,面紗遮著臉,懷裡還抱著個嬰兒。
眾捕快把事情跟名捕說了,求名捕幫他們。名捕就問:馬賊有幾人呀?
回答說,五個。
名捕說:「我病得挺重,我媳婦兒去就行了。」
名捕媳婦擺擺手說:「我可不想管這事。」
名捕生氣道:「你這懶婆娘,今天遇到事了不出手,只會在炕上跟我打架嗎?」
名捕媳婦臉一紅,就跳下馬來把孩子遞給丈夫,紮緊那肚子,綁緊裙子靴子,擼起袖子抽出一把三尺長的刀。名捕說,把我的箭也帶上。名捕媳婦說,有了這個我就肯定能勝。說話之時,身子已經在馬上了,催馬絕塵而去,眾捕快也趕緊追了上去。
後面精彩的來了。沒過多久就追上了馬賊,這名捕媳婦聲音嘹亮,順著風傳到馬賊耳朵裡:「我是保定府名捕某某的媳婦,為了被劫走的銀子來的,識相的放下銀子趕緊走,免得吃我的鐵丸?」
馬賊說,你丈夫沒啥本事,你個老母豬也敢來送死。馬賊向名捕媳婦發了五箭,名捕媳婦在馬上用彈弓撥開過來的箭,箭全都落了地。名捕媳婦又快速發出一個鐵丸殺了一人,四個馬賊提刀來和名捕媳婦對峙。名捕媳婦接戰,應付自如,又砍了一人。這名捕媳婦太厲害了也,要是我遇到這種肯定溜了。
果然,剩下三個馬賊看到這情形,都嚇得不敢上前。名捕媳婦說:「趕緊的把錢放下帶上這兩個人逃命去吧,都死在這對你們有啥好處呀?」
三個馬賊下馬磕頭祈求饒命,放下銀子帶著同伴逃了。過了一會,眾捕快趕到,把銀子抬了回去。
那名捕媳婦還是那樣柔美平常的模樣,收了刀下馬來跟捕快們說:「小女子力氣不夠,放跑了三個馬賊,我這婦道人家也就這點本事。」州府為這事擺酒慶賀了五天才作罷。
作者繼續寫道,這都是王舉人親口說的,我把這事記下來,他就是這舌端能生寫手的人,可見作者本人對這段故事也不全然相信。用弓箭發彈丸打落對方的箭,聽起來像小說。看來這種神奇的故事,明清時代就有,只是現代幾位小說宗師給發揚光大了。
作者還給下了評語,名捕抓賊不稀奇,名捕的媳婦有這種手段倒是挺可敬的。這種歷代筆記小說中記載的有趣故事真的不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