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寡母,胡適母親比《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媽媽優秀在哪裡

2020-10-11 水清讀書

文|水清 圖|網絡

​《隱秘的角落》徹底火了。具體火到什麼程度呢?我這個萬年不看劇的人,某天晚上也追到了半夜1點。

朱朝陽,這個看似溫和單純,學習又出類拔萃的小男生,其實是劇中最心思縝密而又腹黑陰騭的人(原作《壞小孩》中尤甚)。這個缺乏正常家庭之愛的小孩,內心是積攢了多少委屈、嫉妒和怨念。

父親出軌離異,與一個漂亮女人生了妹妹,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父親要給朱朝陽點零花錢,買雙鞋子,也要看現任妻子的臉色。

朱朝陽的媽媽呢,怨念更是塞滿了屏幕。劇裡從頭到尾都垮著一張面癱臉,滿臉寫著「我是寡母,我很難處。」

寡母是難做,沒有丈夫可支撐的無助無力,一人帶大孩子的艱難苦楚,門前是非的無奈隱忍。難做,也有人做得像模像樣的,比如胡適的母親。

這位農村出身的普通女人,單身守寡二十餘年,一心培養兒子。胡適學識人品俱佳,他率先倡導推動了「新文化運動」,並且歷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

1、 可以保護,但不可以袒護

朱朝陽是「別人家的孩子」,特別的聽話懂事:每回考試都是年級第一,生活獨立自主。媽媽在景區工作,每兩天回一次家。朱朝陽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完全不用她操心。

奪夫之痛,讓一個女人的自尊心被踐踏地支離破碎,使得她變成了一隻刺蝟;相依為命的人生,讓她把兒子當成此生唯一的寄託、驕傲和希望,而且不許別人說他一句不好的。

同事出於同情,無意說了句「孤兒寡母」,她玻璃心炸裂,懟上去:「我是寡母,但我兒子不是孤兒。」

前夫的妻子在景區喇叭裡罵朱朝陽是內心醜陋的殺人犯時,她內心崩塌,暴跳如雷,情緒完全失控:「我兒子就是我的優秀、我的驕傲!」

那天,學校裡開家長會,會後班主任單獨跟她交談,委婉告知她朱朝陽性格孤僻不合群。她馬上彈回去:「你是不是也應該找打小報告的學生家長談一談?」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有這種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如同鴕鳥一樣一味埋頭在沙堆裡,聽不得一句別人說孩子不好的話,孩子的過錯耳朵裝作沒聽見,眼睛也裝作沒看見,確實也是袒護過度了。

前段時間,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被判罰禁賽8年。從無證駕駛到與教練鬧掰,從與他國運動員起衝突到屢遭外國選手無禮對待,為什麼總是孫楊?

其他原因或許也有,但這跟他的任性衝動很有關係,而這一切跟他媽媽的袒護也脫不了干係。

一直以來,孫楊媽媽都從不反思自身,還頻頻甩鍋給領導、律師、翻譯,認為是大家要害孫楊。

這種一味「護犢」的態度只能讓孫楊越發缺乏約束,驕縱自我。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孩童如樹苗,不教育不知錯,就容易長歪。」

父母護得了一時,護不了一世,總有一天,這個社會會教育他。對於孩子,我們可以寬容,但不可以縱容;可以保護,但絕不可袒護。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原是不識字的農村姑娘,17歲嫁給47歲的胡父,23歲守寡,46歲就去世了。

馮順弟在教育方面很嚴苛。

胡適曾回憶: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他是慈母兼任嚴父。……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望一眼,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就嚇住了。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後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都不許哭出聲音來。」

胡適犯的錯誤她從來不逃避,也逼迫他去改正。別人是當面教子唯恐人不知,她是關門教子唯恐傷了兒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錯誤,家長不迴避不袒護,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改正,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2、 人品,才是最高的學歷

朱朝陽媽媽對朱朝陽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成績好。當班主任跟她溝通朱朝陽的人際關係問題時,她直言「一個學生只要搞好學習就可以了,至於人際關係是工作以後的事情。」

不得不說,她的教育是失衡的。分數只是進入高一級學校的敲門磚,學歷只能證明孩子在智商上的優勢,人生那麼漫長,分數哪裡能決定將來?哪裡能夠代表人品?

很多社會新聞告訴我們,高智商犯罪,比一般人犯罪來得更為恐怖。

當年震驚全國的復旦投毒案,就是上海復旦大學的學生林森浩,因與室友黃洋發生了矛盾,便把劇毒化學品摻在飲水機裡,導致黃洋飲後死亡。

還有一些高學歷者人品堪憂,孫赫,當年赫赫有名的「高鐵霸座男」。

在高鐵上,他霸佔別人座位,還對前來勸阻的乘務員胡攪蠻纏,以「站不起來」為由拒絕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其人,還是某高校在讀博士。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言,學生僅僅獲得知識是不夠的,他們還應成為「全人」。

要知道,人品,才是最高的學歷。對於孩子性格、品行的培養,遠遠比單純追求分數來得重要。胡適的母親就深刻地懂得這個道理。

胡適說:

「這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

胡適母親教給胡適的,是一副好脾氣,善於寬恕人、體諒人。

她做著後母后婆,當著一個難當的家:年三十家裡常坐滿了跟胡適大哥討債的人,平日裡胡適的大嫂二嫂常用打孩子或甩臉色的方式來刺激她,五叔甚至造謠她給了別人「好處」。

她的難處跟朱朝陽媽媽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她用不同的應對方式一一化解,該忍的時候忍,該反擊的時候反擊。

平日裡她待人仁慈溫和,從來不說一句傷人感情的話。

胡適心懷感激地寫道: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胡適成年後離家求學,有段時間打麻將、喝花酒,醉酒後被車夫偷取財物,還打了巡捕。酒醒之後他懊悔萬分,覺得對不起慈母期盼,於是痛改前非。

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說:「賢母使子賢也。」

人品,是一個人最高的學歷和最大的底牌。而媽媽的善良和博愛常常能決定孩子的品性道德,最終決定了孩子人生五十年的道路。

3、 真正的愛,是陪伴,不是控制和勒索

曾經有人說:「如何養壞一個孩子?控制他,控制他,控制他。」

朱朝陽媽媽是個控制欲很強的人。她強制要求兒子每晚必須喝光一杯牛奶,不管燙還是不燙。

她不僅在生活方面加以控制,在思想情感上控制捆綁地更加厲害。

她不斷地在朱朝陽跟前黑化前夫,朱朝陽跟他爸爸見一次面,她都要大發雷霆。她還反覆強調:「是你爸爸不要我們,拋棄了我們母子。」

夫妻離婚後,最忌諱的就是在孩子面前詆毀對方,畢竟夫妻關係可以斷,但親子關係卻是永恆存在的。

不得不說,胡適母親是聰慧的,她會跟胡適說「父親的種種好處」,並且教育他要以父親為榜樣:

「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

當然,離異的單親媽媽肯定更苦更累,朱朝陽媽媽承受的壓抑和屈辱,肯定比胡適母親更多,這導致她瘋狂地控制兒子,並且不斷地進行情感勒索。

而這一切又都是以「為你好」為理由,這使得朱朝陽的所有情緒都憋藏在心底,表面的順從溫馴隱忍住了所有的怒火,當有一天這股怒火如火山爆發,一切都將不可收拾。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曾說: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真正的愛,從來不是支配和控制,而是讓對方活得像自己。」

朱朝陽媽媽用控制和情感勒索來表達對兒子的愛,但其實,真正的愛,是給他更多的陪伴。一個有愛有陪伴的家庭,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胡適母親自小目不識丁,但為了陪伴胡適讀書,她也苦學認字。胡適未滿2歲,已認得700多字,母親也已認得千餘字。

胡適的學館裡,每個學生每年只送兩塊銀元。胡適母親雖不富有,但還是堅持給學館交六塊的學金,最後一年加到了十二元。她還囑託先生教胡適「講書」,使胡適從小接受一對一的輔導,為此打下了紮實的國學根基。

胡適喜歡閱讀白話文「雜書」,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胡適母親從不幹涉,只要他喜歡,即便是借錢也要買來。

她不僅支持兒子的課外閱讀,自己也陪伴同讀,有時候也鼓勵他給家裡的姊妹們講書。不知不覺間,胡適得到了很好的白話文訓練,這為以後他成為文化大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女人要有多個支點

胡適媽媽懂得教育,胡適是人品學識俱佳,內心溫潤柔和而闊大。而朱朝陽則陰騭地多,他一生一開始就抹上了陰暗的顏色。

兩個媽媽共同點也是有的,比如,對孩子一味的付出和犧牲。

《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的媽媽有一個秘密愛人——單位裡同樣離異的主任。兩人偷偷出去約會,只有在這一刻,她才放下臉上的焦慮和怨懟,面上泛著紅光。

其實,兩人完全可以光明正大,但考慮到兒子的感受,她絲毫不敢。

離異單身媽媽的痛苦常人是無法想像的,她太需要一個堅實有愛的肩膀。但當主任主動提出結婚時,她為了照顧兒子,拒絕了。

可惜,母親為孩子做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孩子不一定會感恩,他只感到被捆綁的壓抑和憤懣。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

「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而胡適母親呢,她從23歲守寡,一直守了23年。胡適說:

「這23年的生活真是苦痛的生活,只因為還有我這一點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將來,這一點希望居然使她掙扎著活了23年」。

胡適在如此重壓下活得也並不輕鬆,他必須努力,必須出人頭地,才能報答母親自我犧牲的恩情。寡母的孩子,生活是沉重的,是壓抑的,是無法振翅而飛的。

作家李筱懿認為女人應該要有多個支點。

「把愛情當作唯一支點,坍塌收場;把父親當成唯一支點,分離結尾;把事業當成唯一支點,挫折難耐。」

現代女人,比胡適母親多了更多選擇支點的機遇。女人想要快樂,要學會看清,也要學會看輕。孩子不是生活的唯一,丈夫也不是人生的重心。

正如李筱懿所說的:

「真正豁達的女人,會像大多數男人一樣,把生活活成多項選擇,就像四條腿的椅子,少了一條腿依舊能夠站立,挺住了給自己時間修復;而不是活成一道單選題,好像一把傘,只有一個主心骨,還得指望別人撐著,斷了便散成一攤,再也支不起來。」


作者簡介:

水清,多家平臺籤約作者。多篇文章發表在「十點讀書」「洞見」「有書」「人民日報」等,寫過50餘篇十萬+,若干篇全網千萬+。水清與你一起,有溫度有深度地重尋民國往事、《紅樓》舊夢。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黑化真的怪母親周春紅嗎?
    《壞小孩》所帶來的粗糲和暗黑的感覺,讓人心中發冷,在讀《壞小孩》的過程中常常被書中突然出現的咒罵激得渾身一激靈,但你知道,這就是現實,而《隱秘的角落》更像是暗黑版的格林童話。如果說《壞小孩》與《隱秘的角落》有什麼最大的不同之處?
  • 《隱秘的角落》爆火:離孩子最近的3個人,決定了孩子的人生
    最近,《隱秘的角落》火了。尤其是劇中「朱朝陽」的人物設定,更是讓無數人陷入沉思。一個孩子接近什麼樣的人,就會走上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有人說,陪伴是母親的職責,父親只是輔助,就應該多掙錢、多闖蕩。卻鮮少有人明白,幸福的家庭裡,是父親與母親互相配合,相互彌補,而不是一個當甩手掌柜,一個獨自焦慮。《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的父親離異後,很快重組了家庭,有了新的妻子和女兒。
  • 《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的媽媽可不可以找對象,擁有自己的生活?
    「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一首好好的兒歌小白船,硬是被唱成了恐怖歌曲。上半年,一部網劇《隱秘的角落》爆紅。情節緊湊縝密,很多人說細思極恐。確實,當時追完劇後,腦海裡一直都是劇情,揮之不去。被一些細節展現出的恐怖情形左右著,連續兩晚失眠。
  • 《隱秘的角落》那些隱秘的溫暖和正義,可惜朱朝陽和張東升看不到
    這個月最熱門的網劇大概就是《隱秘的角落》了,話題度滿滿。關於那些壞小孩,惡大人的話題已經很多了,這裡想盤點一下,那些隱秘的溫暖。爸爸媽媽的愛朱朝陽的媽媽周春紅其實希望兒子,在經歷了前夫出軌,離婚以後,她不想再經歷任何不好的事,她只想兒子活在童話裡。
  • 看《隱秘的角落》,猜朱朝陽的結局,想我們曾經忽略的東西。
    近兩天看了兩集《隱秘的角落》,深有感觸,一切表面的事情,最終都會歸於內心深處的隱秘東西的爆發。記得曾有一句話「你覺得莫名其妙的東西,一定問一下內心深處,它一定是你不知道的存在。」莫名其妙就是隱秘的部分,我們來看朱朝陽的行為:小心翼翼:母親開心不開心,他都看在眼裡,而且從不會惹母親生氣,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家庭和諧。
  • 隱秘的角落裡,鏡子裡的張東升就是朱朝陽,或許也曾是馬加爵
    馬加爵這樣一個這樣優秀的大學生,竟犯這等令人髮指的大案,此中隱秘的部分又是什麼呢?這是張東升一生裡,做出的唯一一次放過自己與他人,從而成全彼此的選擇。也是他一生裡的最後一次選擇。他沒說完的那句話,以血的模樣,濺紅了朱朝陽潔白的襯衫。張東升以死亡的方式,從隱秘的角落裡走了出來。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家裡隱藏的秘密
    朱朝陽,常人眼裡聽媽媽話的好孩子,學霸天才,最後徹底走向了人性黑暗的角落!他性格裡的複雜,壓抑,冷靜超常的心理素質和心思縝密程度,早就超出一般人所認為孩子的心理程度。矛盾空間在平面空間裡利用視覺誤導性,讓人產生一種似是而非的感受,在《隱秘的角落》裡引入矛盾空間的概念,為本片裡原生家庭的養育方式和父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做了一個精確的闡述,看似溫情的親子關係下實際隱藏截然不同的感情關係!
  • 《隱秘的角落》大火,朱朝陽的「黑化」,離不開母親周春紅的教育
    文/一南​最近國產劇《隱秘的角落》這部劇非常火,雖然只有短短的12集,但是劇情十分豐富,劇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徵。同時,每一個人都活得很壓抑。朱朝陽作為劇中的主角之一,在三個孩子當中最為突出。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和朱朝陽,他們都生長在渴望與隱忍的角落
    劇情中還有幾段隱秘的隱喻,比如張東升講課的時候老是扶著腰,比如電梯裡的小男孩拿水槍射向他的襠部,這一切都在隱喻,張東升那方面的能力有問題,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妻子明目張胆的出軌,嶽父嶽母堅決支持女兒等行為。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催生的惡,是光照不進的隱秘角落
    近期很火的劇《隱秘的角落》豆瓣8.9高分,提前鎖定2020年的最佳國產劇。她有個同為離異的男友,是景區的主任,但考慮到兒子朱朝陽的年齡還小,所以一直沒有公開兩人關係。她壓抑自己的感情,因為在她心裡,她首先是一個母親,其次才是她自己。生活中的媽媽們,總是給將自己全部奉獻給孩子,用愛的名義將孩子牢牢綁住,然後在愛中自我放棄。
  • 《隱秘的角落》裡最令人細思極恐的,是朱朝陽對媽媽說的這句話
    《隱秘的角落》裡最令我感到毛骨悚然的一句話其實是朱朝陽對媽媽說的那句「你們只在乎你們自己。」,他住院,他媽媽找了警察來調查這件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有蹊蹺,但朱朝陽選擇了撒謊,隱瞞了王立虐待自己的事。
  • 北大學霸弒母,現實版朱朝陽,不幸的家庭造就孩子內心隱秘的角落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火,是難得的叫好又叫座的國產神劇。這部劇把鏡頭對準了一個不一般的孩子,初中生朱朝陽,他是一個學霸,也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高智商少年。雖然限於審查原因,電視劇的結局似乎呈現給我們一個美好的童話結局,但是這躲不過認真看劇的觀眾們的眼睛。在最後一集諱莫如深的鏡頭語言中,觀眾還是看出了這一切都只是朱朝陽在想像中塑造的假象。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朱朝陽徹底黑化,從母親的表情已經看出來
    《隱秘的角落》已經大結局了,開放式的結尾讓觀眾可以從細節處選擇,到底是相信童話還是相信現實,從明面上看,還是童話式的結尾,大家皆大歡喜,朱朝陽主動承認了自己隱瞞的部分案情,嚴良和普普也都沒有死,普普的弟弟也得到了救治,嚴良還有了當警察的夢想,和老陳兩個人在臺階上閒聊的情節充滿了愛,讓人感動。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媽媽的控制欲,是每位母親必經的修行
    看完《隱秘的角落》後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部不能簡單去定義的劇,它涵蓋了太多的話題,包含原生家庭教育,人性善惡的剖析以及人生關鍵時刻的抉擇源頭vs催化劑如果說朱朝陽的父親是罪惡之源,那麼他的母親就是罪惡的催化劑。電視劇豐富了母親周春紅的角色,她在原著裡是非常弱化的,這一點算是小說裡的一個小小紕漏。小說並沒有非常明顯的講述朝陽的黑化過程,因為它忽視了母親的重要性。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孤獨,是生父母最大的失職
    導語:最近衝上豆瓣網熱度第一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是一部以社會現實角度來反映各種人性與心理活動的電視劇,一經開播就牢牢吸引住了網友們的目光,並引發了新一輪的熱烈討論。其中由06年出生的童星榮梓杉飾演的小主角朱朝陽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角色。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年級第一的學霸是怎麼黑化成殺人犯的?
    最近剛剛追完大火的《隱秘的角落》,劇中三個小孩朱朝陽、嚴良、普普因為目睹了張東升意外殺人,從而引發了一系列事情。一個考試成績每次都是年級第一的優秀學生,究竟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心機深沉,隨口謊言的可怕小孩呢?朱朝陽是個高智商的初一男孩,生活在單親家庭裡,父母離異。
  • 《隱秘的角落》:是什麼讓朱朝陽黑化了?
    最近,無論是微博還是朋友圈都被《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刷屏了,豆瓣評分9.0以上,可見這部劇有多火。但是看完這部劇之後,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其實一開始看完的時候,並沒有發現朱朝陽是個壞小孩,我想我是不是看了個寂寞? 直到我看完很多網友的解析之後發現,這部劇隱藏了很多結局暗線。
  • 《隱秘的角落》:「乖孩子」朱朝陽為什麼會走向毀滅?
    文章 | 幸福海主筆團 近段時間,討論度最高的國產劇,非《隱秘的角落全程看下來,《隱秘的角落》裡面有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但是,她沒有跟兒子搭話,而朱朝陽,也全程無交流,只是抬頭冷漠地看了媽媽一眼。母子之間的疏離感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 《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網劇《隱秘的角落》講述了一個黑暗的童話。在原著中則更甚,朱朝陽的父親出軌之後拋妻棄子,母親終日忿恨不平,朱朝陽跟母親生活困窘,小三卻拿著他爸的錢跟和女兒風風光光,他爸在朱晶晶面前甚至不敢認他這個兒子。朱朝陽的媽媽當然是愛著孩子的,但是有私心的。家長會時,班主任把朱朝陽的母親叫到走廊上單獨談話,說,這個孩子有些孤僻,不與其他同學往來。班主任本是一番好意,母親卻帶著半分不屑半分炫耀的語氣說,學生嘛,努力學習就好了,交朋友是出社會以後的事情。
  • 隱秘的角落裡隱藏著罪惡,是誰殺死了朱朝陽?
    《隱秘的角落》當時他媽媽在家,但他需要立即送藥給受傷的嚴良。於是,他打包好家裡的藥品,放進了黑色垃圾袋,很自然地說出門扔垃圾,順便買教參,他媽沒有絲毫懷疑。朱朝陽一直跟著離婚的母親周春紅(劉琳飾)生活。母親以他學習成績好為傲,工作再忙也儘量抽時間給他做飯。