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
一首好好的兒歌小白船,硬是被唱成了恐怖歌曲。
上半年,一部網劇《隱秘的角落》爆紅。情節緊湊縝密,很多人說細思極恐。確實,當時追完劇後,腦海裡一直都是劇情,揮之不去。被一些細節展現出的恐怖情形左右著,連續兩晚失眠。
《隱秘的角落》劇照
作為一個媽媽,在失眠兩晚之後,便把這些細思極恐的情節拋之腦後了。印象最深的還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情節。
第一集的家長會後,老師跟朝陽媽媽反應了孩子的情況,隱晦點明朱朝陽性格孤僻,跟其他同學合不來。但媽媽周春紅毫不在意,直接說「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老師也很無奈。
「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這其實是很多家長的想法。雖然這個想法不全面,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但我覺得朝陽媽媽的這個想法也只是在危險的邊緣徘徊,我還能理解。
《隱秘的角落》劇照
讓我嚇一跳,甚至於讓後背生冷汗的情節,是周春紅逼兒子喝牛奶。
剛開始,只是態度或者言語強硬要求兒子每天喝一杯牛奶,哪怕孩子已經很飽喝不下,也非逼著孩子把牛奶喝進肚子裡。瞬間我就想起了我自己逼著兒子吃青菜的情景,不知道是不是態度也跟周春紅一樣很強硬。這麼強硬的態度,我想任何一個孩子心裡多少都會有一些壓力,或者壓抑。
《隱秘的角落》劇照
看到這裡,我覺得周春紅的行為,還算是在一個正常人的範疇內。
在周春紅跟馬主任分手後,確切的說,在周春紅被分手後,心理就開始扭曲了。剛開始跟馬主任處對象的時候,周春紅為了孩子,一直不敢公開,怕影響孩子學習。兩個人光明正大的談戀愛,被周春紅搞得像地下情,偷偷摸摸的。馬主任一直要求公開,然而一直被拒絕。
後來,為了洗脫嫌疑罪名,在工作景區,周春紅未經馬主任許可,拿大喇叭公開了兩人開房的消息。眾目睽睽之下,兩人關係曝光,馬主任窘迫之極。如此情形下,馬主任提出了分手。
分手後的周春紅,精神完全崩潰了。當晚逼兒子喝牛奶的時候了,面部都是扭曲的。
《隱秘的角落》劇照
其實,在我看來,朱朝陽既然接受了爸媽離婚,爸爸又再婚而且還生了一個妹妹的事實,未必不能接受媽媽找對象的消息,說不定,還會更高興,媽媽有了新的生活,放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會減少一些,讓他多一些空間,減少一些壓抑,還有一絲喘息機會。
周春紅的悲劇在於,愛孩子,卻沒有用對方法,甚至完全拋棄了自我。因為工作的景區離家遠,考慮辭職,重新找工作。怕處對象,影響孩子學習,便偷偷摸摸,最後被分手。最後的結果是,自己的生活一團糟,孩子也沒教育好。
聽朋友講起過一個美女總裁董思陽女士的事情。她20來歲就已經是總裁,結婚生子後,很快就成為了一位二胎寶媽。在經營公司的同時,帶著兩個孩子,還開著育兒專欄,很好的平衡了家庭和事業的關係。不僅事業成功,對孩子的教育也不在話下。在她閨中好友向她詢問「秘籍」時,她給出了六條建議,其中第一條就是媽媽們要善走蹺蹺板,把握好家庭事業的平衡。
她認為,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母親的榜樣才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孩子會逐步將成功媽媽的所有價值取向、意志決心、方法策略內化於心,形成條件反射,進而培養起自己積極健康的進取心態,並因此受益終生。
如果周春紅能夠處理好個人事情,把工作當成事業,而不僅僅是工作;把自己的感情生活處理好,而不是一味的將全部注意力放在兒子身上,也許會讓兒子朱朝陽多看到這世界上的一些陽光和溫暖,少一些壓力和壓抑。讓孩子感受另一個不一樣的母親,感受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後面的結局有可能也會不一樣。
前幾天,剛看過一本書,德魯克曼寫的《法國媽媽育兒經》。這是一本半自傳的家庭教育著作,作者訪遍了了法國的學者、醫生和家長,對他們的做法進行了科學性與合理性的分析後,寫出了這本書。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她的朋友、法國記者丹妮爾說過的一段話:
「如果你的孩子成為你人生唯一的目標,這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利。」丹妮爾說,「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是媽媽的唯一希望,那將會給他帶來怎來怎樣的影響。我認為這是所有心理分析學家都認同的觀點。」
丹妮爾也是《完美媽媽就是你》的作者之一,但她卻說:「世間沒有完美媽媽。」
作為媽媽,我們要求自己在對待孩子方面,做到十全十美,根本不可能。不如做好自己,給孩子一個健康向上的榜樣,以自身來影響孩子。既解放了自己,又解放了孩子;既提高了自己,又幫助了孩子,何樂而不為。
願所有周春紅都能找到自己的馬主任,光明正大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